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芷若詩詞
-
2 # 錦陽鍾
為什麼說哈姆雷特代表著沙翁悲劇藝術的最高成就?
《哈姆雷特》是沙士比亞最著名的一部悲劇, 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的故事。這段王子復仇的故事取材於十二世紀末的一部丹麥史,沙翁將之改寫成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強烈反封建意思的悲劇, 精心塑造了人文主義的卓越代表哈姆雷特的藝術形象,代表著沙翁悲劇的最高成就。
沙翁力圖透過哈姆雷特悲劇,反映英國社會現實發生的深刻變化,揭示出沙翁人文主義理想和英國現實之間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揭露了封建階級腐朽沒落必將滅亡的歷史發展趨勢,無情地批判了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熱情地讚揚和深切地同情哈姆雷特這個人文主義者所進行的反封建暴政的鬥爭。
《哈姆雷特》不僅思想內容上具有人文主義理想和強烈的反封建意義,它也是沙翁藝術上成熟的標誌。在《哈姆雷特》這部戲劇中,三條復仇的情節交織在一起,而以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為主線,處處可以看出沙翁著意把哈姆雷特塑造成為一個人文主義戰士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很有心計,在敵強我弱的惡劣情況下,他擊破了對手設下的一個個圈套,最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對手的陰謀擊得粉碎。這種“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苛刻奇妙的混合” 是沙翁悲劇的特點之一。
《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劇!沙翁透過人物之間的對比來突出哈姆雷特的性格,充分利用獨白這一傳統手法,來揭示哈姆雷特的內心活動,有的戲劇性強,有的富於哲理。同是一個哈姆雷特,裝瘋賣傻時的語言與平時正常的語言不同,“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不同的人體會出悲劇不同的感受和滋味,馬克思稱沙翁是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
3 # 翕張文章耕耘者
威廉·莎士比亞是英華人,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世界戲劇史上的泰斗。《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在藝術上代表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最高成就。
首先,莎士比亞在劇中善於刻畫人物性格:鮮明生動,具有多面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同時人物性格隨著情節的發展、矛盾的計劃發生變化,有個性化特點。劇中的克勞狄斯殺兄娶嫂,霸佔王位,又想殺害王子哈姆雷特,充滿情慾,象徵著文藝復興晚期以滿足個人私慾氾濫為核心的“新信仰、新道德”。
而哈姆雷特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典型,他標榜平等互愛,打破傳統等級觀念,如霍拉旭對哈姆雷特說“我永遠是您卑微的僕人。”哈姆雷特卻回答說:“不,你是我的好朋友,我願意和你朋友相稱。”他把友誼和愛情看成是人間最美好的事情,是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者。同時哈姆雷特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理想,我們借劇中人物奧菲利婭的話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 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範、舉世矚目的中心……”她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看問題深刻、有洞察力;口才好、思維敏捷;有軍事才能、武藝好;代表著民族和國家的希望;同時又很時尚,能正確處理各種關係;被世界關注著的哈姆雷特形象。寥寥幾句話就精闢而且形象地道出了哈姆雷特的特點,莎士比亞的功力可見一斑。
莎士比亞刻畫人物性格善於把人物放在內外兩重衝突中,透過對人物內心矛盾衝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深度。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於以其叔父為代表的強大黑暗勢力的衝突,以及老哈姆雷特被害死,其母喬特魯德改嫁克勞狄斯等客觀現實構成了外部衝突;哈姆雷特內心對理想的追求與殘酷現實的衝突形成了內在衝突,在外在衝突與內在衝突此消彼漲的過程中,逐漸揭示出哈姆雷特由於延宕的本質特性。隨著兩重矛盾的發展變化,哈姆雷特的性格也隨之變化,家庭遭遇變故後,他由“快樂的王子”變為“憂鬱王子”,經歷過一件件事和內心的掙扎後,他終於變成了“行動王子”。在面對矛盾時不同的行動,也表現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如丹麥國易主後,原先哈姆雷特的朋友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背叛了哈姆雷特的友情,而霍拉旭卻仍舊是哈姆雷特的摯友,彼此能互相信任的人。
莎士比亞十分善用內心獨白這一藝術手段來展示人物心靈世界和刻畫人物性格.在劇中哈姆雷特的獨白佔六段,如”人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透過這段哈姆雷特充分肯定人的議論,我們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曾經是個懷抱理想的樂觀的人文主義者。在國王對哈姆雷特表示假意的關心並說到“我的孩子……”時,哈姆雷特的旁白“超乎尋常的親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他與克勞狄斯的關係和哈姆雷特對他的態度以及蘊含其中的各種情感糾葛。又如他“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段旁白,傳神地表達了他內心的矛盾、苦悶、彷徨,既有哲理,又富藝術感染力,有效地刻畫了哈姆雷特猶豫延宕的性格,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它也向我們展示了哈姆雷特思索的問題: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宿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現實的出路在哪?(向自己也向社會提出深刻的問題)……旁白的運用,能深入人內心,窺探人心內在的秘密,加深人物的深度和複雜性,是對人精神世界的深層關懷。這些獨白使《哈姆雷特》具有深度,也使哈姆雷特有了思想家的特點。
莎士比亞把對比手法用於人物的塑造,使人物性格豐富、鮮明、突出。如劇中扣人心絃的一段情節: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的“瘋”,在他們同樣都失去了父親、都處在愛情逆境中,哈姆雷特是裝瘋,一方面有效地保護了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時間思索,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如何把危機變成轉機,最終成長為“行動王子”,表現了哈姆雷特剛毅頑強的性格特徵;而奧菲利婭是真瘋,最終死去,釀成了悲劇,既表現了她的天真,又應了哈姆雷特那句話“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另一種解法。這是劇中同一類人的對比。另外,劇中還有很多正反人物之間的對比,如哈姆雷特對老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對比評價:“高雅優美”對“黴爛的禾穗”,“矯健的姿態”“精神威凜”對“庸奴”,“完善卓越”對“惡徒”……莎士比亞在許多諸如此類的對比中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其次,《哈姆雷特》情節曲折生動,波瀾起伏,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
戲劇的情節是由人物複雜的性格特徵和人物所處的複雜情勢所決定的。哈姆雷特是既憂鬱又猶豫延宕的王子,在他美好的理想被現實擊破後,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正視現實,尋找出路,最終擔負起“扭轉乾坤”的重任,哈姆雷特的思考融在劇情的一步步激化中,他的猶豫也給敵人留下了喘息的時間。我想,如果哈姆雷特是果斷衝動的,就像同是莎翁悲作的《奧瑟羅》中的奧瑟羅一樣,那麼這一悲悽的王子復仇記也許將會是個完美的大結局吧?
莎士比亞的戲劇往往有多重情節線,《哈姆雷特》也不例外。《哈姆雷特》有三條復仇線:第一條是丹麥王子即作品中的主人翁哈姆雷特為父報仇,這是主線;兩條副線,第一條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為父報仇,第二條副線是大臣撥洛涅斯之子雷歐提斯為父報仇。這三條情節線構成緊張尖銳的戲劇衝突,互成對比,激化矛盾,扣人心絃,共同表現全劇的主題。另外,《哈姆雷特》中還寫了哈姆雷特與他母親喬特魯德的矛盾激化發展過程,透過描寫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霍拉旭的故事情節,表達了哈姆雷特所歌頌的愛和友誼的美好,同時也寫了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對友誼的背叛等情節,起到了輔助並推動主要情節的作用。
《哈姆雷特》表現了十分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劇中既寫了宮廷生活,又寫了將士站崗、伶人演劇、掘墓人小丑的滑稽場景以及教士、侍從、僕人、水手隊長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人物,他們的形象栩栩如生,個性鮮明,有時代特色,透過他們的言行、心理,反映出了生活的本質和深度。
再次,莎士比亞能綜合運用戲劇的創作因素。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亞以現實主義為主要創作原則,《哈姆雷特》取材於1200年的丹麥史,出自撒克索·格拉馬提庫所著的《丹麥史》,但是故事卻被注入了現實的內容和時代的精神,劇作透過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故事,真實描繪了文藝復興晚期英國和歐洲社會的真實面貌。劇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所具有的人文主義精神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基本思想,具有時代特色。正如劇中哈姆雷特所說:“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自己演變發展的模型。”《哈姆雷特》還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如莎士比亞運用大膽的想象,讓鬼魂出來告訴哈姆雷特真相;“戲中戲”巧設機關,達到預期效果等。另外,莎士比亞的悲劇一般不把悲喜劇截然分開,而是在不損害悲劇基調的原則下把它們結合起來,如《哈姆雷特》中掘墓人的戲謔表演,襯托了戲劇的悲劇氣氛,在悲喜的對比中加深了悲的深度和感染力,使主題意蘊得到昇華。莎士比亞還運用了意象手法,如《哈姆雷特》中的“疾病”意象。除此之外,莎士比亞還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在此就不一一累述了。
第四,莎士比亞劇作語言生動形象,被喻為散文詩式的語言,它豐富、抒情、多樣化又具有個性特色,如歌德所說的“是用生動的語言文字來感人的”。如“清晨披著赤褐色的外衣,已經踏著那邊東方高山上的露水走過來了。”如此美麗的文字,能讓我們不陶醉其中嗎?莎士比亞還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稱為“莎士比亞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鬱的心境之下”對世界的描述:“負載萬物的大地,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個不毛的荒岬;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汙濁的瘴氣的集合……”這是莎士比亞的“真與美將偕汝其昌”這句話的完美體現。
莎士比亞的悲劇既是社會的悲劇又是性格的悲劇。《哈姆雷特》中體現的很明顯,造成哈姆雷特的社會原因是敵對勢力過於強大,是一個封建集團,同時他還要面對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為金錢、權力而不擇手段的人們的阻礙,而哈姆雷特自己的力量又太單薄。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遠離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社會。性格原因是哈姆雷特的猶豫不決,行動延宕,考慮問題過於審慎,以致於讓敵人有喘息準備的時間。哈姆雷特的悲劇是一代人文主義者的悲劇。哈姆雷特的形象最有概括性和典型性。《哈姆雷特》揭示了為何莎士比亞悲劇具有如此巨大而迷人的魅力。
-
4 # 華春秋實
因為莎士比亞把哈姆雷特這個人物給寫活了。
劇情大概是哈姆雷特的叔叔害死了他的父皇,而他的敊叔又娶了他的母親為皇后,此仇此恨燃起了哈雷特的強烈的復仇慾望。
老天不負有心人,最後他終於成功了,記得他罵他母親時,那叫一個一針見血。
本書塑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曲折,讓人過目難忘,讓人感到心靈無比的振顫,真不愧為世界名著!
回覆列表
哈姆雷特中每一句臺詞都像詩,每一句都充滿激情,讀起來令人顫抖不已,但是它的故事卻很簡單,王子復仇記,簡單五字,卻讓人讀完對人生思考,或許這才是莎士比亞最偉大的地方。
哈姆雷特,在我心中便是一個佛系青年。為什麼要這樣解讀它,首先要從他的故事中一個個疑問提起。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迪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後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迪斯毒死並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
哈姆雷特,在遭受如此奇恥大辱之後,我們要不禁疑問為什麼他沒有立即報仇。而是,表現出十分喪氣的樣子。就像一個憂鬱,沒有血性的丹麥小青年。比如他在遇到鬼魂之後得知了父親死亡的真相。但是他一直在糾結,他找來了一群戲子,演一出出父親被毒死的戲給叔父看。因為他害怕鬼魂是騙子,是魔鬼看出來了他的軟弱和憂鬱,而派來的鬼魂他在不停的一個種藉口來拖延復仇這件事。
當哈姆雷特弄清真相時,他還是找各種理由和藉口,拖延自己報仇,甚至當報仇的機會來臨時,他也不去把握,當他叔父在祈禱的時候,他本可以一劍取走對方的性命,卻又在顧忌殺一個祈禱的人,反而是送對方進了天堂,不是真正的復仇。這種猶豫和糾結,不斷的不斷的逃避,暴露了他優柔寡斷本性,但是這種逃避也是追求自由的一種。
他不斷的靠自己那顆瘋狂而又發達的大腦,來找各種理由逃避復仇的事實。他裝瘋賣傻,就是逃避的一種,間接的逼死了自己最愛的情人奧菲莉亞。
他最終是報了仇,但報仇也是不情不願,可以說五幕裡面有四幕半都是在彷徨。他先是中了叔父設下的決鬥全套,又在母親喝下毒酒後,才用毒劍殺死了叔父,才報了仇。
哈姆雷特的復仇路程,可以說是順水推舟沒有什麼真正的勇敢。在父親慘死,小人得志,母親受辱之後,我們都已經讀著急了,為什麼年輕人,你還像一個懦夫一樣?只在發牢騷,念一些瘋瘋癲癲的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哈姆雷特懦弱的本性,他就相當於現在的佛系青年,可能王子他都是不想當的,他有自己的生活志向,他只想遊學四國,放牧蒼穹。而丹麥王子的頭銜對於他來說像是一個緊箍咒,摘不掉取不下的,在這種壓迫下,他想要自由,他渴望自由,也許他對自己的人生有另外一種設定,但他不得不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不得不拿起劍,不得不改變他的人生軌跡,這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想是被道德綁架了一般,不得不這樣,不得不那樣,他在這期中追求著自由。他更加痛苦的地方,是沒有人理解他,他的愛人,他的母親,甚至他死去父親的鬼魂,沒有人理解他。他為什麼不快樂?甚至他的愛人奧菲莉亞,在他遭受如此重大變故之後,沒有去安慰他,而是一味索取自己的愛情,要哈姆雷特兌現曾經的諾言,最後他覺得,哈姆雷特瘋了,所以自己也瘋了。哈姆雷特身邊的人都只看見他表面的瘋瘋癲癲,卻沒有人願意費一丁點力氣去追問他這是為什麼?導致他孤獨,或許我們也有這種孤單,因為每個人都未真正被理解過。從反面來想,如果他不為父報仇,如果放任他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哀之中,如果他不管這些,實現了自己的生活理想,那麼他又真正自由了嗎?他的復仇就是一種責任,他逃避了責任,是否真正自由呢?他被責任束縛,他內心也許嚐嚐再問:我是一個懦夫嗎?或許我們在說到自由這個詞時,就已經不是純粹的自由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我們現實生活,沒有誰在真正自由之中,沒有絕對的自由。當今,我們也會受到哈姆雷特般的煩惱,這才是莎士比亞的經典。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真的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哈姆雷特具有很強的悲劇性,給人以警醒警示。哈姆雷特是單純的,他熱切向往一種理想的人與社會。在發現生活的真相是那樣黑暗之後,他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幻滅感。那些駭人聽聞和不可思議的行為與事件強烈地震撼了他的心靈;周圍世界的“醉生夢死”“無聊、乏味”更使他難堪和厭惡,哈姆雷特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樂趣。他想改變現實,卻又找不到途徑,感到茫然無力。
就哈姆雷特的個人悲劇而言有許多方面的議論,有人說哈姆雷特的悲劇是因為他的優柔寡斷,也有人說哈姆雷特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並非他自己的原因。實際上,哈姆雷特的悲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由自身猶豫、優柔寡斷的性格決定,又有社會環境的左右和時代的影響。雖然哈姆雷特的結局是個悲劇,但是他的悲劇具有重要意義。哈姆雷特的性格具有兩重性、複雜性。猶豫、優柔寡斷是他性格最突出的特徵。他要報殺父之仇,奪母之仇,復仇的願望時時刻刻佔據著他的靈魂,但是他卻多次不能下手,反覆遲疑,優柔寡斷,他總是在猶豫間失去機會,錯失了許多復仇的良機。最後他知道真相,殺死克勞狄斯,但是自己也搭上了性命,致使自己的人生是個悲劇。其次,社會現實環境是悲劇形成的間接原因。哈姆雷特的悲劇結局主要是由於他悲劇的性格所決定,而社會現實的殘酷變異和個人理想的幻滅最終形成了哈姆雷特的悲劇性格,因此他悲劇的離不開社會現實環境的影響。俗話說: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對於善於將全部人格的各個側面都描繪得淋漓盡致的莎翁而言,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只有一個。哈姆雷特的性格不能用一個或幾個或幾組簡單的形容詞形容,他的性格具有多面性、複雜性。自身性格的弱點、社會現實環境的影響是哈姆雷特悲劇的根本原因和間接原因,他的悲劇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之所以經典,不僅在於塑造了一個為父報仇的英雄式形象,更是因為哈姆雷特是從一個無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邁向成熟,最終成為一個英勇的戰士。他懦弱、多疑、猶豫不決,在積極報仇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的性格缺陷,而塑造這樣的形象會讓人感覺更加真實,貼近了觀眾的內心世界。《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單單因為其悲慘的結局,而是在於作品本身帶給人們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
所以《哈姆雷特》在現在的意義在於警醒著我們自我的性格方面的管理和要對時代的順應和明白所處時代應該有合適的抗爭而不是無謂的去糾結。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哈姆雷特》中傳達得非常清楚,我們也應當體會到性格上的軟弱和退縮會讓自己一步一步禁錮在命運枷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