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旭熙寶媽在減肥

    可採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是根據情況加強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春節後已經澆過水,田間不太旱,應以中耕劃鋤為主,促進麥苗生長。若是底肥不足,春節後又沒有澆過水,田間乾旱嚴重,應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澆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銨、硫銨等速效肥為主,尿素在低溫下轉化慢不宜使用。適當增施鉀肥,以促進麥苗生長。

    二是馬上使用1次小麥調節劑。

    三是注意病蟲害防治。在防治蚜蟲、紅蜘蛛的同時,加入適量抗病害的殺菌劑,比如粉鏽寧、多菌靈、丙環唑等。

  • 2 # 豫見金金

    麥苗受凍發黃。咋辦?年後追肥補救

    近期有很多農民朋友反映,小麥出現了大面積發黃的問題。結合今年的天氣情況及實地調查,發現凍害是導致麥苗發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已經遭受凍害的麥苗,年後要採取一些補救措施,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低溫突襲,小麥受凍

    一般來說,小麥的品種、播期、播量、氣候因素、苗情、墒情、整地播種質量等,均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影響。

    下面這些情況,小麥發生凍害的機率會比較高。

    1.旺長苗。

    包括播種過早的旺長苗,群體過大的旺長苗,氮肥過多形成的旺長苗。

    2.病弱苗。

    包括病蟲危害形成的弱苗,土壤肥力不足形成的黃弱苗,產生藥害的麥苗,以及整地粗放、土壤架空形成的吊根苗,播種過淺的露籽苗,土壤乾旱造成的失水苗等。

    而這次凍害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雨水充足,墒情好,播種量又大,小麥底肥氮肥過多,與常年同期相比出苗齊、出苗快,整體出現旺長的情況。11月中旬很多地方突迎降雪,氣溫驟降,小麥未能逐漸適應低溫,而是跨越式接受寒冷,抗逆能力相當弱,造成部分地塊冬小麥出現葉片黃化、根系弱少、發黑腐爛、凍害乾枯等現象。

    當然各地因為具體氣候、地力、栽培條件不同,受凍的情況也是略有差異。

    播種晚3~5天,小麥葉面葉尖受凍僅1/5枯黃。

    再者均衡科學施肥也很關鍵,農戶習慣小麥底肥大量施用二銨、尿素,不注重鉀肥施用也是造成凍害嚴重的原因。施用氮磷鉀科學配比的優質複合肥料或含腐植酸的肥料,小麥根系發達,抗旱,抗凍,抗逆能力增強。

    藥害麥苗,凍害最重

    有不少農戶反應,寒潮前噴施過節節麥除草劑的小麥凍害特別嚴重。原因是什麼呢?

    目前防治節節麥還沒有比較好的特效藥,相對而言甲基二磺隆對防治節節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施藥的時候對技術要求嚴格,低溫施藥很容易造成藥害,使用不當易造成小麥發黃。

    再則,甲基二磺隆的除草機理和一般除草劑不一樣。

    一般的麥田除草劑對小麥無害,只是殺死雜草;而甲基二磺隆要防除的物件主要是和小麥親緣關係很近的雜草,作用機理與其它除草劑截然不同。

    甲基二磺隆噴施到雜草和小麥上後,小麥和雜草都會中毒,只是小麥會在同時噴施的“安全劑”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轉化,最終解了毒。因此,甲基二磺隆的使用技術要求非常嚴格。

    有一點非常重要:溫度低時不能使用甲基二磺隆!

    甲基二磺隆最佳使用溫度是10~20℃,最好選擇清朗無風的天氣用藥。施藥前後2天內澆水或有大雨、霜凍時,不能使用。所以用藥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

    年後補救,效果更好

    從實際情況看,本次凍害對小麥葉片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給下步小麥恢復正常生長、盤根增櫱、培育壯苗、安全越冬帶來不小隱患。

    但是,這個時候再施藥作用不大,可以說是一種浪費,年後施藥才是關鍵。

    原因如下:

    1.小麥受凍後,葉片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損傷。拿防凍液來說,受災前如果噴施了,肯定有用,受凍後,尤其是葉片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失去吸收功能,這時候再噴施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

    2.受凍麥田,僅葉片凍枯,無死櫱、死根現象,加上小麥自身極強的調節適應能力,年後一定能很快長出新葉,恢復生長。

    3.小麥苗期是決定小麥有效穗數的,此時追肥也不是很合適,小麥栽培種強調“氮肥後移”,在返青拔節期追肥最佳。而返青拔節期追不追肥也要看播種量、分櫱數,若群體在40~45萬以下就必須追肥,因為有效穗數不足,產量就上不去。

    補救措施,敬請參考

    受凍的麥田,年後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補救:

    1.及時追施氮素化肥,促進小分櫱迅速生長。主莖和大分櫱已凍死的麥田,到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水施拔節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

    2.一般受凍麥田,僅葉片凍枯,無死櫱現象,早春應及早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促進麥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澆水,提高分櫱成穗率。

    3.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凍麥田由於植株體內消耗的養分較多,後期容易發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礎上,看麥苗生長髮育狀況,按照麥苗的需要,在拔節期或挑旗期適量噴施葉面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爭取把凍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小麥當年產量。

  • 3 # 鄉村攝東東

    去年多地的冬小麥苗出現發黃、乾枯現象,相信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其實,引起小麥苗發黃的原因很多,但地下害蟲是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害蟲發威,等到小麥苗發黃時,再著急就晚了,現在及早動手做準備,才是當務之急。那麼,如何防治小麥地下害蟲呢?

    小麥地下害蟲是為害小麥地下和近地面部分的害蟲,包括蠐螬、金針蟲、螻蛄三種。主要咬食種子、幼苗根部,近地面的莖部,秋季為害造成小麥缺苗、斷壟,春季為害導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

    一、種類與危害

    (1)螻蛄螻蛄危害小麥的時間是從播種開始直到第二年小麥乳熟期,它在秋季為害小麥幼苗,以成蟲或若蟲咬食發芽種子和咬斷幼根嫩莖,或咬成亂麻狀使苗枯死,並在土表穿行活動成隧道,使根土分離而缺苗斷壠。危害重者造成毀種重播。

    (2)蠐螬幼蟲危害麥苗地下分櫱節處,咬斷根莖使苗枯死,危害時期有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兩個高峰期。蠐螬冬季在較深土壤中過冬,第二年春季氣溫回升,幼蟲開始向地表活動,到13--18攝氏度時,即為活動盛期,這時主要危害返青小麥和春播作物。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成蟲白天潛伏於土壤中,傍晚飛出活動,取食樹木及農作物的葉片。雌蟲把卵產在10釐米左右深土中,孵化後幼蟲危害作物的根部。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或幼蟲越冬。如越冬幼蟲多,第二年年為害就重。

    (3)金針蟲以幼蟲咬食發芽種子和根莖,可鑽入種子或根莖相交處,被害處不整齊呈亂麻狀,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幼蟲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開始危害秋播小麥,10月下旬越冬。第二年的4月中旬為害最重。

    二、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

    地下害蟲一生都生活在土壤裡,尤以雜草叢生、耕作粗放的地區發生重而多。因此應採用一系列農業技術措施,如精耕細作、輪作倒茬、深耕深翻土地,適時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以及將各種有機肥充分腐熟發酵等,可壓低蟲口密度,減輕為害。

    (二)藥劑防治

    1、土壤處理:在多種地下害蟲混合發生區或單獨嚴重發生區要採用土壤處理進行防治。為減少土壤汙染和避免殺傷天敵,應提倡區域性施藥和施用顆粒劑。每畝用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5-2公斤,或3%辛硫磷顆粒劑2-2、5公斤於耕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耕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畝用量250ml,加水1-2公斤,拌細土20-25公斤配成毒土施用。

    2、藥劑拌種:對地下害蟲一般發生區,可採用藥劑拌種的方法進行防治。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常用農藥與水、麥種的比例為40%甲基異柳磷乳油按1∶100∶1000(農藥∶水∶種子)拌種,50%辛硫磷乳油、拌種時先將農藥按要求比例加水稀釋成藥液,再與種子混合拌勻,堆悶5-6小時(內吸性藥劑要堆悶12小時以上),攤晾後即可播種。

    3、麥出苗後,選擇有代表性的地片調查,當死苗率達到3%時,立即施藥防治。撒毒土: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2公斤,或3%辛硫磷顆粒劑3-4公斤,或2%甲基異柳磷粉劑2公斤,對細土30-40公斤,拌勻後開溝施,或順壟撒施後接著劃鋤覆土,可以有效地防治蠐螬和金針蟲;撒毒餌:用麥麩或餅粉5公斤,炒香後加入適量水和40%甲基異柳磷拌勻後於傍晚撒在田間,每畝2-3公斤,對螻蛄的防治效果可達90%。

    防治小麥地下害蟲,避免麥苗發黃、乾枯!由於品種使用不當、播種偏早、整地質量差等原因,也會導致田間出現麥苗發黃的現象,如果後期管理措施跟不上,就會對小麥產量產生較大影響。希望大家針對小麥苗黃髮生的原因及對策進行簡析。

  • 4 # 滄農老邢

    麥苗發黃有很多原因,比如,藥害、病蟲害、粗放整地、水肥不足、播種太深等等,都可造成麥苗發黃。不知你的麥苗發黃是怎麼造成的?在這裡我就具體的講一下:

    1.藥害,分兩種a.上茬作物多年使用除草劑,就可造成麥苗發黃,為了防止這種原因,就要在上茬作物使用除草劑時,儘量選擇殘留期短的除草劑,或者是調茬種植。b. 就是小麥苗期除草劑的使用,這種除草劑要嚴格按照說明使用,對氣溫、溼度、用量多少非常敏感,一旦失誤也可造成麥苗發黃。

    2.病蟲害,小麥播種一定要用優質種衣劑拌種,目的就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果不拌種,或者用劣質種衣劑,也可造成麥苗發黃。

    3.粗放整地,幾年來的秸稈還田,使土壤當中秸稈增多,平整土地時,土壤透風撒氣,所以小麥播種後一定要鎮壓,使土壤嚴實,降低麥苗發黃的機率。

    4.水、肥不足,小麥播種前,墒情一定要足,底肥一定要足,氮肥一定要加施。

    5.播種太深,小麥播種的深度,一般掌握在3到5釐米之間,播種太深,出苗就弱,麥苗就發黃。

    以上是我自己種小麥的經驗,僅供參考。

  • 5 # 旅遊達人老嶽

    這位樓主你好,小麥幼苗每年到這個時候,麥苗剛出了,總是會出現瘦弱發黃的症狀。而這些問題,很大一部分的發生是因為播種問題造成的,特別是播種過深。這不,剛出的小麥苗又發黃了!

    請注意,這是同一個地塊,裡面也是同一個品種的麥子。我們仔細看一下,可以發現這片麥子出現了葉子發黃,麥子中間有一道一道發黃的。對於問題,我們說是“播種過深”引起的。怎麼判斷:麥苗發黃,是因為播種過深了。

    判斷依據:

    咋判斷苗子,是因為播種過深了呢?我們把苗子拔出來,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可以看到有的地方明顯變黃。一般,健壯的苗子,綠色部分的下邊應該是白色的,但是這個就是因為播種得太深,地下部分養分消耗太多,沒法輸送足夠的養分給莖正常生長、進行正常的養分合成,所以這塊就變黃了,而且它的莖也會長得比較長,就容易形成地中莖。

    如果出現地中莖,會大大影響冬前小麥養分的積累,影響到小麥分櫱(分櫱能力比較差,可能只能分一個,最多兩個櫱),如果再加上冬季雨水較少,土壤乾旱比較嚴重的話,麥苗吸收不了水分,就很容易出現死棵爛苗。一般,正常生長的小麥是沒有地中莖的,但是如果播種過深,就會出現地中莖,播種深度越深,地中莖長得越長,如果再深的話,這苗子估計都長不出來了。

    很多地方播種得都比較深,但一定要記住,最佳的播種深度在3釐米。播種深了,不光不抗凍,苗子死得還快。那麼,3釐米大約是多少呢?從我們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到中間的位置,剛好就是播種深度3-4釐米。

    我們在播種的時候,一定要給機播手協商好,在播種20米左右的時候要停下機械,檢視播種深度,如果深了,要提簍,如果過淺了,我們是能看出來的。那麼,除了發黃,“幹尖”是不是也因為播種過深造成的呢?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播種後澆水,根部缺氧導致的,雖然看著它的播種深度也不淺,也有點影響,但主要還是因為澆水的原因。所以,除了播種深度,在這裡也要重點提醒大家,播種之後不能立即澆水,最好等到麥苗長到3葉1心的時候再澆。

    總結,怎麼判斷播種過深?

    總的來說,播種太深的話,現在這個階段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容易發黃,而且後期會出現莖杆變細、葉片細長的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出現缺苗斷壟等現象。補救方案,一定要謹記!那對於已經播種太深的黃苗,我們有啥辦法補救呢?

    前期的話,可以等到苗子大概長到3葉1心的時候(大約就是播種之後25~35天后)進行播後鎮壓,這個時候進行鎮壓的話,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就會好很多。經過鎮壓的苗子,會在分櫱的地方進行二次生根,可以促進多分櫱。

    需要注意,為了保證苗子健壯,鎮壓之後,要再澆上一遍水(可以結合越凍水澆),年前可以再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這種弱苗也會慢慢長壯,變成壯苗。

    重要的事,重複說!來年一定不要再犯。“播種不能深”! “不能深”! “不能深”! “不能深”!

    之前提過好多次一定要注意“播種問題”,結果還是有很多朋友沒有引起重視,麥子依舊出問題。千萬要引起重視!苗子已經出現問題的,也不要著急了,一定要採取補救辦法。

    播後鎮壓+澆水+噴肥。一定要謹記!謹記!再謹記! 千萬別又忘了, 那到時候苗子就真的給毀了。

  • 6 # 我的小名叫蛋蛋

    小麥苗發生黃枯主要是以下五種原因造成的。

    一、抗寒性差“凍死”麥苗

    二、根系“踩空”傷苗

    三、“放牧啃青”傷苗

    四、偽劣化肥“餓死”麥苗

    五、乾旱而“渴死”麥苗

    蟲害發黃:麥蚜和麥蜘蛛吸取葉片汁液而造成的葉片發黃,主要發生在越冬期前後。每畝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65-75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噴霧防治。

    病害發黃:小麥紋枯病為害根系和莖稈,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輸而造成小麥葉片發黃。每畝可用12.5%禾果利20克,或20%井崗黴素50克對水50公斤進行莖基噴霧防治。

    肥力不足發黃:主要發生在土壤肥力差、底肥嚴重不足的地塊,主要表現為色黃、分櫱力差、幼苗弱。此類麥田除要施足有機肥外,還要增施適量化肥,每畝開溝深施尿素7.5-10公斤、磷肥30公斤;每畝用尿素1公斤加葉面寶5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可促使葉色迅速轉綠。

    密度過大發黃:播種不均勻或播量過多,使麥田群體密度太大,也會導致小麥發黃。其補救措施:迅速間苗並及時追肥,若已進入拔節期,可採取壓苗方法補救。

    僵苗發黃:主要發生在土質粘重、地勢低窪的田塊。補救措施:及時清理水溝,排除漬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間溼度,及時中耕鬆土,並追施速效氮肥。

  • 7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不知道你種植過小麥沒有,你說的剛出來的麥苗發黃是不是普遍發生?按照你字面資訊來說,有這麼兩種情況。可以對照進行解決。

    第一是小麥種子出苗的正常表現。小麥種植以後首先發芽出苗的是其子葉,也是靠種子的胚乳來提供養分的,剛子葉長出土面時,子葉會因為本身光照不足而呈現黃色,隨著出苗時間延長,子葉接受的光照增多並開始光合作用為麥苗其他葉片生長伸出提供養分時,就會正常變為綠色了。所以出現這樣情況時,你根本不用擔心,只要田間保持水肥充足,其會生長髮育良好的。

    第二就是當前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問題。排除出苗後葉片正常發黃的情況,小麥出苗後葉片發黃通常有這麼幾類,尤其像今年乾旱情況下也是尤其嚴重。

    1播種過深。受今年天氣乾旱影響,有些播種時墒情不是很好,為了能夠出苗,播種深度會有所增加,但是因為田地整地不平,或整地質量不好,會造成部分種子播種過深,這樣當種子發芽出苗時就會消耗過多養分,致使長勢不好根系較弱,葉片營養不良而發黃。對於這樣的一般只能加強管理,保持田間水肥充足,才能利於恢復正常生長,如果出現乾旱等影響會加重發生。

    2是秸稈還田影響,葉片發黃。今年降雨量普遍不足,當粉碎秸稈田間分佈不勻,種子播種在秸稈上難以紮根時會引起發黃,秸稈腐爛時於種子掙肥掙水會引起小麥發黃,同樣秸稈長度大,造成土壤懸空,小麥根系不能和土壤緊密接觸,也會造成水肥供應不足而引起小麥發黃。因此對於秸稈還田田塊,宜及時澆水補充水分,踏實土壤,利於根系生長增強吸收供應肥水能力,同時增施補充速效性氮肥,並對田塊使用專用鎮壓器進行鎮壓提高保墒能力,利於葉片生長濃綠。

    3是藥害影響,尤其玉米除草劑使用過多過旺,田間殘留量過多,小麥出苗後會出現葉片區域性退綠髮黃等現象,當然如果拌種劑用量過大,或封閉除草劑使用不當等也會引起,對此宜及時噴施碧護或蕓薹素加美洲星或海藻酸葉面肥,並保持田間水肥充足,利於快速緩解改善促進恢復正常。

    4是病蟲為害影響。因乾旱影響,今年害蟲為害引起小麥發黃普遍較多,比如地下害蟲和麥蜘蛛為害,部分地區嚴重的已經出現了死苗,但個別澆水過多田間溼度過大田塊也有因積水根系不好,根腐病危害而引起葉片發黃。因此對於乾旱田塊宜透過及時澆水,並在澆水前撒施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可以控制減少害蟲為害影響,麥蜘蛛發生嚴重的還要透過葉面噴施阿維菌素或噠蟎靈等藥劑進行防治。而根腐病危害田塊 宜透過咯菌腈或申嗪黴素灌根防治,同時鬆土促進根系生長健壯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艾斯的賞金只有五億,為何卻能成為白鬍子第二船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