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武

    扎裡夫辭呈到現在,就在伊朗內部都有混亂訊息傳出,是否獲得最終同意,還要看最新訊息。

    1.扎裡夫是“伊核協議”起草人,現在在國內伊朗的強硬派與保守派之間爭議很大,這也被認為是扎裡夫辭職的最大原因。

    2.現在圍繞敘利亞局勢的各國勢力,正處於一個縱橫捭闔、複雜交織的時期,敘利亞阿薩德突防伊朗,就表明:為了能夠獲得生存與發展,為了能夠在敘利亞繼續推進戰事,伊朗與敘利亞的合作,將會導致伊朗面臨來自美國更大的壓力。

    3.扎裡夫主張透過談話解決分歧,甚至為了能夠保住“伊核協議”,扎裡夫各種奔走相勸,但距離美國給出的期限越來越近,伊朗卻在進行軍事演習,表明自己的態度,而美國也沒有任何鬆動跡象,這就讓扎裡夫的“存在感”降低,而保住“伊核協議”的努力現在看來也是徒勞。

    所以,扎裡夫的辭職,可以看做是伊朗內部強硬派與保守派爭鬥的犧牲品,更是外界美國不鬆動導致“伊核協議”事實上流產之後的選擇!

  • 2 # 瀚聽豐語

    據新華社報道稱,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辦公室於26日迴應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前一天宣佈辭職,稱他不予接受。

    外交部長此次宣佈辭職之突然,是讓誰都意想不到的。其在25日宣佈辭職時也沒有述說辭職理由,只是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了一句:“非常感謝親切且偉大的伊朗人民和當局過去67個月的寬容大度。我誠懇地為我無法繼續效力以及任職期間所有不足表達歉意。”

    (圖:伊朗外長扎伊夫)

    但是現在伊朗國內外問題如此膠著的情況下,其作為外交部長,若選擇知難而退,實在是太荒謬了。所以我認為其是與魯哈尼一起做秀,演一場戲給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看。

    扎伊夫作為伊核協議的主要“牽線人”

    在扎伊夫主導下2015年7月與六個國家就伊朗和伊朗核問題達成協議。但是美國在2018年選擇退出,並繼續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並愈演愈烈,現在已經嚴重到了伊朗經濟的發展。現在伊朗的羊肉價格僅僅在半年內漲幅就超過40%,雞肉的價格甚至翻了一番。德黑蘭多家享有國家補貼的肉鋪都採取了限購政策,有時民眾甚至排隊兩小時也買不到一公斤羊肉。那麼這個時候,扎伊夫再選擇辭職,無疑對伊朗來說是雪上加霜。因為他的辭職就意味著伊核協議將全面崩盤,其他國家也都效仿美國退出協議重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那到時候伊朗怎麼可能有能力招架得住!

    扎伊夫民心所向

    在扎伊夫遞交辭職信的當天,超過150名議員聯名上書,懇請扎伊夫繼續待在外交部長的位置上。而且魯哈尼也稱讚了扎伊夫並表示:“扎裡夫不是孤身一人,我們(政府)全體將支援他。”由此看來扎伊夫在國內的還是擁有極高的支援率的!

    但是扎伊夫辭職也有可能確有其事

    扎伊夫奉行接觸式外交也一直被人所詬病。就如伊朗政治分析師哈桑·穆罕默迪所說的那樣:“政府現在需要強硬外長,不是‘對西方微笑的人’”

    無論如何,這一次扎伊夫辭職風波也以魯哈尼的拒絕收尾了。就算確有其事,他們也得真戲假作,演給西方國家看,現在我們國家沒有問題,並且我們也會毫無保留的支援扎伊夫。此舉也能再次強調扎伊夫和伊核協議的重要性。畢竟現在對於伊朗來說局勢也很緊張,不允許其犯半點差錯!

  • 3 # 新文化街男孩

    外長和總統同屬一個陣營,都是伊朗國內的溫和派,一個要辭,一個挽留,看似演戲,也是無奈。

    (伊朗外長)

    伊朗外長雖然是簽署伊核協議的最大功臣,但在執行階段發生美國公然退出,也算是外交失敗。英法德雖然口稱遵守協議,但動作緩慢,提供給伊朗的實惠不多,有口是心非之嫌。很多專案停滯不前,部分投資也已撤回,伊朗與歐洲的關係就像是一碗溫湯水,既燙不死人,喝下去也不解渴也不甜。

    但歐洲對伊朗的敵意已經顯現,多個國家以支援恐怖主義為名威脅制裁伊朗,讓伊朗強硬派失去耐心,想要透過反擊維護伊朗的威嚴和存在。

    (伊朗總統)

    我們認為,最大的外交失敗是逼迫俄羅斯放棄原先一直保持的對伊模糊政策,公開宣稱與伊朗不是盟友關係,這讓不少人吃驚,更讓伊朗的臉無處擺放。這完全是伊朗強硬派一直無視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需求,堅持利用在敘利亞建立的軍事基地,向以色列進行挑釁。在遭到以色列打擊後,還要指責俄羅斯保護不利。而俄羅斯不想被敘利亞和伊朗之間不清不白的關係牽著鼻子走,更不想讓以色列擔心自己偏袒伊朗,要幫助伊朗建立新月地帶。

    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從不選邊站,而當伊朗逼迫俄羅斯表態時,俄外長拉夫羅夫只好捅破窗戶紙,讓自我感覺良好的伊朗很受傷害。而伊朗強硬派不敢向俄羅斯發火,只好指責這是外交工作失誤的結果,造成溝通上出現障礙。

    其實最近,美國方面為照顧南韓、印度和日本等盟友的客觀需求,打算延長針對伊朗的石油禁令免責期,這應該是伊朗穩定石油出口的大利好。伊朗應該抓住美國方面不經意流露的善意,主動與美國溝通,爭取儘快打破現在的不打不和的尷尬局面,重回談判的軌道,挽救伊核協議,給世界一個和平的交代。我們認為這或許就是伊朗總統挽留外長的原因。

    我們認為,海灣地區政經局勢正在發生重大改變,沙特王儲亞洲之行,讓2025願景鍍上金色。以色列積極推動和平外交,利用自身在經濟、技術、市場的優勢,擴大建交朋友圈。而伊朗和土耳其受困於自身問題,更是被敘利亞問題所拖累,已經漸漸跟不上海灣地區前進的步伐。

    所以,伊朗更應重視而不是削弱外交作用,抓住一切有利於穩定和發展的機會,透過睦鄰和不挑釁,少樹敵,多交友,改善經濟民生,尋求國家更快更長遠的發展。

  • 4 # 黑先生1998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是伊核協議的締造者,伊朗國內就伊核協議問題的影響產生了政治分歧,有人力挺扎裡夫,但更多人則是責怪扎裡夫。扎裡夫的辭職並不是演給誰看,而是真的十分無奈。成也扎裡夫,敗也扎裡夫,當初伊核協議沒有造成伊朗當下的困境時,扎裡夫被視為外交部的頂樑柱。現在扎裡夫卻因伊核協議導致的問題被針對,甚至被部分反對伊核協議的人唾罵,以至於扎裡夫不得不想到用辭職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困境。

    伊朗外交部部長扎裡夫

    早在今年的一月份就有訊息傳出稱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辭職,但當時對於則訊息,伊朗外交部官方進行了闢謠,現在看來當時的訊息也並不是空穴來風,至少扎裡夫在一月份已經有意願辭去外交部長的職務。扎裡夫的壓力來源於美國給予伊朗的壓力全部都聚焦在扎裡夫設計的伊核協議上,美國給予伊朗的嚴厲制裁讓多數反對伊核協議的人把矛頭指向了扎裡夫,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宣佈制裁伊朗開始,扎裡夫就每天生活在輿論的壓力下,現在美國或將延長對伊朗的制裁,扎裡夫自認為也難辭其咎,想要辭去職務。

    伊朗總統魯哈尼與扎裡夫

    扎裡夫向魯哈尼遞交辭職申請後在社交媒體上是這樣描述的:我真誠地為無法繼續服務民眾和在職期間的所有缺點道歉,伊朗上下面對困境應當積極樂觀。在這裡扎裡夫暗示了自己因伊核協議問題不被支援的現象,但其實伊朗國內有很多人非常喜歡扎裡夫,扎裡夫也曾表示如果自己要辭職,首先得看伊朗人民同不同意。事實上,別說伊朗人民不同意扎裡夫辭職,就連伊朗總統魯哈尼都不同意扎裡夫辭職。

    特朗普簽署退出伊核協議

    魯哈尼不同意扎裡夫的辭職,一方面是扎裡夫確實是外交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魯哈尼是不想讓美國對待伊朗的壓力的影響蔓延到政府機構內部,導致伊朗出現政治危機,如果扎裡夫的辭職先例一開,那就說明伊朗政府徹底輸給了美國的制裁,伊朗政府可能會從內部慢慢垮掉。

    美國製裁伊朗

    伊朗已經在美國的制裁下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魯哈尼知道現在是伊朗政府上下最疲憊的時候,也是美國突破伊朗政府強硬防線的機會,魯哈尼十分謹慎,他不會在這方面犯政治錯誤,也會處理好因伊核協議而產生的國內爭端,更會盡力穩住伊朗政府內部的政治穩定,不給美國任何攻破伊朗的機會。

  • 5 # 卞競婉

    不得不說,伊朗外長扎裡夫是個很有個性的學者型外交官。本月25日,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宣佈辭職,令伊朗國內外的媒體都是一頭霧水。並且對其辭職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突訪伊朗時,作為外長的扎伊夫居然不知情,他感覺自己已經不被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待見了,所以,知識分子的脾氣上來了,決定不幹了;也有的說是伊朗的內部政治鬥爭所致。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美國對伊朗制裁力度的加大,伊朗國內的經濟狀況越來越糟,而內部鬥爭也越來越激烈。主張對美國強硬的勢力明顯有了抬頭的趨勢,已經有了退出伊朗核協議的呼聲,而作為溫和派代表人物之一,伊朗核協議伊朗方案的主要設計者,自然會受到責怪和排擠,所以,扎裡夫是憤然辭職。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扎裡夫辭職意在“逼宮”。

    據海網路26日報道,當地時間26日凌晨,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個人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條訊息,宣佈辭去外交部長職務,並向伊朗人民表達了歉意。他說:“我真誠的為無法繼續為伊朗民眾服務和在職期間的所有缺點道歉!”這個訊息是26日凌晨釋出的,實際上扎裡夫已於25日晚間遞交了辭呈。巧合的是,敘利亞總統就是在25日對伊朗進行了突訪。據《央視網》報道,2月25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對伊朗進行了自敘利亞動亂以來的首次訪問。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和總統魯哈尼會見了巴沙爾,巴沙爾對伊朗的支援表達了謝意,哈梅內伊重申將繼續支援巴沙爾和敘利亞的重建。而一些中東及西方媒體將扎裡夫的辭職和巴沙爾的訪伊聯絡在了一起。猜測說巴沙爾的訪問是伊朗革命衛隊安排的,居然對身為外長的扎裡夫保密,說明哈梅內伊已經不信任扎裡夫,所以,有著知識分子“清高”的扎裡夫感覺尊嚴上受到了傷害。所以,憤而辭職。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被認為是伊朗目前最有才華的外交官,扎裡夫還不至於度量這麼小。不過是西方媒體的猜測而已!

    之所以說扎裡夫有個性,是因為在伊朗的體制下,主動提出辭職的高官是少之又少。扎裡夫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在美國留學,1984年獲得了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學位。1988年又獲得了博士學位,是個不折不扣的高階知識分子。所以,作為一個學者型外交官,有點清高和任性也是可以理解的。扎裡夫是2013年出任伊朗外交部長的,擔任外交部長前還出任過伊朗駐聯合國代表。所以,扎裡夫同時也是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外交官。扎裡夫外交觀點比較溫和,由於曾在美國留學和在聯合國任職的經歷,對美華人的行事風格比較瞭解,且對美國的態度也比較溫和。而在2013年之前,由於強硬派總統內賈德執政期間在伊朗核問題上對美國過於強硬,不僅導致了美國的制裁,而且還面臨著美國軍事打擊的風險。為了避免矛盾過於激化,危及伊朗政權的根基,哈梅內伊決心調整政策。所以換上溫和派代表魯哈尼出任總統。而和魯哈尼觀點相近,且對美國瞭解的扎裡夫出任魯哈尼的左膀右臂也就順理成章了!

    毫無疑問,扎裡夫是《伊朗核協議》的方案設計者之一,自上任外長後,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伊核協議上。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又曲折的談判,終於在各方的努力和妥協下達成了《伊朗核協議》。2015年7月,伊朗與其他六方簽署了該協議,並於2015年7月20日在聯合國得到了確認。伊朗核協議的成功簽署,對伊朗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說是挽救了奄奄一息的伊朗經濟。這一點有目共睹。伊核協議生效後,英,法,德等歐盟國家紛紛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大量的歐洲資金和技術進入了伊朗。一方面使伊朗經濟又熱了起來,另一方面伊朗也獲得了一些原來被禁止的技術和稀缺材料。伊朗現在的軍工水平提高皆得益於此。其實,如果不是伊朗核協議的簽署,如果再按內賈德那樣強硬下去的話,幾年前的伊朗經濟就有可能崩潰了!這一點,在特朗普上臺後得到了驗證。

    特朗普上臺後,否定了奧巴馬的伊朗政策。一方面要求伊朗簽訂伊朗核協議的補充協議,一方面單方面對伊朗進行了制裁。在效果不明顯,沒能使伊朗就範後,特朗普終於在2018年5月8日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實行了兩個階段的嚴厲制裁。使伊朗經濟遭受了重大損失,嚴重危及了伊朗的民生問題。從去年初到現在,伊朗已經發生了至少四次因民生問題引發的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而伊朗的強硬派卻藉此指責魯哈尼政府無能,指責魯哈尼和扎裡夫對美國態度軟弱。並不顧伊核協議的其他簽署方挽救伊核協議的努力,不肯做出一點讓步,並要和美國“學習”,退出《伊朗核協議》。這自然令伊朗核協議的設計者扎裡夫“鬱悶”。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伊朗真的退出伊核協議了,伊朗也就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了!很可能會遭到美國更加嚴厲的制裁甚至是軍事打擊。受苦受難的必然是伊朗人民。

    扎裡夫被稱為伊朗國內最有才華的外交官,這個評價不僅得到了國外同行的認可,在國內也同樣如此。在他宣佈辭職後,有一百多位議員聯名上書請求扎裡夫留任。而總統魯哈尼也拒絕了扎裡夫的辭職請求。並說了“扎裡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全體都支援他!”這樣的話。正因為魯哈尼的挽留,便有人猜測扎裡夫的辭職是和魯哈尼一起演的一出“逼宮大戲”。那麼,假如是一出“逼宮戲”的話,是演給誰看的呢?我個人認為,既是演給強硬派看給的,也是演給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看的。且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阻止伊朗退出《伊朗核協議》,因為作為外交官的扎裡夫沒有強硬派那麼狂熱,對國際局勢也能理性的分析。扎裡夫和魯哈尼都清楚,如果伊朗一旦退出了核協議,也就意味著伊核協議的其他簽署方也就沒有足夠的理由替伊朗說話和幫助伊朗了!那樣的話,伊朗這個民族很可能會迎來一場災難。

  • 6 # 油紙傘31

    其實扎裡夫面臨的壓力不是來自美國,而是來自國內,強硬派和保守派意見相左,而且分歧還是針鋒相對,使得扎裡夫被夾在中間,難以處置,扎裡夫主張繼續維護伊核協議,而強硬派則主張硬碰硬,繼續開展核活動。如果伊朗一旦恢復核活動,則意味著放棄了伊核協議,這樣正中了美國為其設下的的圈套。所以採取辭職方式,以退為進。使強硬派做出讓步,用自己的主張化解矛盾。

  • 7 # 尼基Li

    是演給誰看的?演給最高領袖看!演給伊朗國民看!演給國際社會看!

    演給最高領袖看

    (伊朗最高領袖國際事務顧問阿里·阿克巴爾·韋拉亞提)

    眾所周知,在伊朗擁有最高實權的職務是最高精神領袖,而非總統。

    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兩任最高領袖的帶領下,一直走的是宗教保守路線。

    代表溫和派的總統魯哈尼上臺後,雖然在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默許下進行了一番改革,甚至包括與西方接觸並簽訂了《伊核協議》,但哈梅內伊本人,依然是一個保守派代言人。

    《伊核協議》是在魯哈尼的任期內,由外長扎裡夫主導,與國際社會談成的一份協議。兩人都是溫和派,或者說,是可以相對理智地與外界接觸的。然而他們倆在國內的政治舞臺並不得勢。尤其在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激起伊朗民憤的背景下,強硬派再度佔據話語權。

    按照哈梅內伊的外交思想,伊朗不應該向西方世界妥協,而是應該專注在地區事務,聯結地區內的親伊朗的什葉派勢力,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作為這有外交思想的代言人,伊朗最高領袖國際事務顧問阿里·阿克巴爾·韋拉亞提是哈梅內伊外交思想的實際貫徹者,也更能代表伊朗政治舞臺最核心的想法。

    因此,魯哈尼拒絕扎裡夫的辭呈,首先是給哈梅內伊一個“提醒”:雖然你不待見我們溫和派,但是畢竟我們是民選的政府體系,如果把我們逼得太狠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演給伊朗國民看

    除了給最高領袖提個醒,魯哈尼和扎裡夫的雙簧,也是唱給伊朗國民看的。

    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朗各方面的制裁後,伊朗國內的強硬派勢力乘機反撲,民眾中也有不少因特朗普遷怒致力於簽訂協議的伊朗政府當局的。畢竟,“美國是敵人”是政治正確,伊朗政府不僅與“敵人”共謀協議,還被對方擺了一道,簡直打了波斯上下2500年的臉。

    但是,理智地想,跟美國絕對地站到對立面對伊朗而言是有利的嗎?整個國家再度走向強硬是有利的嗎?

    伊朗民眾自己也知道,伊朗需要開放,需要與外界接觸,需要融入世界。這也正是為什麼魯哈尼得以連任總統。

    因此,扎裡夫的辭職,一方面,是為《伊核協議》的失敗向國民謝罪。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藉此舉讓由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激起的民憤告一段落。憤怒過後,大家應該向前看,繼續回到理性的軌道,找尋伊朗的出路。

    演給國際社會看

    扎裡夫的這個辭職舉動,更是演給國際社會看的。

    國際社會希望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伊朗?必然是一個開放的、合作的、理智的伊朗,而不是一個宗教的、極端的、封閉的國家,儘管不同國家想要達到這一目的的思路不同,歐洲想透過合作來撬開伊朗的大門,而美國(特朗普政府)則希望透過極限施壓和顛覆政權的方式。

    而一個曾在美國大學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學位的伊朗外長、一個與多位美國官員建立了持久交往的伊朗外長、一個熱心學術而非宗教的伊朗外長,無論如何都是國際社會所樂見的。

    因此,扎裡夫也通過了“自宣”辭職一事,向正在與之談判的國際社會傳遞資訊——在《伊核協議》和對伊制裁問題上讓點步,不然我走了,你們可就沒人可談了,這可不是你們想看到的局面。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扎裡夫是透過自己的Instagram宣佈辭職的。去年1月,伊朗官方宣佈解禁Instagram,這一Facebook旗下社交媒體是目前伊朗民眾可以自由登陸的唯一西方主流社交媒體。但在今年初,伊朗國內又傳出了或將封鎖Instagram的訊息。

    不過,在魯哈尼“我本人、整個伊朗政府尤其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你信任有加,你應該帶著力量、勇氣和睿智繼續自己的工作”這般言辭懇切的公開挽留後,扎裡夫“感謝各界人士的支援”並回到了外長的工作崗位上,這一風波暫告一段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衛科波菲爾所有章節的困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