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有此理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

    在中國,家譜有約3000年曆史,素來與國史、方誌並稱為三大歷史文獻。

    古語云:三世不修譜為不孝。家法壞,譜諜尚有遺風;譜諜壞,人家不知來處。故譜不可不修。

    古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華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講求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

    尋根問祖,是中國的文化傳統,華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

    家譜,延續著家族的血脈,更傳承著祖上的遺訓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續,或綿延家風,或與時俱進,而為人孝悌,始終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譜已成陳跡,流入廢品收購站、古玩店,或被圖書館收藏,很難再與家族的後人重逢。現在還講究這些的人不多了,於是起名字不按字輩,各地親戚回鄉過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長幼全都亂了套。

    只在一些鄉村,還保留了這一文化習俗,修譜人也大多是老人。他們走了,誰再來接續呢?

    家無家譜,就如國無國史。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自古以來,家譜承載著倫理規範,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繫著社會秩序。

    縱觀歷史,國家可滅,朝代可替,家庭可散,個人可亡,惟有家族歷久長存,生生不息。

    只有一個個家族存在和延續,才有整個民族的存在和延續;只有一個個家族團結,才能構成整個民族的團結,保證一個國家的團結;只有一個個家族興旺和穩定,才能維繫民族與國家的興旺和穩定。

    而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的唯一存在證明。因此自唐代以來,歷代都對撰修、研究家譜大力提倡和支援。“凡國必有史,有家必有譜。”

    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一個家族的百科全書,一個家族、家庭的歷史文化彙總和歷史檔案。

    後人可由此瞭解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每個人的生卒年月與婚姻狀況,以及本家族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蹟。同時家譜也為地方誌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佐證,對歷史學、人口學、民俗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因此,續修、新修家譜既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也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延續。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

    孩童時代,疑問我是從哪裡生出來的。而成人懂事之後,關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誰,為何生活在這裡?而能準確、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家譜。

    透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親我者,我親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繫血緣,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古人曰:“譜諜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譜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裡來?有了譜書你就能夠追根溯源。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在世幾十年總歸要悄悄地離開人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連一個名字都沒留在世上,若干年後自己的子孫連先祖是誰都不知道,豈不是天大的憾事。

    換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你的根在那裡?萬里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瞭解,豈不負先人養你?由於諸多因素,有相當一部分人就連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經忘記了,更何況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標誌,人獸之別就在於他們對於血緣關係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個人,無論他漂泊有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因為那裡有曾經養育他的親人,那裡埋葬有他的祖先。

    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是華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根本意義上的“身份證”。

    一個家族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譜建譜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徑。

    古人認為,家譜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透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覆登門拜訪,不斷了解情況,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加強了家族內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家族內部的彼此瞭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傳承親情教育,激發起對祖輩的敬意與懷念。

    因為修撰家譜和逢年過節中緬懷先祖的各種儀式,使得子孫後代能更加自覺地做到尊老敬長,憐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倡導和睦之風,有利於家庭的團結和幸福,有利於家族以及社會的和睦與和諧。

    “親不親,故鄉情”,今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遍及天涯海角,這也是今後我們子孫們的必行之路,難免有時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有了族譜聯宗,本族同一血脈的同胞就能更進一步加深瞭解。人在他鄉,路人不如鄉人,鄉人不如親人,有了家譜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聯接到那份血肉親情,並且更溫暖、更深厚。

    家譜中包含的許多祖訓家規,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如敬父母、尊長者、睦族人、和友鄰、恤貧孤、尙節儉、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內容。有的家譜中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忠君愛國、造福鄉梓、刻苦學習、奮發拼搏的典型事蹟,都是對族人和後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治國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族,一個家庭,要想自立於世界,自立於社會。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教育出眾多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人才,好的祖訓家規就能彌補現代教育只重知識才能卻忽視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譜正有著這樣的功能。

    家譜都有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等諸多內容。

    家族的歷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瞭解、熟知自己家族的歷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海外華人熱心回國尋根問祖,造福鄉梓,他們尋根問祖最信得過的就是查閱家譜。對於因各種原因遷居他鄉的普通人,家譜就是他們與祖籍、族人溝通的橋樑,是他們思鄉念祖的精神象徵。因此,家譜不但是家族歷史的記錄,也是天涯遊子落葉歸根的精神寄託和尋根依據。

    查閱中國歷史,但凡國勢強盛、社會安定的朝代,從皇家貴族到普通平民,均以修撰家譜或族譜為一件大事。現今國運昌盛,經濟迅猛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正是修撰家譜的恰當時機。

  • 2 # 紋身女孩也單純

    河南人管這個叫做念想

    不管你在何方,往東方看看那裡有你的爹孃

    在村頭那顆歪脖子樹下等你回來

  • 3 # 花戀小戚

    正所謂“盛世修譜,亂世藏金”,這個說法古來有之,華人的最大的信仰就是信祖先,沒有什麼能比祖先的榮耀更加重要!

    華人重視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來,人們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蹟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以此證明家族的存在、延續家族的血脈。其實,這就是家譜。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自古以來,家譜承載著倫理規範,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繫著社會秩序。

    縱觀歷史,國家可滅,朝代可替,家庭可散,個人可亡,惟有家族歷久長存,生生不息。而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的唯一存在證明。因此自唐代以來,歷代都對撰修、研究家譜大力提倡和支援。“凡國必有史,有家必有譜!

    家譜到底有什麼用?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透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親我者,我親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繫血緣,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1.尋根留本,承前啟後

    古人曰:“譜諜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譜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裡來?有了譜書你就能夠追根溯源。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在世幾十年總歸要悄悄地離開人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就是人之本。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標誌,人獸之別就在於他們對於血緣關係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個人,無論他漂泊有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因為那裡有曾經養育他的親人,那裡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是華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根本意義上的“身份證”。

    2.敦親睦族,凝聚血親

    古人認為,家譜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透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覆登門拜訪,不斷了解情況,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加強了家族內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家族內部的彼此瞭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傳承親情教育,激發起對祖輩的敬意與懷念。

    因為修撰家譜和逢年過節中緬懷先祖的各種儀式,使得子孫後代能更加自覺地做到尊老敬長,憐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倡導和睦之風,有利於家庭的團結和幸福,有利於家族以及社會的和睦與和諧。

    3.治家齊國,教化子孫

    家譜中包含的許多祖訓家規,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長者、睦族人、和友鄰、恤貧孤、尙節儉、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內容。有的家譜中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忠君愛國、造福鄉梓、刻苦學習、奮發拼搏的典型事蹟,都是對族人和後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治國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

    4.傳承歷史,問祖憑證

    家譜都有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等諸多內容。家族的歷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

    而到現今國運昌盛,經濟迅猛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正是修撰家譜的恰當時機。願中國每個家庭、每個家族,都能擁有一本自己的家譜,使自己的根得以延續,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 4 # 常樂居

    水有源,樹有根。人身在世應該知己來處,方知身後歸處……同時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可以流傳百世,所以家譜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 5 # 三維看歷史

    盛世修史,國家如此,家庭也一樣。家譜是一個家族,一個家庭的歷史。它讓人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生命的源頭,它是人們的靈魂之根,是精神動力之源。

    南方有許多宗族祠堂,它是全村或全族人的精神中心,它是全族人團結的精神根源。

  • 6 # 小猴子拉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宗親文化是傳承中華民族血脈親情的重要體現,而家譜又是宗親文化的重要產物,是氏族最珍貴的文化瑰寶。現代為什麼熱衷於理家譜?

    家譜族譜,作為姓氏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經過改朝換代,社會變遷,風風雨雨幾千年,延續至今,充分說明,它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有巨大的社會作用和強大的生命力。在新形勢下修(續)家譜,不僅對增強民族凝聚力,建立和諧社會有現實意義,而且對繼承中華優良文化傳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同時為子孫後代留存一份無價的寶貴財富。

    1、 家譜延續血脈親情

    家譜是以血緣為脈絡,以姓氏作標記,編就的特殊史笈資料,是姓氏的生命史。每個姓氏,要尋找它的起源、發展和傳承的軌跡,只能從尋找家譜入手,因此,家譜,歷來被當作是血緣延續的載體和依據。

    2、家譜記錄氏族發展

    家譜或族譜,記錄一個氏族產生、發展和變遷,在時間上,是縱向的,是經線。每個姓氏的人分佈在天南地北,按血脈又衍生出千枝萬葉,在空間上,是橫向的,是緯線,經線經常交織,形成一個氏族的整體,氏族和民族,又組成一個國家的整體。 3、家譜促進社會和諧

    家譜族譜中的族規,要求族人遵紀守法,不搶、不盜、不嫖、不娼、不賭,不吸(毒)。是法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家譜族譜中的家訓要求族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兄弟互攜,妯娌相邦,家庭團結,鄰里和睦。對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與當前建立和諧社會是完全一致的。

    4、更能突顯宗族在地方的顏面

    能體現宗族內捐資興建者的面子和地位!

    家譜族譜中記錄的歷史名人,尤其是明君帝王、賢臣良將、封疆大吏、高階官員,他們安邦治國,維護民族利益,耗盡畢生精力,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以此教育後人,牢固樹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觀念和愛國、愛家、愛民族的情懷,共同把偉大祖國建設好。

    理家譜意義如此重大,祖先將其高度概括為“敬宗收族”。“敬宗”是尊敬祖宗,“收族”,除有不遺漏每一個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體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團結全體族人,使大家處於同一價值之下。

  • 7 # 大好佬呱呱叫

    巧了,本人最近也在整理家譜,上下能考證出八代人,我是第六代。小門小戶,家族沒出過顯赫的名人,都是地裡刨食吃的,能混飽肚子就已經不易了,所以老祖宗也沒留下啥書面材料,祖墳也因為響應國家號召改方整田改沒了,老人也漸漸逝去,再往前追溯也沒法追溯。

    事已至此,我也一直在問自己,整理家譜是為了什麼?

    第一,是為了長幼有別。我的家族從可追溯的第一代始祖到第八代,一共繁衍了150人左右,後代各個分支之間能相差一代人。再加之很多單字起名,如果沒有家譜,後代之間確實分不出長晚輩。

    第二,是為了良好家風的傳承。整理家譜,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同時也是為了教育子女往哪裡去。厚重歷史,會增強我們對大家族的責任感。

    第三,是為了記載血緣關係。我這版家譜,娶進門的兒媳婦要記載她的父輩,嫁出去的閨女,要記載她的下一代,以便我們的家譜跟外人的家譜能找到交叉點,釐清血緣關係。

  • 8 # caomujingjing

    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脈,整理姓氏家譜,既有千百年來骨子裡的種族概念,從‘認祖歸宗’‘光宗耀祖’等這些成語中可以看出,華人對血脈親緣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同時也意味著傳承,家風家訓代代堅守;而這樣的歷史淵源更表現了一個家族的底氣。

  • 9 # 五穀1955

    我的家族一直都按照家譜起名,文革時家譜被燒,我的下一代及以後,都沒按家譜起名。名字起的五花八門,雖緊跟時代,卻輩分不清。我父親在世時經常惋惜擔憂地說,沒有了家譜,以後輩分都亂了。

    家譜是文化自信的最深厚根源。有了家譜,才能活出一個家族的豪邁和自豪。家譜象徵著故土和根,家譜上的每一個名字,都象徵著一片歸根的落葉。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終有所至,落葉歸根。

    司馬遷說過:“譜乃家之史,史乃國之譜也。譜不立,則昭穆混、淵源慒。人不知祖,何異禽獸。”家族的歷史是民族的歷史乃至國家的歷史,家譜是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

    家譜記錄著世系和血緣關係,記載著本族有史以來,家法族規、家訓家範、祖宗訓誡等言論,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離家的遊子返鄉,都要看家譜、學家訓、上祖墳、拜祖宗。不忘血脈傳承,尋根問祖,彰顯華人傳統習俗的美德。

    前些年,我退休有了時間,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多次專程回老家尋找修繕家譜。現在開啟修繕一新的家譜,分明看到了家族的生命史 :字輩有序,戒訓善揚,世系清晰,完整可循。家譜還記錄著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和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族規、家訓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非常珍貴。

    遺憾的是已經出生有名的後代們,不可能再按照家譜更名,新出生的後代,年輕父母也不一定願意遵循家譜起名。有的後人已加入外國籍,甚至已經沒有了中國名字。

    現在很多地方家譜已流入廢品收購站,很難再與家族的後人重逢。年輕人起名字已不按字輩,熱衷於緊跟時代潮流。有的親戚回鄉過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長幼亂了套。雖然有些鄉村,還保留著家譜,但修譜人都是老人。真是擔心老人們不在了,由誰再來接續這一工作。

    現在海外華人已經超過5500萬,已有不少人入籍於所在國。國內人口流動也非常頻繁。透過家譜,遊子們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透過家譜,可以重拾歷史記憶、守護人間溫情。

    家譜記載著家族的來路,積澱著民族的追求,代表著國家的標識。建議退休後有時間,走出家門,去故鄉尋找修繕家族的家譜。這對於家族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都有著極其非凡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年老接來家中照顧,但弟弟一家也來我家吃飯,我該如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