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無界限

    丁愚仁說如何做家庭教育

    家長:我們國家將來教育往哪個方向發展,現在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丁老師: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打個比喻:成年耗子生了一窩小耗子,沒有耗子的學校,也沒耗子的大學,小耗子長大以後很象成年耗子。意思是說孩子的教育不以言教,以身教為主。成年人做好榜樣就是了,他絕對不是硬逼出來的。我們門前的這窩麻雀,她下了一窩的蛋,抱了一窩的小家雀,那大家雀也沒教他怎麼做人,他長大以後和他的父母是一模一樣的。因為什麼?他父母做好了就行了。當父親當母親的,身教勝於言教。你們能把一個老鼠培養成一個大象嗎?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說外界再大的影響,也不如他父母影響大。

    家長:現在很多學生,特別從小學、幼兒園就開始,都要選擇那種所謂的好的學校。如果要是選了一個不好的學校,那就會影響孩子的這個前途,都要找名師,找名校,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呀?

    丁老師:也就是說你這個好是個什麼樣的標準?

    家長:有名呀,這學校升學率高呀。大家現在都好象好多家長都擠破頭皮,都願意上這種學校。有些學校比如說名聲不好,他的學生打架的什麼的多的,那些早戀的特別多,家長們就覺得把孩子放在這個環境裡不放心。

    丁老師:我覺得這些學校的影響還不如家長。當爸爸的在網上不動,在那一趴就是半天。當媽的看電視,哪個黃,她看哪個。你想叫孩子學好嗎?有可能嗎?

    家長:家長對孩子的這個影響能佔到多少?

    丁老師:能佔百分之八十,上了學校去了,是去學校學知識,但教育全在家長。什麼是教育?這是一個問題

    家長:是呀,老師,什麼是教育呢?

    丁老師:你要能讓你的孩子和社會和諧,讓孩子與他周圍的人和諧,讓孩子通情達理,心量廣大。你能讓你的孩子做到這一些,這才叫教育。你教給他的數學、物理、化學、那是教給他的生存技能,那不叫教育。如果把一種技能的訓練當成教育的話,那教育本身方向就錯了。

    家長:現在的學校,不都方向有很大的問題嗎,不都是在教孩子的技能問題啊。

    丁老師:是呀。所以搞這些到底是不是教育呢?從我的觀點上,也可能是我錯了,呵呵。

    家長:過於內向的孩子的話,有沒有方法改變他呢?

    丁老師:很難改變。一個人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認為,儘管他是個孩子,也很難改變。兩個人結婚,男的改造女的,女的改造男的,造了一輩子,誰也改造不了誰。有了一個孩子了,兩個人合起夥來治一個孩子,三治兩治的,把孩子治出逆反心理來啦,誰的都不聽。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管不了,教育不了。

    家長:那能不能透過改變自己,孩子跟著改變呢?

    丁老師:父母要是改變了,他就跟著你學, 一句話,“身教勝於言教”。

    家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是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大,還是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大?

    丁老師: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大部分的男孩以父親的樣子為版本,大部分的女孩,以母親的樣子為版本,但不是絕對的。父親和母親要說難做,當父親的最難做。為什麼呢?因為當父親的必須得讓當你這母親的心服口服,你這父親才算當好,那個當母親的對他這個老公處處有意見,那你這個老公就有點失敗,所以說當母親的對老公沒有怨言、沒有意見,當母親的心情才好,當母親的心情好,就能直接影響孩子,特別是懷孕期間,培養個天才很容易,培養個蠢材,那得費勁千辛萬苦。

    家長:這是一個最好的形象了,我們都是費勁千辛萬苦培養個天才。

    丁老師:哎,費了千辛萬苦培養個蠢材。培養個天才呢?只要你自己做好就行了,剩下的他自己去學,準是天才。不用去有目的的去教育孩子,你自己做好就足夠了。還是那句話,小老鼠他是跟著大老鼠學的。

    家長:您說一個民族的興衰就在於母親。

    丁老師:嗯,一個母親禍害這個家族很容易,只要他很好的疼孩子就把這個家族毀了,就這麼簡單。

    家長:這個疼有時也是一個負面的效果。

    丁老師:不是負面的,是直接影響到他的性格。他今後的人生,你處處裡都給他安排好了,處處都幫他想到了。那麼他活著幹什麼。如果有個人什麼都給你準備好了,甚至連女人都給你準備好了,那麼你活著幹嗎?你活著沒價值啊,乾脆還不如死了算了。所以說,現在有些孩子自殺,他能不自殺嗎?他覺得他活著沒意思。你看他家生活這麼好,他的孩子自殺了,跳樓了。要說,他該跳樓,要叫我我都縱容他跳,你說他活著除了給地球上造幾堆大糞之外還有什麼用呢?所以說這裡面有個心理干擾的因素,一個母親對孩子過多的好,對孩子是一種自卑。

    家長:我稍微聽懂一點老師說的話的意思,就是你過分的溺愛,你讓這孩子在世上活著沒有什麼意義,那個就沒有價值,因為你用你很渺小的這麼一個心智來取代這一個很大的心智。那麼她想掙脫的時候,他肯定就是要自殺的,因為他沒有別的選擇。

    丁老師:就得這樣,所以孩子在一歲半或者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這時候他不光是學習語言,他還學習大人的表情和大人幹活做事,他都學,他都看見了,這時候是他學習的最好階段,所以這時候教給他穿衣裳,教給他穿鞋穿襪子,交給他疊被子,他自己的被窩叫他自己疊好,他疊不好不要緊,你重新給他疊起來,但是一定教他學。

    家長:那麼一歲半到三歲呢

    丁老師:哎,對,這個時間是她很認真學的,他洗襪子會給你把一袋洗衣粉都給你倒上了,都給你舀上,但是你不要兇他,也不要說他,因為你大人沒說給他一雙襪子一小勺,你沒說給他,他都倒上了,你說給他,他就知道了。你可以抓給他一把放他手裡,奧,這一些就是洗一雙襪子的洗衣粉的量。下一次,他洗他襪子的時候,她小手他抓一把就行,他保險不給你抓一些,所以說,這樣的過錯不要兇孩子,是你大人沒做到。一看孩子弄得渾身溼噠噠,弄得到處竟是洗衣粉,你嗷嗷的罵他一頓,你是痛快了,他再也不敢幹了。所以說你把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一下子給泯滅成一個,什麼都不會幹的寄生蟲。幾句話的事你把它搞成寄生蟲。等著長大了,你再兇他說他,你越兇他越說他,越看不起他,他自己越鬱悶,到最後就是抑鬱症。

    家長:那自卑是怎麼回事

    丁老師:自卑,他覺著他上了社會上什麼也不會,什麼都不行。這就是他小時候,他想學的時候,你把他傷害了。你剝奪了孩子自由的權利,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權利,剝奪了孩子的玩的權利,剝奪了孩子鑽研問題的權利。還口口聲聲我為你好,什麼玩意,還有這樣的爸媽來,拉出去槍斃一點都不可憐。那孩子長大了,他拿著刀黑下里殺他媽殺他爸爸來,那不該麼。哎,你把孩子搞成這樣子,弄得孩子一生都翻不過身來,人家殺了你有什麼不對啊。爺爺、奶奶、姥爺、姥娘再加上爸爸媽媽,溺愛一孩子。

  • 2 # 肉臉仙姑旅行記

    一、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研究表明,長期處於和諧氣氛中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開朗,活潑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長期處於壓抑氣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熱情,孤僻內向,脆弱憂鬱,智力發展慢。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是父母的基本責任。曾經看過這樣的報道,遵義的一個捲菸廠有5名職工的女孩集體服藥自殺,年齡只有11~13歲,經醫院搶救,有4人先後脫離了危險。這些孩子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父母管教太嚴,認為“爸媽對我不好,經常罵我。”而孩子們的家長則認為,對孩子是很熱愛的,期望也很高,只是平時溝通不夠,有時急起來,確有打罵的現象。這說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友情交流要勝過親情照顧。換句話說,孩子們希望與你建立敞開的沒有侷限的交流機會。

    那麼怎樣才能為孩子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呢?我們認為:一是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家庭關係。父母要與孩子建立新型關係,這種關係就是平等的關係,父母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真正地瞭解孩子,也才有可能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去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反之家長如果對孩子管得太嚴,會使孩子感到在家裡沒有平等地位,逆反心理強的孩子,就會以拒絕家長的要求來報復家長,甚至在弱小者身上施展“成人”威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就可能走上極端。

    我們所提倡的新型家庭關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多觀察孩子的舉止,多看一些在他們之間流行的文化,你才知道你要做什麼,怎麼做。現在的兒童在學校、在外面的所見所聞超乎你的預想,你不要以為你的想法就肯定是正確的,你也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想法去影響孩子的生活。家長應儘可能去學習瞭解孩子的思維模式。

    2、很多人都發現,孩子越大越不願意和大人說話。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認為和你交流對於他有什麼好處,他也不認為你可以理解他,他更害怕這樣會加重你對他的處罰。所以,你應該去和他主動交流,目的就是告訴他:我理解你,我們的立場可能會是相同的,我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幫助你。

    3、無論碰到什麼問題,尤其是關係到原則的問題,你可以敘述自己的立場,然後要求孩子獨立地總結和思索這個立場,再由他來確定問題的最終所在。否則,孩子根本沒有機會來表達他的感受,會很容易形成違拗心理或者被動認可心態,對你們之間的交流和對孩子未來性格的形成都沒有好處。這是讓孩子形成自我主見的最好方式。

    5、孩子需要的鼓勵遠遠多於批評。因此,當孩子做出任何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時候,你都要真誠明確地表現出你對他的肯定。孩子會深刻地記住這些鼓勵,他會遵守這些規則,直到他習慣這些良好的作風和行為。你不必擔心孩子會為此而驕傲自滿,你要知道,只有在得到過分誇獎的時候,他才會滋生傲慢。

    6、真正的平等來自互相尊重,表現在生活中就是你要創造讓孩子批評你的機會。無論從體力還是從心理狀態來講,孩子都是弱者,你不能以大人的姿態去“管教”他。孩子最知道委屈是什麼,你給他的委屈越多,他離你的距離就越遠。你給孩子創造批評你的機會,就是要孩子知道他真的可以這麼做,而且可以不必擔心地這麼做。等什麼時候孩子真心覺得他實在找不出什麼可以批評你的時候,你做“大人”做得就算是差不多優秀了。

    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氛圍還需要父母提高自身的素質。家庭教育的質量,從根本上來說取決於家長的素質。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榜樣。你想改變你的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自己;你要塑造孩子,首先要塑造好自己。有學識有教養的父母,一般總是在知識和教養上對子女有嚴格的要求。再說,知識是相通的,知識可以遷移,知識可以轉化,父母在某些方面的特長,可以遷移為子女其他方面的特長.三是注意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孩子進入人生後,一些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都是在母親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如站立、走路、說話、思維等等。母親在教孩子掌握這些功能的過程中,必然要體現母親的意志和性格。因此,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要受到母親性格和品德的影響。這些影響都是孩子人生最初的印象,而其烙印是十分深刻的。母親的影響通常要比父親影響大。多數情況下,母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多,孩子遇到問題往往向母親提出,受到委屈也往往向母親傾訴,孩子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等,也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根據專家研究,凡是大有成就的偉人,在童年時期,大多都受到良好的家教,是母親塑造了他們。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孔母、孟母、岳母的故事,也都是反映著母親的教育作用。因此要求母親除了具備科學的餵養知識外,還應該具備優秀的品格、理性的教育方法和營造理想的發展環境。

    四是發揮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優勢。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無論是性格培養,還是情感教育,無論是智力訓練,還是道德、品質的培養,都起著巨大的影響,好的和不好的影響都同樣巨大。父親具有天然的教育優勢。父親對每一位成長中的男孩和女孩意味著愛、責任、智慧、勇氣和毅力。父親和孩子在一起時總會帶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由於父親在身體、氣質和思維上的特點,他總是能積極地解決問題,總是勇敢地面對家庭的困難,總是以建設者、改變者的形象出現,因此很容易被孩子當作心中的偶像。對於孩子的崇拜,是父親教育孩子的最好幫助。經常和孩子親密接觸,孩子會變得更有安全感和更自信。一般說來,母親管吃穿多,而父親對孩子的思想、個性和學習管教多。此時,父親的教育就要彌補母親教育的不足,糾正偏向,使父教與母教能夠完美地相互結合。當然,父親對於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鄰里關係和夥伴關係,同樣也有重要責任。因此,請放棄統治者的角色,作孩子的朋友和夥伴。記住: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告訴他:一切都可以重來;當他遭遇不公的時候,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當他悲觀的時候,告訴他:你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了;當他怨恨時,告訴他:每個人都會出錯的,寬容一些,對大家都有好處。

    二、用心瞭解孩子。

    只有瞭解孩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做父母要了解孩子,這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前提。瞭解孩子,是指父母親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點。孩子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承認差異,因人施教,教育才能成功。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要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先天基因的特點、強點和弱點,就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用心去尋找、去比較和鑑別。有的孩子視覺發達,有很強的影象分辨和對比能力,對色彩和層次反應敏感,表現出很好的空間天賦。有的孩子聽覺發達,對聲音的分辨能力很強,容易掌握音調和節拍。在識譜和記譜方面有特殊的能力,對音樂的興趣十分濃厚,表現出很好的音樂天賦。有的孩子身體協調性、柔順性強,平衡機能好,機械模仿能力極強,喜歡運動,有比較強烈的表演慾望。有的孩子思維能力強,記憶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很強,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喜歡動腦,願意做複雜的計算,在計算、運算、推理方面有天賦。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強,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願意與人交流,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看書。還有的孩子交際能力強,在管理和協調方面很有天賦,喜歡在孩子中扮演領導角色,願意管理別人,適應能力很強。

    三、 學會賞識孩子。

    欣賞引導成功,抱怨導致失敗。這是每一個家庭必須牢牢記住的。林肯曾說過:每個人都希望受到讚美。一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無論他從事什麼職業,都渴望受到別人的重視,人人都有自尊。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小,心理還很幼稚,他們心靈最強烈的需求,也是最本質的渴望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兒童的年齡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勵,特別是父母的鼓勵。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少被賞識,會直接影響到他個性的發展,甚至導致他一生的個性缺陷。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不知不覺地,很多孩子感到在父母流露的眼光中,讚賞的成份越來越少了,失望的成份越來越多了。調查表明,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後,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表揚越來越少。很多家長賞識孩子往往只有一個標準——“分數”。於是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一旦進入不了前幾名,甚至落在第二名之後,便被認為是失敗者。胡惠閔教授曾分別對上海一所小學的美國籍小學生和上海小學生詢問同一個問題:這次數學考得怎樣?結果美國孩子自信地說:“考得很好,我拿到了90分!”而同班的上海孩子卻顯得沮喪:“沒考好,只有98分。”原因是,爸媽提醒他們,班上有一些孩子拿到了滿分。我們有些父母,他們不知道還有一種教育方法叫“快樂教育”。常常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總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問題上。為了讓孩子聰明,總說孩子笨;為了讓孩子動作快,總說孩子動作慢;為了讓孩子認真仔細,總說孩子粗心。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會產生自卑感,會退縮,甚至畏懼。年齡稍大一些的會產生對抗心理,甚至仇視意識。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工人家庭的父母僅因友人說彈鋼琴對開發孩子智力有好處,他們就傾其所有並負債為女兒買來鋼琴。不料女兒視學琴為苦役,而父母親卻強逼她每天練4小時,練不夠時間不許吃飯、睡覺,還效法古人“頭懸樑,錐刺股”,女兒疲倦時將其頭、手吊起,並伴以經常的打罵。終於有一天,女兒抄起剪刀,鉸斷自己的手筋。搶救的大夫十分震驚:“你不怕疼?”女孩說:“鉸斷手筋只疼一時,不斷手筋,我的痛苦一輩子也解除不了”。聽了這樣的例子,難道我們不應該引起反思嗎?清朝的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勸也且全思。”這段話的意思是,教育孩子,與其總是批評,不如去表揚一次;對孩子批評多了,孩子並沒有去改正,還挫傷了感情,如果用表揚和獎勵的方法來對待孩子,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能讓孩子很好地思考。我們可以想想,孩子學說話、學走路都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才學會說話、走路的。孩子學說話時,沒有不說錯話的,學走路時,沒有不摔跤的。沒有一個父母因為孩子說錯話、摔了跤,而不讓他們學說話、學走路的。其它任何事情也都是這個道理。做父母的應該而且必須賞識您的孩子,要把賞識當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種需要。有了賞識的心態,父母就會把孩子當作天才來看待。

    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應當如何做到賞識孩子呢?

    1、努力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 由於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環境的差異,孩子與孩子之間各不相同,不僅身高、胖瘦和長相有區別,而且智商有高有低,能力有 強有弱。家長千萬不能因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比別的孩子差,就輕視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努力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特別是發現與眾不同的優點,要多想想自己孩子的優點,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也是讓孩子樹立起一種信心:“我是最好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前幾年,美國的一位對“神童”很有研究的教育專家來中國訪問,到一所學校去考察時,一位班主任說:“先生,您能不能幫我把班裡智力超常的學生挑出來?”這位專家爽快地答應了,立即信手點了幾個學生。從此,這幾個孩子的環境條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學們個個羨慕他們,老師對他們倍加關懷,家長逢人就誇自己的孩子。這幾個孩子也覺得自己是“天才”,學習的自信心特強,學習有了飛速的進步。一年後,這位美國專家再次來到學校。當他詢問上次點中的學生情況時,班主任問他:“為什麼原來我們感到是普通的學生,經您點中後,會有那麼大的變化?您有什麼訣竅,能夠判斷得如此準確?”專家微笑著說:“沒有任何訣竅,只是隨便指指而已。”這說明,當一個人受到周圍的人共同賞識時,他就會覺得自己“真行”,往往會有超常的發揮。有一位哲學家曾經這樣表述自信心的作用,他說:“當你有了天才的感覺,你就會成為天才。當你有了英雄的感覺,你就會成為英雄。”

    2、當孩子有了進步時,父母要表示讚賞,哪怕是很小的進步 孩子有了進步,說明孩子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績。無論孩子付出了多少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績,家長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讚賞。因為父母的激勵最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會加倍努力,所取得的進步一定會積少成多,由小變大,從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如果孩子有了進步,家長只是心裡高興,不善於表達,或者生怕讚揚之後孩子會驕傲自滿,不願表達,這樣會使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的進步不關心,自己白努力了。時間一長,會挫傷孩子的上進心,逐漸會失去進步的動力。對於父母來說,應該注意不要忽視孩子的點滴進步。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比較高,對孩子的一些小的進步比較冷淡,總希望孩子能有“突變”,產生“飛躍”。

    3、當孩子做了好事時,父母要表示讚賞,而且一定要及時。孩子做好事的積極性是很高的,這與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的肯定鼓勵有關。特別是幼兒,他做好事的動機,除了與道德觀的教育有關外,主要是透過父母的引導後,產生的一種興趣。如果孩子做了好事得不到讚揚,那麼孩子就會降低做好事的興趣,甚至會影響到對是非的判斷。一般來說,孩子做了好事,家長都是高興的,是會讚揚孩子的。比如說,有的孩子主動幹家務,但在掃地、擦桌子時弄髒了自己的衣服,在給花草澆水時,把水灑到了地板上,有時父母就生氣了,孩子非但得不到讚賞,而且還有可能受到父母的訓斥:“怎麼搞成這樣!瞎搗亂還不夠我收拾的。”如果老是這樣責怪孩子,以後孩子就沒有做家務的積極性了。還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好事後,雖然也能讚揚,但不能做到及時,往往是時過境遷後,突然想起,或者漫不經心、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使孩子感到十分失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讚賞孩子,讓他們受到激勵,幫助他們步入良性迴圈的軌道,既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孩子的基本立足點。

    四、正確教育孩子。

    對家庭教育而言,培養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比學知識考高分更加重要。一個人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可以在學校裡學,也可以在走上社會後,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學習。而一個人的品質一旦形成了,就很難改變,年齡越大越難改變。一個人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那麼不管將來長大幹什麼,都會終身受益。

    家庭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主要包括4個方面:

    1、自信心,對孩子最好的幫助是給他信心。 信心需要培養,尤其是幼兒的智力尚未發育成熟,他們最初是以周圍的大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認識自己的。培養自信,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得到肯定和讚賞,孩子需要誇獎,需要鼓勵,誇獎孩子,不僅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即使同時指出不足也不要緊;消滅自信,最好的辦法也莫過於經常性的否定和指責。家長若經常說孩子醜,他就會認為自己很醜。若經常說他長得漂亮,他就認為自己很漂亮。如果經常以信任的口氣說孩子“行”,孩子就認為自己“行”。就能樹立起信心。所以說有自信才能進步,有自信才能出成就,自信是孩子發展的基石。

    2、責任心,培養責任心,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的責任,知道如何遵守規定和秩序。這些規則的建立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比如: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玩好玩具要收拾好,做完作業書包書本要收拾好。這是要求孩子凡是自己做的事,自己要負責任地做完,不能讓別人來替你收尾,甚至來承擔責任和彌補你的過失。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就是責任心。

    3、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能力就是對自己有恰當的評估,有自知之明,能自控、自律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約束;遇有不如意的事情,能夠迅速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經得起表揚、成功,又受得了批評、挫折和失敗。

    4、獨立性,獨立性就是能夠做到自主、自立,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不依賴別人。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培養、尊重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家庭和學校中常聽到太多相反的話:“你為什麼不完全按標準答案做,難道平時你聾了嗎?”“你以為你是誰,是科學家嗎?”“如果你自己能想出來,那你還要老師和書本幹什麼?”等等。都是非常有害而又不易辨別的。培養獨立性還包括教會孩子以後怎樣去選擇。尊重和培養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力,是他一生的必修課。不但可以使他養成獨立的意識,還能訓練他的判斷力。讓他學會為選擇而付出,為選擇而承擔後果。

  • 3 # 一平譚情商與教育

    有人願意,但只願意為孩子花錢,不願意為自己花錢,這些父母潛意識裡只有孩子才有問題,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父母造成的,所以,現在很多父母花了錢沒什麼效果,治標不治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日本女排主帥大松博文為何被稱為魔鬼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