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72824677773

    一、旅遊景區概念

    1.旅遊區

    《旅遊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概括為:旅遊區為“經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有統一管裡機構,範圍明確,具有參觀、遊覽、度假、康樂、求知等功能,並提供相應旅遊服務設施的獨立單位。包括旅遊景區、景點、主題公園、度假區、保護區、風景區、森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美術館等”。

    2.風景名勝區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概括為:“凡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

    https://www.lybang.cn/question/aaaa84772680298169.html

    較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範圍,可供人們遊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區”。

    風景名勝區和旅遊區的概念區別:

    共同指出:首先,兩者都具有遊覽、觀賞的作用;其次,都強調應是自然或人文景物組成。

    不同之處:前者是以“風景”和“名勝”為主的自然和人文景物,忽略甚至不包含一些主題公園、博物館等,也不包括相應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而後者範圍較廣,幾乎將所有可以為旅遊業所利用的資源都作為旅遊區,而且強調了在這些區域裡能提供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這樣看風景名勝區應該是旅遊區的組成部分。

    有學者提出兩者區別:法定地位和區劃界定不同;經濟學涵義不同;資源構成內涵及開發原則不同。

    3.旅遊景點

    旅遊景點的含義較為直觀和簡單,概念模糊,旅遊區一般涵蓋旅遊景點,而旅遊景區應該介於兩者之間。

    4.旅遊目的地

    英國學者D.布哈利斯認為:旅遊目的地是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被旅遊者公認為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有統一的旅遊業管理與規劃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說由統一的目的地管理機構進行管理的區域。

    C.G霍洛韋則是這樣界定旅遊目的地的;一個目的地可以是一個具體的風景名勝區,或者是一個城鎮,一個國家內某個地區,整個國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

    旅遊景區的內容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旅遊景區一般是將旅遊資源經過人為開發,使其具有激發旅遊者的興趣和吸引力,本質上是一種旅遊產品;

    其次,旅遊景區是旅遊資源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各種旅遊資源展現給旅遊者的載體;

    第三,只要是能夠萌發人們的旅遊興趣和需求,並能提供給人們遊覽、休息和科研的區域,都應該是旅遊景區。

    旅遊景區是具有美學、科學、觀賞、遊覽和歷史價值的各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地域空間載體,它能夠激發人們旅遊興趣和旅遊需求,為人們提供參觀、遊覽、度假、康樂、科研等產品和服務的區域。它包括:旅遊景點、主題公園、度假區、保護區、風景區、森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美術館等。

    二、旅遊景區的條件、型別及特徵

    1.旅遊景區應當具備的條件

    (1) 具有統一的管理機構。

    (2) 空間或地域範圍確定,有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

    (3)應具有吸引遊客的吸引物和資源基礎。

    (4)必須具有必要的旅遊設施,提供相應的旅遊服務。

    (5)在旅遊經營上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2.旅遊景區的型別

    3.旅遊景區的特徵

    (1)綜合性。(2)不可分割性。3)多用途性。(4)地域性(5)可創性

    三、旅遊景區的構成要素

    (一)旅遊景區的要素分析

    旅遊景區的要素分兩類:(1)資源要素;(2)非資源要素。

    (二)旅遊景區構成要素

    1.旅遊景區構成的資源要素

    (1)旅遊吸引物

    旅遊吸引物是指賦存於旅遊景區空間範圍內,對遊客產生吸引力的資源,包括自然型及人文型的。這些資源經過開發和經營可以轉化為旅遊產品,供旅遊者消費。

    (2)旅遊設施

    旅遊設施是直接或間接向旅遊者提供服務所憑藉的物質條件。旅遊設施一般分為接待設施和基礎設施兩大類。

    旅遊接待設施是旅遊經營者用來直接服務於旅遊者的憑藉物,主要包括住宿、餐飲、交通及遊覽設施。遊覽設施是由旅遊景區規劃、建設、供人們登臨、遊覽、

    休憩的各種設施、裝置,如涼亭、扶杆、棧道、指示牌等。

    旅遊基礎設施是指旅遊目的地城鎮建設的公共設施,包括旅遊目的地的道路系統,水、熱、電、氣供應系統,廢水、廢氣、廢物排汙處理系統,郵電通訊系統,環境衛生系統,安全保衛系統,等等。

    (3)旅遊服務

    旅遊服務是旅遊旅遊產品的核心。旅遊服務主要包括導遊服務、酒店服務、交通服務和商品服務。

    2.旅遊景區構成的非資源要素

    旅遊景區的非資源要素主要是指那些存在於旅遊景區當中,不一定是旅遊景區存在所必須的客體要素,但這些要素卻對旅遊景區的旅遊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或產生積極影響,或產生消極影響。

    (1)旅遊者

    旅遊者是旅遊活動的主體,也是旅遊景區的消費者。可以說對於旅遊景區而言,旅遊者的滿意意味著旅遊景區經營的成功。

    (2)當地居民(社群居民)

    當地居民包括生活在旅遊景區內和附近的一些居民。在旅遊景區中,他們起到了三個作用:

    一是這些原住居民的所負載的傳統文化、民俗、民風本身就可能是景區旅遊資源的一部分,吸引著遊客。

    二是他們又是旅遊景區的依附者,他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常依附於旅遊景區的經營和發展,希望透過旅遊景區的發展帶動當地居民的致富。

    三是,當地居民對旅遊的認識和對遊客的態度直接影響著旅遊景區的經營,同時,他們有時也是旅遊經營者,為旅遊者提供服務。

    (3)當地政府

    當地政府通常被視為旅遊景區所有者實質性代表,在國家政策框架內,行使對公共資源的管轄權與處置權,依法享有景區的利益要求,對旅遊景區享有經營收益

    權。當地政府要制制定旅遊景區開發經營的各項政策,及時有效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並且採取一系列的各方面措施推動和促進旅遊景區的經營發展。

    四、旅遊景區的發展簡史

    1 旅遊景區的初始階段

    中國的商業旅行起源於夏朝,興旺於商朝,發展於周朝。至中國春秋戰國,到明清朝年間,縱觀中國的旅遊景觀,可以看出隨著物質需求、商業旅行、異域求學、宗教朝拜,以及皇帝、達官貴人的巡遊、玩樂等,使旅遊活動有所發展。但是旅遊景區中的自然景觀僅是自然旅遊資源的空間存在形態,僅有少量的人為開發,沒有經營部門介入,不具有特定的旅遊服務和旅遊管理,更沒有獲得經濟效益。這一時期以自然景觀為主。

    2 旅遊景區的興起階段

    19世紀中葉後,歐洲工業革命獲得了重大的進展,這一時期形成了一批旅遊景區,諸如加勒比海沿岸的旅遊度假區等。

    中國旅遊業發展速度較慢,在改革開放以前,其主要功能是協助政府部門接待國外客人。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旅遊業的迅速發展,使中國旅遊景區開始走向商業化。

    這一階段,旅遊景區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1.旅遊景區得到規劃和開發,基礎設施、娛樂設施、服務設施日趨完善。

    2.旅遊景區開始進行經營管理,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商業氣息濃,但科學化水平、管理水平較低,由於管理不善而導致景區旅遊資源被破壞的現象嚴重。

    3.旅遊景區的規劃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和生態效益,旅遊資源開發破壞

    較嚴重。

    4.旅遊景區的旅遊產品以觀光型專案為主,缺乏對旅遊市場需求的調查分析,產品單一,沒有特色。

    3 旅遊景區發展時期

    雖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的科學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飛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旅行速度,增加了旅行的距離。但遺憾的是這一時期,整個世界處於動亂之中,嚴重影響了世界旅遊業的發展。所以,二次大戰的結束實質上就是世界旅遊業發展的新起點。

    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旅遊業迅速發展,相關法律規定相繼出臺,旅遊景區經營管理走向正規,呈現出上述大眾旅遊的特點。

    這一階段旅遊景區的特點是:

    2旅遊景區各項設施更加完善、各種服務質量顯著提高。

    3旅遊景區產品具有鮮明特色。

    4旅遊景區注重旅遊市場的調查雅秋和市場營銷。

    5旅遊景區的開發、規劃、經營更加科學完善,把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效益最大化放到了重要位置。

    5) 旅遊景區更注重對旅遊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1.4 中國目前旅遊景區發展面臨的問題(魏小安)

    1.政出多們,體制混亂

    2.機制落後,觀念保守

    3.秩序較亂,造成隱患

    4.服務意識弱,服務質量差

    5.環境保護不力,損害可持續的環境基礎

    6.破壞性建設加劇

    7.資源和產品不匹配8.市場定位泛化

    9.質價不符10.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

    五、景區的型別

    與景區的定義一樣,旅遊景區的類別也很難界定,出於不同的分類角度會得出完全不同的分類結果。

    景區型別劃分標準有如下幾種:

    1、依據資源型別劃分:自然類旅遊景區、歷史文化類旅遊景區、人工型旅遊景區

    提問:每種型別各列舉當地的具有代表性的景區。

    2、依據活動型別劃分

    觀光類、度假休閒類、科考類、運動類、探險類和宗教類景區。

    3、依據景區等級劃分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3)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由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遊景區。

    劃分主要是依據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資源吸引力、市場吸引力、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數量、遊客抽樣調查滿意率等方面進行評定。

    截止到2008年10月,中國共有各類A旅遊景區3503家,其中5A旅遊景區66家、4A旅遊景區1008家、3A旅遊景區1200家、2A旅遊景區930家、1A旅遊景區299家。

    4、依據管理歸屬劃分

    景區型別景區主管部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建設部

    國家級森林公園

    國家林業局

    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國家旅遊局

    主題公園

    城市公園、植物園

    國家園林局

    動物園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

    寺院國家宗教部門

    可以看出,目前我們國家旅遊景區有不同的政府部門進行管理,出現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弊端。一個風景名勝區內共有五個同等級別而又互不隸屬的管理機構,一是風景管理局,專門負責景區內的山水樹木、自然景觀,二是文物局,負責景區內的文物古蹟,三是宗教局,負責管理尼姑、和尚,四是旅遊局,負責景區開發、服務設施……例如,山西的廣勝寺,廟是文物部門管理,廟裡的和尚是宗教部門管理的。管理體制不順。

    5、根據所有制屬性劃分

    國有(所有權和經營權統一)

    國有(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

    私營(民營企業對旅遊進行投資開發)

    景區經營權轉讓背景:

    1997年,湖南省以租賃經營的方式將張家界寶峰湖景區的經營權轉讓給馬來西亞某公司,該公司當年就投入1800萬元更新設施,景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98年,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人民政府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黃龍洞實行委託經營45年,從此黃龍洞逐步實現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整合,讓資本與資源、資源與市場有效對接。2001年四川省旅遊部門向海內外宣佈出讓包括九寨溝、三星堆遺址、四姑娘山、稻城亞丁、青城山磁懸浮旅遊列車工程在內的十大景區經營權後,業界掀起了出讓、買斷景區經營權的狂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出讓景區經營權或鼓勵出讓景區經營權的省、市、區有20個以上,已經有超過300個景區以不同的形式轉讓了經營權。

    旅遊景區經營權轉讓的利弊?

    景區的開發管理。在市場配置模式下,景區透過經營權轉讓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提高了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弊:對景區資源價值缺乏客觀判斷而導致出讓過程中被低估,以及由此伴生的“尋租”行為等不法現象;因監督機制不健全而出現的民營企業獲得經營權後不進行合理開發,以及圈地現象等。

    福建省景區景區經營權出讓的例子:

    雙世遺”武夷山風景區以特許經營權租賃方式,於1999年底轉讓給由新華都、竹筏總公司、騰龍公司等五家企業單位成立的武夷山旅遊股份發展有限公司,轉讓期38年。2001年8月,“大金湖”30年經營權被轉讓給福建新恆基集團和福建省煤炭工業有限公司;福建華盈集團於2003年1月1日正式取得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風景區35年經營權;永泰青雲山在2001年將其經營權轉讓給一家公司……另外,漳州火山島地質公園、白水洋等景區經營權也是100%轉讓。

    綜合以上分類方法,我個人認為景區的分類方案如下:

    自然景觀(國家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園等)歷史人文景觀(文化遺址、博物館、古建築、名人故居等)

    人造景區(主題樂園、微縮景觀、海洋館等)

    休閒度假區(濱海、濱湖、溫泉、滑雪、Golf等)

    節事慶典(大型活動、博覽會、狂歡節、藝術節等)

    當然,景區的人類並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新的景區型別會衍生,而一些舊的景區可以透過改造來改變景區的性質和類別歸屬。

    第二節旅遊景區規劃概述

    一、旅遊景區規劃的概念與型別

    二、旅遊景區規劃的原則

    (一)與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及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

    (二)整體性的原則

    (三)突出經濟效益,注重社會效益,強化環境效益的原則

    (四)特色性原則

    三、旅遊景區規劃的要求與內容

    (一)旅遊景區規劃編制的要求

    1.要符合國家制定的相應法規和規範

    2.其他要求

    (二)旅遊景區規劃的內容

    1.旅遊景區總體規劃內容

    2.旅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

    3.旅遊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內容

    四、旅遊景區規劃的目的和意義

    (一)旅遊景區規劃的目的

    1.發展旅遊經濟

    2.滿足遊客需求

    3.協調好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方面的矛盾

    (二)旅遊景區規劃的意義

    1.確定旅遊景區發展的合理目標

    2.促使各項旅遊要素的相互整合

    3.對旅遊景區開發的引導意義

    4.對旅遊景區開發的控制協調作用

    第三節旅遊景區開發概述

    一、旅遊景區開發概念

    “為吸引遊客而建造新的建築和設施。”

    ——約翰·斯沃布魯克

    1、開發型別

    (1)在以前不是景區的地方建造全新的景區。

    (2)將原有的景區改建成新的景區。

    (3)在現有的景區內增建大型新專案,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叩開新市場的大門。此種類型往往被用來使景區煥發生機或者防止景區進入產品生命週期中的衰退期。

    (4)在現有的景區內增加服務設施,主要目標是改善服務設施或者鼓勵遊客增加二次消費。

    (5)創辦新的節事活動或是表演活動。

    2、開發機構

    公共部門:中央政府(各部局)、官方機構、地方政府

    私營部門:民營資本、外資資本

    3、開發動機

    4、開發者

    5、開發規模及開發時間

    二、旅遊景區的開發過程

    可行性研究(資源、市場、開發條件——區位和競爭)

    景區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形象設計)

    施工時期

    景區開張營業

    第四節旅遊景區規劃與主要相關學科

    一、旅遊經濟學與旅遊景區規劃

    •旅遊活動是一種經濟現象,旅遊經濟學是一門運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旅

    遊活動、旅遊關係及其規律的邊緣型交叉學科。其研究的內容包括旅遊產品

    的生產與供給、旅遊產品的銷售、旅遊產品的消費、旅遊投資決策、旅遊產

    品經營與效益、旅遊經濟結構與旅遊經濟發展等。

    二、旅遊地理學與旅遊景區規劃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是地理學理論、方法和技術向旅遊業的延伸、發展和分化組合。其研究內容包括:旅遊環境即旅遊

    資源的形成和空間分佈;區域旅遊資源的調查及其開發評價和由此而決定的

    區域旅遊發展戰略及規劃;旅遊者動機、行為與旅遊地環境質量的關係及由

    此而引起的旅遊客流規律;旅遊業、特別是旅遊交通和旅遊線路設計的研究;

    旅遊地圖等。

    三、旅遊人類學與旅遊景區規劃

    •旅遊人類學運用人類學的理論來研究

    化,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旅遊者及旅遊本質自身的研究;二是旅遊業的出

    現給東道國地區帶來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的影響的研究。

    •四、生態學理論與旅遊景區規劃

    •生態學研究的物件是生態系統,目的是透過天、地、人關係的協調,實現生態平衡,獲得生態效益,並解決生態平衡與人類需求這一對基本矛盾。

    •在旅遊業,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旅遊區域內及周邊區域的生態平衡與旅遊者需求、行業發展的矛盾。

    •從旅遊規劃角度看:就是運用相關理論、技術、措施,妥善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業發展的關係問題。具體而言,包括旅遊者生態容量及規劃的標準、旅遊資源的保護、可持續發展等。

    五、建築學理論與旅遊景區規劃

    •這裡指的建築學理論包括了城市規劃基本理論和園林設計理論。

    •園林設計理論是追求天人合一,再現自然山水的思想。在園林規劃設計中,

    為了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就必須綜合應用形式美的法則和造景手段。旅遊景區規劃設計過程中,用園林設計理論和方法進行旅遊景區景觀設計、建築物佈置、色彩搭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太極死後,長子豪格為何沒能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