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禪緣85230
-
2 # 辣椒煎檸檬
灑家,拼音是sǎ jiā。類似現代的“俺”、“咱”等 ,宋代含義中有粗鄙的意思。
《辭源》修訂本則說:“灑”(音zá)與“咱”“喒”同,“灑家”即“咱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陸澹安的影響,陸著《小說詞語彙釋》說:“關西人自稱為‘灑家’。‘灑’即‘咱’之轉音。”(出自搜尋引擎)
-
3 # 閒雲隨野鶴
灑家是他們關西方言,相當於我、老子,有點自豪的意思。花和尚魯智深是關西人,因此自稱灑家,他就是有一種自豪感。我老子是男子漢大丈夫,能夠頂天立地,我就是我,我就是灑家。他說話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體現他的敢作敢當的性格。所以他拳打鎮關西,教訓小霸王,懲惡瓦罐寺,大鬧野豬林,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體現他嫉惡如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
-
4 # 純鈞LHGR
灑:痛快進行。
其實這個字義在現代漢語中也有。比如“瀟灑”“灑脫”“揮灑”“洋洋灑灑”之類。又比如江湖春點,管穿著闊綽叫“掛灑火”、穿著貧苦襤褸叫“掛灑水”,也是指從衣裳看其人行事是否大方。
灑家,用現代的通俗語言來講,就是“痛快人”。
魯達性格直爽豪邁,名副其實,絕對稱得上是個痛快人。
只不過,這還不是他自稱“灑家”的原因。
“灑家”一詞,本是是宋代軍隊中流行的俚語。在軍隊裡,“灑家”指的是戰鬥的時候衝在前頭的人,或者說,只有在戰鬥時衝鋒突擊的人才有資格自稱“灑家”。
魯達原本是行伍出身,雖然是個下級軍官,但就像他自己說的,《水滸傳》原文:“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從魯達入伍到當上提轄官,不知道打了多少仗。像這樣身經百戰次次衝鋒在前的好漢,當然是“灑家”。
所以,“灑家”這個稱呼,是魯達的榮譽、自豪,源於他在軍隊中的經歷。當然了,魯達到了江湖上,雖然改頭換面當了和尚,卻不改其直爽豪邁的男兒英雄本色,照樣足以自稱“灑家”,既是個痛快人,也是個在作戰時勇猛衝鋒的猛男。
-
5 # 方直5
古代的酒碗一般都撇口,老魯性子急,圖快圖爽,每次喝半碗潵半碗,每次喝每次都痛心疾首~潵的太多,嘴裡不由得喃喃自語:潵啦,潵啦…一桌人聽不清就以為他自稱灑家
-
6 # 春天裡的花園
武松:大師為何自稱`灑家’?
魯智深:誰往我酒裡施水,我揍他個小子。
武二兄弟,今後下店喝酒前,你在酒店門口大喊一嗓子灑家來也,店主就不敢給你兌水的酒啦。
-
7 # 江畔老侃
簡單而言:“灑家”即為平素瀟灑自在之人,也含有今人所曰的“任性”之意。古言道:“有牽有罣苦心人,無羈無絆灑脫身”,這與魯達的生活狀態完全一致。魯達雖然六根未淨蘊野性,倒也落得個逍遙自在,書中描述明確表露出了其最大心願,就是能無拘無束的活在世上。老唱詞中那句“吾活世上本無爭,但見不平必要鳴”,這是其最鮮明的性格特徵。當時雲遊四方的魯智深自詡“灑家”,可以說與其身份甚相符也!
-
8 # 平淡47901
那是花和尚自謙,古時候有本領的人大都是深藏不露,比酒家少一橫,意思是混的不好,門栓掉了,酒家垮了,沒有生意可以做,但爺們兒也是吃過見過的人,既祖上原來富過,自稱灑家告訴別人我可不是白身,小心點啊?
-
9 # 迷戀157145942
灑家:自謂稱!既不是什麼方言,也不是像你們說的亂七八糟的和酒有什麼關係,就是自謂稱呼,相當於:咱家,奴家,本宮,本座,本相,我,咱,俺,在下,等等。
-
10 # 素心威靈仙
是咱家的異體字。咱讀雜。雜家再寫成灑家。就像把“屌人”寫成“鳥人”一樣。有些戲曲裡的太監角色還自稱咱家(雜家)。如法門寺眾生相。
回覆列表
灑家即酒家,達嗜酒,以酒自稱。以為不飲酒的男人,是不正常的,曹豹,宿元景,燕小乙枉稱綸巾鬚眉。如此與翼德三將軍頗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