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聆聽久久

    不合理地開發與利用,以及與日俱增的生產建設專案所造成地表植被毀壞、大量開挖與隨意棄渣,加劇了水土流失,嚴重危及國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分析了水土流失對農業和生態環境建設影響的同時,從有利於農業生產發展與結構調整、避免水利設施降低綜合功能、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少自然災害、維穩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以及水土保持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支撐、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與前提、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題工程等方面探討了水土保持在農業生產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更是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然而,水土流失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嚴重的水土流失正在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制約著農業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同時困擾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筆者在參考眾多相關論述的同時,闡述了水土流失對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水土保持在農業生產、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以期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加深對於水土保持作用的認識。

      2水土流失對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所謂水土流失就是指在水力、風力、重力及凍融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能力的破壞和損失。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地貌多樣,是一個多高原與山脈的國家,山地面積大約佔國土面積的2/3。同時,中國又是世界上黃土分佈最廣的國家。因此,對於裸露土地,尤其黃土或鬆散的風化殼在缺乏植被保護情況下極易發生侵蝕。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量地域差異顯著,且年內分佈不均,大部分地區雨季降水量可以佔到年降水量的60%~80%,甚至更高;並多數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現,極易隨暴雨、洪水而產生較強的水土流失。研究結果表明,水土流失是生態環境的貧困根源,同時還是生態環境惡化和貧困加劇的重要原因,其主要危害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破壞土地資源、蠶食農田 。

    (1)耕地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破壞土地資源和地面完整,使其支離破碎,溝壑縱橫,使得耕地及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減少。尤其在山區、丘陵地帶,耕地主要分佈在溝、谷沿線以上的梁峁塬上,常常會隨著暴雨徑流沖刷,溝道切割和地形破碎日益加劇,溝壑縱橫及其面積越來越大,坡面和耕地越來越小。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耕地約266.7萬hm2,其結果必然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尤其作物產量大幅度下降,加劇了貧困,嚴重影響現代農業發展,導致生態經濟系統的惡性迴圈[1,2]。

      (2)加劇土地“土化”、“沙化”。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自然降水隨洪水而大量流失,不能被充分利用,進而導致土地水源涵養能力和肥力降低,土壤結構變壞,土地逐步退化,尤其北方地區土地則不斷“沙化”,南方土地不斷“土化”並隨著沙丘擴大、推移,逐年掩埋、蠶食良田。據統計,中國每年有大約50多億t的肥沃土地白白流失,進而使耕地面積的損失達到了近6.7萬hm2[3]。

      2.2降低土地生產力,惡化生產條件

      (1)減退土壤肥力。水土流失使得山丘區土地變得支離破碎,導致土壤蓄水量減少,滲透率下降,造成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明顯減少,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不僅會減少土壤中的氮、磷、鉀主要養分,同時還減少土壤中的硼、鋅、銅、錳、鐵等微量元素含量。據統計,中國每年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t[3]。

      (2)降低土地生產力。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不僅使得大量表土流失,土層越來越薄,而且很多坡耕地成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有效養分迅速減少,質地變粗,通氣性變差,結構破壞,理化效能惡化,致使水源減少,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衰減,土地日益瘠薄,使得土地生產力下降,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甚者絕產。據相關資料統計,每損失1mm的表土,降低谷物產量10kg/hm2,土地生產力隨著侵蝕程度的加快而降低,侵蝕土壤通常較未侵蝕土壤生產力下降80%左右[4]。

    人、地、水相互之間的矛盾加劇,進而越來越貧窮的地區,必然大量勞動力外出打工,當地無力修橋建路改善交通條件,開展工業、鄉鎮基礎設施建設等。更無經濟實力購置農業機械裝置、開展技術培訓、教育以提高技術水平和勞動素質等。

      2.3破壞水資源平衡,加劇洪澇、乾旱發生

      (1)破壞水資源平衡。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生態環境失調,阻礙植被恢復等將直接影響水資源的再分配。尤其是隨著地形再造、植被破壞,截留降水、涵蓄水源、滯緩徑流的功能逐步減弱,甚至喪失,使地表徑流尤其洪水大幅增多,地下徑流逐漸減少,同時造成土壤儲水庫容降低,使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間的關係改變,進而破壞原有水資源的平衡。

      (2)加劇洪澇、乾旱發生。水土流失使土壤透水性、持水能力降低,並使徑流改變方向,一旦遇到暴雨,就會洪水肆虐,極易形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並且水土流失所攜帶的大量泥沙必然會淤積河道、湖泊、水庫等水利設施,嚴重製約了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同時,水土流失還使得大量雨水資源耗於水土流失和無效蒸發,促發乾旱(尤其是農業乾旱)的發生,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據統計,全國多年平均受旱面積約2000萬hm2,成災面積約700萬hm2,成災率達35%,其中大部分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由此可見,水土流失必然加劇洪澇、乾旱發生,甚至有人用“有雨即澇,無雨即旱”來描述水土流失危害,由此導致經濟、糧食作物產量低下,嚴重製約了當地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5]。   2.4淤積河、湖、塘、庫,降低綜合利用功能

      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淤積於河、湖、塘、庫,進而減少了庫容,削弱了水庫的調蓄功能和防洪能力,減少水庫的使用壽命,嚴重時易造成漫壩、垮壩等災害;另一方面造成江、河(湖、塘)、渠、溝河床抬高,嚴重影響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洩不暢,水位上漲,從而形成洪澇災害。

    據初步估計,全國各地由於水土流失而損失水庫、山塘庫容累積達200億m3以上,相當於淤廢庫容1億m3的大型水庫200多座,按計算費用每立方米庫容1元計算,直接經濟損失約200億元。由於水量減少造成灌溉面積、發電量的損失以及庫周生態環境惡化,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2.5加快貧困惡性迴圈,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1)加快貧困惡性迴圈。據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科學考察統計,中國各省土壤侵蝕面積佔國土面積比例排序,以西北部和黃土高原地區的省份居首,其中57%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44%的少數民族地區縣、32%的老區縣屬於水土流失嚴重縣。可見水土流失 c當地農業生產發展及經濟水平存在有較為密切的相關。事實上,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土流失是由陡坡開荒、破壞植被及無序開發建設活動所造成的。因此,水土流失是貧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土地生產力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加快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迴圈。

      (2)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前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水土流失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使得江、河(湖、塘)、庫、溝、渠等水利設施發生嚴重淤積,不僅降低其調蓄功能和河道行洪能力,還加劇了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發生,並極大地惡化了生態環境。二是使得土壤中含有的大量養分及殘存農藥、肥料等物質隨土壤一起進入水體,造成水體的稀釋自淨能力下降,水環境容量減少,造成江、河(湖、塘)、庫富營養化,加快水汙染的速度。三是使得植物生長條件惡化,群落退化,糧田植被、草場遭到嚴重破壞,森林蓄積量聚減,林草植被減少,林草覆蓋率降低,減弱了植被及土壤含水對局地甚至區域性氣候的調節作用。四是水土流失還會增加揚塵、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嚴重影響廣大民眾的生活、生產環境等。

      3水土保持在農業生產和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水土保持就是最大限度減少原始地貌水土流失和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控制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保護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使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因此,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加快生態環境改善不僅是水土保持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還是其必然的結果。

      3.1有利於農業生產發展與結構調整。

    除生產建設專案的水土保持工作外還應包括確保主體工程施工和執行安全,通常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因為針對目前的水土流失危害,只有開展水土保持才能達到保持水土與土壤養分,避免良田、耕地的減少。例如科學試驗站的觀測資料[6]顯示:坡耕地年均流失量300~450m3/hm2,荒坡年均流失量達450~600m3/hm2。而研究成果所顯示的平均保土效益[7]是:水平梯田為95.0%;林草植被(覆蓋率70%-80%時)達96.7%。可見,水土保持效益明顯,其不僅可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生產率與農業生產條件,而且對於扭轉鄉村尤其貧困山丘區的惡性迴圈局面,促進農村經濟向良性迴圈發展將發揮顯著作用。

      同時,只有依據流域地形地貌和自然經濟特點,以及當地社會經濟條件與基礎,合理佈設各項水土保持措施,並充分利用國土資源和當地人力、財力條件,發揮資源的巨大潛力,才能有效控制區域水土流失,發展鄉村經濟,還可以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建立種、養、加、產、供、銷多元經濟,使資源、經濟和環境得到協調發展。

      3.2避免水利設施降低綜合功能,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中國是一個缺水國家,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的1/2,且時空分佈不均。據統計,中國乾旱缺水地區涉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地總面積約達到500萬km2,這些地區農業正常用水每年缺300多億m3[8],而且這些地區又多處在中國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地區。

      在中國實行水土保持措施不僅可以減少水土資源流失,避免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江、河(湖、塘)庫、溝、渠之中而造成水利設施綜合功能的降低,且還能有效攔截地表徑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尤其在乾旱、半乾旱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透過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不僅能明顯減少雨水資源隨著洪水的流失,或者稱其為充分利用洪水資源,而且還能夠大幅增加降雨蓄滲量,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3.3減少自然災害、促進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 。

    實踐表明,大面積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後,必然會使得流域原有趨於惡化的水資源平衡系統獲得極大改善,從而使得區域綠色水庫,土壤水庫和諸如骨幹壩、攔泥庫、淤地壩等措施攔截、儲存地表徑流和泥沙的能力大大增強,有效減小來自於上游的洪水,對於消減洪峰、降低洪水位、遲緩沿途江、河、湖(塘)、水庫及溝、渠的淤積將發揮顯著作用。

      同時,隨著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程度提高和流域減洪減沙作用明顯增強,不僅使得治理範圍內的土壤含水量增多、土壤肥力增加或不再降低,水資源無效損耗減少以至於供需矛盾緩解,而且還會使得沿線江、河、湖、塘受到洪水威脅的程度會越來越小、甚至區域性根除,使得旱、澇、暴、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率頻率明顯降低,自然將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和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3.4支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

      實踐表明,隨著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與全面推廣,不僅可大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還可加快調整並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使得農民有更多的財力、人力投入於第二、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活水平。

      同時,在中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各地都在探索新的途徑與方式,努力將水土保持與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廣山、水(供排水)、電(供電與發電)、路(山區結合蓄水壩、攔泥壩建設)、田、林(水保林與經濟林)、草(水保草、觀光草與牧草)、房廁或公廁、池塘(蓄水調洪庫與觀光水景池)、管線(供氣、供水管線)、通訊、村鎮與商業網點、住宅、防洪、排澇、排汙(含垃圾轉運)等的統籌規劃,以水土保持及相關專業的技術標準開展新農村建設,無疑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並使廣大鄉村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因此,水土保持作為發展農業和加快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基礎和可持續發展支撐。   4水土保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

    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是中國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兩者具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目標,就是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達到保護環境與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最終為人類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在中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水土保持被列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工程。要求到2030年,全國60%以上適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治理,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得到控制。這就說明水土保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4.1水土保持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中國各地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除生產建設專案由於人為新增水土流失外,絕大部分除受人為因素影響外,地形地貌與氣候則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客觀因素。

      事實上,中國地形主要以山川、丘陵為主,境內高差懸殊,生態環境多樣,其中高山丘陵的面積約佔中國國土總面積的2/3,森林覆蓋率極低,且分佈不均。因此 f,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分佈不均的森林覆蓋,以及乾旱半乾旱的氣候為中國的水土流失造成客觀風險[9]。由此可見,水土流失成為影響中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首先必須減少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並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自然水土保持成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2水土保持是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與前提

      土地是地質、地貌、氣候、植被、土壤、水文與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高度綜合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各個因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0]。包含有水土保持防護措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以防風固沙,減少自然災害,保護農田,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水土保持工作中植樹造林與種草,可以增加森林面積,擴大草原面積,提高林草覆蓋率,同時降低風速,提高地表保水量,增強局地水汽迴圈,提高 仍此 汽利用率與空氣溼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

      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都是人類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手段,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只有搞好水土保持,並將其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和切入點,才能加快生態環境向良性迴圈轉化,使土地這個生態系統的各因素間相互協調,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因此,水土保持是生態環境建設首要解決的問題,前者便是後者的基礎與前提。

    4.3水土保持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工程

      水土保持還是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和提高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水土流失是中國的近期首要環境問題。鑑於水土保持採用綜合性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開發利用並保護水土資源,使其達到最大的利用,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實踐與研究表明,水土保持的本質就是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事實上,生態環境建設涵蓋工程、生物、農業、林業和其它相關措施,各單項措施既具有獨立性,同時還存在有相互的關聯性。而水土保持則是運用生態學的觀點,系統工程的方法,融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措施為一體,形成包括水、土、氣圈在內的綜合防治體系,發揮群體防護效益,除害興利,控制水土流失,達到山清水秀、地平人富的目的[11]。因此可以說,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在採取的治理措施與達到的目標等方面基本一致。並且,前者肯定還是後者的主體工程。

      5結語

      (1)水土流失已成為中國現階段的首要環境問題,自然也成為生態環境改善的制約性因素。因此,搞好水土保持,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及其災害,維護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才能使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中的諸因素之間相互協調,最大限度地保證和促進生態環境的正常迴圈和良好發展。

      (2)要想改善區域生態與環境,就必須透過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農業耕作措施的有效結合,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和植被覆蓋率,保護土地資源,涵養水源,改善江河水流狀況,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減少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災害發生,提高河道行洪減災能力,防止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發生。

      (3)掌握水土流失狀況,分析水土流失危害,探索治理水土流失對策,研究並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水土流失防治,乃是實現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保障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唯一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豆蟲害嚴重,有什麼好的預防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