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一樣逝去613

    其實這個還要看自己的上司,如果自己的上司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好管,那這就只需要自己的努力,努力的做出業績,還要有一個聰明的頭腦,否則做的再好也是白搭。但如果你的上司是像秦檜那種的那就好辦啦

  • 2 # 孝陵衛小校

    對於一個三甲進士來說,要做到六部尚書確實太難了。因為理論上講,六部尚書就那6個人,此外兵部還有一個管理京營的戎政尚書。在外提督、總督有的加兵部尚書銜,這個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尚書。如果不論職能,只論品級的話,那麼南京也有相同數量的尚書。

    按照明代中後期的進士聽選規則,一甲三人直接進翰林院;二甲在內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內除中書舍人、行人等,外除推官、知縣(萬曆《吏部職掌》)。

    一甲自然是不必說的,通常會成為大學士、六部堂官,二甲、三甲中考取為庶吉士的也會成為翰林官、大學士、六部堂官。如果沒有庶吉士的身份,自然就要離皇帝遠一些,從基層做起。二甲自然要比三甲強得多,因為從品級而言,任官就自六品起,就算才能與三甲進士相當,這兩級的官品就代表著最起碼6年的資歷。

    而三甲進士的授官也會造成不同的人生際遇。中書舍人、行人作為京官自然升遷要比地方官更佔優勢,而推官要比知縣更有優勢,因為推官一來在府(直隸州)任職,二來專業性強(主管司法案件),容易出成果。這麼看來知縣是三甲進士裡最下的選擇,當然我們說從經濟收入上(你懂的)可能會比其他任職更好一些。

    我們明白了從知縣到尚書理論上有10級的差距,僅從理論而言,3年一考,每次考為上等升級,得30年。實際上在明代通常要九年考滿才能升職,也就是說知縣都得當三任才能往上走一走,一般來說當個知府,一個三甲進士也就到頭了。知縣要升到部裡堂官,有兩個途徑:

    一是轉監察官,即變成巡按御史,這樣升遷就很快了。最典型的是胡宗憲,考上三甲後到山東益都任知縣,後來轉任巡按,先後到宣大、湖廣、浙江,在浙江任上由巡按御史直升直浙總督(正三品),連升8級。如果嚴嵩沒有倒臺,胡宗憲自然要回部裡。一般來說巡按御史會轉為地方參政、參議、地方道等三、四品大員。

    二是調任京官,如六部主事等,這樣才獲得與二甲進士任官相同的起點。當上京官後,一是在六部,一級一級往上升;二是轉外任方面大員,再轉回部裡當侍郎或尚書。如海瑞就是這個路子,雖然他是舉人出身,但因為自己行政才能卓越,也升到了知縣,後來任主事、郎中、左通政(正三品),又轉為應天巡撫,後來幾經沉浮,最終做到南京吏部右侍郎。

    雖然胡宗憲和海瑞沒有當到尚書,他們二人卻很有代表性,因為他們確實算極有才能的官員,如果他們都做不到,那麼其他人是不用說了。說是六部尚書,其實與當大學士的難度也沒有什麼區別。一個三甲進士,從知縣做起首先要做到六部尚書,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要20來歲就高中進士,不然年資上不去,從七品到正二品無論如何也要近30年的年資。

    二是要身體好,不然真的頂不到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三是最好是孤兒,不然爸媽去世要回家丁憂,三年歸來又得重新打拼。四是要有才能,不是一般才能,而是能在建立非常之功的非常之才,在關鍵時候得表現出來,不然再牛逼也白搭。五是要有人賞識,官場也就是這樣,胡宗憲沒有趙文華也沒有那個人生際遇。六是要運氣好,恰好當到地方總督、侍郎時尚書有空缺,且吏部(內閣)推舉了你,而且皇帝恰好點了你。

    做不到以上幾點,就死了當尚書的心吧。畢竟尚書就那麼幾個空缺,比你出身好的庶吉士,二甲進士多的是。

    (圖片別糾結,尚書一般也會加官到從一品的)

  • 3 # 一枚明粉

    明朝前期,任官比較任性,唯一的規律就是皇帝高興。

    明朝中前期,科舉雖然佔據優勢,但科舉內部等級並不嚴格,經常有三甲上位。

    明朝中晚期,科舉很森嚴,如果三甲沒有拿下留京指標(翰林就不指望了,在部裡面也行),成為部院大臣就很難了。今天就來講幾個例外:

    1、不找關係到地方

    吳甡是癸丑進士。1613年,葉向高主持的會試。他的殿試名次三甲。

    名次有點靠後,想留京師就需要找關係。吳甡在他的回憶錄就寫道:

    先是有勸予託貴要討美缺者。予曰:始進當靜聽朝除,可向人營求耶?

    他覺得自己託人營討,亦未必得,拒絕了找關係。

    在八月就分配到了福建邵武縣,這個縣屬於“簡僻”。

    簡僻對應繁劇,基本就是最沒升遷前途的縣給了他。

    在這裡幹了三年,丙辰(1616)春入覲,回家呆了三月。吏部考核可以,調繁晉江。(其實作為進士學歷,只要沒政治錯誤,都會升遷一點。)

    之後回家丁憂三年。己未(1619)補官山東萊州府濰縣。在這裡又呆了三年。

    從考上進士已經9個年頭了,縣令七年,居家兩年。

    (進士題名錄挺好看)

    2、成為中央科道官

    明朝制度,明制,地方官知縣、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滿者,經地方高階官員保舉和考選,由吏部、都察院協同注擬授職,稱為行取。優者授給事中,次御史,再次各部官職。

    1621年冬天,九年考滿,吳甡來了京師,住在城外。當時吏部缺司官。有人給他講你去拜訪下同鄉吏科給事中誰誰就行。吳給拒絕了。說“古人恥呈身,吾不為也。”其實吳一直和吏部文選司郎中王洽關係很好,

    第二年四月,考考選山西道試御史,以恩例實授御史。一下子成為御史。進入言官群體,基本前途就有保障了,比六部司官都好。

    但天啟朝的政治形勢複雜,剛入京師,和東林走的太近。到天啟三年九月就回家了。

    到了崇禎登基,欽定閹黨逆案後。御史馬如蛟疏薦,崇禎元年(1628)戊辰八月,補山東道御史。

    (吳的文集,資訊量很大)

    3、兩次巡按刷經驗

    御史的升遷途徑一般是下地方,或在中央走京卿(小九卿),後者基本沒啥事,升遷也就停了。所以最好下地方。

    下地方又分為代天巡視,還是走佈政、按察,運氣差就“以年例外轉予知府”,後者就又地方官了,而且任職週期長。

    吳甡在都御史曹於汴推薦下,巡按河南。後遇己巳之變,巡撫帶兵入衛,吳鎮撫地方有功。

    回京後,恰好陝西災荒嚴重,崇禎發十萬金賑撫延綏饑民,吳奔赴延綏賑災。

    在賑災結束後,就近做陝西巡按,認識了洪承疇、曹文詔等將帥。

    在陝西回來後,調養身體,就留在京師了。

    癸酉(1633)六月,升大理寺寺丞。

    甲戌(1634)三月,升通政司左通政,通政稱銀臺。

    地方經驗、結實人傑,剩下就是等待再次下放地方。

    4、簡選巡撫、登臺拜相

    1634年七月皇太極兵入宣大,明軍作戰一塌糊塗,戰後宣大山西軍政領導全都問責。

    9月份被任命為山西巡撫。在之後幾年裡,剿滅境內幾股土寇,防守黃河。沒有遇到大的農民軍,但有功勳。也就成了大明為數不多的邊、疆中的能臣。

    (吳是南直隸人,就知道關係網複雜了吧)

    1638年三月開始,回家養病三年。

    1641年進入京師,任兵部侍郎,之後協理戎政,進入大學士。

    總結:

    吳甡是三甲進士,到了大學士。他有幾個提點:關係網硬,政績好,運氣好。從考上的一刻,他的關係就開始顯露。在每一個地方都努力做好。

    運氣就是成為御史後,沒有直接下放地方,走巡按,一下擴過了n個坎。為後來奠定了基礎。

  • 4 # 皇帝不稱朕

    明清時代的官場,最大的規矩,就是凡事論資格,遷官有定例,不可隨便逾越。

    一個官員的資格,包括很多內容,但最初始的,也可以說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出身資格”。這裡說的“出身”,可不是問你爸爸是不是李剛,而是科舉出身,即你的功名如何?參加科舉考試,考到哪一級?比如你只是一個省級考試(鄉試)的錄取者,即舉人,那在官場的前途就非常狹窄了,舉人“限於資格”,很難做到大官。這在明代中後期特別突出,不是進士出身,基本上無望做到“大僚”,多隻能在州縣這一層級轉官,做一輩子的七品芝麻官。所以有人中了舉人,可以去吏部選官了,但仍拼死不赴,一定要參加會試,考上進士。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嘉靖初年任過首輔的張璁,他中舉後,接著考進士,可是接連七試不利,花了21年的工夫,均告失敗。沒辦法,只能承認時運不濟了,他準備放棄。這時,有個會算命的御史告訴他,你再堅持一下,一定能中。張璁到底是心不甘,姑且信之,再考了一次,結果竟然真中了,這才有了他後來的大地位。由此可見,為什麼明清時代的人,那麼迷戀中進士。

    如果中了進士,三甲也自不同。

    明清時的規矩,只有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官,到翰林院做修撰和編修;其他人還要參加一次考試,優秀者選為庶吉士,撥入翰林院繼續深造,也有較好的前途。在明代,留任翰林院,是以後做尚書、入相的保證;明代中後期的內閣大學士,大多數都沒有在地方上或中央部院衙門歷官的經歷。一到地方,將來仕途上升空間就相對逼隘了。

    剩下的進士們,先派到各個衙門實習一年,稱為“觀政進士”,待實習期滿,再由吏部安排工作。考試成績在前的,才能留在北京做京官(這也是資格),名次靠後,就只能到地方上做府貳官或知縣了。

    進士一二三甲的區別,至此完結,只要是進士,即便是三甲進士,日後也不會影響到他的仕進。進士,是平等的。但能做到哪一級,一要靠造化,二要靠本事。

    一個到地方上做知縣(正七品)的三甲進士,要想登官為正二品尚書,非常的難,許多人一生拼搏,也只能做到“副省級”,比如布政使、按察使、參政、副使等官(省裡的主要幹部),難以擢升到部院做尚書或侍郎(部的副長官)。但也不是沒有可能,關鍵是在基層工作時,要及時出政績,而且在京城有人援引,而援引的關鍵,又在此人宦聲如何。

    我觀察明代的進士知縣們,他們升擢的捷徑,是在地方上迅速地幹出成績,然後被選為御史,從而實現仕途的關鍵一跳。

    古代的地方官的考察,不像今天,以GDP、招商引資和社會穩定為主,古時候評價一名州縣官員,主要看他有沒有“風力”。比如在一個“繁劇難治”之地,勇於開拓,打破成規,並且敢於向境內的“豪強”叫板,留下鐵面與清廉的名聲;同時與上司的關係也處理得非常好。這樣,聲譽就慢慢有了,百姓送萬民傘,上級寫考語,都會說,此人勤能有力!地方官三年一度到京城朝覲彙報,趁此時機,再到老師(是科舉的老師,可不是官學裡的老師)和朝中大佬家裡活動一番,得到某位有力大臣的薦語,這在吏部選官時非常有利了。

    有志向的知縣,他們的眼睛,全盯在御史上。御史官品雖然不高,但權勢非常大,比如一省的巡按御史,竟能力壓一省民政長官布政使之上,而與巡撫平起平坐;御史將來遷官的前景,也非常的亮。

    明代的慣例,御史主要從有風力的知縣中選拔。那位知縣,名氣有了,可能只消三年,就能選到北京都察院,做十三道監察御史,然後出外巡鹽、巡按、清軍……都是風光的差事。

    做幾年御史,積攢了資歷與官聲,再升,地位往往就比較高了,比如到地方做知府或省裡的參議等官,都是四品。下一步的關鍵,也不是循序漸進的升,而應爭取轉入憲職,出任方面大員的巡撫,或升入北京某寺(如大理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做少卿。這是尚書路上的關鍵的第二跳。

    在巡撫任上,做出了名堂,官階也會漸漸提升,比如最低一級的僉都御史,是正四品,副都御史是三品,這時就要爭取回京了,正三品的副都御史轉任侍郎,同為正三品,正好!侍郎是六部的副長官,此時離尚書也就一步之遙了。

    總的來說,一個“淪落”到地方做知縣的進士,要想實現二品大員的夢想,有兩步很關鍵,第一是選為御史,第二是品級提高後迅速轉回“憲職”任都御史或升任京官寺卿的系統,這樣才能最終做到六卿(六部尚書)的地位。這也是升官的隱形的規則。

    可見,把握上升的道路選擇,太重要了,比如從知府往上升,錯過了憲職和寺卿,直接升為參議、參政,即便做到布政使(從二品,相當於常務副省長),品級固然很高了,但官也大致做到頭了,明代由布政使升任尚書的案例,非常的少,基本上是此路不通。

  • 5 # 西坡李氏

    三甲進士,考那麼次,又當了縣令這種實務官,想升到尚書真是不容易。

    只能設想一下,他能力不錯,背景也有。這樣的話,當了縣令,第一步就是要打出名聲。還不能是做實務的名聲,比如會修堤能造田之類,最好是那種寫詩寫文章才如泉湧,破案斷案另出蹊徑又符合春秋大義,這樣就能改變職業發展模式了,從俗務、雜務、實務上轉到清貴之官了。翰林院不用想了,國子監冷衙門,最好是科道官,十三道御史,讓靠山運作一下。

    當了御史,要敢說話,懟閣老懟部堂,最好被皇帝廷杖,別打死打殘。這下都察院呆不住了,再挪地方。詹事府任個左中允左贊善,六品,等太子登基,是另一番光景。到部,禮部、吏部首選,最次也得是戶部。主事是六品,升到五品郎中趕緊走,去通政司、大理寺、光祿寺當三四把手。那些地方,也算是中央部門了。

    到了這兒又要選了,在中央,就積累資歷,熬日子瞅機會,各部各司各寺兜轉,由少卿正卿侍郎,也許就能當上尚書了;去地方,由知府而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然後進六部,這是一條路,但得有政績啊。最好是學政。學政品級不固定,二三四五品都能幹,而且收學生門人啊。交好些地方豪族,勾連朝中大佬(誰家不想子弟成才呢),這就又能進中央部委了,小九卿任上轉一轉,進六部,工刑兵,戶禮吏,閃轉騰挪,傍上閣老,尚書出爐。

    好累啊。

    題主是想寫穿越了吧

  • 6 # 陽哥閒聊

    明朝三甲進士,正七品知縣,想要升遷到六部尚書可以簡單的歸為兩類:轉升京官(行取)、繼續外官。其中轉升京官又可分為科道與其他(一般為主事)。

    我們先來看轉升京官裡面的“科道”(臺省)。在明代,科道官也即大家常說的言官,跟現在的紀檢部門差不多,地位非常重要,不僅職權大,升職空間也很大。言官裡面的六科都給事中(正七品)可內轉太僕寺少卿等正四品五品的官職,即使外轉也是從三品的參政。而繼任外官也沒關係,因為繼續外官升職後仍有轉為京官的機會,即使一直在地方上升職,也是能出頭機會的。就比如萬曆後期的名臣黃嘉善,是萬曆五年(1577年)丁丑科第三甲24名,外轉葉縣知縣,從知縣->同知->知府->按察副使兼兵備->參政兼兵備->按察使->巡撫兼僉都御史->總督兼副都御史...終於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的二月,升為兵部尚書,從三甲進士到六部尚書歷時37年。其實明代官員晉升的考察標準有資、年、俸、次四個重要的考量標準,也就是年資,且有“九年考滿例升二級”這種規定,所以身體好是個很重要的條件。也就是說基本上只要本事不差,不站錯隊,活到五六十歲基本上就能當上六部尚書,甚至是首輔可期。再一個,在外任職,走兵事的路子不失為一條捷徑,兵事容易出功績,升遷較快。所以像邊方的地方官以及任職邊方兵備也容易升巡撫兼憲職,再往上就是兵部侍郎以及尚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唱歌的時候用聲帶發聲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