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
2 # 一貳一橙
咸豐皇帝的生母,是道光皇帝的妃子鈕鈷祿氏,出身微寒,是二等侍衛頤齡家的女兒,不過由於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很得道光皇帝的寵愛,《清史演義》稱其“才貌雙全”、“生就第一等姿色,與天仙相似”。
鈕鈷祿氏初入宮就封為全嬪,再一年升為全妃,道光十一年生下奕詝,十三年成為“總攝六宮事”的皇貴妃,此時恰逢皇后佟佳氏去世,鈕鈷祿氏於道光十四年就升為皇后,年齡不過才二十七歲。不過鈕鈷祿氏福薄,道光二十年就去世了,年僅三十三歲,沒能親眼看到兒子奕詝長大成人,這是鈕鈷祿氏的遺憾,也是道光皇帝一生的遺憾,後面奕詝能得到道光皇帝的恩寵,繼承皇位,這恐怕和鈕鈷祿氏的關係很大,道光是愛屋及烏了。
母親死後,奕詝成了沒孃的孩子,被交給了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撫養,並升靜貴妃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但因為道光深受接連喪後的打擊,立志不再封后,所以靜皇貴妃最終也沒成為皇后。靜皇貴妃為道光帝生下了三子一女,其中成年的只有皇六子奕訢和皇六女壽恩固倫公主,在鍾粹宮中,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渡過了他們兄友弟恭的幼年時光。
以正史記載來看,鈕鈷祿氏和博爾濟吉特氏之間並沒有什麼矛盾宮鬥,倒是在野史裡有點關於這方面的記載據《清朝野史大觀》這本書記載:鈕鈷祿氏在生下了奕詝後,一年後,當時還是靜貴妃的博爾濟吉特氏就生下了皇六子奕訢(中間還有個“小五爺”奕誴,後面給過繼出去了)。
這兩兄弟漸漸長大,奕訢性格比較軟弱,長得也不好看(小時候得過天花,滿臉麻子),反而奕訢,不但長得好看,而且完美地繼承了滿州人尚武的風氣,這對於以武立國的滿清來說,無疑是一種先天性優勢。
當時身為皇后的鈕鈷祿氏,害怕奕詝的位置不穩,尤其是奕訢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更可能母憑子貴,爬過自己,所以心生一計,在一次接待皇后做東,宴請奕訢和其母靜貴妃的宴會上,特意做了一條加料的魚,專門放在奕訢面前讓他吃。
結果奕詝也吵著鬧著要吃,皇后沒辦法,只好明示暗示他不能吃,裡面有“料”,奕詝知道後,不忍失去弟弟,就坐在他身邊,等奕訢每次要去夾魚的時候就踩他一腳,暗示奕訢不要吃。
奕訢聰明絕頂,自然知道哥哥的用意,就沒有吃那道魚,同時也暗示母親不要吃。最後這事就被靜貴妃告訴給了道光皇帝,皇帝大怒,責罵鈕鈷祿氏,並賜其自盡,三尺白綾送她歸西了,也有說是當時的太后孝和皇太后命令道光皇帝下旨賜死皇后的,道光皇帝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這故事也是小說家言,不可信但凡讀過點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野史大觀》裡這個皇后賜毒魚給有威脅的皇子吃,結果被親兒子破壞的故事,完全就是根據漢初呂后要毒死趙王劉如意,而孝惠帝劉盈拼死保護,最後呂后難以得手的史料,再添油加醋一番寫出來的:
呂后大怒,乃使人召趙相。趙相徵至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王來,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毒魚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性不強的故事,若以道光皇帝入如此痛恨鈕鈷祿氏,不惜賜死而言,道光皇帝不太可能還會把她的兒子立為皇帝,而事實上,鈕鈷祿氏的死給道光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不但親自為其祭奠,甚至發誓還不再立皇后,前面也說過了,道光把皇位傳給奕詝也有愛屋及烏的因素,所以不太可能會有逼死鈕鈷祿的情況發生,就算是因為皇太后的命令,可也過於牽強了。
再者,奕詝生母犯下如此大罪,最得意的莫過於靜貴妃啦,以她會去告狀的心思來看,她應該也樂得奕詝失去儲位,而讓自己的兒子奕訢上位,這才是人之常情。可是奕詝給靜貴妃撫養後,他所獲得的母愛絲毫不比奕訢少,整個鍾粹宮裡是一團和氣,和什麼“後媽教子”所該有的景象相去甚遠。
靜皇貴妃在咸豐朝還被尊為皇太后,死後追諡為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和道光皇帝葬在了一起,可以說咸豐完全是把靜皇貴妃當成了自己母親來看待。所以關於孝成全皇后和靜貴妃之間的鬥爭,基本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也沒有什麼“表面笑嘻嘻,心理媽賣批”的所謂宮鬥,只不過因為皇后死得太早,才三十三歲就去世了,難免引發各種遐想,就像乾隆的富察皇后一樣,被逼著給各種小說、野史做了主人公了。
-
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提起清宮,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似乎清朝的皇帝們整日裡什麼事也不幹,盡和一群爭風吃醋的女人勾心鬥角了!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在女人佔據絕大多數的後宮,爭風吃醋、勾心鬥角是事實存在的,但遠沒有宮鬥戲裡描繪得那麼誇張。什麼今天你害得她“滑胎”、明天她毒死你兒子……這樣的事情在清宮之中是很少會出現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害死了皇帝的兒子,一旦被皇帝知道,還想不想要滿門九族的腦袋呢?清朝除了最後三位皇帝,那可都是手握實權的!想要滅掉誰的九族,也就是一句話、分分鐘的事情……
孝全成皇后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清宣宗(道光帝)的繼後之一、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由清宣宗本人冊立的皇后。她生於高階武官家庭,曾祖父曾擔任過駐藏將軍,祖父戰死沙場、追贈世襲二等男,父親承襲二等男並曾出任駐防將軍之職。道光二年,年僅十四歲的鈕祜祿氏透過戶部組織的選秀入宮,受封全嬪。因為對清宣宗的脾氣,深受寵愛,入宮僅僅一年便被晉封為全妃,次年又獲晉封為全貴妃,成為了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女人。
道光十三年四月,清宣宗的第一位繼後、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去世。同年八月,鈕祜祿氏被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成為了副皇后、代理皇后。次年,二十六歲的鈕祜祿氏正式扶正,成為了清宣宗的第二任繼後和第三位由清宣宗本人冊立的皇后!道光二十年,鈕祜祿氏去世,年僅三十二歲,諡“孝全”,清宣宗駕崩後系帝諡“成”,史稱孝全成皇后。這一年,鈕祜祿氏的兒子清文宗(咸豐帝)才九歲……
孝靜成皇后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雖然也是皇后,但她卻不是清宣宗本人冊立的皇后。道光五年,年僅十三歲的博爾濟吉特氏入宮,被封為靜貴人。次年,因為懷孕晉封靜嬪,不久之後生下皇次子奕綱。道光七年,兒子夭折,或許是為了安慰博爾濟吉特氏,清宣宗將其晉封為了靜妃。之後三年多時間裡,博爾濟吉特氏流產一次、緊接著又為清宣宗生下了皇三子奕繼和固倫壽恩公主(輔政八大臣之一景壽的夫人)。兩年之後的道光十二年,博爾濟吉特氏又生下了皇六子奕訢,也就是後來的恭忠親王!而這也為博爾濟吉特氏的命運埋下了伏筆。從入宮七年不停生育來看,這七年裡博爾濟吉特氏還是相當受清宣宗喜愛的!道光十三年,在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被冊封為皇貴妃的幾乎同時,博爾濟吉特氏也被晉封靜貴妃,成為了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皇貴妃鈕祜祿氏的女人(清制,皇后在位不設皇貴妃)。即使在鈕祜祿氏成為皇后之後,博爾濟吉特氏仍然是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女人,由此也足見清宣宗對博爾濟吉特氏的鐘愛。
道光二十年,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去世。同年,博爾濟吉特氏被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成為了後宮的實際主人。因為清文宗彼時尚年幼,他也被清宣宗交給了博爾濟吉特氏撫養。自此,博爾濟吉特氏不僅是清文宗的庶母,而且還是養母。平心而論,博爾濟吉特氏對清文宗這個養子還是比較盡心盡力的,並沒有因為親生兒子奕訢的緣故而刻意虐待清文宗這個養子。這也是後來清文宗最終同意尊其為皇太后的一個重要因素,畢竟是博爾濟吉特氏帶大的,清文宗與她的感情還是有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因為政治因素就予以否定。
或許是清宣宗一直對於皇位繼承人搖擺不定,又或許是擔心皇六子奕訢倒逼清文宗這個哥哥,終清宣宗一生,博爾濟吉特氏止步皇貴妃,再也沒能更進一步。清宣宗去世之後,清文宗即位,尊博爾濟吉特氏為康慈皇貴太妃,一應物質待遇參照皇太后標準,但就是不給皇太后的名分!其實也可以理解,清文宗和博爾濟吉特氏的親生兒子奕訢曾經爭過儲位,清文宗上臺伊始便架空了奕訢,在這個時候如果尊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太后是具有政治風向標作用的,而且等於是給了奕訢嫡出的身份,無異於是在給奕訢加碼。很顯然,這是清文宗不願意做的。但是,從給博爾濟吉特氏的物質待遇來看,清文宗對這位養母還是有感情的。再就是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姑爺景壽,清文宗臨終前能把他擺入輔政八大臣之列,可見清文宗與姐姐固倫壽恩公主關係應該是非常不錯的。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博爾濟吉特氏對親兒子與養子,基本上還是一碗水端平的,至少表面上是!否則,清文宗大可以不必如此,不是嗎?
咸豐五年,康慈皇貴太妃博爾濟吉特氏病重,為了滿足養母臨終唯一的願望,清文宗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樂意,依然還是將博爾濟吉特氏尊為了康慈皇太后!八天之後,博爾濟吉特氏以皇太后之尊辭世。為了防止奕訢藉此做大,清文宗在養母死後的追諡皇后身份上還是打了折扣的,不繫帝諡、不祔太廟,累諡的字數也比正牌皇后減少……說白了,這一切都是為了防範奕訢,對於這位養母,清文宗還是仁至義盡了!
孝全、孝靜是否存在“宮鬥”前面說了那麼多,很多人關心的想必還是這個問題。很遺憾,並沒有……就一點,如果二人鬥得不可開交,清宣宗怎麼可能將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的兒子交給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這不是送羊入虎口嗎?清宣宗之所以如此,只能說明一點,鈕祜祿氏和博爾濟吉特氏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否則,清宣宗那麼多妃嬪,為何非要選擇博爾濟吉特氏撫養清文宗?
再就是兒子的問題。後宮爭鬥,無非是為了推兒子上位。博爾濟吉特氏前兩個兒子夭折時,鈕祜祿氏還沒有生出兒子,沒有兒子有什麼好鬥得?封清文宗出生時,博爾濟吉特氏又沒有兒子了,同樣沒什麼好鬥的。到道光十二年奕訢出生時,二人能夠爭鬥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次年,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去世,鈕祜祿氏成了代理皇后、名分已定,只差一個扶正的皇后名分。這個時候,博爾濟吉特氏與未來的皇后爭鬥,無異於是在“找死”。清朝雖然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但“嫡子優先”的原則還是存在的。後來奕訢在爭儲中失敗,這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
如果說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有沒有和誰發生過宮鬥,應該是有的,但不是博爾濟吉特氏。而是惇勤親王奕誴的生母、祥妃鈕祜祿氏。實際上,祥妃懷孕要早於孝全成皇后,在清宣宗前三個兒子夭折的情況下,誰的兒子先出生,那就是庶長子(彼時孝全成皇后尚未成為皇后),其意義不言而喻。為了搶到庶長子的名分,孝全成皇后服用了催產藥,直接導致了清文宗早產、先天不足。庶長子的名分雖然搶來了,但也為清文宗後來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筆……先天不足,後天又縱慾過度,不早死就奇怪了!但是,道光一朝的後宮“宮鬥”也基本就止步於此了,遠沒有那些電視劇裡那麼誇張!試想,如果誰謀害了未出生的小皇子,清宣宗會放過她?做夢吧。
綜上所述,清朝後宮雖然事情存在爭風吃醋,也存在一定規模的“宮鬥”,但大多還是保留在爭風吃醋、說壞話的層面,遠沒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尤其是在皇后之位已定的情況下,皇后是理所當然的後宮之主,妃嬪想攻擊皇后,無異於是在“找死”!所以說,像電視劇《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那樣處處為難皇后的妃嬪在清宮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她根本無法生存。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有兒子時、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沒有兒子,等鈕祜祿氏有兒子時,博爾濟吉特氏的兒子又夭折了,二人根本鬥不起來。等到二人都有兒子時,沒多久鈕祜祿氏便成了後宮之主,妃嬪跟皇后鬥,那會死得很難看!就更加鬥不起來了……因此,諸位看官恐怕要失望了,清文宗的生母和養母真心沒多少“宮鬥”戲份!
回覆列表
人之所以可愛,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人的善往往超出想象。
人之所以恐怖,最重要的表現,就是人的惡往往沒有極限。
清宮戲很多,宮鬥是主要的題材之一。
許多時候,戲中的情節誇張,讓人感覺到做作。
一些時候,戲中那些讓人乍舌情節,遠遠沒有超越歷史的真實。
這裡,就來講一段清朝的宮鬥,一起看一看,在清人的筆記中,是如何說這些宮廷往事的。
讀清人筆記,羅惇曧《賓退隨筆》中有《孝全皇后賜死;康慈太后尊號》一節,本篇即據此成文。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是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帝的生母。
既然說到孝全成皇后,那麼,這裡就先簡單介紹一下其人的簡略情況。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衛、一等男頤齡之女。清宣宗道光(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時入宮,被冊封為全嬪,累進為全貴妃。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己丑,24歲,生清文宗咸豐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26歲,升進為皇貴妃,統管六宮事。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27歲,被立為皇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月壬寅,崩,年33歲。逝後,道光帝親定諡曰孝全皇后;葬龍泉峪。咸豐(公元1851年~公元1861年)初年,上諡。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中,加諡: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生育一子,即咸豐帝;生有兩女,一早殤;一下嫁德穆楚克扎布。
孝全成皇后的親生兒子咸豐帝有兩位異母的弟弟:
一位是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一位是愛新覺羅·奕譞,道光帝第七子,母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光緒帝生父;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封醇郡王。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晉封親王。光緒帝登基,加封親王世襲罔替。
需要支出的是,筆記作者羅惇曧誤以為恭親王奕訢與醇親王奕譞是同母所出,實則不然。
醇親王奕譞的生母是莊順皇貴妃。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事道光帝,為常在,進為琳貴人,累進為琳貴妃。
恭親王奕訢的生母是孝靜成皇后,即本文所說的康慈。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良阿之女,事道光帝,為靜貴人,累進為靜皇貴妃。孝全皇后崩逝時,咸豐帝才十歲,由靜皇貴妃妃撫育。因撫育有恩,咸豐帝即位後,尊靜皇貴妃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七月,康慈皇貴太妃病篤,被尊為康慈皇太后。九日後,庚午,崩逝,年44歲。上諡為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不繫宣宗諡,不祔廟。葬慕陵東,稱慕東陵。
咸豐帝比恭親王奕訢大兩歲,比醇親王奕譞大九歲。
據說,最初道光帝很喜歡恭親王奕訢,想立他為太子。孝全皇后在察覺到道光帝的心思之後,她感覺到自己兒子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於是,打算親自出手,掃除威脅。
孝全皇后的計劃,就是想辦法在暗中施以辣手,用毒藥藥死道光帝的其他兒子。
有一天,孝全皇后安排好了筵席,傳召諸位皇子一起進食。
據說,孝全皇后招待諸位皇子時,筵席中所上的魚肉之中,事先都下了毒。
咸豐帝和諸位皇子宴聚前,孝全皇后交代他,桌上的魚肉,千萬不要吃。
咸豐帝還是小孩子,他和兄弟們的關係很好,非常友愛。他又悄悄告訴弟弟不要吃桌上的魚肉。
就因為這樣,孝全皇后的計劃沒有成功,咸豐帝的弟弟也就得以不死。
皇宮之中,人多眼雜,沒過多久,孝全皇后陰謀毒害皇子的事情就被暴露了出來。
道光帝的母親、當時的皇太后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暴怒,她立即下令,要賜孝全皇后自盡。
皇太后的命令下來之後,孝全皇后當然不想死。
面對死亡,孝全皇后徘徊不進,沒有勇氣引繯自決。
皇太后見孝全皇后遲遲不肯受命自盡,於是,她就下令,馬上在孝全皇后的宮中佈置起喪葬的場面,安排在其宮門上懸掛起白布,讓宮人們穿好孝服,聚集在孝全皇后的宮中,日夜哭泣,就像孝全皇后已經死了一樣。
孝全皇后見事已至此,實在是沒有辦法、無路可走了。於是,她才迫不得已、滿懷幽恨與不甘,投繯而死了。
孝全皇后死後,道光帝讓恭親王奕訢的生母康慈撫養咸豐帝,並讓咸豐帝以人子之禮侍奉康慈。
康慈人比較好,撫育咸豐帝,視之如己出。
道光帝看到咸豐帝對兄弟們都很友愛,經過甚重考慮,最後決定,立其為太子,承繼皇位。
咸豐帝登位之後,待恭親王奕訢優厚。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正月,恭親王奕訢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務;九月九日,命奕訢署理領侍衛內大臣,參與京城巡防事宜;十月初七日,奉旨在軍機處行走,從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預政務的祖制。
後來,康慈生了病,且病得很嚴重,咸豐帝前去侍望。他吩咐隨行人員,不要驚擾了康慈,悄悄進去看望即可。咸豐帝進入康慈的房間之後,康慈面向牆壁躺著。迷迷糊糊當中,康慈誤把咸豐帝當成了恭親王奕訢,她口中說道:
“你來做什麼啊?我咽不下這口氣、遺留於世的原因,都是為了你!你皇兄的性子剛烈,你千萬不要觸忤他啊!”
咸豐帝問康慈:
“您在說些什麼啊?”
康慈轉身,睜開眼睛看了看,發現是咸豐帝,她就不再說話了。
自此以後,咸豐帝開始嫌惡恭親王奕訢了。
此後,恭親王多次請求為母親上尊號,咸豐帝不願給予應答。
等到康慈彌留之際,恭親王奕訢從康慈那裡出來,正好在夾道上遇見了前去看望康慈的咸豐帝,他又哭著對咸豐帝說:
“母親最後的心願,就是能夠給她上尊號,這樣,老人家才能瞑目。”
聽完恭親王奕訢的哭訴,咸豐帝點點頭,沒說什麼,就進去看康慈了。
恭親王奕訢出來之後,就安排傳詔,說是咸豐帝已經答應上康慈太后尊號了。
須知,因恭親王奕訢可參與機要,能在中樞議事,所以,這個事情,他可以處理。
對於恭親王奕訢如此的作為,咸豐帝非常不高興。
看來,名器的重要,在當時的社會之中,是多麼地被人在意。
康慈太后崩逝後,相關機構部門擬定的喪禮內容,咸豐帝極力裁撤消減。
沒多久,咸豐帝又下令,要求恭親王奕訢退出了中樞(軍機處)。
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葬完恭親王奕訢生母康慈太后之次日,奉旨罷免一切職務,回上書房讀書,仍令內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