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單身狗與孤狼
-
2 # 春華745944080186
江淹文章過千鬥,何如木器不安舒。才高豎敵重,別賦"恨”仁早;仕途三朝元老!勵精圖治,終因才盡而生"恨",盡其飲酒而消魂。
-
3 # 有書博物館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的表面意思的是江郎這個人的文才沒有了,實際上是比喻一個人的才思減退。那這個成語有什麼樣的歷史典故呢?他的主人公是誰呢?
江郎才盡這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江淹。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辭賦大家,他與鮑照並稱,將南朝的辭賦推向了一個高峰。江淹的代表作《恨賦》和《別賦》可以說被稱為了千古奇文。
江淹呢這個人從小就聰明好學,雖然他家裡窮,但是他的母親從來不會吝嗇給他買書讀。所以江淹六歲就能寫詩,才學也一天天地增多,他成了大家眼裡的神童。
江淹的才學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他20歲的時候就步入了仕途。當時正是劉宋末年,他擔任了建平王劉景素的秘書。
可是剛上班沒多久,江淹就被人誣告貪汙受賄,結果被關入了大牢。
可是江淹很是不平,他就在獄中寫了長長的信為自己申冤。在那封信中,他的情感就像滔滔江水奔湧而出,寫的是酣暢淋漓。
劉景素看到他的信後是心潮澎湃,被江淹的文采和真誠給打動了,於是就把江淹給放了出來。
可是好景不長,劉景素當時和幾個人密謀,想廢掉後廢帝劉昱。
而江淹又連續寫了十五首詩送給劉景素,在詩中他含沙射影地勸劉景素趕緊收手。
可是沒想到因為這個,劉景素不僅不聽他的,而且還把他給降了職。
後來劉景素起兵謀反,兵敗身亡。而江淹也一直徘徊在底層做公務員,他看不到升遷的路,所以也一直鬱郁不得志。
但是他的代表作,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時期寫的,也可謂是他的創作高峰,那文采是槓槓的。
要說江淹也是幸運的,後來蕭道成掌握了大權。他早就聽說了江淹是個大才子,所以他就把江淹調到了建康。
並且授予他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可以說江淹這次可是大受重用了,從此江淹便平步青雲,開始了他開掛的人生。
也許這正是江淹想要的人生,可是中年以後的江淹雖然官運亨通,但是官運的高峰卻是他創作上的低潮。
每天他開始忙於各種政務,慢慢地也就疏於學習。他不再讀書、寫字、作詩、寫文章了。
直到有一天,太后要過生日了,有人請江淹給太后寫個祝壽詞。
江淹很痛快地答應了,可是當他拿起筆時,卻發現那個曾經妙筆生花的自己,怎麼也寫不出好句子來。他思索了半天,卻遲遲下不了筆。
而求祝詞的人也一直在等著,他看到江淹半天也動不了筆,也忍不住地搖頭嘆息。
沒想到曾經的大才子,現在就連最簡單的祝壽詞都寫不出來了。而這時的江淹也真是窘迫極了,他不知道自己對文章竟然生疏到了這種地步。
也就是這個事,後來人們陸續都知道江淹寫不出好文章了,所以也就有了“江郎才盡”的說法了。
其實要說“江郎才盡”還真有個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傳說江淹有一次在睡夢中,夢見了一個自稱是郭璞的人。
他對自己說,“我有一隻五彩筆留在你這多年了,現在就請你把它還給我吧。”江淹二話沒說,就真從懷裡掏出來了一支五彩筆,把它還給了郭璞。
有人說,就是因為江淹擁有了這支五彩筆,所以他在寫文章時才會有數不盡的才思的。
而現在這支五彩筆還了回去,就代表把江淹的好才情也還了回去,所以江淹就再也寫不出好的文章來了。這也就是“江郎才盡”的故事了。
其實江郎才盡並不是說江淹的才學沒有了,而只是表示江淹後來忙於政務,沒有功夫去讀書學習,才造成了他才學大不如以前。
這個典故其實也很好地反映了現代的一些人。在現在,有這麼一些人,每天忙著工作,忙著加班,忙得都沒有時間讓自己成長。
雖然看似人生忙的很充實,實際上他們已經停止了學習和成長。
其實學習和成長這件事,一定要貫穿著整個人生的,不能因為忙而放棄了讓自己學習充電。
雖然現在看似自己很強大,但是如果學習和成長停滯了,很快也就會被別人所淘汰。
所以,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記給自己充電,只有學習才會讓自己一直走在前方而不被淘汰。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4 # 有書共讀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的表面意思的是江郎這個人的文才沒有了,實際上是比喻一個人的才思減退。那這個成語有什麼樣的歷史典故呢?他的主人公是誰呢?
江郎才盡這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江淹。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辭賦大家,他與鮑照並稱,將南朝的辭賦推向了一個高峰。江淹的代表作《恨賦》和《別賦》可以說被稱為了千古奇文。
江淹呢這個人從小就博學多聞、聰明好學,六歲就能寫詩,他成了大家眼裡的神童。
他被劉宋的非常有才氣的國子博士檀超所賞識,經常將江淹引為上席,並且還把他推薦給了建平王劉景素。
建平王劉景素也是很欣賞江淹的才華就讓江淹出任自己的秘書。在這期間,江淹跟著劉景素走南闖北,寫了不少的詩歌,兩個人的關係也是非常融洽。
可是好景不長,後廢帝劉昱即位。
劉昱這個人,能耐不大,壞事倒是做了不少,整的朝廷上下是一片混亂。所以劉景素就和幾個人密謀想廢掉劉昱。要說廢帝這可不是容易的事,稍有差池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啊。
所以江淹就勸劉景素不要輕舉妄動,但是權力這個東西太誘人了,劉景素哪能聽江淹的呢。在這個時候,江淹心想直諫不行,我就寫詩。
於是他寫了十五首《效阮公詩》送給劉景素,詩裡面有“富貴如浮雲,金玉不為寶”,“徒羨草木利,不愛金碧屋”,“寧知霜雪後,獨見松竹心”等詩句,在詩中他含沙射影地勸劉景素趕緊收手。可是沒想到因為這個,劉景素不僅不聽他的,而且還把他給降了職,最後只當了一個小縣令。
後來劉景素起兵謀反,兵敗身亡。而江淹也一直徘徊在底層做公務員,他看不到升遷的路,所以也一直鬱郁不得志。但是個人不幸,詩家幸。
所以在這個時期可謂是他的創作高峰,見到好山好水,他寫文《赤亭渚》、《遷陽亭》等,在他惆悵時他寫了《去故鄉賦》等,可以說這些文章的文采是槓槓的。
要說江淹也是幸運的,後來蕭道成掌握了大權。他早就聽說了江淹是個大才子,所以他就把江淹調到了建康,並且授予他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
可以說江淹這次可是大受重用了,從此江淹便平步青雲,開始了他開掛的人生。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江淹的公務開始繁忙了,很少再寫閒散的寄情散文了。
他所出產的幾乎全是公文,這公文倒是寫的越快越好。後來江淹因為經常為蕭道成出謀劃策,越來越得到了蕭道成的賞識。
江淹也就開始在政治場上摸爬滾打了起來,而且是越來越順。他的官位又升至散騎常侍、左衛將軍。
也許這正是江淹想要的人生,可是就在這以後,江淹雖然官運亨通,但是官運的高峰卻是他創作上的低潮。每天他開始忙於各種政務,也陷於這種政務中不能自撥。慢慢地他也就疏於學習了,他不再讀書、寫字、作詩、寫文章了,只是醉心於他的公務之中。
這個時候,江淹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的好了,而且還退步不小。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苦澀,內容平淡的沒有一句可取。
於是就有人傳說,江淹有一次在睡夢中,夢見了一個自稱是郭璞的人。郭璞可是兩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對江淹說,“我有一隻五彩筆留在你這多年了,現在就請你把它還給我吧。”江淹從懷裡果真掏出來了一支五彩筆,並把它還給了郭璞。
有人說,就是因為江淹擁有了郭璞的這支五彩筆,是郭璞把自己的才情過繼給了江淹。所以江淹在寫文章時才會有數不盡的才思的。
而現在這支五彩筆還了回去,就代表把江淹的好才情也還了回去,所以江淹就再也寫不出好的文章來了。
這也就是“江郎才盡”的故事了。
其實江郎才盡並不是說江淹的才學沒有了,而只是表示江淹後來忙於政務,沒有功夫去讀書學習,才造成了他才學大不如以前。
這個典故其實也很好地反映了現代的一些人。在現在,有這麼一些人,每天忙著工作,忙著加班,忙得都沒有時間讓自己成長。雖然看似人生忙的很充實,實際上他們已經停止了學習和成長。
其實學習和成長這件事,一定要貫穿著整個人生的,不能因為忙而放棄了讓自己學習充電。
雖然現在看似自己很強大,但是如果學習和成長停滯了,很快也就會被別人所淘汰。所以,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記給自己充電,只有學習才會讓自己一直走在前方而不被淘汰。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5 # 樹德漢碩
“江郎才盡“是個成語,成語大多有來歷,有典故。江郎才盡就有典故。江郎是指南朝時的一文學辭賦大家:江淹。江淹年青時才思敏捷,很是聰明,寫的詩文很受當時文人的重視,《恨賦》《別賦》等幾乎家喻戶曉,婦孺能背誦,所以大家都稱他“江郎”。後來出仕為官,政務繁雜,看書,思考,作文都少了,見他年老時寫的詩文賦大不如年輕時寫的好,當時人就都說他“才盡”了枯竭了。後來就約以成俗,以“江郎才盡”比喻人的文思才氣減退。
過去有考試,以考試形式選拔人材。現在也離不開考試,中考,高考,研考,博考,各種證照專業資格考,真是層層考而不窮。不考又量不出人的知識技能。考是必須的,但考試成債好的人,就不一定什麼都好,當時好,後來未必一定好。過去的狀元探花是如此,今時的高考冠軍狀元也如此,有人做過調查,昔日的狀元,後來大多也變得平平很普通,很有“江郎才盡”之味。
為人在世,學習應是無止境的,活到老,就要活到老。學無止境,學海無涯苦作舟,然而,有些人學到了一些知識,就自我滿足了,停止了學習,或因工作生活的影響,疏於學習了,變得才思退步有盡竭不夠用了。為人做事處世,是不可驕傲自滿,停滯不前的,不可不學習,不求進步的,更不應給人有“江郎才盡”之看法,那就要讓自己不斷學習,及時“充電”,保證能與時俱進,老當益壯,不減當年才是。
-
6 # 步武堂
“江郎才盡”是一句成語,這個成語來自於一個歷史人物江淹的傳說,當然這個江淹肯定曾經是一個大才子。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把有文學靈感的讀書人的“才”稱之為“才氣,文采”,而把在國家治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管理靈感的讀書人的“才”稱之為“才能”,在中國的文人眼裡,“才氣”才能算作是“才”,其他的只能算作“能”。
江淹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按照中國傳統的認識,江淹算是一個天才,少時聰慧,六歲就會作詩,尤其是作賦一絕,他寫的《別賦》堪稱賦中之珍品。
年輕的時候,江淹的才能和才氣在文學方面(詩詞歌賦)表現的非常突出,“江郎之才”讓當時的文人們非常的羨慕和敬仰,但是江淹到了晚年,似乎在“詩詞歌賦”方面既沒有了靈氣更沒有了才氣,再也寫不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才子之作”或“才子之句”。於是人們感慨:江郎的才氣耗盡了,他已經是“泯然眾人矣”。
這就是“江郎才盡”的故事,也是對江郎才盡這句成語的解釋。
其實,如果把視野再放開一點,我們會發現“江郎才盡”其實還是有更深的意義和故事。
首先,江郎才盡是一個帶有明顯“貶義”色彩的成語,表示一個人如果過分的陶醉或者滿足於自己的“天賦”的話,那麼這個“天賦”總有一天會被“耗盡”。所以,“江郎才盡”是指那些曾經是“天賦異稟”但過分依賴天賦的那些“才子”們所言。
也就是說,先有才,才有資格“才盡”。
其次,對於江淹來講,晚年作不出好詩好賦,未必就是真的“才盡”,只不過晚年的江淹,他的心思和精力已經不在“詩詞歌賦”方面了,而是全心全意的去琢磨如果“當大官,當好官”上了。
在另外一個領域,江郎之才未必就“才盡”了。所以,當我們感慨某個人物“江郎才盡”的時候,不要武斷的認為在別人眼裡“才盡”的那個“江郎”就真的“一無是處”——可以惋惜,但絕不要……蔑視和笑話。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也是給真實的故事,也許文不對題,但核心的意思是一樣的。
我有一個朋友,在國畫方面“天賦異稟”,領悟技巧的能力和領悟意境的悟性都是領我等絕望,在我眼裡那就是一個“天才”。
但是這個天才沒能在國畫方面有所建樹,但他的學習也很有悟性,高中的時候一門心思想當畫家的他沒考上美院的他卻考上了武漢大學。
我和他殊途同歸都當上了教師,在同一座城市當教書先生,我們依然是畫友,他仍然是我心中的那個“天才”。
這位“天才”創作了一個“中國詩詞歌賦意境系列”的國畫,人物山水歷史故事全有,我看了簡直就是絕望的羨慕——我們的水平還在琢磨梅蘭竹菊的意境呢!
於是,我們一幫人決定幫助這位天才辦一個“專題畫展”。我們覺得不能埋沒了這個很有可能成為“國畫大師”的天才。
畫展果然很成功,最大的成功,是參展的作品居然有百分之八十被人買走了,在八十年代末,一萬三千多元的收入真的是太驚人。
我的這位哥們很激動,他決定要到北京去辦展覽,為了創作,也為了掙錢辦展覽,他和他的妻子全部“停薪留職”,他畫畫,他妻子則租了一個鋪面賣時裝。
退出了我們這個“業餘圈子”的朋友,我再一次遇到,已經是四年之後的一九九三年,這位我心目中的“藝術大師”已經變得連眼神裡都沒有了“藝術氣息”,整個變成了一個“商人”,應該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
大家在一起吃飯,我問我的這位朋友:你還畫畫嗎?到北京辦畫展了嗎?這位朋友拿著酒杯看著我,非常真誠的告訴我:哥們,你知道嗎?我現在只要拿起畫筆,眼前全是人民幣,大概除了畫人民幣還行……喝酒!
我至今無語。其實這是覺得多數才子們最後變得“江郎才盡”的根本原因——面對誘惑,有多少人會一輩子“心無旁騖”呢?
回覆列表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江淹,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
江淹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雖家境貧窮,但很好學。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宋泰始四年(468年),被任命為巴陵王國左常侍。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聞其才,召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齊建元(479年)初,改任驃騎豫章王記室,兼東武縣令,參與草擬詔書冊令,並撰寫國史。延興(494年)初,為御史中丞,先後彈劾中書令謝朏等人。中興元年(501年),遷任吏部尚書。梁天監元年(502年),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為臨沮縣開國伯。不久又改封為醴陵侯。
擅長賦,有《別賦》《恨賦》,其中《別賦》最出名,開頭兩句基本上人人都知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奠定了他在當時文學界的地位。隨著名聲在外,官也越來越大,第一沒時間寫;第二,基本上所有的官府文書都由他起草,而當時的文書都是駢文文體,雖然有他潤筆,但畢竟沒有文學性。兩相比較之下,人們都認為《別賦》耗盡了他的才思,所以說他“江郎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