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sir讀書

    首先要說的是,楚莊王死後,楚國並沒有一蹶不振。事實上,整個春秋中期的歷史,概括言之,就是楚與晉的對抗。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死後,其子熊審嗣位,是為楚共王。熊審雖年幼,不過十歲,但他的父親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楚國內部也基本安定,所以楚國霸業不僅沒有隨霸主而去,反倒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兩年後,即公元前589年十一月,挾降衛、服魯之威,楚令尹子重召集諸侯大會於蜀。這是整個春秋時代規模極大的一次會盟,參加者共計十四個國家,除了楚、魯、宋、陳、衛、鄭等重要諸侯之外,尚有曹、邾、薛、鄫等彈丸小國,而且,東方大國齊國和遙遠西方的秦國也都派人參加。也就是說,除了晉國,當時國際上有頭有臉的大小國家悉數到會。

    (楚人歷史上最經典的事件:問鼎中原)

    這是一次令晉國咬牙切齒的會盟。

    晉國雖然憤恨,卻不敢直面楚人的威脅。當楚國大軍接連討伐它的盟友衛國和魯國時,晉國選擇了沉默和躲避。於是,當盟友們在蜀地會盟壇上向楚國表示臣服時,晉國只能懷著憤怒、痛恨,或者還有一絲恥辱,籌劃著“反攻倒算”的時機。

    蜀地之盟,雖然有人說諸侯是迫於楚國威壓而來,因而會盟是缺乏誠意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盟辭不過都是空話,但是縱觀整個春秋時代,大大小小的會盟數百上千次,有多少會盟可稱真誠?又有幾句盟辭沒有淪為空言?籲求眾神監督執行的神聖盟約,要求國君遵循內心的道德律令,要求人的真誠和對懲罰的恐懼,殘酷的現實世界中,實力卻是唯一的標準。因此,很多時候,盟誓歸盟誓,是否遵從則是另一個問題——你有實力,自然眾人追隨,你實力不濟,他們就會轉而追隨更有實力者。

    在利益面前,昂首的總是實力,低頭的總是道德。

    諸侯來會,正式承認楚國的霸業,無論自願還是被迫,都是緣於楚國的實力。

    (到了戰國前期,楚國依然很強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蜀之盟是楚人家譜上的巔峰時刻,它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威懾,迫使眾多諸侯俯首臣服,勢力範圍廣袤遼遠,盛極一時,雖齊桓、晉文莫可與之相比。

  • 2 # 耿伯昭

    楚莊王是春秋時期的諸侯王,莊王之後的三百餘年,從春秋跨越到戰國,楚國都是實力強悍大國。尤其是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之後,歷經宣王威王,楚國才走到實力最巔峰。楚國的衰落始於懷王后期,後期的考烈王也曾一度中興。何來莊王之後楚國就一蹶不振之說?!

  • 3 # 多雲sky

    我要說的是有3大原因。

    第一,楚國不能充分引入外來人才,人才流失比較嚴重。比如後來的伍子胥,白公都是失意者。令尹,莫敖,司敗,司馬等高官多是楚國王子和高階貴族把持。

    第二,則是晉國的強大。晉國在晉厲公,悼公時期再次崛起,並聯系吳國制衡楚國。楚國被迫兩線作戰,沒有閒暇處理內政。

    第三,是楚國內部王位繼承多次出現問題。楚靈王,楚平王都是謀反上位,國家內亂不斷,削弱了國力。

  • 4 # 閒閒老人趙秉文

    楚莊王死後,楚國貌似是沒有什麼太出名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一方面是楚國忙於內亂,權力鬥爭,最出名的就是楚國王子商臣弒君,這種血肉相殘的悲劇像魔咒一樣在楚國曆史上一再發生。雖然有過吳起變法,但楚悼王死後,吳起也遭反對改革的貴族殺害,最後一位楚王倒是有點骨氣,雖然也是篡位上臺,但上臺後多次打敗秦軍,無奈還是輸給了秦國名將王翦

  • 5 # 晉公子

    楚莊王死後,楚國絕沒有一蹶不振,事實上,此後楚國與晉國的爭霸戰爭一直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楚靈王時期達到高峰。在楚靈王死後,楚國的春秋霸業才告結束。至於終結的原因,可以看看下文:

    01

    公元前529年的那場政變爆發之前,楚靈王所統治的是一個空前強大的楚國。強大到什麼程度?強大到它可以完全無視老對手晉國的存在

    吞併陳國之後,楚靈王揮師滅蔡。晉國大夫荀吳向執掌國政的中軍元帥韓宣子發出了強烈警告:

    “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晉之不能亦可知也已。為盟主而不恤亡國,將焉用之?”

    ——《左傳·昭公十一年》

    荀吳批評道,晉國身為諸侯盟主,在楚國肆意兼併弱國之時卻不敢站出來捍衛國際秩序,伸張公理正義,這等於向天下諸侯承認了我們的無能。上一次楚國發兵滅陳,我們見死不救,已經讓晉國的國際信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這一次楚國吞蔡,我們依然無所作為,那麼從此之後天下就再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奉晉國為主了!

    迫於國內輿論的巨大壓力,韓宣子在公元前531年秋天召集厥憖會盟,宣稱將共謀救蔡。

    但鄭子產一眼就瞧明白了,晉國的所謂會盟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它才不會為了蔡國而冒險與楚國開釁呢。看到鄭國大夫罕虎正忙著治裝上路,趕赴盟會,子產冷冷地說道:“你不必去了,別指望他們能拯救蔡國。”

    果然,會盟之後,晉國實施的所謂救蔡行動僅僅是象徵性地派大夫狐父出使楚國,輕聲請求楚靈王放棄對蔡國的吞併。結果可想而知——強橫的楚靈王乾脆地表示了拒絕。

    吞併蔡國之後,楚靈王下令在陳縣、蔡縣和東、西不羹修築城池。從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四個“賦皆千乘”的楚國大縣兵連勢結,共同構成了對鄭國乃至對周朝王畿的鉗形攻勢。此時的楚靈王已經憧憬著揮師北上,求田於鄭,分鼎於周了。

    眼看鄭國可能遭到瓜分,王室可能遭到凌虐,曾經以“尊王攘夷”號令諸侯的晉國在做什麼呢?

    答案是:北攻鮮虞。

    它將自己的軍隊派向河北,驅逐聚居在那裡的鮮虞部落,意圖侵吞他們的土地,卻沒有派遣哪怕一兵一卒南下勤王。和拯救周天子的生死比起來,還是擴充地盤來得更加實惠吧。

    回想當初,即位僅僅四年的晉文公不顧楚強晉弱的困局,毅然決定發兵救宋,與楚國決勝城濮。再看看眼下韓宣子避開雄楚、北攻鮮虞的決策,不得不承認,晉國真是英雄氣短,日漸市儈了。

    大城陳、蔡、不羹,發生在公元前531年。此時的楚靈王環顧宇內,只有東南方向的吳國還沒有臣服在他的威權之下。

    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兩年之後,楚靈王一生第四次東征吳國的過程中,一場將他置於死地的政變爆發了。政變的主角正是他的少弟公子棄疾。

    02

    覆盤楚靈王盛極而衰的歷史,他被公子棄疾趕下王座的悲劇正是從任命棄疾為蔡縣縣公開始的。

    那是公元前531年12月的事情。彼時的公子棄疾跟隨楚靈王鞍前馬後,滅陳吞蔡,屢立戰功。戰場上的傑出表現逐漸為他贏得了楚靈王的信任。

    可是,當楚靈王就任命棄疾為蔡縣縣公一事向申無宇徵求意見的時候,無宇卻態度堅決地表示了反對:

    “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棄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

    ——《左傳·昭公十一年傳》

    無宇鄭重其事地告誡楚靈王,太子、王兄弟、貴寵公子、公孫以及世卿這五類貴胄是不能任命為封疆大吏的。無宇的這個看法很可能是基於普遍性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公元前666年,晉獻公將太子申生調離國都絳邑,差他鎮守曲沃,大夫裡克也曾提出過反對,至於理由,同無宇一般無二。

    但是,楚國的政治文化和歷史傳統自有其區別於晉國的特殊性在。楚國對外擴張,滅國設縣,遴選縣公的標準通常是任親必選賢,選賢必論親。以公室親族治理縣邑,以保證王權的穩固。

    因為職務不能世襲,所以縣公想要坐大邊疆,構成對王權的挑戰,機會並不大。這也是為什麼楚國把這一級行政機構稱之為“縣”的原因——“縣”意通於“懸”,意思是治縣的權力懸(即遙控)於國君的手中。

    公子棄疾作為蔡縣縣公的候選人,論親疏,他是楚靈王的同胞兄弟;論才能,陳、蔡之地都是他浴血奮戰打下來的。難道棄疾不是蔡縣縣公的最佳人選嗎?

    有鑑於此,當無宇阻諫楚靈王對公子棄疾的任命時,楚靈王當即提出了質疑:“陳、蔡、不羹可是掌握在我而不是他棄疾的手裡,難道這樣還不能高枕無憂嗎?”無宇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左傳·昭公十一年傳》

    申無宇的預言最終的確是應驗了,但這不免引起我們更深的疑惑:為什麼“選賢論親”這個楚國曆代沿用,均行之有效的縣公任免原則到了楚靈王這裡突然不起作用了?為什麼在這個原則下遴選出來的公子棄疾最後要造反,而且還能夠成功政變呢?

    03

    我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申無宇說的“棄疾在外,鄭丹在內”這8個字當中。

    申無宇的這8個字基本概括出了楚靈王執政十幾年來選官任官的最大特點:對中央官吏的人選,楚靈王更偏好那些從別國投奔楚國的客卿。至於楚國的本土貴族,楚靈王反而更願意讓他們離開中央,到地方去任職。之所以形成這個用人規律,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出於鞏固王權的考慮。

    正如我之前所說,弒君篡位的楚靈王自即位以來遲遲未能完成對楚國政治勢力的整合,本土貴族當中一直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反對者。

    在政變弒君之前,楚靈王(那時還是公子圍)擔任令尹,蒍掩擔任大司馬。大司馬與令尹並稱“二卿士”,是楚國官僚體系中權力最重的兩巨頭,更兼蒍氏家族自楚莊王時代以來一直是楚國政壇舉足輕重的政治世家。

    忌憚蒍掩會成為自己發動政變的障礙,楚靈王藉故殺死了他,並且還侵吞了他的家產。政變成功之後,楚靈王再接再厲,繼續打擊蒍掩的同宗蒍居,又削奪他的田產。

    不但打擊蒍氏家族,對楚國的另一支老牌貴族若敖氏家族,楚靈王也沒有手下留情。

    《左傳》記載:

    王奪鬥韋龜中犨,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

    ——《左傳·昭公十三年傳》

    楚共王在世時五子奪嫡,鬥韋龜支援的是五公子棄疾,而非二公子圍(即楚靈王)。鬥韋龜不但自己支援棄疾,還將兒子蔓成然託付與他,寄希望於棄疾有朝一日能上臺執政。對這父子倆,楚靈王先是削奪了他們的封邑,繼而又將蔓成然調離中央,到郊區任職。

    楚靈王執政期間曾經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移民行動,時間分別在執政第三年(公元前538年)兼併賴國、第八年(公元前533年)兼併陳國和第十一年(公元前530年)兼併蔡國之後。

    幾乎每一次移民計劃的出臺都會遭到楚國貴族的猛烈抨擊。從鞏固君主權力、打擊世襲貴族的角度去推測,這些移民計劃的目的除了加強對新佔領區的統治外,很可能還包含著將楚國舊貴族連根拔起,遷往邊遠地區的算計。

    若敖氏家族在楚靈王的祖父楚莊王執政時期曾有過叛亂的前科,因此對若敖氏的風吹草動,楚靈王尤為敏感。公元前530年,有人向楚靈王進讒言,中傷若敖氏家族的成虎。楚靈王抱著寧可枉殺、不可放過的態度,不待證據核實下便對成虎痛下殺手。

    在這樣的鐵腕打壓下,本土的舊勢力一個接著一個被楚靈王擠出中央,那空出來的職位和工作由誰來接手呢?

    楚靈王於是大量啟用自他國投奔楚國的客卿們。鄭國來的然丹,許國來的許圍,蔡國來的蔡洧……,構成了圍繞在楚靈王身邊的新班底。

    因為客卿在楚國沒有根基,就算坐在中央也無法構成對楚靈王的威脅,因此他們反而成了楚靈王最信賴的臣僚。然丹這個外華人甚至被楚靈王身邊的太僕析父稱頌為“楚國之望(眾人敬仰之人)”,可見楚靈王對他的器重。

    打壓世族,重用客卿,楚靈王用這種方式開啟了楚國政壇的大換血程序。他原本期望藉此清除異己,鞏固權力,但最終還是失算了。

    被排擠到邊地的楚國舊貴族對楚靈王懷恨在心,為了奪回失去的政治利益,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坐鎮蔡縣、素有寬和之譽的公子棄疾,準備擁戴他上臺以與楚靈王做生死之搏。

    至於楚靈王倚重的客卿們,他們的忠誠可不像楚靈王以為的那樣可靠。

    許圍本是楚靈王為了控制許國而扣留在身邊的人質,公元前533年的那場大遷徙中,許國被楚靈王遷徙到城父,對這件事情許圍一直耿耿於懷。

    至於蔡洧,雖然受到楚靈王的寵信,但楚靈王發兵滅蔡之時,蔡洧的父親不幸死在了戰火之中。家仇國恨,又豈是楚靈王的區區恩惠所能抹平的呢?

    大換血之後,不但楚靈王期望中的政治整肅沒有如期而至,楚國政壇的撕裂與仇恨甚至比原來更深,而仇恨所注的焦點,正是楚靈王本人。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晉國的綏靖政策下,楚靈王賓服魯、衛,吞陳滅蔡,貌似強大無匹,卻一次又一次地在東征吳國的道路上折戟沉沙,鎩羽而歸——這個表面強大的國家裡,心懷異志的人太多太多了。

    失勢的貴族們即將在邊地發難,對此,楚靈王毫無警覺,所以他最終拒絕了無宇的正確意見,堅持任命公子棄疾為蔡縣縣公。

    此後不久,楚靈王踏上了一生中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討伐吳國的征程。行前,他命令蔡洧留守郢都,自己則親往乾溪,指揮五大夫的伐吳行動。

    只是這一走,楚靈王再也沒能回來。蒍居、蔓成然、許圍、蔡洧,這一個又一個潛在的反對者私下串聯,共同編織起一張政變的大網,將那個還在夢裡憧憬著滅吳稱霸的楚靈王困死了。

  • 6 # 欲雲談史論今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執政時期是楚國曆史上的一個高峰。在他之後,楚國就走向了一個階段性低潮期:先是楚共王時期鄢陵之戰敗於晉國,失去了霸業;楚共王后,他五位兒子先後爭立,讓楚國國力大大損耗;公元前529年,楚平王最終得以登上王位,卻因重用小人,屠殺賢臣而造成了楚國內亂,迫使伍子胥逃奔吳國尋求復仇;公元前506年,吳人聯合蔡國攻入楚都,楚國幾乎被滅國。因此,自楚莊王死後,雖然不能說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但在楚莊王死後的八十多年內,楚國確實逐漸走向了衰落。

    為什麼自從楚莊王倒下後,楚國會走向一個階段性的低潮期?為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先得知道楚莊王為什麼能稱霸成功。

    自從齊桓公之後,晉國逐漸強大起來,晉國便成為了楚國爭霸道路上的最強大競爭對手。可自從晉文公去世之後,晉國一方面在崤之戰後與強大的盟友秦國結成死敵,另一方面晉襄公死後,趙盾專政讓晉國政壇陷入了長達部鬥爭。內外交困之下,晉國逐漸陷入了衰退期。

    而楚國則恰恰相反。

    從楚成王執政晚期開始,楚國先後經歷了城濮之戰的爭霸失利、楚穆王的弒父篡位、楚莊王執政早期的大饑荒和內外動亂,可以說是從低潮期走向了一個逐步恢復提升時期。到了楚莊王執政中後期,楚國國力恢復到了一個新高點。

    一進一退之間,最終在公元前597年邲之戰楚莊王率軍戰勝了人心不齊的晉軍,稱霸成功。邲之戰,如果不是晉人內部矛盾重重,楚莊王能否取勝還是個未知數。也就是說,邲之戰楚國的勝利,並非是楚國在實力上取得了絕對上風,只不過是楚國內部更為團結罷了。

    不解決內部的政治衝突,晉人就不可能再參與東周爭霸。因此,在邲之戰後,晉國內部就放棄了爭霸,而轉而專心向晉國東北擴張,先解決晉國周邊的威脅。

    在晉國退出之後,楚莊王才開始毫無顧忌地在東周黨同伐異:公元前597年冬,伐蕭;公元前596年,伐宋;公元前594年再度伐宋,並臣服了宋國。臣服宋國,標誌著楚國稱霸的最高峰,三年後楚莊王就去世了。

    楚莊王稱霸雖然獲得了成功,但楚國付出的代價也極其巨大:楚軍在伐蕭之時,士卒們都凍得瑟瑟發抖,是楚莊王親自一一撫慰才得以讓士卒們恢復了戰鬥力,得以攻克蕭國;圍攻宋國時,楚軍糧食幾乎耗盡,才勉強讓宋國投降。

    由於得不到周王室支援,楚國稱霸只能是依靠武力強行去攻打那些異己之國,使得楚人爭霸要比晉國消耗更多的資源,這當然使得楚國國力消耗巨大。況且在楚莊王死後,兒子楚共王年僅十歲;幼君執政,讓楚莊王之後的楚國在政治上更難有所突破。

    而此時,晉國一方面在東北滅赤狄潞氏國擴張領土,搶佔了天下之脊;另一方面又殺死了先縠,解決了內部不和的罪魁禍首。因而在邲之戰十多年過後,晉國已重新進入了一個恢復上升期。

    所以,在楚共王即位後,楚國在與晉國的爭霸過程中,又重新落入了下風。最終,在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中,楚軍被晉人擊敗失去了霸業。

    鄢陵之戰後兩年,晉國再次內亂。但這次內亂,卻意外地讓晉國收穫了一位新的霸主:晉悼公。在晉悼公的領導下,晉國又走向了一個新高度。公元前562年,在徹底臣服鄭國後,晉悼公宣佈稱霸成功。

    楚共王則不得不吞下了徹底失去父親所創霸業的苦果,於公元前560年鬱鬱而終。

    楚共王死後,他的五位兒子先後爭立,進一步削弱了楚國國力:楚康王的執政,算是中規中矩;楚靈王好大喜功,又奢侈無度;楚平王信任讒臣,奢侈而執政昏庸。最終,經歷了楚靈王與楚平王兩代國君的消耗,楚國國力陷入了一個谷底,於公元前606年被吳國攻入了郢都,差點被滅國。

    楚莊王倒下後,為什麼楚國會走向下坡路?

    核心在於,楚國整體上缺乏了自我修復的能力。

    在邲之戰戰敗後,晉國能及時調整戰略重心來渡過這段低潮期;晉厲公之亂後,晉悼公的出現,讓晉國很快就拜託了這次內亂造成的惡劣影響,重新踏上了爭霸的道路。從這兩件事中可見,晉國在制度上具備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

    可楚國卻不同:在楚共王時期,荀罃採取“三分四軍”的戰法耗光了楚國國力;在楚平王時期,楚人伍子胥又採取“三分吳軍”的戰法,不但再次耗盡楚國國力,還趁機攻入了楚都,讓他復仇成功!

    楚人之所以兩次掉入同一陷阱,就是因為楚國制度本身缺乏亡羊補牢的能力。楚莊王之後的歷任楚王,缺乏了他在用人上不拘一格的大度。楚莊王後對楚國傷害最大的兩個人,申公巫臣是楚莊王身邊重臣,伍子胥是楚莊王身邊嬖人伍參之後。為什麼楚莊王時,這兩大家族都是楚國功臣,他一死就成了楚國敵人?

    這或許才是楚人最應深入反思的話題吧!

  • 7 # 楊朱學派

    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國。晉國成為霸主。與齊國十幾年的短暫霸業相比,晉國稱霸長達140年。在此後近一個半世紀的晉楚爭霸中,楚國只稱霸三年。

    下面詳盡解析楚莊王時的楚國霸業。

    從魯宣公元年至十一年,晉國五次伐鄭,楚國七次加兵。魯宣公十一年,即公元前598年,楚子再次伐鄭,鄭公子去疾(子良)提出了“與其來者可也”的外交策略。即誰來伐我,我就歸順誰。於是,鄭楚結盟。鄭在於楚結盟的同時,也事晉國。

    次年,楚子伐鄭,揭開了邲之戰的序幕。楚國圍鄭三月,而克之。鄭襄公脫去上衣,表示願認罪服罰。鄭國派賢大夫子良入楚為人質。鄭楚結盟。

    夏六月,晉師救鄭。至黃河,聽聞鄭國已經與楚國結盟。三軍統帥荀林父與士會等諸位大夫都認為晉師長途奔波,而楚師休整多時。主張撤軍,等待恰當的時機,再來伐鄭。

    唯獨先轂主張繼續伐鄭,但遭到了眾大夫的一致反對。固執的先轂獨自率領自己的部隊渡過黃河。

    知莊子稱,先轂必敗無疑。韓厥對荀林父說:你作為統帥,先轂戰敗,你也有責任。於是,荀林父帥晉師支援先轂。

    由於先轂不聽主帥號令,在邲之中,晉師敗績。次年,晉人誅殺先轂,並滅其族。

    晉國此時正在積蓄力量:當年六月,晉荀林父敗赤狄於曲梁,繼而滅璐。次年,晉滅赤狄。

    雖獲得晉楚爭霸戰的勝利,但親楚的只有鄭、陳、蔡少數諸侯。大多數諸侯依然親附晉國。

    魯宣公十五年,楚國大舉伐宋,圍宋九月。宋都易子而食。宋國無奈,只好派華元入楚為人質,並與楚國結盟。宋楚結盟後,諸侯紛紛背晉親楚。

    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楚國大會諸侯於蜀。魯、齊、秦、宋、鄭、衛、陳等諸侯參與會盟。楚莊王終於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三位霸主。

    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楚國稱霸的時間是從邲之戰勝利開始,到鄢陵之戰失敗結束。其實不然,三年之後,以宋為代表的諸侯又紛紛親晉。魯成公五年,晉會合魯、宋、衛、曹伐鄭。鄭晉結盟。楚子伐鄭。諸侯救鄭……又一番拉鋸戰在鄭國上演。

    魯成公五年,晉會合魯、宋、衛、曹伐鄭。鄭晉結盟。楚子伐鄭。諸侯救鄭……又一番拉鋸戰在鄭國上演。

    楚國與晉國的爭霸中再次處於下風。為了重振霸業。楚國與齊國結盟,又與秦國結盟。

    晉國在鞌之戰中打敗齊國,瓦解了齊楚同盟。齊國轉而與晉國結盟。晉國又在麻隨之戰中打敗秦國,瓦解了秦楚同盟。(由於秦國被視為夷狄,晉國並未與之結盟)

    由於晉國在鞍之戰中戰勝齊國,齊國事晉。魯成公七年,楚國伐鄭之時,齊國會合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

    鄢陵之戰前,晉國主持了一次大規模會盟,不但有宋、衛、鄭、魯四個二等強國,亦有齊國參加。鄭國還討伐楚,取新石。

    由上可知,在鄢陵之戰前,楚國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楚國稱霸的時間並非史學界公認十幾年,而是僅有短短的三年。

    楚國為了對抗晉國。把土地割讓給鄭國,使鄭國與之結盟,對抗晉國。鄢陵之戰後,晉國成為超級霸主。楚國再也無力與之對抗。

    楚莊王在位時,楚國就已經失去霸主地位。即使其再多活十幾年。楚國照樣會在鄢陵之戰中慘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太平天國的「幹王」洪仁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