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文娛

    大松博文可以算是世界排球界的傳奇人物,在2001年9月23日,國際排聯在德國柏林宣佈,大松博文被評為20世紀最佳教練。

    1952年,大松博文在日本貝冢紡織廠任原料採購部經理,由於在中學時打過排球,當年他在貝冢紡織廠成立女子排球隊。排球隊成立之初,大松博文就給球隊定下了“必須成為全日本冠軍和世界冠軍”的目標。他從1242名女工中挑選了16名選手,在白天所有隊員和教練員都要在工廠工作,然後再從下午4時訓練到半夜時分。在訓練中,大松博文十分嚴苛,每位女排隊員都訓練到精疲力竭,倒地不起。由於訓練強度太大,一度遭到了勞工組織的強烈抗議。但是三年之後,日紡貝冢排球隊一舉奪得日本企業排球賽、全日本綜合排球賽和日本國家體育賽的三項桂冠。憑藉著國內的優秀戰績,大松博文成為日本國家女子排球隊的主教練。

    憑藉著他一貫的魔鬼訓練,在1962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四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大松博文帶領的日本女力克衛冕冠軍蘇聯隊,並以全部3:0的比分橫掃其他對手,帶領日本女排以全勝的戰績登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從此在世界排壇上就有了“東洋魔女”和“魔鬼大松”的稱號。1964年10月在日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大松博文帶領日本女排奪得了奧運會女排賽的第一枚金牌。大松博文也達到了自己執教生涯的頂峰。(W)

  • 2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提起大松博文,人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魔鬼教練”。這位世界著名的女排教練,曾率領著日本女排在世界大賽中獲得一次亞軍、兩次冠軍,將默默無聞的日本女排打造成“東洋魔女”,一躍凌駕至世界排壇之顛,併為中國女排帶來“三從一大”的訓練方法,進而為中國女排日後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松博文於1921年出生在日本香川縣的一個小鎮,他從中學開始接觸排球運動,並在關西學院修讀商科時,逐漸成長為著名的校際排球選手。

    畢業後,大松博文在一家紡織廠任職,並擔任該廠女子排球隊教練。

    1952年,大松博文組建了“大日本紡織公司貝冢紡織廠女子排球隊”。作為一支業餘球隊,日紡貝冢隊的姑娘們實行8小時工作,8小時訓練,8小時休息的制度。在封閉的訓練館中,大松博文毫不留情地將排球一個個狠狠地砸向隊員們。姑娘們來回地撲救,翻滾,起身,再翻滾,再起身,直到精疲力竭,倒地不起。三年之後,日紡貝冢隊一舉奪得日本企業排球賽、全日本綜合排球賽和日本國家體育賽的三項桂冠。

    作為主教練的大松博文,以日紡貝冢隊為班底,組建了日本國家女子排球隊,並開始對日本隊實施“地獄”般的大強度訓練。由於訓練強度太大,一度曾激起了勞工組織的強烈抗議,外界對大松博文的反響也很大。1960年,大松博文率領日本女排參加在巴西舉行的第三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在比賽中,日本女排一鳴驚人,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就奪得亞軍,令世人所矚目。然而,日本國內似乎對此並不在意,也沒人到機場迎接。大松博文一氣之下把亞軍的獎盃摔碎,將目標最終鎖定在世界冠軍,並志在必得。

    大松博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以所謂的“意志排球”作為訓練理念,不僅僅運用大強度、大密度的特殊訓練方法,並且將技術串聯和新技術的運用作為比賽訓練的根本。為了戰勝身體優勢明顯的前蘇聯隊,大松博文悉心研究排球運動的規律,結合日本運動員身材矮小的特點,發明了滾翻墊球以加強防守,同時發明了勾手飄球、雙手前臂墊擊等技術,為日本隊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女排選手,並讓當時全隊身材最高的河西昌枝出任主力二傳。儘管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但大松博文還是堅持自己的既定戰術,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1962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四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由大松博文訓練的日本女排銳不可當,以3:1力克夙敵衛冕冠軍前蘇聯隊,並對其他球隊都連續保持3:0完勝。這樣,日本女排以全勝的驕人戰績登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世界排壇上颳起了“遠東臺風”,有關“東洋魔女”的種種傳說不脛而走,大松博文字人也因訓練要求嚴格、成績卓著而以“魔鬼大松”聞名。

    1964年10月在日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排球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10月23日,日本女排與前蘇聯隊進行女排決賽時,東京萬人空巷。在大松博文的帶領下,“東洋魔女”再顯神威,終於戰勝了強大的對手,為日本奪得了奧運會女排賽的第一枚金牌。這場比賽創下了日本國內收視率的最高記錄。當世人盛讚大松博文的訓練方法是體育界的奇蹟時,大松博文則發出感嘆道,“既然要當世界之最,就必須進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訓練。指導者必須身先士卒,戰勝自我。”

    大松博文自率領日本女排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後,直到1965年辭去國家隊教練之前,日本女排的競技水平達到了巔峰。在他的帶領下,日本女排轉戰國內外,所向披靡,創下了世界女子排壇史上連勝175場的奇蹟。

    大松博文在1964年至1965年間,曾三次應邀訪問中國。1964年11月,他率領日紡貝冢隊(其中有7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第一次訪華,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進行8場比賽、近20次公開訓練課。周恩來總理曾兩次觀看日本女排的比賽和訓練,並兩次會見大松,同他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1965年4、5月間,大松博文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來到上海,對中國女排的運動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訓練。在訓練中,大松博文給隊員的扣球,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頻率之高、角度之刁,都是中國排球界聞所未聞的。中國女排隊員頑強撲救,毫不鬆懈,直到精疲力盡,倒地不起。大松博文的訓練包含了“三從一大”的精神,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和大運動量訓練。

    大松博文的這兩次在華活動,以及他的訓練方法、訓練思想和訓練作風,在中國排球界乃至整個體育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給中國女排帶來新的訓練方法,鍛鍊了她們的精神意志,奠定了中國排球日後成長和騰飛的基石。當年9月,大松博文還作為特邀貴賓第三次訪華,參觀了第二屆全國運動會。在離開中國後,大松博文還曾到南韓進行排球援教工作。

    辭去日本國家女排教練後,在1968年至1974年間,大松博文曾當選為日本參議員,並此後在一些企業隊和家庭婦女隊裡擔任教練或兼職做排球協會顧問。他所著的《跟我來》、《排球之心》和《有志者事竟成》等書籍,一時成為全日本風靡的讀物,鼓舞並激勵著一代日本人。

    43年前,魔鬼教練帶來全新訓練法

    大松博文是東方排球界的傳奇人物,正是此人,採用大強度、高密度的“魔鬼訓練法”,結合新創的勾手發飄球、雙手墊擊、滾翻防守、小掄臂扣球等新技術,使日本女排先後在1962年世界盃排球賽和1964年奧運會排球賽中獲冠軍,並創造了排球運動史上連勝175場的奇蹟。他的成功,使女排領域出現了一個成熟的亞洲打法,並啟發了中國女排迅速崛起,鼓舞了一代華人的自尊、意志與榮譽感的“中國女排”精神也就此誕生。

    1965年,大松博文應周總理之邀,率隊來華訪問比賽,並客串外教,短期訓練了中國運動員。在“魔鬼大松”訓練方式的刺激下,中國體育界從此制定了“三從一大”(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和大運動量訓練)的訓練思路。

    大松這傢伙不簡單

    1952年,大松博文在他所供職的日本貝冢紡織廠組織女子排球隊,從一開始給球隊定下的奮鬥目標就是“必須成為全日本冠軍和世界冠軍”。但是這樣的話從當時擔任紡織廠原料採購部經理、只在中學時打過排球的大松博文口中說出,只能被當作是一句吹牛皮的大話。但他帶領這支多數由紡織工人組成的球隊,10年之後一躍登上世界女排最高峰。

    大松曾明言:“對人來說,最苦的莫過於戰勝自己,運動員和我本人都犧牲了一切,集中精力於排球。一連多少年一天也不中斷練習;在奧運會前,一天的練習時間長達12小時;不斷地想出和做出了世界上誰也沒有做過的事——結果就是世界冠軍。”

    1964年6月,大松博文第一次率領日紡女排來華訪問時,這支業餘隊伍“最高的海拔也不過1.71米”,但已經在1962年的世錦賽上戰勝了當時稱霸排壇的前蘇聯隊,奪得世界冠軍。大松特殊的訓練方法在北京體育館一亮相,立刻吸引了很多群眾到場觀看。大松站在一側,連續地大力拋球,而隊員們則一個個滾翻救球,直到精疲力竭。“一般教練都是在另一邊發球給隊員,大松則用拋球的方法,從不同方向砸向地面。這樣的話,速度會更快,角度也會更刁。”這一奇特的訓練方法是中國隊之前聞所未聞的。

    翌年,剛率隊拿到奧運會冠軍的大松應邀來到中國。體委特意從全國各地調來一批男女隊員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訓練。

    隊員喝道:“我跟你拼了!”

    大松對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是在上海進行的。他分兩班訓練中國女運動員,先訓練幾個省隊,然後訓練聯隊。時間是從中午12時到晚上10時,後來又延長到晚上12時,甚至翌日凌晨。且不說他每天要打出幾百幾千個變化多端的球,光在場上站立的時間就超過12個鐘頭。

    大松訓練很嚴,嚴得人們都罵他“魔鬼大松”。特別是他創造的那種滾翻救球,使中國姑娘們摔得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腿一瘸一拐,連站都站不穩。有的姑娘練到後來簡直是癱在地上動不了了。但大松還是一邊叫,一邊將球猛砸過去。一些被他訓練過的姑娘,至今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一位當年北京隊的隊員這樣回憶道:“練到後來,我頭髮暈,眼發花,房子也旋轉起來了。但我還得不停地去飛撲大松打來的球。他穿的是條綠色的短褲,扣球時一動一動的,彷彿是兩盞綠色的燈籠似的。我不顧一切地緊緊盯著那兩盞綠燈籠,奔跑著,撲救著。這時,世界上除了那兩盞朦朦朧朧的綠色燈籠和模模糊糊的白色皮球之外,我什麼也看不見,彷彿連我自己也不復存在了……”

    如此艱苦的“磨練”下,連身高馬大的山東大漢沒兩天也招架不住了,有的隊員甚至出現了尿血反應。由於女性耐力更強,本來男女一起訓練,幾天之後,男隊員就明顯跟不上了。

    據說,早在大松訓練日紡隊時,場邊就放著大木桶,供運動員隨時嘔吐用。

    資深排球人士吳坤興回憶說:“大松對我們的基本技術抓得非常細,我們是從最基本的防守技術開始練起。當時他教我們的滾翻救球技術,國內還沒有人會。這項技術是他自己創出來的,他無私地傳授給了中國球員,挺讓我們感動。不過一堂訓練課下來,我們走路都很困難,身上的衣服就像在水裡浸泡過一樣。”大松的“魔鬼”訓練讓廣東隊內傷兵滿營,隊中患腰傷和腿傷的球員很多。不過不經大松允許,這些傷員沒人敢休息。

    有一位山東姑娘實在忍受不了了,瞪圓眼睛大聲罵道:“你這個鬼大松,我跟你拼了!”

    大松問翻譯這個姑娘說什麼。翻譯機靈地告訴他:“她說,大松你練吧,我才不怕你呢!”

    其實,大松已經從姑娘圓瞪的雙眼裡聽懂了她罵什麼了,因為,在日本,那些女排選手也這麼瞪著怒眼罵過他。

    但是,大松還是被中國姑娘的頑強精神感動了。姑娘們咬牙切齒地忍受著連做夢都想不到的“極限訓練”。淚水忍不住流出來了,用手抹去,還在撲救來球,而且臉上還露出笑容,雖然是一種哭笑,但畢竟還在笑!有位四川姑娘練到昏倒在地板上,醒來後還讓同伴扶著她去接大松不停打來的球。大松事後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儘管變成了那樣難看的姿勢,但中國姑娘們用手敏捷地抹去眼淚和頭上的汗水,仍然緊緊地跟隨我訓練。她們這時已完全忘掉了自己,拼出去了,這可以說是一種莊嚴的悲痛。”

    “魔鬼”也有感動時

    一次意外的長跑,使這位嚴峻的日本教練感動了。

    那天,上海舉行遊行,通往體育館的交通完全被堵塞。大松是上午11時進體育館的,當時遊行隊伍還沒有完全展開。而聯隊下午3時多準備出發時,車輛已無法通行。聯隊從上海市體委打電話到體育館,告訴大松這個情況,說隊伍可能要遲到一個半小時,大松一點也不通人情:“我不管遊行隊伍堵塞交通還是大轎車開不過來。必須準時進館,汽車開不動,那你們就馬拉松跑過來!”“好的,那我們就跑去。不過,就算拼命跑,也得跑一個鐘頭。”聯隊的人說。“一個鐘頭正夠時間。說4點鐘到,就必須4點鐘到!”大松說。

    一個小時以後,中國姑娘們汗水淋淋地跑到體育館向大松報到了。

    不容易動感情的大松,兩眼發熱,眼圈紅了。他連忙詢問她們是怎樣跑來的。

    姑娘們說,她們是穿過遊行隊伍的縫隙,繞小巷跑來的。大松打量著姑娘們,只見她們頭髮溼透貼著臉,衣衫水淋淋的,流的汗比一堂訓練課還多。他馬上拿起電話,告訴他下榻的賓館服務員,快送50個蘋果來。他說:“如果在日本,即使讓跑來,也不會真跑來。最後只能說聲‘沒辦法才遲到’。而中國隊員卻穿過層層的遊行隊伍,不停地跑到球場。這些年輕人,只要想做什麼,就無論如何要辦到。這種精神是偉大的,是一種大有希望的驚人力量。”後來,他又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道:“本來,華人就有不屈不撓的性格。把這種性格帶到了球場上,她們就有了一個絕不動搖的信念:為了國家,一切都要忍耐克服。”

    而中國觀眾盼望振興中國體育事業的精神,又使大松感到驚訝:體育館裡每天座無虛席。許多人一直看到深夜才散去。看到中國運動員練不動時,滿座的觀眾就一起拍手呼喊:“加油!加油!”

    於是,練不動的姑娘慢慢掙扎著開始活動。於是,觀眾們的呼喊聲更響,就像陣雷一般。這又給姑娘們注入了神奇的力量,使她們重新站立起來。於是,掌聲、呼喊聲越發響了。成百上千的觀眾不是旁觀者,彷彿自己也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大松後來深有感觸地回憶:“一個人的鬥志可以喚起千百人的呼喊聲;而千百人的呼喊聲,又能激起一個人的鬥志;這種光景,在別的國度裡是看不見的。”

    感慨“華人有福氣”

    周總理看重排球還有另一層深意。國際排聯第一副主席魏紀中先生回憶道:“1964年,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後的恢復期。剛開始復興,要求所有人艱苦奮鬥,堅持實幹。總理想借此提倡一種腳踏實地,奮發圖強的精神。”

    大松博文回憶他對周總理的印象,則說:“我見過周總理幾次,每次都發現他穿的洗得很乾淨的襯衣都是很舊的,袖口也磨得發毛了,一位大國的總理,這麼樸素,這麼樸實,這是華人的福氣。”

    一個月後,大松離開中國回國。離別前夕,他還進行了最後一次訓練。送別晚宴在深夜舉行。席間,他動情地說,中國有這麼多頑強好學的女選手,這麼好的觀眾,這麼關心排球的國家總理,不拿世界冠軍是說不過去的。他送給每個中國姑娘一條毛巾,說:“我送給你們毛巾,是希望你們今後流更多的汗水……”

    1978年,大松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他墓碑的碑文只有六個字:“有志者事竟成”。

    1979年底,在中國恢復奧委會席位一個月之後,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亞錦賽的冠軍,成為了“三大球”中第一個衝出亞洲的專案。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開始了“五連冠”的輝煌歷程。(魏紀中陳園園等/文)

    創造奇蹟——大松博文

    “魔鬼”的崛起

    曰本女排第一次來中國訪問是1957年。那時,中國女排一年前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剛獲得第六名,總的看來水平還不算高,但來訪的曰本女排卻更相形見絀:她們分別以0比3負於中國隊和北京隊,以1比3負於上海隊。按照當時的雙方實力對比,曰本女排短期內似乎還不能對中國隊構成很大威脅。然而,三年以後,一個驚人的訊息從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傳來了:在1960年舉行的第三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身材矮小的曰本人以獨特的打法打破了東歐列強的一統天下,她們接連戰勝了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勁旅,一舉奪得世界亞軍。從名單上看,曰本隊的隊長是1957年曾隨曰本女排來中國訪問過的運動員河西昌枝,而教練員卻不為人們所熟悉。但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在授獎儀式上,這位37歲的教練不但表情淡漠、眼神冷酷,而且據說在儀式結束之後他就把所得的一面獎狀撕的粉碎,並公開宣稱:他所希望和追求的決不是世界亞軍!儘管當時就有人對他的作法有所非議,但同時又不能不為這個彪悍的曰本人對世界冠軍的執著追求感到憂慮,認為對多年來稱霸世界排壇的東歐勁旅來說,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不久以後,曰本女排果然所向披靡,一再橫掃歐洲大陸。關於“遠東臺風”、“東洋魔女”的種種傳說不脛而走,而這個隊的教練就是後來被世人稱之為“魔鬼”的大松博文。

    1962年,第四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在莫斯科舉行。蘇聯《共青團真理報》記者在機場上採訪了大松,並請他談談參加本屆世界錦標賽的打算。據報道說,大松當時毫無表情,他冷漠而又堅定地回答說:“沒有別的打算,我就是來拿世界冠軍的!”第二天,莫斯科各報都登出了他的這番談話,但是卻沒有人認為他是口出狂言,相反地,信心百倍的大松和他的隊員們的到來,本身就對東歐列強造成了一種精神上的威懾。果然,在同曰本隊交鋒時,除連獲三屆世界錦標賽冠軍的蘇聯隊以1比3告負外,波、捷、羅、保、民主德國、巴西等隊紛紛以0比3落馬。“魔鬼”大松和他率領的“東洋魔女”在莫斯科第一次為他的祖國奪取了世界錦標賽冠軍。

    1964年10月在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排球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大松和他的隊員們又為曰本奪取了第一塊奧運會女排比賽金牌。至此,這個隊自1962 年以來已經整整取得了170場國際比賽的全勝,全部比賽共打了513局,日木女排勝510局、僅負3局。

    獨特的超負荷訓練使人們大開眼界

    1964年11月,大松率領由八名隊員組成的曰本貝冢女排(其中七人是奧運會金牌獲得者,一人是管理員)應邀來中國訪問,此行引起中國排球界的普遍關注。20日她們從廣州入境,21日下午5時到達北京。

    當晚在人民大會堂觀看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之後,時間已近午夜。但大松和他的隊員們又立即乘車來到北京體育館,為這一天沒有沒有來得及進行的訓練、補課。聽說曰本女排連夜要進行訓練,三千多名熱心的觀眾早就等候在體育館裡。零點時分,身材健壯、肌肉發達的大松精神抖擻地走進場內,場地上馬上就像開動了一部龐大的、快速運轉的機器。他不斷地呼喊著、命令選手們努力、再努力;隊員們也不停地呼喊著為自己鼓勁、為同伴加油。八名隊員有的揀球、有的供球,大松站在網前連珠炮似地把球扣出去,而接受訓練的隊員站在端線,先奔向左角摔救一個險球,然後馬上站起來跑向右角摔救大松猛扣過來的另一個球,這樣穿梭奔跑、反覆摔救。有人計時統計,大約每五秒鐘一個往返,至凌晨一時,僅3號谷田絹子一人就摔救了130 次。後來,她速度逐漸減慢了,筋疲力盡了,最後癱倒在地上大口喘氣,任憑大松怎樣喊叫叱責也站不起來了。而暴怒的大松仍然毫不留情地繼續把球衝她砸過去。這時,兩位隊員過來為谷田說情:一個不再繼續供球,一個過來試圖攔住大松。谷田也掙扎著爬起來,一隻手保護著腦袋,一隻手過來用力推大松的肩膀,咀裡還不停地說著什麼。那表情,既像埋怨教練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她太兇狠,又像一個有過失的女兒在向嚴厲的父親撒嬌。而大松卻仍然大吼大叫,又從別的隊員手裡把球搶過來,朝著谷田的後背、腿上連砸了幾下,才不甘心地勉強放她過關。

    公元1964年11月22日凌晨,在北京體育館裡,大松博文以獨特的方式對他的隊員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去進行的超負荷大運動量訓練,確實使中國觀眾大開眼界。人們驚訝,人們讚歎:原來世界冠軍是這樣進行訓練的,她們果然名不虛傳!

    他說,他年輕時就喜歡排球,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剛滿19歲,他被徵入伍,並且馬上被派往中國,起先駐紮在奉天(瀋陽) ,以後也到過北平(北京)。 1944年作為曰本遠征軍被派往緬甸。曰本戰敗投降,他在當地被解除了武裝,後來被美軍遣送回國。剛剛戰敗的曰本,百業凋零,生活、就業都十分困難,年輕的大松博文也陷入深深的苦悶。後來他在大阪一家紡織廠找到一個辦事員的工作。面對不景氣的社會現實,他的朋友有的激憤不滿,有的意氣消沉,而大松博文在經過長期苦悶和反覆的思考之後卻下決心要為他的祖國作一件事情。他想到了排球,他想組織一個球隊,而為了振奮曰本民族,他的球隊必須成為全曰本冠軍和世界冠軍!當然,大松的計劃一經宣佈馬上引來了一陣訕笑。人們不能相信,像奪取全曰本冠軍和世界冠軍這樣的大事情會能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完成。何況,大松本人也並不是一個特別出類拔萃的排球選手。工廠老闆原吉平支援他組織球隊。一方面,老闆器重這個意志堅強但平日寡言少語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有人組織起一個球隊為工廠作些宣傳、廣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條件也很明確:一切訓練、比賽都必須在工作之餘進行。在達成協議之後,大鬆開始著手組織他的球隊----“大曰本紡織公司貝冢紡織廠女子排球隊”。那是1952年,大松29歲。

  • 3 # V視角看球

    而且訓練非常嚴格,是有名兇殘拍的教練。

    俄羅斯的卡爾波夫教練,日本的大松博文,都是要求非常高,非常苛刻的教練。

  • 4 # 體育頭等艙

    大松博文,日本女排的傳奇教練,也是中國女排能夠鵲起世界的引路人。大松博文20歲的時候就入伍參加了二戰,經歷過1944年的英帕爾戰役,在那場戰役中,日軍傷亡達到了6.5萬人,大松博文是一個從死人堆裡回來的幸運兒。

    回到日本以後,1952年,大松博文擔任了一家紡織廠女子排球隊的教練,在這裡,大松博文開始了自己嚴酷的訓練,進而得到了“魔鬼教練”的稱號。

    首先在訓練時間上,因為隊員白天要在工廠工作,所以大松博文的訓練時間從下午四點一直持續到半夜,而且訓練強度也非常大。但就是在這樣的訓練模式下,一隻紡織廠女子排球隊打到全國冠軍,獲得世錦賽冠軍、奧運冠軍。

    為此,周總理特意把大松博文請到中國,指導中國女排的訓練。僅僅一個月時間,華人就開始見識了什麼是魔鬼式的訓練。

    在訓練中,大松博文給隊員的扣球,其力度之大、頻率之高、角度之刁,都是中國排球界,甚至是體育界都聞所未聞的。一位當年的隊員回憶道:“練到後來,我頭髮暈,眼發花,房子也旋轉起來了,但我還得不停地去飛撲大松打來的球……”

    大松博文還發明瞭一種滾翻救球的技術動作,使中國姑娘們摔得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站都站不穩。中青女排隊長曲培蘭,居然完成過連續翻滾500次救球的恐怖資料。

    大松博文當然也不是隻會魔鬼訓練而已,他還創造性了發明了許多技術動作:發明了許多排球技術:勾手飄球、前臂墊接發球。就是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和新式技術動作的作用下,中國女排在一個月內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後來袁偉民師承大松博文,更是提出了三從一大的概念: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楚莊王倒下後,為何楚國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