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一智庫

    老子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兩者實際上是指前面所講到的有名和無名,有欲和無慾,或者說就是講“有和無”的問題。但是老子只講了“同出”,沒有講同出何處,實際上,綜合看第一章的邏輯,即是講同出於道,應該無疑。老子在這裡實際上講,道生萬物,是萬物之所宗,但是,這萬物在道的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別,更沒有是非善惡,是人帶著自己的主觀來定義這個世界,才導致了眾多的紛爭。因此強調,人只有跳出世界才能夠看清這個世界,跳出紛爭才能夠看清楚紛爭。實際上還是讓人迴歸到大道的境界中去,以道觀天下,以道看得失,方才是生命的大境界。—— @李清泉

  • 2 # 問道華夏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出自《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在此開宗明義,提出了“道”這一哲學範疇。一般版本認為,這個第一章圍繞“道”進行了綱領性的論述。老子認為“道”是不可言和不可名的;而這個不可言和不可名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這個“道”可以用“無”和“有”來表述。

    在老子看來,道是幽冥深邃的,是廣大無邊,精微精妙,沒法描述也沒法命名,這是一個“有物混成”的存在,是先天地而生的物質,且又無始無終,所以沒法給他一個明確的名稱,因為一旦命名,這種物質便會有形狀、色彩、音聲等屬性的確定性,便不是那個“寂兮廖兮”、“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道”了。

    之所以給這個物質取個名稱,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才勉強給它起了個名稱叫做大、別號為道。這個“道”是幽冥的,但又遍虛空,盡法界,人的肉眼所見的是道的化生物,包括物之得於道者的“德”的表現形式,這種看得見的可以稱之為“有”,比如天地山川,花鳥魚蟲,人類萬物;看不見的是更廣泛、更深遠、更龐大(或更微小)道體,那個看不見的“道”可以稱之為無。無和有是道的存在方式,這兩種存在方式,是以人在一定時期的觸感度而言的。

    “無”和“有”是“道”的不同存在方式,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一枚硬幣,當它正面顯示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他的正面,這個正面叫做“有”;它的背面我們看不見,就叫做“無”。但是“無”和“有”同樣是這枚硬幣的不同顯示方式,而且同出於“鑄模”這個“道”,鑄模就是這枚硬幣的母體。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無和有是同出而異名的,是同出的,沒有先後,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我們在理解後面的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錯覺:既然無與有“同出而異名”,怎麼又會“有生於無”了呢?

    按照王弼的觀點,這個“有”是指有形的本源或母體,這個“無”是指無形的最初本原“道”,因此沿著這個邏輯,我們看到,道生一,這個一就是母體;而這個一卻是從看不見的“無”中產生的,所以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但是這個解釋的依然存在著缺陷:有形的道,與無形的道,是如何確定前後關係的?是以肉眼所及,還是以思維推導?

    這個解釋從王弼開始延續了兩千多年,其間雖有疑義,但始終不佔主流。本人也不是完全贊成這個解釋。

    有一個更好的解釋,那便是1993年出土的湖北郭店楚簡《老子》甲乙丙本。與王弼本相較,它在傳抄這句話時,缺了一個“有”字,變成了“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這就不存在前後矛盾的疑問了。而且本人贊成楚簡更接近老子觀點的說法。因為郭店楚簡老子甲乙丙本至少要比弼本早500年。

    但是,不管怎麼說,道是無始無終的,無和有都是就人類的觸覺、感覺、視覺而言的,是相對的,他們同出於道這個母體,是道的兩種不同的存在方式。

  • 3 # 春雷220534045

    是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要發明一樣東西,那你的腦海裡首先要有一個構想吧。那就是一個無的狀態嘛。當你賦予實施,最終將他發明出來。那不是一個有的階段嗎?那麼你發明的過程不是無中生有嗎?

  • 4 # 外星文明新時代

    恕本民科直言,這是道德經中,99.9...9%的人會理解錯誤的地方!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翻譯過來就是:

    無(即沒有物質,形而上),稱為天地之始;有(即有物質,形而下),稱為萬物之母(萬物從物質中誕生)。...此兩者(即無和有,形而上與形而下),同出而異名(必須同時存在,並要用不同的名字加以區分),同謂之玄(無和有一起稱為‘玄’,即‘對立統一體’)。玄之又玄(整個宇宙是由無數個對立統一體組成,如: 有和無,陰和陽,上和下,大和小,...),眾妙之門(知道宇宙如何在無數個對立統一面之間維繫動態平衡,那就開啟了無數奧妙的大門)。

    然而,唯有天道才知道如何開啟眾妙之門,人類是無能為力的,比如經濟危機時不時地發生,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卻一籌莫展!

    那麼,有和無,玄,你理解對了嗎?

    本民科要強調的是,玄字非常非常關鍵,一旦誤解,那麼玄牝,玄德,玄同,玄鑑等等皆會產生連鎖反應,一起跟著錯!

    道德經就算是白讀了!

  • 5 # 曾嵩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指的是“太極”原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或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者玄學也,有無二者“同出而異名”,是藉助於這一套“太極”理論來解釋“有”與“無”的。

  • 6 # 逍遙谷逍遙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講的內容後世釋者分岐很大,關於道德經的研究應從兩個方面先定位。這樣才能正確理解老子寫道德經的本意。

    首先要了解老子其人,然後在瞭解老子寫道德經的背景。

    把這兩件事研究明白了,再去研究道德經原文,無論通行本還是帛書本,無論是甲本還是乙本,無論是河上公注本還是王弼注本。

    首先自己要招人原文熟讀了,然後再參考其他注本,現在市面上道德經注本魚目混雜,各說各話。有的不能看看了可能把你引入迷途。

    首先了解老子其人,史記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哀,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這是對老子其人和著書背景,尹喜少時好道,修養深厚,觀天象,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

    可知,老子寫道德經給尹喜都是修道之人,此書內容為修煉內容,其中有哲理,老子並非哲學家,其中有治國之第,老子並非統治者。

    因為治身與治國同理,所以國即是身,身即是國。知道這些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就很好理解了。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無形無色是形而上,不能用語音描述,不可立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無,就是道,無是天地的始祖。天地是道創生的。

    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萬物是由德養育的,所以德為萬物之母。

    常無慾以視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慾之人,除情去欲,反觀內視,靜而養神,達到胎息時,體外道氣進入體內,從微觀上感悟道的妙有存在。

    常有欲之人,追名逐利,追隨世俗發展趨勢,從宏觀層面觀察道,存在世事之中,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兩者同出而異名。

    無慾之人與有欲之人,同出於心,無慾之人,保養精神,故能長壽。

    有欲之人,姿情縱慾,故精敗身亡。

    無慾之人與有欲之人同受氣於天。

    玄之又玄,

    玄者虛空也,宇宙虛空幽遠而無邊際,虛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但含妙有。

    人稟虛無之氣而生,得中和滋潤之氣而生聖賢,得錯亂汙濁之氣而生愚頑。

    眾妙之門。

    能知宇宙遍虛空,遍法界,如能除情去欲,凝神調息,身心兩忘,煉之即久,胎息出現,此時玄關竅開,虛空之妙有,即先天一氣,和身體能量交流通道開啟,道氣進入體內,先天一氣進入身體的門戶開啟,這就是眾妙之門。

  • 7 # 憂遊悠優誘宥幽佑鼬

    所謂二者,一,常無慾,以觀其妙。二,常有欲,以觀其所噭。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本來是一個東西,但是不同的心態觀察到不同的結果。兩種不同心態就是常有欲和常無慾。

    一般人認為世界是客觀的,不因為人意識而有什麼不同。這種唯物主義的想法是錯誤的。老子一開始就狠狠批了唯物主義一通。但是唯物主義卻傻逼呼呼的說老子是樸素的唯物主義。

    電子雙縫實驗證實了老子的說法。當人不觀察單電子透過縫隙時,靶板上出現干涉條紋。當人觀察電子透過縫隙時,靶板上只有兩個條紋。也就是說“人慾”變成了實驗的一部分。

    可以說老子很早就開啟了量子時代。老子提出了相應的生活方式: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去甚,去奢,去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老子的主張可以總結為兩個字,無為。

    當然人類沒有按照老子的主張生活。人類積極有為的去追求。結果幾千年後,人類沒有任何改變,仍然是生老病死。所謂的文明並沒有改變什麼,反倒是文明威脅了人類的生存。

  • 8 # 思維能量學

    1萬個人讀道德經,有一兩個人稍有領會,已經很了不起了!

    1,大多數人讀道德經,是從用的角度來讀的。這樣的人很難走到更高的高度。你首先要明白的是,道德經是出世的學問。當然,出世的東西有悟道了,入世只是一種自我選擇而已。否則,拿起放下更難。這也是為什麼要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少則得,多則惑”的原因

    2:你要明白,道德經是順著易經體系而來,是極高的智慧精華。是嘗試描述事物宇宙本質的大道。

    只有明白這一點,在學習的時候。才能抓主要矛盾,抓核心問題。也就是,所有的語言,描述,都是為了說明玄之又玄的“那個東西”。

    3:下面,回到主題。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先來看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意這些關鍵詞常道,常名,有名,無名。有欲,無慾。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都在相互轉化之中。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所有的有,無。有名,無名。都是同源。也就是說,道包含在一切事物之中。但從事物的變化之中,又找不到一個“常道”。

    4:那如何用來指導人生呢?

    所有的,都“同出”,所以在變化的事物中,要回歸本源。比如讀書,用拆書法,識人也是如此,任何行為背後都有一個行為和動機。這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家庭模式。

    但是,又要以變化的眼光來看事物,因為那個不變的東西,在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你可以透過影響某個條件來採取解決事物的方案。進而影響事物變化的軌道。所以這個條件又是在變化中。

    但是,這些都只是理論上的辯證而已。還是需要自己本身去體驗。

  • 9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這是讀《道德經》首章的技術問題,下面投你所好,就此摳字眼,閒聊幾句,供參考。

    【1,斷句前提】

    有兩個分段法,含義大同小異: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一般都採用的標法。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很多學者提倡的標法。

    析:把“道、名、無、有”四字單列,容易突出全章重點,理清邏輯結構,減少誤讀性。把“欲”字斷在前句,能與後面章節出現的“無慾”一致起來,且句義更通順流暢。對比能知,後一個分段更合理,是接下來談話的基礎。

    【2,解讀方法】

    注意五點:(1)必須看清經文一開頭老子的“自我否定”表義格式。因為“可非”結構的意思是,說完立刻否定所說,如同一個人走雪路,邊走邊掃後面的腳印,不留痕跡。換言之,老子不認為經文5000言是“道”本身,故千萬別誤以為“全經文字和琢磨文字得到的意思”是老子本義。幾千年來至今,幾乎所有人都拌倒在這裡,起讀就錯,自愚誤人。也就是說,老子在暗示,讀經卻又不能迷在經字上,才能悟道。真經無字,真義離字,真修無思,真行無說,明白此義,就全通經文,再無疑惑。(2)必須看懂經文是“常道、常名”,不是“真道、真名”,因為“真”是不可說、不可思、不可寫的。以“心想和文字”的方式解讀都不能悟道,所悟的叫“非道”,即後句的“有”。換言之,經文是“有”,不是“道和無”,因為這二者也不可思、不可說、不可寫。真經是寫不出來的,也無法看到和討論。(3)必須看懂“道、無”都沒有形象,不能去描述和理解。換言之,二者在思維、言語、文字之外,靠此三法不能及。故不要試圖動心、口說、表達對“道、無”的理解,因為徒勞。(4)看懂“有”是可思、可說、可寫的,故經文屬於“有”,人講什麼,都是在講對“有”的理解,而不是講“道、無”。(5)必須看清“常無、常有”前面省略了主語“道”,否則看不懂後半段文字。

    【3,段落大意】

    首章可分三段:“非常名”前是第一段,總說“道”。後到“同謂之玄”是第二段,總說“無和有”。剩餘文為第三段,是對“道、無、有”的讚歎。

    【4,邏輯關係】

    老子在首章明示了“道”的存在機制,統攬全經,有三層教義:(1)“道”是最高、唯一、隱藏、不能及的。(2)“道”有兩個屬性,“無”是真性,“有”是假性。“無”表示無形,“有”表示存在。(3)道=無,道≠有,“無”決定“有”,且“道、無、有”三者同時共在,不能分離。因為首章只有“道、無、有”的三個主語,當然“同出”這個詞講的是“無、有”與“道”的關係,還能是別的嗎?

    【5,經義陷阱】

    除上面講的“道、無”不可思、不可說、不可寫之外,還有三點容易搞錯:(1)“無和有”不是平行的矛盾關係,而是主次的決定關係,“無”決定“有”;“道和無”才是平行關係,道=無。也因此,“道”也決定“有”。(2)為何要強調“無與有的同出性”?老子以此語要打破後人閱讀的習慣,他們容易誤以為“道、無、有”是分開的,其實是一體的,不可分。(3)為何要用“玄”字讚歎“道、無、有”?是因為三者是世界的最高,且隱藏最深,不易認知。“玄”的本意是唯一、超常、無所不能,第一個玄指“無和有”;“又玄”是更高,故“又玄”指道。也因此,道=眾妙之門。也就是說,別把“玄”解為形容詞,當作代指名詞,就沒神秘性,豁然開朗了。

    【6,覺悟經文的方法】

    老子在首章還藏著一個意思,就是讀經有兩種領悟方法:一個是“解悟”,即見文生聯想,將鑽進“有”裡,不能悟“道”、悟“無”,見不到真義。一個是“證悟”,即瞬間明白己身是“道”、萬物是“道”、一切是“道”,原來“道”無處不在,所見、所思、所感、所得、所說、所及、所修、所證都是“有”,背後是隱藏的“道和無”。有而無窮叫“玄”,無而無形也叫“玄”;“有無”又與“道”同在,叫“又玄”。故不可說,為妙;不可及,為妙;不可離,為妙。此真義靠實修功夫,不靠心想、口說、筆寫、眼見。

    總之,“道”是最高的世界總源,從“無”悟其真,從“有”悟其在。搞清老子的這個根本,就知全經每句都在反覆講三字的關係,將一通全通。所以,悟道者不說“道”,修道者不迷“道”,行道者不逆“道”,為何?一切皆道,沒啥可說;人在道中,沒啥可修;己就是道,沒啥違背。最終,能覺知“道=心”,就是真看懂全經了。

  • 10 # 貞天下

    道就是西方所認為的情商,

    術就是智商,

    如果問你道和術那個高?可以說他倆沒有極限,

    情商智商那個高也沒有極限,

    什麼是道,就是人心,愛能化恨,恩能化仇,

    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都是表達一個人情商,

    老子的道德經也是講述一個人情商有多重要,

    道者反之動也!心都是反受困而動,面對壓迫的起道心,

    什麼有什麼是無?道者之心,以無為而真誠而有為,

    無為欣賞能化解憤懣而有為,無為而真誠的感恩能化解怨恨而有為,無為的誠信可以感化無妄的之人,

    道情商就是以無而生有,而化萬難,道可道非恆道,情商高在高也不是百戰百勝的,所以道法合一,情商智商都要有,也就是術,

    所以天法地,地法人,人而法自然,天教學與地,地教學與人,人要學會自然一樣!

    道和術同起於易理,相輔相成,術理派代表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等……

    形理派代表,老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 11 # 隨便閣

    “恆無慾也”,以抽象的方式認知“道”。所謂的既知其母,以知其子。

    “恆有欲也”,以具體的方式從天下之物上認知“道”。所謂的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無”與“有”是對“道”從不同方向上的認知,但殊途同歸,此兩者皆是對“道”的認知,故老子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兵體檢標準怎樣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