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宇宙科學哲學
-
2 # 宇宙派
以太不存在是一個已經被證明了的事實。
問這個問題的人實際上是在假設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如果存在會怎樣,這沒有意義。
而且,一般熱衷於以太概念的都是滿腦子想著要推翻愛因斯坦理論的民科。怎麼說呢,這樣的努力都是徒勞,一般這樣的人也是宣揚什麼永動機存在的。
本來已經不屑於理這群人來浪費時間,但是鑑於這個群體數量還是很龐大的,所以真的一點都不迴應的話真的會讓他們把群眾帶歪了。
這也算是個小的宣言吧,我反對民科,因為這幫人真的是屬於愛妖言惑眾的。
順便普及幾個民科特別喜歡zuo的話題,比如
永動機、時間可以停止/倒流、普通光子有質量、存在絕對零度、存在以太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不老實的通靈人士,宗教人士,養生人士也特別喜歡來科學裡面湊熱鬧,讀兩篇易經就來非要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還有一些因為人生挫折皈依了基督教的非要說上帝存在的也特別愛秀一把信仰,還有美其名曰量子算命的,一般這幫人都是五十多歲的老頭,世界觀是掰不過來的那種,明明自己歪了,還非要來攪合,然後把廣大群眾也給帶歪了,這些人一般也都是槓精,和他們是無法展開有效辯論的。沒轍,認知差距是硬傷。
-
3 # 語境思維
以太的前世今生,量子場論的無奈
1. 以太,(a)ether,=e(出自)+th(神)+er/maker (製造者),字面意思:神秘的製造者。常規意思:宇宙之氣(炁)、乙醚(迷魂劑/麻醉劑)。
2. 直至20世紀,約2000年,哲學界與科學界一直認為,以太是空間存在的無形物質。
3. 道家認為,以太是無中生有的“無”,以太是無極生太極的“無極”,以太是聚則成器散則成氣的“氣”。
4. 佛家認為,以太是色空亦空的“空”,以太是四大皆空的“空”。色,是形形色色的有形物質;空,是隱隱約約的無形物質。
5. 卡西米爾學派主張,以太就是真空場。1946年用機械震盪推壓真空腔會輻射電磁波,此類現象,就是著名的被愛氏相對論學派一直不敢承認的卡西米爾效應(Casimer Effect)。
6. 麥克斯韋學派主張,以太是真空場介質,或稱空間場、真空場、場介質、場。按麥克斯韋的光速c²=1/ε₀μ₀的定義,以太是以光速湧動的。
7. 愛因斯坦學派主張,基於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主流解釋“不存在以太風”,進而主張“洛倫茲變換因子的數學模型”與“光無介質論”。
8. 前沿量子場論承認:真空不空,真空場至少有零點能。必須有虛粒子(≈以太)作為傳播能量的交換子,否則會陷入荒謬的超距論。
這就視同否認了愛氏相對論的光無介質論與空間彎曲論。故量子場論與狹廣相對論,各說各話,水火不容,抑或井水不犯河水。
以太論瑕不掩瑜,承載七君子是真諦以太論,即前人主張的“以太是空間存在可以傳播電磁波與力能的絕對靜止的場介質”。
以太論的主要觀點,是符合物理邏輯的:
凡場·光·波·電·磁·力·能之七君子,皆須透過以太介質作為載體,從一個實體傳播到另一個實體,不可能在虛無空間條件下的超距作用。
例如,空氣聲波的傳播,不是空氣分子(≈激元)之間的直接碰撞,而是透過以太(≈聲子)作為傳播載體(≈光學支),從波源作用到耳膜。
以太論的瑕疵是——以太是靜止的空間,空間是靜止的以太。因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無形空間(=真空場)也是如此。比如實體的自空間隨著實體一同運動。
不過,此瑕疵無關緊要,其瑕不掩瑜,不妨礙以太作為“反超距論的載體”的科學真理性。
有些大科學家,揪住以太論小辮子不放,不顧大局,僅憑對邁莫實驗的並不可信的解釋,提出“慣性參照系皆平權”之偽命題,搞得基礎物理亂象叢生,神邏輯大行其道。
當然,凡是準封閉的物質系統,皆可作為慣性參照系;然而,慣性參照系並不平權!!!,否則就會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選擇一個唯一正確的參照系,是科學測量與高效統計的基準,也是實驗科學的靈魂。
例如,列車上靜坐的乘客具有的動能Ek=0,只能以勻直運動的列車為慣性參照系,不能以太陽為參照系。否則:
乘客速度=列車速度+地轉速度+地繞速度,則乘客動能大到匪夷所思,這種任選參照系的純理論遊戲,是毫無意義的。
否定以太論的最嚴重後果之一就是:用純虛構的洛倫茲變換因子推匯出所謂的鐘慢尺縮質增效應,與荒唐的質能轉換方程。
▲這是質能方程的主流推導過程,有兩個顯著的毛病:①把動能符號“Ek”誤寫成“E”。②把最後的“E=(m-m₀)c²”硬說成“E=mc²”。現在證偽實質性問題,質能方程推導結果是:
Ek(=½mv²)=ʃc²dm=mc²-m₀c²,即:
mc²=m₀c²+½mv²...(A),
當把質增效應m=m₀γ代入式(A)驗算,有:
γm₀c²=m₀c²+½γm₀v²,
γc²=c²+½γv²,γ=c²/(c²-½v²),即:
γ=1/(1-½v²/c²)...(B),
而洛倫茲變換因子的定義是:
γ=1/√(1-v²/c²)...(C),
顯然,式(B)與式(C)是自相矛盾的。可見,洛倫茲變換與質能方程,都是不成立的。
以上只是小試牛刀,似乎這就足夠了。更多的反事實問題,在此省略3000字。
場量子論,有望成為以太論的後起之秀場量子(field quantum),是基於光電效應(或場效應)的充滿空間而無間隙的動力學統計單元。
規定場量子充滿空間而無間隙的理由:若場量子之間有空隙,則必陷入超距論的死邏輯,這也是量子場論的一大病灶。
真空的同義詞有:真實空間、物理空間、非幾何空間、空間場、真空場、場。
那麼,究竟怎麼從動力學意義上定義真空場,才能既邏輯自洽又科學解釋事實呢?
筆者認為:真空場是具有吸能·傳力·載波的之三大功能的空間存在形式。
基於真空場定義的一系列動力學原理與方程,就是有別於《量子場論》的《場量子論》。
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的困惑至少有以下幾點:
①所有費米子自旋角動量數是½奇整數倍,而如電子與質子質量相差1835倍,顯然不自洽。
②所有玻色子自旋角動量數是1的整數倍,而質量如膠子g=0、Z=91.19G,H=125G,例如:p(938)=uud(9.6)+μ(105.7)+g(0),嚴重違背能量守恆、質量守恆、動量守恆。
④套用與自己理論基礎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說光子的靜質量皆為零,取決於頻率的動質量有無數不同光子,這與粒子全同論自相矛盾。
⑤光子全同論與光子不可克隆論,既然不可克隆,又怎麼可能有全同粒子,自相矛盾。
⑥所有費米子物質與玻色子介質都有波粒二象性,尤其被愛因斯坦竭力推崇的而且還榮獲諾獎的德布魯伊物質波(機率波):λd=h/p。
質量10克速度1000米/秒子彈,波長居然有:λd=h/mv=6.63×10⁻³⁵米,頻率竟然高達:f=c/λ=4.52×10⁴²赫茲是最強伽瑪暴頻率1.24×10²⁰赫茲的40000,00000000,00000000倍。
這樣的機率波理論,邏輯上絕對的荒誕不經,實驗上絕對的無法考證,純屬偽科學之列。
場量子論(=新以太論)的基本要點1. 真空場的定義,見上節。
2. 場量子的定義,見上節。
3. 真空場的基本性質
真空場,簡稱場。場(field)是不含亞原子的吸能/載波/傳力的真空介質(vacum medium)。其別名:真空場(vacuum)、空間場(space)、場空間(field space)。
場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經常被我們感受到,例如,吸塵器、離心泵、虹吸現象。
物理實驗如托里拆利真空、馬德堡半球實驗、朱棣文鐳射製冷效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
場,也叫場介質,是一種非實體類的非離散性的但與實體密不可分的特殊介質,是被愛氏相對論否定的所謂的暗物質暗能量,又是被愛因斯坦猜想的隱變數物質。
場是與費米子並列的玻色子物質。場量子,用來測算場效應。場量子是光量子、引力子、聲子、介子、層子、膠子等不同語境下的統稱。
場是關聯各種力、波、荷、能的中介性的核心要素。麥克斯韋方程組涉及的電位移(D)、磁感應強度(B),光速(c⁻²=ε₀μ₀),都是場效應。
4. 場量子的典型用法
總則1,基於“色空亦空”與“聚則成器,散則成氣”科學哲學原理,電子是超高密度的場量子,場量子是超低密度的電子。
總則2,質量、能量與動量的三大守恆與轉換定律,既適合宏觀世界也適合微觀世界。
總則3,費米子或實體與玻色子或真空,都是有質量、有能量、有體積的。
4.1 在引力波語境下,場量子=引力子
從電子湮滅±e+2Ek=±γ+2Eγ...(1),可知:
①左邊位移動能(Ek)=右邊輻射動能(Eγ),即:½m₀c²=hc/λ₀...(2),
②電子在光速位移時,激發空間場量子(即引力子)的臨界波長為:
λ₀=2hc/m₀c²=4.85皮米...(3)。
臨界頻率為:f₀=c/λ₀=6.2×10¹⁹≤10²⁰赫茲。這可以是引力波與電磁波的最高頻率。
④引力子勢能=電子固有勢能=光子勢能:
U₀=m₀c²...(5)
⑤引力子或光子的半徑:
r=λ/2π...(6)
引力子或光子的臨界半徑是最小場量子半徑:
r₀=λ₀/2π=0.77皮米...(7)
⑥引力子與光量子一樣,隨著實體引力場半徑的漸漸遠離而降頻紅移,直至更長無線電波。
4.2 在電磁波語境下,場量子=光(量)子
從光電效應方程W=△Ek=h△f不難推出下面的電子進動的場效應方程與場效應波長:
½m₀v²=hc/λ...(8)
λ=2hc/m₀v²=ξ₁/v²...(9)
對於實體或天體的位移動能激發的場效應方程,可以取代德布魯伊物質波方程:
½mv²=(m/m₀)hc/λ...(10)
λ=2hc/m₀v²=ξ₁/v²...(11)
ξ₁是電子場效應係數。顯然,實體的位移動能激發的電磁波,只與速度有關,與質量無關。
根據熱一與能量守恆,有場效應溫度方程:
hc/λ=ξ₂·1.5kT...(12)
T=hc/1.5kλξ₂...(13)
ξ₂=10~2000,是無量綱的波溫係數。尤其,可見光以上的高頻電磁波,ξ₂≈10,對於背景微波,ξ₂≈2000。
以上有關方程,讀者可自行驗證,恕不贅述。
4.3 在機械波語境下,場量子=聲(量)子
機械波是既有聲學波又有光學波(電磁波)的疊加波,這一節與4.2有很大重疊,比較簡單,恕不舉例贅述。
結語現代基礎物理的理論基礎,依然是經典動力學,而絕不是所謂的兩個支柱。
量子論也有一些可靠可信可操作的東西,例如光電效應方程,電子能帶理論。
Stop here。物理新視野與您共商物理前沿與中英雙語有關的疑難問題。
-
4 # 黃金餅
以太不存在是一個已經被證明了的事實。
問這個問題的人實際上是在假設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如果存在會怎樣,這沒有意義。
而且,一般熱衷於以太概念的都是滿腦子想著要推翻愛因斯坦理論的民科。怎麼說呢,這樣的努力都是徒勞,一般這樣的人也是宣揚什麼永動機存在的。
本來已經不屑於理這群人來浪費時間,但是鑑於這個群體數量還是很龐大的,所以真的一點都不迴應的話真的會讓他們把群眾帶歪了。
這也算是個小的宣言吧,我反對民科,因為這幫人真的是屬於愛妖言惑眾的。
順便普及幾個民科特別喜歡做的話題,比如
永動機、時間可以停止/倒流、普通光子有質量、存在絕對零度、存在以太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不老實的通靈人士,宗教人士,養生人士也特別喜歡來科學裡面湊熱鬧,讀兩篇易經就來非要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還有一些因為人生挫折皈依了基督教的非要說上帝存在的也特別愛秀一把信仰,還有美其名曰量子算命的,一般這幫人都是五十多歲的老頭,世界觀是掰不過來的那種,明明自己歪了,還非要來攪合,然後把廣大群眾也給帶歪了,這些人一般也都是槓精,和他們是無法展開有效辯論的。沒轍,認知差距是硬傷。
-
5 # 淡漠乾坤
在古希臘時期,以太是一個褒義詞,意為精英,是非凡不俗的。但是,其在物理領域,卻逐漸地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誰要是為以太翻案,這個人就給自己貼上了非專業的標籤️。
以太之所以會有如此厄運,是因為其與空間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古希臘時期,人們還沒有引力的概念,各種天體的執行被視為天然的存在狀態。當時盛行地心說,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所以,將地球與其他天體截然地劃分開來。
當時,地球上的各種物質被認為是由水、火、土、木四種元素組成的,而地球之外的物體則是由以太構成的,作為精英的以太成為第五元素。以太瀰漫在空中構成空間,以太聚合起來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天體。
於是,地上與天上是由截然不同的元素構成的,前者是凡俗的,後者則是超凡脫俗的。這種世界觀是與當時的宗教信仰相一致的。
到了經典力學時期,人們對光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類比於聲音的傳播,認為光的傳播也是有介質的。於是,離散的以太就充當了傳播光的介質,成為物理背景(空間)的代名詞。
於是,牛頓與馬赫就天體是否拖拽以太執行,發生了爭執。牛頓認為,以太是絕對靜止不動的,天體相對於以太運動;而馬赫則認為,以太會隨著大物質運動,以太的分佈取決於物質的分佈。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在地面上還是在高山⛰️上,都沒有發現隨地球的自轉而應該出現的干涉條紋週期性的移動。該實驗的直觀結果是,光速與光源(地球)相關,具有與光源的不變性。
這一現象與遠處的雙星實驗相矛盾,該實驗透過星球接近或遠離地球時出現的光譜蘭移或紅移,說明光速與光源無關,只相對於空間具有不變性。
對於光速的這一矛盾現象,有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其一是用歸納法,認為光速相對於任何物體(觀察者)都具有不變性;其二是用演繹法,提出具體的物理機制,認為不同的現象只是同一物理機制在不同極限的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比如,上述矛盾現象就分別是光速在其傳播距離長短不一的情況下所產生的。
愛因斯坦採用了第一種歸納的方法,將光速不變現象歸納為光速不變原理,並由此建立了狹義相對論。於是,愛因斯坦認為,對於物理理論來說,以太是多餘的,應該予以放棄。
自此以後,以太由天上的精英淪落為討飯的乞丐,再也無人問津了。根據狹義相對性原理,任何物體構成的參照系都是完全等價的,不存在絕對的空間,因而也沒有絕對的運動。
然而,十年後愛因斯坦由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將物質之間的引力歸結為空間的幾何彎曲,從而又使空間概念迴歸到物理理論中來了。
實際上,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並沒有否定以太的存在。該實驗否定的,是人們強加於以太的機械⚙️性質。既然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存在著影響物體運動的物理背景,即存在著具體的物理空間,那麼我們可以逆向思維,承認作為空間代名詞的以太具有合法的身份,只是我們並不知道以太究竟具有何種性質。
於是,所有有關空間的現象和實驗,都是與以太的性質相關的。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現象和實驗,用演繹法來推斷以太的性質,從而藉助於同一的物理機制來統一人類的認識。
由於普朗克常數h的普遍存在,且其物理量綱是粒子的角動量,說明在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宇宙是由無數個最小粒子構成的。
所以,以太就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其瀰漫於宇宙成為物理背景即空間,其聚合起來就是物理物件即物質。
於是,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物理現象都歸結為最小粒子對物體的不對稱碰撞。當然,鑑於以太的不良形象,現代人賦予了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新的名稱即量子。這一名稱更加符合該粒子不可再分的特性。
總之,以太是空間的代名詞,既然空間是由量子構成的,所以以太具有不可再分的特性,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構建宇宙的基石。
-
6 # 波動哲學普進峰
我認為有以太。不過我給以太重新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波子。
波子是波動哲學及波動力學研究的最小粒子。波子是有形物質(物體)在其內層某一特定層面的一種唯一的物質形態。以波子的這一層面為界,組成波子的物質為無形物質,由波子組成的物質為有形物質,即物體。在物體之間,充滿著自由波子,相對而言,組成物質的波子為非自由波子,其數量為物體的質量。因為物質的質量是物質所含某種參考微觀物質的數量。
波子不是處於延伸狀態就是處於收縮狀態,絕對不會處於靜止狀態。速度和加速度分別在這兩種狀態中方向相反,大小相等,都與波子的半徑成正比,外力無法改變這種比例關係,但外力可以讓波子在延伸狀態和收縮狀態間轉換。因波子的延伸和收縮而形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別稱為內因速度和內因加速度。波子的延伸為主動,收縮為被動。波子主動的延伸力的大小與內因加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與波子的半徑成正比。波子主動的加速度和延伸力對相鄰波子而言分別為外因加速度和外因力。波子被動的收縮無法獨自對相鄰波子施於外因力,但可以參與並增強外因力。
波子為正圓球體或橢圓球體。正圓球體波子(簡稱正波子)受到來自空間所有方向上的外因力大小相等,但這只是理想狀態。但是,用這種理想狀態作為參考來研究波子的相互作用有幫助。所以,我們可以把相對於正波子靜止的參考系作為背景參考系。波子中的任意外因力作用線上的一點,受到來自作用線兩個方向上的合力為零。當波子受到非平衡外力作用的時候,波子只能是橢圓球體波子(簡稱橢波子)。也就是說,波子只能以自身幾何形狀的改變來改變自身在各個方向上的內因加速度以平衡外因力。橢波子的質量中心在其橢圓球體的一個焦點上。
所有波子的絕對性質相等並守恆,除非被轉化為它物。物質的絕對性質為物質的相對性質與空間量的乘積,兩因素都是變數。所有波子的這種乘積相等,並且受力狀態由波子的一頭傳遞到另一頭所需的時間相等,其時間都為一波間。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不同物質的相對性質與空間量之積的改變的累計值相等。光或者說電磁波源自波子的振動,是自由波子振動狀態的移動,自由波子是光傳播的介質。光速是波子的內因速度。光透過每個波子的時間都為一波間。所以,在任何時間和空間中,光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線上性方向上透過的波子數量相等。
以太是被人們想象出來的光的介質,光是一種波,要想成為波的介質,那以太微粒就必須能規律震動,能規律震動就必然有慣性,有慣性就必然有質量。
歷史上的以太都沒有質量,所以人們用以太去解釋問題就都會遇到各種解釋不通。
我賦予了以太質量,我發現所有問題都能解釋通了,只用三維宇宙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文章。
回覆列表
如果有以太,以太必須能夠傳遞能量和傳播電磁波。就如以下實驗:鋁框隨磁鐵同向轉動,但轉速小於磁鐵轉速;圓磁珠隨磁鐵的轉動而轉動,並緩慢圍繞磁鐵作不規則的圓周運動,方向與轉動的磁鐵同向。當停止轉動磁鐵以後,圓磁珠隨磁鐵的靜止而靜止。圓磁珠轉動時指南針不受影響,說明圓磁珠轉動磁場與轉動軸平行;圓磁珠轉動時指南針受影響轉動,說明圓磁珠轉動磁場與轉動軸垂直。電磁驅動的核心思想是:閉合迴路與磁場間發生相對運動時,迴路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受到的安培力總是阻礙相對運動,這就為星球內部發電機提供了有力的條件。磁磁驅動的核心思想是:運動變化的強磁感應磁體形成的變化渦旋磁場可以激發固有磁場的受力磁體的自轉和公轉,這就表現為磁體與磁體間的作用力做功,包括自轉力和公轉力。具有強磁感應變化運動的磁體與具有固有磁場的磁體發生相對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方向與轉動磁鐵的方向一致。在天體執行中,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自轉和公轉,行星圍繞太陽自轉和公轉,就是磁體與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產生的,或者說是磁場做功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