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熟穀子

    貿易的本質就是互通有無。為什麼要互通有無呢?因為有需要而自己又沒有或不足。

    在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分工開始出現並越來越細,一個地區或者國家逐漸專注於其擅長的行業。於是它們之間的經濟聯絡就越來越緊密,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這種聯絡和依存就是透過貿易,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貿易保護,彼此都會受到傷害。

  • 2 # 他知我相思苦

    1 貿易起源於何因由?

    在人類的原始時代,生產力極其低下,社會分工尚未形成,也就沒有商品交換,不存在貿易。隨著人類智力的進化、知識的獲得,生產力逐步提高,有了社會分工,有了產品剩餘。於是,人們就拿著自己生產的一種產品去交換其他人生產的另一種產品,滿足和豐富自己的消費需求。當然,開始都是易貨貿易,後來出現貨幣,就出現了用貨幣計價的等價交換。

    《淮南子·齊俗訓》就描述了中國上古時期的社會分工與貿易:“堯之治天下……其導萬民也,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澤皋織網,陵阪耕田,得以所有易其所無,以所工易其所拙。”說的是在堯統治時代,進行了廣泛的社會分工,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根據所處的自然環境優勢從事相應的產業,用生產的產品去交換自己所需的其他產品。

    細心觀察人類發展史不難發現,社會分工越細,產品剩餘越多,貿易越繁榮,經濟就越發達,文明程度越高,人民越幸福,國家越強大。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在歷史上都曾稱霸世界,它們的強盛無不源於發達的海上貿易。

    所以說,在閉關鎖國、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下,不可能讓人民富裕起來,國家實力也很難得以提高。可見,貿易是文明的標誌,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如此,貿易不但帶來豐富了商品供給,也讓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思想觀念等各種資訊得以廣泛傳播。

    2 國際貿易的奧秘是什麼?

    上面我們講到,貿易是社會分工的結果,但社會分工又是如何孕育出貿易來的呢?

    為了論證方便,我們把國際貿易微縮成兩個人之間的商品交換。假定甲和乙兩人均生產糧食和服裝兩種產品,且生產要素只考慮勞動的投入。在社會分工前,甲生產一人一年所需糧食要工作10天(一天生產年需糧食的1/10),生產一人一年所需服裝要工作5天(一天生產年需服裝的1/5),甲生產糧食與生產服裝的效率比率則是0.5,生產服裝與生產糧食的效率比則是2;乙生產一人一年所年需糧食要工作20天(一天生產年需糧食的1/20),生產一人一年所需服裝要25天(一天生產年需服裝的1/25),生產糧食與生產服裝的效率比則是1.25,生產服裝與生產糧食的效率比在是0.8。

    如果沒有貿易發生,甲一年要為自己所需糧食和服裝工作15天,乙一年要為自己所需糧食和服裝工作45天。甲和乙一年共為他們兩人所需糧食和服裝工作60天。

    但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上面的數字就會發現,在生產糧食和服裝兩個領域,甲均具有絕對優勢,但乙生產糧食與生產服裝的效率比大於甲的這一比值,而甲生產服裝與生產糧食的效率比大於乙的這一比值,我們就說乙在生產糧食上具有比較優勢,而甲在生產服裝上具有比較優勢。

    於是,甲和乙就開始進行分工,甲專門生產服裝,這樣,他一年就不用為自己消費的糧食和服裝工作15天了,只工作10天即可,其中5天生產的服裝給自己穿,另外5天生產的服裝拿去交換乙生產的糧食;乙則專門生產糧食,同樣,他一年就不用為自己消費的糧食和服裝工作45天了,只工作40天即可,其中20天生產的糧食自己食用,另外20天生產的糧食拿去交換甲的服裝。甲的生產效率由此提高了50%,乙的生產效率由此提高了12.5%。甲的生產效率之所以提高得比乙的大,這是因為他在製造服裝方面除了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外,還具有絕對優勢。而在生產糧食方面,乙雖然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但這也是它的絕對劣勢。

    生產效率提高意味著勞動者福利的增長,要麼減少勞動量增加休閒時間,要麼付出同等勞動量獲得更多的勞動報酬。所以說,貿易讓參與方均受益,只是受益多少的問題。

    也許有讀者會問,既然甲在生產糧食和服裝上均具有絕對優勢,讓甲既生產糧食又生產服裝豈不更好?這樣,甲一年工作30天就滿足了兩人所需糧食和服裝,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100%,遠遠高於各自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所帶來的整體生產效率的提高。

    要知道,貿易是商品的交換過程,要麼以物易物,要麼用貨幣這種特殊商品作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換。沒有商品出口,也就沒有商品進口。如果乙不從事經濟活動,那他既沒有商品,也無法獲得貨幣,就不能實現商品交換,也就不存在貿易。

    貿易的奧秘就在這裡,它發揮的是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絕對優勢並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比較優勢,而絕對劣勢也可成為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出口貿易品。

    3 常見的貿易壁壘有哪些?

    貿易壁壘就是為阻礙國際貿易品的自由流通所設定的人為障礙。

    關稅就是最常用的貿易壁壘。關稅有出口關稅和進口關稅之分。出口關稅是對本國出口到外國的貨物徵收的稅,其目的是限制貨物出口;進口關稅則是對外國進口到本國的貨物徵收的稅,其目的是限制貨物進口。一般講關稅,就是指進口關稅。透過對進口貨物徵重稅,可以減少甚至禁止貨物進口。

    反傾銷稅也屬於關稅範疇,認定出口到本國的某種貨物存在政府補貼或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就對這種貨物徵收懲罰性反傾銷稅,以此來限制該貨物進口。再有,進口貨物增值稅等針對進口貨物徵收的名目繁多的稅均在此列,這些稅和關稅一樣,都屬於間接稅,要加進商品的價格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進口配額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貿易壁壘。政府給進口的外國貨物設定一個配額,進口總量不得超過這個額度。進口配額雖然不直接對進口貨物徵稅,但由於政府往往拍賣配額,拍得配額的進口商自然就把從政府那裡購買配額的錢加進商品的價格裡,這筆費用最終還是由消費者承擔。

    當進口配額是零的時候也就成了進口禁令了,不允許貨物進口。

    技術壁壘也常常被使用。透過設定一定的技術標準,認定某外國貨物不符合本國技術規範,從而把該貨物拒國門之外。

    人們常說的貿易壁壘,通常就指上述這三種壁壘。

    透過以上論述可知,所謂“貿易壁壘能保護民族企業、促進就業”是個偽命題。

    4 貿易壁壘能保護民族企業、促進就業嗎?

    一些國家設定貿易壁壘,名曰“保護本國民族企業、促進就業”,這種觀點很有市場。下面我們就論證一下,貿易壁壘真的能保護民族企業、促進就業嗎?

    我們已經闡述了,國際貿易的好處在於它讓各國比較優勢得以發揮,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當然,如果設定貿易壁壘限制商品進口,就無法實現自由貿易本應帶來的收益。一國限制進口商品,這不但抑制了其他國家比較優勢的發揮,也抑制了自己國家比較優勢的發揮。

    我們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為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雖然可以讓美國鋼企和鋁企增加市場份額,免受進口的衝擊,但我們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美國的鋼鐵和鋁為什麼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就是對投入的生產要素使用效率低,政府掏錢去保護一個低效率的產業,也就是保護相對落後的生產力,這樣的企業一旦離開政府的保護就會倒閉。這就像一個靠輸血維持生命的病人一樣,一旦停止輸血就會死亡。

    如果政府不把這筆錢拿去保護效率低下的傳統產業上,而是用在促進朝陽產業的發展上,就會讓朝陽產業儘快形成規模經濟,快速擴大全球市場份額,促進出口。可見,關稅並沒有保護本國的民族企業,正相反,它限制了本國更有潛力的民族企業的發展。

    再有,關稅也不能創造就業崗位。不錯,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保護了這兩個產業的就業崗位,但鋼鐵和鋁的下游企業會因為關稅增加生產成本,推高物價,市場競爭力下降,市場份額萎縮,從而失去就業崗位。美國鋼鐵和鋁產業僱工總數300萬人,僅佔美國就業人口的1.6%,而鋼鐵和鋁的10個主要下游產業僱工1500萬人,約佔美國就業人口的7.8%,這些下游企業的生產規模遠遠大於鋼鐵和鋁產業。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每保護這兩個產業的一個就業人員,就會讓其下游產業的5個從業人員面臨失業,得不償失。

    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還會增加美國居民的消費支出。我們以汽車為例,汽車生產的原材料主要是鋼鐵和鋁,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稱,美國汽車業在美國消耗的鋼鐵總量中佔比為15%,鋁的這一比例接近38%。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無疑會推高鋼鐵和鋁的價格,增加汽車製造成本,而增加的這部分成本必然會加進汽車的銷售價格裡,美華人就要增加購車支出。

    在機械、建築、採礦、能源等鋼鐵和鋁的下游產業均如此,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增加了這些產業的生產成本,而增加的這部分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增加美國居民的消費開支,讓生活水平下降。為捍衛了鋼鐵和鋁產業從業人員的利益,但讓其他產業的從業人員以及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再舉一個設定貿易壁壘的例子。1984年,巴西頒佈法令,禁止進口計算機,名曰保護本國的民族計算機產業。在這個禁令下,巴西的計算機產業遠遠落在世界後面,別說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比,就連很多發展中國家都不如,生產的計算機品質差,但價格卻是國際市場的兩三倍。後果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各部門只能高價購買中國產劣質計算機,增加了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阻礙了生產發展和科研進步,讓巴西經濟一蹶不振。1992年,巴西不得不放開計算機進口,很快價廉物美的進口計算機擺上了辦公桌、走進了家庭,巴西經濟重新振作起來。

    5 所有人都能從國際貿易受益嗎?

    我們上面論述了自由貿易讓貿易參與方均受益,這是從貿易參與方整體而言,也就是說,國際貿易給所有國家帶來福利增長。下面,我們繼續考察一下,國際貿易會給一國內部居民帶來何種利益影響。

    從我們上面的各種分析可以看出,出口讓本國從事出口貿易的企業從業人員獲利,因為他們通過出口擴大了市場份額,增加了生產利潤,讓他們就業更有保障,工資增長也更快些。

    對非出口貿易企業的從業人員來說,他們並沒有直接從國際貿易上獲得利益,但也沒有受損。但我們要這樣考慮,如果一個國家的出口增加,在沒有出口補貼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從出口企業徵收更多的稅,如果把這些稅用於改善民生,非出口貿易企業的從業人員照樣可以從出口中獲利。

    對進口而言,則國內生產與進口貨物同質產品的企業從業人員利益受損,因為他們的市場份額被進口的外國貨物擠壓,生產萎縮,利潤減少,有工資下降甚至失業的可能。

    但我們還要考慮,貨物之所以能夠進口,是因為外國貨價格便宜,進口讓所有居民從低物價上直接受益。

    這就是各國都設法減少自己的貿易逆差、擴大貿易順差的原因。貿易順差意味著所有人受益,至少是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利益不受損。所以,貿易順差國沒有人會出來抱怨。而貿易逆差,會讓多數人受益,少數人利益受損,這些利益受損的群體就會怨聲載道,遊說政府設定貿易壁壘限制進口,以保護他們的利益。

    拿美國的食糖來說,美國食糖價格幾乎是國際市場的兩倍,如果不設定貿易壁壘,美國的食糖工業必受到重創。於是,美國就把食糖進口配額分包給食糖出口國,由食糖出口國政府把食糖出口到美國的配額分配給食糖企業。

    食糖進口配額保護了3.8萬名食糖產業從業人員的利益,這當然也是他們遊說政府的結果,因為如果沒有進口配額限制,他們將面臨失業。食糖進口配額使他們生產的食糖得以在國內高價銷售,這才讓他們保住了飯碗。

    進口食糖配額讓美國食糖一直保持高價位,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支出,平均每個居民每年要為此多支出6美元。由於居民消費的這些食糖並不都是單一食糖商品,不少食糖被其他食品用作新增劑。所以,美國居民感覺不到政府的食糖進口配合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損失,即使有人感覺到了,一年多支出6美元也微不足道,也不至於消耗精力去走上街頭抗議,或遊說政府取消食糖進口配額。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會帶來一國居民之間的轉移支付。

  • 3 # 榮氏投資

    如果現在的中國什麼都自己生產,不買日本貨,美國貨,不與他們做貿易,那國家就會衰敗。因為SONY,PANASONIC等日企在精細家電上有顯著的比較優勢,請注意所謂比較優勢也是對中國而言的,如果要中國自己研發生產一個類似SONY的高階電子產品,需要更多的成本,因此我們不妨生產我們擅長的,去和他們交換,才能達到兩國雙贏。有個例子說中國生產一億條牛仔褲才能換的美國的一架波音747。不知道你聽了以後什麼感覺?我們不要錯誤理解中國生產力差,我覺得這樣做很正確,中國對牛仔褲有比較優勢,美國對飛機有比較優勢。如果中國自己生產一架波音客機,會比生產牛仔褲累得多,而美國生產牛仔褲沒有優勢(雖然牛仔褲是美華人發明的,是美國的民族產業),美國果斷放棄生產牛仔褲,放棄了他們的民族產業,生產他們現在更擅長生產的飛機,來換牛仔褲。難道美國對牛仔褲沒有民族感情嗎?讓給外華人做,是因為感情只是感情而已,在邏輯主導的經濟貿易面前沒有意義。要想獲利,必須遵循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如果你認為中國應該放棄牛仔褲轉而研究生產飛機,那是個美好的願望,可能以後會實現,但現在是千萬不能嘗試的!

    對外貿易是正確的道路,是所以經濟學家都極力主張的方向,無論是兩個國家生產互有強弱,還是一個國家全面超過另一個,貿易是必須的。最後回到這個比喻,對外貿易打破了能量守恆定律,不僅可以總能量增加,而且每個個體的能量也增加了。

  • 4 # 享贊世界

    貿易可以發揮各方各地的比較優勢。就是俗話說的,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戰爭都是為了獲取自己稀缺的物資或商品。貿易是替代這種暴力血腥的方法的更好方式。

    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流後,每個人都有了兩個思想。可以更形象地表現貿易的精彩與美妙。

    貿易從廣義上看,所有商品交易都可以叫做貿易。通常說的貿易是俠義上的貿易,即國際貿易。比如你的專長是做小籠包,他的專長是裁縫,山西是產煤大省,河南是產糧大省,………,每個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專長,這樣一來互通有無,所有居民的生活就可以以最低的價格享受最優質的服務和商品體驗。

    在國際上,全球範圍內,各國也是各有特色,如俄羅斯石油豐富,中國電子商務發達,美國高科技核心技術多,……。透過貿易,互通有無,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可以讓各種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最優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種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

    貿易過程中,各國會使用“關稅、配額、禁令”等方式調控進出口的數量。貿易壁壘也基本是由這三種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設定貿易壁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國內特定行業的利潤及該行業的就業成績,但對下游企業的市場競爭和居民生活水平、成本都會有不利的影響。

    同時對有潛力有希望前途的行業的發展會造成先天性的漠視和剝奪。因為設定壁壘保護起來的行業、企業,無非就是走到室外立即死的溫室花。

    如果把這些溫室所消耗的資源用來發展和扶持更有希望的潛力行業、朝陽行業,不管是對本國經濟體系的強健還是對民生的改善都是更有利的。

    貿易,就是交流,就是互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的自由、充分貿易可以有效限制大範圍武裝衝突的發生,可以讓世界各國更團結,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詞聖”該評給蘇軾、周邦彥還是辛棄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