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派可資料

    會計報表粉飾極具危害性,它不僅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失實的財務資訊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導致政府等監管部門,是監督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範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一、財務造假種類

    既然是說財務造假,那咱們就先說說財務造假的種類。 典型的財務造假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虛增資產

    就是把不該計入資產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內容計入企業資產中。其中資產我們按照定義來說是指可以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那麼虛增資產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不能產生未來經濟利息的經濟資源計入資產,比如

    (2)價值虛高的方式虛增資產,就是說這玩意根本值不了這麼多錢或者本身已經沒有價值了(比如對外投資的企業都破產清算了,賬面上還掛著投資款),但依然透過人為操縱評估價值或者該計提損失不計提等方式達到目的

    (3)虛構資產、掛賬無效資產等手段。當然,這種方式比較簡單粗暴,比如虛構資產一般就是直接變造、偽造資產權屬證明,甚至更粗暴的就是吹牛不打草稿(比如下文中的王八)隨便給你報個數。而掛賬無效資產一般會選擇掛在“其他應收款”、“其他資產”等科目裡面。還有比較多見的是收到貨款後不沖銷應收賬款,而是截留轉移或者存放入“預付賬款科目”。

    虛增淨資產雖然和虛增資產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往往會有一個同步過程,特別是透過高估資產價值進行重新評估的時候。另外還有就是容易將一些股東的借款或者追加投資資金計入“資本公積”,從而達到即虛增淨資產又減少負債的目的。

    2、少計負債

    就是把本該計入的負債隱藏不計或者延後計入。一般①隱藏負債主要是一些民間借款和個人借貸之類,也有一些很典型的方法是透過關聯企業負債(或者弄成非關聯)來減少借款企業自身的負債,甚至合併報表中的負債。還有比如透過提出保證金覆蓋部分的負債來降低資產負債率。②延後負債主要是利用資產負債表的時點性特徵,對一些已入庫未收到發票(甚至是已收到)的存貨本應該當期計入應付賬款的,但拖延到下一期,從而達到少計負債的目的。

    還有就是對一些重大或有負債的隱瞞也算是一種少計負債。

    3、粉飾經營業績

    利潤最大化,這種型別的會計報表分是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當年尤其明顯。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虧損掛賬、資產重組、關聯交易。 利潤最小化,當企業達不到經營目標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現連續三年虧損,面臨被摘牌時,採用這種型別的會計報表粉飾就不足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轉移價格。 利潤均衡化,企業為了塑造績優股的形象或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評定,往往採用這種型別的會計報表。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應收、應付款、待攤費用、遞延資產、預提費用等科目調節利潤,精心策劃利潤穩步增長的趨勢。 利潤清洗(亦稱鉅額沖銷),當企業更換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為了明確或推卸責任,往往採用這種型別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將壞賬、存貨積壓、長期投資損失、閒置固定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待處理固定資產等所謂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4、虛增經營現金流

    搞這個的目的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掩蓋前面的問題,說明主業確實搞得好,確實有這麼大的資金進出。一般方法有兩種:

    (1)把不屬於現金的資產放入現金核算。比如銀行承兌匯票。我舉個正面例子,有一外資企業賬戶上可有錢了,可是每到月底了經常來銀行辦理貼現,原來母公司對他們有每月經營性淨現金流必須為正的考核;

    (2)把一些非經營性的資金往來計入經營性現金流。比如把“其他應收應付”中的資金往來計入到“其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中核算,從而誇大企業經營中的現金創造能力。

    二、會計報表粉飾的識別方法

    如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以評價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是廣大會計資訊使用者所關心的。筆者認為,針對中國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慣用手段,採用下列四種方法將有助於發現會計報表粉飾。

    1.不良資產剔除法

    這裡所說的不良資產,除包括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淨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淨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專案外,還包括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專案,如高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不良資產剔除法的運用,

    一是將不良資產總額與淨資產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淨資產,既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誇大利潤而形成“資產泡沫”;

    一是將當期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減幅度與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利潤增中幅度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有“水份”。

    2.關聯交易剔除法

    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以判斷這一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紮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於關聯企業,會計資訊使用者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發生交易進行會計報表粉飾。

    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運用是,將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併會計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併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透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市公司。

    3.異常利潤剔除法

    異常利潤剔除法是指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當企業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時,所產生的利潤主要透過這些科目體現,此時,運用異常利潤剔除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將特別有效。

    4.現金流量分析法

    現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現金淨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淨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淨利潤的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相應現金淨流量的利潤,其質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現金淨流量長期低於淨利潤,將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表明企業可能存在著粉飾會計報表的現象。

  • 2 # 凱恩斯

    如果財務報表靠幾百字或者幾千字就能說明,那麼事情就簡單了,這個世界充滿了變數,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講幾個案例說幾個點,能積累的就積累成經驗:

    案例一:一個公司短期借款佔比很高,同時有非常多的貨幣資金,在合併報表中觀察發現其日常使用的貨幣資金需求量並不需要這麼多。我們的疑問是,為什麼他不歸還短期借款而一定要保有資金呢?最後發現,銀行和企業有勾連,貨幣資金中銀行存款有一部分被挪用,而且是週期性挪用,為了保持日常支付,這家企業在季度末還回侵佔資金。

    案例二:某家企業存在非常龐大的其他應收款。然而從業務分析其不存在需要保證金的業務,也不存在關聯方資金佔用。其他應收款流出目的地不明。後來發現這是一筆體外資金。公司將其他應收款滑出到另一家體外公司,再用貨物購買的方式流回企業(刷單也要錢)。

    案例三:一家企業是工程類的企業,其專案有EPC和BOT組成,EPC屬於付錢造工程,BOT屬於造好了移交。最終發現,其將EPC和BOT工程透過特殊目的公司發生如此操作:和當地政府成立特殊目的公司,並不將特殊目的公司納入合併範圍,然後用特殊目的公司作為發包方向自己發EPC專案。透過EPC工程承包將特殊目的公司掏空。

    案例四:濫用資本化條款,將不可以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資本化。打個比方說,研發產生100元費用,你費用化,當年利潤裡面就扣除了100元,如果資本化,那麼這100元將形成無形資產。如果資本化了,資產增加100,而利潤沒有改變,未來資產攤銷再減。所以科技公司無形資產做的很大的,一般都要小心資本化上面的謹慎性。同理,商譽也是如此。

    案例五:虛增存貨數量,減少單價。100元買100個蘋果,那麼一個蘋果1元錢,100元如果入庫的是200個蘋果呢?那麼一個蘋果5毛錢,如果倉庫裡面有100個蘋果,我說有200個呢?如果定額是2個蘋果生產一瓶果汁。那麼我們來看,不作假,我們生產50杯果汁,成本一杯2元,我們消耗100蘋果100元。如果我們作假呢。50杯蘋果汁需要100*0.5=50元成本。大家一看,成本真低,毛利率真高。

    綜述,關鍵在於毛利率是否正常或者符合邏輯,看行業平均毛利水平。當然有些企業毛利率高,符合邏輯,那也是沒辦法的,人家就是風口上的豬。

  • 3 # 財經奧迪特

    隨著2018年年報的披露,上市公司康得新122億現金不翼而飛、康美藥業299億現金失蹤,“康氏兄弟”兩大財務造假奇案,在2019年上半年,震驚了整個證券市場。

    想要學會如何識別潛在的財務造假跡象,防止入坑,一時成為中小投資者的“剛需”。用我10年財會工作經驗,來給大家好好總結一下,至少看過本文,能夠保證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不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故暴雷。

    財務造假邏輯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多數源於實際控制人或管理層想要謀取私利的動機,讓公司各項財務指標,如淨利潤、營業收入、現金流、資產規模等更加好看點,為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募、私募基金)、後續增發股份融資提供充分條件;讓公司的主營業務突出、業績保持高速持續增長態勢,爭取證券市場上公司股價保持上漲趨勢。

    在此目的下,上市公司多采取虛構經濟業務的方式進行財務造假,這樣可以同時解決3個問題:

    公司的主營業務十分突出;利潤、收入、現金流、資產的同步增長態勢,或呈比例完全正相關;保持各項財務指標的穩健性,不容易引起審計師和監管部門的注意;財務造假流程

    確定目標淨利潤》》根據既定的淨利率來確定營業收入規模》》根據毛利率倒算營業成本》》倒推材料、裝置、勞務採購》》盈利倒推虛增長期資產消化盈利所帶來的資金節餘

    一句話總結就是:虛增的長期資產、虛構的採購業務套出資金,再在體外迴圈用於虛增收入財務造假成本

    1、資金劃轉的成本,借用他人賬戶的成本; 2、參與演出的人員成本; 3、虛增業績帶來的稅賦成本; 4、虛增業績導致的分紅; 5、表內資產變成了表外資產;

    總結了一下,實務當中,存在的五大財務造假手段及其被發現的風險如下:

    01 虛構客戶和供應商

    ① 成立空殼公司或利用關聯公司進行造假

    經常使用其員工或親屬的名義註冊一些空殼公司,並開立銀行賬戶,這類公司幾乎沒有正常的業務,其存在的價值就是在虛構經濟業務造假過程中扮演客戶或供應商的角色。由於其公章、賬簿等實際掌控在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手中,造假極為便利。但是,由於人員、註冊資金、聯絡方式等各方面與發行人存在較為明顯的關聯,加上業務比較單一,很容易被認定為關聯交易,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財務造假風險比較大。

    ② 利用真實的客戶和供應商造假

    由於空殼公司容易被發現,壞心思的上市公司對此進行了改進,即使用真實的客戶和供應商造假。一方面,客戶與供應商是真實的,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上市公司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存在真實的經濟業務往來。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真實交易基礎上,偽造少部分虛假交易,有的在交易數量上做文章,有的在交易價格上做文章,虛虛實實,讓人真假難辨。

    造假過程中,部分客戶、供應商與上市公司之間可能存在串通,在資金劃轉、函證等方面為上市公司提供便利。

    這種造假方式很隱蔽,真假混雜,不易識別。但由於這種造假方式往往需要客戶和供應商的配合,造假成本比較高,在客戶和供應商不願意配合的情況下,被識別的風險也比較高。

    02 利用海外客戶和供應商造假

    上市公司大量利用海外客戶或供應商進行財務造假,一種情況是在國外成立關聯公司或空殼公司,偽裝成客戶或供應商與發行人進行虛假交易;另一種情況是偽造與海外客戶之間的合同,虛增銷售價格,虛增的收入部分自行安排海外關聯方付款。

    這種財務造假手法隱蔽性更強,識別難度更大,其原因在於如下三個方面:

    國外合同與國內合同本身存在較大差別,難以識別真假;實地訪談、資金、工商資料調取成本較高,中介機構一般很少採取實地核查程式,監管機構則面臨監管許可權的問題,即使透過國外監管機構調取相關資料,也面臨時間長、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等障礙;中介機構往往會將海關走訪或函證結果作為有力證據,而實際上發行人報關繳稅時使用的就是虛增後的資料,中介機構不僅發現不了問題,而且還會受其誤導。03 虛構資金流的手法

    ① 大量使用現金交易

    當上市公司虛構的客戶或供應商中存在大量自然人或個體戶時,發行人往往大量採用現金支付供應商款項,收到個人款項時,則採取現金繳存的方式存入銀行。

    ② 偽造銀行對賬單,偽造及篡改銀行收付款單據

    為了使財務造假顯得更真實可信,一些上市公司透過偽造銀行對賬單、銀行資金存取憑證等第三方證據的方式偽造資金進出軌跡。

    採用此種方式,造假的成本比較低,且由於偽造的證據屬於第三方憑證,證明效力比較強。

    透過構建資金迴圈偽造“真實” 的資金流,達到同時虛增收入、資產的目的。這種手法的最大特點就是,所有的資金劃轉都是真實的,在銀行都有據可查,但如果沿著資金進出的軌跡繼續往前追查,就會發現資金實際是在迴圈轉圈。

    早期的造假,上市公司往往直接採用銀行資金劃轉的方式構建資金迴圈,資金進出軌跡比較清晰,收付款項往往能一一對應,因此只需要循著資金劃轉軌跡追查即可。

    後來,上市公司開始將大額資金拆散,或將其混入大量的真實資金劃轉中,透過多個不同公司或銀行賬戶劃轉、歸集,掩蓋資金的對應關係和劃轉軌跡,給追查和認定都帶來較大的困難。

    此外,還有發行人透過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質押、信貸或者直接篡改銀行單據上的收付款人名稱等方式掩蓋或切斷資金進出軌跡。

    04 消化虛增的利潤和資金

    ① 虛增貨幣資金和應收賬款

    虛增應收款項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之一。這種方式下,虛增的毛利部分並沒有實際資金流入,上市公司將其掛賬為應收賬款。這種手法的好處在於無須偽造資金進出軌跡,隱蔽性較高,但面臨以下兩個問題:

    長期掛賬導致的賬齡問題。面臨審計時函證結果與賬面資料不一致的情形05 虛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長期資產

    一種方式就是虛假採購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如採用虛假向國外採購機器裝置的方式。另一種方式就是虛增資產的採購價格,發行人利用部分資產不存在公開活躍市場、難以取得公允價值的弱點,隨意虛增資產購買時的價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捫心自問無愧於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