首頁>Club>
我家寶寶平時是個不太鬧騰的孩子,可是有時候脾氣上來了就特別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4
回覆列表
  • 1 # 澤寶媽媽念念碎

    一歲寶寶脾氣大,現在應該是一種很普遍的一種現象,那麼對於寶寶脾氣大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一歲大的寶寶是剛剛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階段,脾氣大有可能是家人的過段溺愛的緣故,所以家長尤其是老人對孩子寵愛應該有個度。

    2.有時候寶寶發脾氣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時我們就要平時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注,讓寶寶體會到你是愛他的。

    3.寶寶有時候想要表達一種想法或是意見,而家長沒有理會到他的意思,這時候寶寶就會發脾氣,在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就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孩子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漸漸地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能急孩子。

    4.脾氣大的寶寶我們要從寶寶的角度出發,要有耐心的指導寶寶,指出寶寶錯誤的想法,並及時的幫寶寶改正。在寶寶脾氣變好之前父母要是先失去耐心,那麼寶寶的脾氣就會變的更大。最後就是寶寶已經一歲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們作為家長要給予寶寶足夠的空間,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更大的鼓勵,對於錯誤的想法要給予及時的糾正。

  • 2 # 優雅夢想家e

    才一歲的寶寶如果是經常發脾氣,那麼家長首先應該帶著孩子,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診斷一下孩子是不是身體上的不舒服引起的。如果沒有大礙,那麼寶寶的壞脾氣一半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因素,不妨看看夫妻中有沒有脾氣不好的一方呢。另外,壞脾氣的寶寶性格的養成,與後天父母 的教育與生活環境是有一定關係的。在寶寶幾個月時,父母就應該以身作則,遇事冷靜言語和藹,與寶寶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能輕易發脾氣。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平時所做所說,都能給寶寶形成模仿樣板,所以,別等到寶寶的火爆脾氣養成再引起重視,就後悔莫及了!

  • 3 # hgxo218184755

    寶寶的性格吧,發脾氣時候用他喜歡的轉移注意力,等心情好的時候和他好好說,1歲大概能聽得懂了,聽不懂多講幾次,我們一定要有耐心,不知道對你家寶寶有沒有效果,對我家的目前還有效

  • 4 # 小鹿說育兒

    寶寶平時很乖,只是偶爾不達目的不罷休,不能給寶寶貼上脾氣大的標籤哦!寶寶這時候的行為有以下可能性。

    1.寶寶自我意識萌發。

    寶寶意識到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會開始表達自己的需求,會主觀的表示要什麼東西,並透過家長的反應來試探家長的態度,從而來探索自己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家長怎麼辦?

    家長應該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寶寶的需求,讓寶寶一切都自己探索,只有自己經歷了,才會轉化為寶寶自己的體驗!

    2.寶寶情緒控制能力不足。

    這時候的寶寶對於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還控制不好,所以容易出現,當發生讓自己不滿的情況時,會用砸東西,大聲哭鬧錶達抗議來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是寶寶在宣洩自己的正常情緒

    家長怎麼辦?

    讓寶寶宣洩自己的情緒,並儘量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讓寶寶忘記當前的事情,如果是寶寶犯錯,事後再用家長示範的方式,來告訴寶寶應該怎麼做。

    最後想強調一點,在一歲的時候,不要給寶寶亂貼不好的標籤,不然會影響寶寶對自己的認識,真的變成脾氣大的小孩啦!

  • 5 # 人生進階找二爺

    其實這是一種憤怒的情緒表現,最近看了一本書《快樂童年的秘密》,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憤怒是一種情緒。基本的情緒一般有四種:憤怒、恐懼.哀傷、喜悅。所有其他的情緒都是這些基本情緒的混合,就像顏色都是由紅色、黃色、藍色這些基本顏色混合成的。情緒也有上千種可能的組合,比如嫉妒,就是混合了憤怒和恐懼;懷舊,混合了喜悅和哀傷。人類就是如此有趣的生物!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才剛開始形成。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在最初的幾個月,嬰兒發展出不同的情緒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害怕時尖叫,傷心時流淚,生氣時臉紅,喜悅時“咯咯”地笑。

    因為嬰兒沒有什麼限制,他們會很自然、輕易地表發達情緒,負面情緒來去都很快。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後就要學會在社交中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強烈的情緒找到一個合適的發洩方式。

    那麼,當孩子憤怒時,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怎麼做才是合理的呢?才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面的影響呢?我想這應該也是很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現在的小孩子由於大人的嬌慣,他們的脾氣也越來越大,動不動就生氣發火。

    對此問題,澳洲著名的家庭問題研究專家、心理學家、親子教育暢銷書作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快樂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做了詳細的講述。

    他表示作為父母首先要教孩子瞭解憤怒。當孩子憤怒時,他們就會產生攻擊性的衝動。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但是如果要和社會中的其他人相處,就必須調整這種衝動行為。

    我們干預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他們學習如何以成熟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想象一下成年人是如何恰當地處理憤怒呢?關鍵是要找到平衡點。當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需要能夠大聲說出來,而且越早越好(在憤怒爆發或者暴力行為發生之前)。憤怒和暴力並不相同。暴力是憤怒失控的表現。

    成年人會調節他們的憤怒,憤怒的表達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造成傷害或者被濫用。如果孩子很少表達憤怒,他們就會被看成膽小鬼,會被其他孩子欺負。但是過多的憤怒會讓他們不受歡迎,甚至欺負別的孩子。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這需要從學步期就開始,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才能獲得。

    幫助孩子坦然面對憤怒,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在書中列出了六個方面:

    ①堅持讓孩子用語言而不是行動來表達憤怒。他們可以大聲說出他們很生以及生氣的原因。

    ②幫助他們分析情緒背後的原因。和他們談一談並找出讓他們情緒爆發的原因。年齡較小的孩子有時候需要大人的幫助才能夠回想起到底哪裡不對勁了。

    “你生氣是因為小哥哥拿走了你的玩具車麼?”

    “你是不是覺得我很囉嗦,所以很煩?”

    他們很快就能夠告訴你究竟哪裡不對勁以及原因,而不是採取衝動的行為。

    “你有權利生我的氣。因為我剛才沒有聽。現在我在聽你講話了。”

    或者“我知道你不想在這裡等,我也是,但是我們不得不這麼做。除了欺負你的弟弟,你能不能想點別的事情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④直接告訴孩子攻擊行為不是解決憤怒的方式。當孩子用攻擊性的行為解決憤怒時,要給她一些懲罰,並堅持讓孩子做出正確的第一選擇——使用語言來表達!

    ⑤幫孩子說出他們的需求。通常孩子會跟你抱怨他們不想要什麼。他們需要你的幫助,才能夠更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他打了我”

    “我大聲告訴他不能這麼做。”

    “姐姐拿走了我的玩具腳踏車。”

    “去問她可不可以還給你。告訴她腳踏車是你的,你想要玩。”

    ⑥以身作則。孩子更容易模仿家長的行為,而不是按照家長說的去做。所以家長—定要以身作則。當你生氣的時候,大聲說出來。在你真正爆發之前就把憤怒說出來。情緒發洩完了,事情就過去了,讓孩子知道憤怒是可以表達的,之後就沒事了。只需要簡單說出:

    “我生氣了!”

    “你惹惱我了!”

    “別吵了!”

    “我很生氣你不遵守諾言。發生什麼事了?”

    比起總是平易近人、脾氣很好的父母,那些能夠適當表達憤怒的父母會讓孩子學到更多應對憤怒的方法。孩子也能夠了解父母也是凡人,也有脾氣。

    即使你對孩子很生氣,也可以避免使用辱罵或者貶低的方式。可以選擇直接表達出你的情緒和意願。對於小孩來說,適當地表達憤怒需要一段時間。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一些剋制憤怒情緒的跡象時,你應該感到高興。比如他們會忍著不去打小朋友,或者嘗試大聲說出“我很生氣”。很多成年人還沒有學會這些,所以你的孩子能做到這些已經是在進步了。

  • 6 # 十月呵護

    寶寶長到一歲多左右,就會從曾經乖順的小天使,突然變身成了小惡魔。

    寶寶開始不理爸爸媽媽提出的要求,常常把“不”字掛在嘴邊,甚至會故意做大人禁止的事情。

    寶寶從天使到魔鬼的大變身,並不是中了什麼魔法,而是因為它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發展心理學認為寶寶發育到“一歲半到三歲多”,將會進入“第一反抗期”階段,寶寶開始從最初的完全依賴媽媽,到有了“我”的意識,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寶寶開始想要成為自己和外面世界的主宰,掌控欲爆棚!

    寶寶在爸媽面前不再是乖乖小綿羊,自我意識變強,開始學著“造反”,向別人證明“我能行,我長大了!”

    這個時期,寶寶開始有更多的情緒。生氣、沮喪、嫉妒、傷心,這些小人兒在寶寶腦子裡亂竄,不知如何表達。

    這時他就會透過發脾氣、扔玩具來發洩,這也是寶寶和外界交流溝通的方式,一種十分正常的發育表現。家長不要單純給寶寶貼上“淘氣包”的標籤,糾結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家長最重要的是滿足寶寶獨立的需要,還要給予寶寶充足的愛和保護。

    當寶寶發脾氣時,家長要堅持不打罵,不縱容的教育方針。

    對於寶寶想要玩玩具等,有這樣合理的要求時可以允許他去做。當寶寶出現摸危險物品等此類有出格的要求和行為時,可以用別的東西和事,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讓他作出危險的舉動,適當的時候要說“不”。

    家長還可以透過教寶寶閱讀繪本的方式,告訴他哪些事是“不對的”,怎樣做才是好寶寶。

    當寶寶發脾氣時,只要在不影響別人前提下,可以讓寶寶發洩。之後再告訴寶寶,發脾氣時就要說“我生氣了,”而不是亂扔東西,引導他正確的表達情緒。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全家人的態度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寶寶分清對錯的標準和界限

    不管寶寶發多大的脾氣,做一個冷靜家長很重要,否則情況只會變得更糟。快快關注寶寶呵護,十月菌和你一起應對育兒路上的坎坎坷坷!

  • 7 # 時尚育兒圈子

    1歲左右的孩子,脾氣比較大,怎麼應對呢?

    問:孩子1歲半,特別有自己的主意,想要達到的目的,若不允許,就哭鬧不休,常常以大人妥協告終。但是,長此以往下去,也不是辦法。究竟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倔脾氣呢?

    答:1歲半的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他不知道有很多事是不能做的,尤其是父母干預的時候,因此違揹他的意志就會哭鬧,父母就容易給孩子貼上“倔”的標籤。此時轉移注意力是個很好的辦法,立即用其他事物吸引他:“寶寶的小熊哪裡去了,我們看看那房間有沒有。”如果不成功,就直接把孩子抱離現場。

    此時他會有情緒,不妨抱緊他,拍拍背,貼貼臉,以作為安慰,等平靜下來,再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那樣做。切不可以暴制暴,否則他有可能變得脾氣暴躁,情緒更壞。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會溺愛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加制止。如果你不能堅持原則,動不動就妥協,那隻能使他變得更加任性,不利於養成守規矩的好習慣,對規矩的理解也會推後。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十分重要,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也應該維持平和的心態,採用積極的育兒方式,同時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成長在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對孩子健康性格的培養有深遠的影響。

      

  • 8 # 棉棉糖爾

    我家娃也是一歲,現在的娃是不是脾氣都很大。想吃的不給就叫,想拿的拿不到也叫,不是叫就是假哭。我覺得這麼小,對不正確的事還是堅決說不,然後轉移注意力了,有時候哭就讓她哭吧,哭會發現沒人搭理就不哭了

  • 9 # 汪小哈哈哈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不一樣的角度,與其說寶寶的脾氣特別大,不如說寶寶最近特別委屈,特別受挫!心情特糟糕!想走走不好,想自己吃又吃不好,喜歡的東西拿不到!想看點遠的吧,身高不夠!想爬上高處吧,爬了很多次都爬不上去,大人擔心危險還阻止自己,真是嘔死了!其實,一歲左右的孩子已經不比嬰兒,他們能透過爬自主行動,有了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關鍵是鼻子,嘴巴,眼睛各種靈敏,當然口唇期還沒過,忍不住用嘴巴探索!這一切像是他的支點,本來覺得可以撬動地球,結果處處受挫!鬱悶至極!加上又沒有學會排解情緒的方法,自然就只能又哭又鬧了!如果能力強,估計他們也會上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寶媽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量讓他們嘗試,嘗試多次仍然失敗的時候,悄悄幫助一下是可以的!當然一定要注意過度保護!孩子小摔小碰容易長記性,學經驗哦!當然他每次發完脾氣,我們事後也要引導,以後可以用哪些其它方式來替代又哭又鬧!

    希望每一位寶寶都健康成長!

  • 10 # 父母堂

    1.瞭解寶寶的內心世界,找到情緒激發點,對症下藥。寶寶發脾氣一般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關心或者需要大人的幫助,這時候就需要快速地解決寶寶的問題就行了。

    2.安撫寶寶的情緒,讓寶寶冷靜下來,再跟寶寶講道理。不要寶寶一發脾氣就對寶寶進行說教,要試著站在寶寶的角度理解問題。

    3.移情法。透過讓寶寶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例如,試著把最小的水果給寶寶,讓寶寶體會這種心情。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為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學會孔融讓梨有利於減弱寶寶對食物的佔有慾,當這件事成為日常時,寶寶便不會為它發脾氣了。

    4.用冷處理讓寶寶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寶寶無理取鬧亂髮脾氣時,家長最好不要輕易縱容,如果第一次寶寶嚐到甜頭了,之後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透過發脾氣來跟你們講條件,所以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們不需要理會,可以假裝看不見忽視他們,當他們發現發脾氣這招不管用的時候便會自己停止了。事後,最好和寶寶進行溝通,輕輕地安撫他,溫柔地教導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適合吃什麼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