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商心得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中國歷史上有口皆碑的一代英主。他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至理名言,為後代帝王所汲取和借鑑。他所統治的時代即“貞觀之治”,生產發展,國盛民強,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影響的,尤其是在東亞地區更是名副其實的霸主。然而在他晚年時期,大肆舉兵東征,由於軍事上的失誤,三次東征都不勝而歸,未能征服一個區區小國——高麗,最終病歿。第一次東征正面強攻誤戰機唐朝東面的高麗、百濟、新羅三國在唐初時就遣使朝貢於唐,並分別被冊封為王。貞觀十八年(644年)十一月,高麗西部頭領蓋蘇文政變成功,自封莫支離(相當於唐朝兵部尚書兼中書令之職),專擅國政,並南聯百濟、倭國頻頻發兵進攻新羅國,企圖西抗唐朝,充當東方盟主。而唐太宗李世民自滅東突厥後便有主盟全亞之圖,於是乘新羅國抗拒唐廷之機,宣佈蓋蘇文罪狀,並欲舉兵討伐。貞觀十九年(645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至定州(今河北定縣),語重心長地對侍臣說:“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次出師未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乃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餘力以取之。朕自發洛陽,唯瞰肉飯,雖春蔬也不之進,懼其煩擾(百姓)也。”他一面召集侍臣和留守太子交待事項,堅定諸臣之心;一面看望生病士卒,並託付州縣治療。因此士民爭參徵役。李世民從定州出發,親佩弓矢,手結雨衣於鞍後。又自定州沿途設定烽火臺,每隔十里一烽,達於遼東城。並與太子約定,克遼東時,舉烽以聞。同月,太子詹事李世績等率主力急趨遼東,展開遼東城圍攻戰。李世績自柳城(今朝陽縣)進發時,大肆聲張進軍懷遠鎮(今瀋陽市西南),而潛師北趨甬道(隋伐遼時所設浮橋,今遼中縣西北),出高麗不意。四月初,李世績自通定鎮(今瀋陽市北)渡遼水,高麗大駭,城邑皆閉門自守。先頭部隊張儉以胡兵為前鋒,渡遼水後攻建安城(今營口市東南),破高麗兵,斬首數千級。四月下旬,夏江王李道宗越過新城(今海城縣)攻破蓋牟城(今蓋縣),虜獲2萬餘人,糧食10萬餘石。張亮率舟師自東萊渡海襲卑沙城(今旅順西北),破城俘獲8000餘。五月,李世績進攻遼東城(今遼陽市),高麗遣步騎4萬馳援,經蓋牟城時,李道宗派4000騎迎擊,大敗高麗軍,遂達成阻敵援軍之使命。五月中旬,唐太宗李世民渡遼水引援軍趕至前線,在進軍中“過河拆橋”,以堅士卒之心。李世績攻遼東城,用拋石車、撞車猛攻12晝夜,高麗兵在城上積木為樓,進行抵抗。唐太宗李世民親引精兵圍城數重,鼓譟聲震天地。五月十七日南風甚急,唐太宗遣銳卒登衝竿之末,焚其南樓,火延燒城中,屋宇皆盡,高麗力戰不能敵,城遂破,殺敵萬餘,俘獲男4萬之眾。六月,唐進軍白巖城(今撫順市南)。李世績攻城西南,唐太宗攻西北。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箭,唐太宗親為其吸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動。城主孫代英暗派心腹請降,臨城投刀鉞為信,且說:“奴願降,城中有不從者。”鑑於此,李世民將唐旗交於使者,並說:“必降者宜建之城上。”孫代英把唐旗插在城頭,城中人皆以為唐兵已登城,皆服從投降,遂拔白巖城。唐太宗臨水設幄受降,並採用釋俘、優俘政策,以瓦解高麗軍心。李世民將白巖城置巖州,孫代英為刺史。放歸城中萬餘男女,並賜以衣食;對80歲以上的老者,還賜予布帛;對其他地方之兵在白巖者,悉慰諭給糧仗,任其所之,於是投降士兵皆從軍效力。白巖城既下,遂展開安市會戰。六月十一日,唐太宗李世民率大軍發遼東,於六月二十日至安市城(今遼陽市南),即列營進攻。次日高麗北部耨薩(酋長,相當於唐的都督)高延壽和南部耨薩高惠真,率高麗兵15萬救安市。唐太宗乃命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突厥千餘騎以誘之,兵始交而偽退,高麗兵追之,被誘至安市城東南8裡依山而陣。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悉召諸將問計。長孫無忌說:“臣聞臨敵將戰,必先觀士卒之情。臣適行經諸營,見士卒聞高麗兵至,個個摩拳擦掌,喜形於色,此必勝之兵也。”唐太宗遂與長孫無忌等領數百騎登高觀山川形勢,分析敵人可能伏兵的地域和進出的道路,並看到高麗合兵為陣,長約 40餘里,此時,李道宗獻計說:“高麗傾國以拒王師,平壤之守必弱。願借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則數十萬之眾,可不戰而降。”唐太宗不聽,卻作殲滅部署:命李世績率1.5萬陳於西嶺;長孫無忌率精兵1.1萬為奇兵,自山北出狹谷,以衝其後;自率步騎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主力隱伏佈陣,聞鼓角齊出奮擊。並命有司設立受降幕於朝堂之側,以備受降之用。高延壽等獨見李世績佈陣,即督兵進攻。站在高處觀戰的唐太宗看見擔任奇襲任務的長孫無忌部隊塵煙驟起,判斷他們已與敵交上鋒了,遂命鳴鼓角,齊舉旗,令各路軍馬並進攻擊,高延壽大懼,欲分兵抵抗,而其陣已亂。此時唐軍應募勇士薛仁貴欲立奇功,大呼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唐軍傾兵乘勢猛擊,高麗兵大潰,斬首2萬餘。高延壽收集餘眾,依山自固,唐太宗將其圍困,長孫無忌盡撤橋樑,斷其歸路。高延壽、高惠真率其眾3.6萬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受降後,把耨薩以上的酋長3500人遷往內地,餘眾使還平壤;又以高延壽為鴻臚卿、高惠真為司農卿,以鼓勵投降。被釋放者俯首叩地,歡呼之聲聞於數里。高麗舉國大駭,黃城(今瀋陽南)、銀城(今鐵嶺南)皆自行撤退。七月五日,唐太宗移營安市城東嶺列長圍以攻該城,又遣張亮率所部水軍趨建安(今遼寧蓋縣東北青石關),阻敵增援安市。李世績督諸軍攻安市,並讓高延壽等投降將士到城下誘降,但城中堅守不為所動。因該城有精兵固守,特別是安市城裡的老百姓害怕被唐軍坑殺,則抱定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唐軍久攻不下,唐太宗甚怒,令李道宗在城東南角築土山,架設5道木橋登城,但敵人也不斷增加城牆的高度以拒之。當唐軍所築土山已可俯視城內時,土山壓崩了城牆,高麗 100多人從城牆缺口出戰,奪佔了土山,唐軍連攻3日未能奪回。士兵分番交戰至九月,唐軍仍不能攻佔。李道宗徒跣負荊請罪,唐太宗說:“汝罪當死,但朕以漢武殺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且有破蓋牟、遼東之功,故特赦汝耳。”此時,降將高延壽、高惠真等獻計說:“奴既委身大國,不敢不獻其誠,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與妻子相見。安市人顧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今奴以高麗10萬餘眾望旗沮潰,華人破膽。烏骨城耨薩老耄不能堅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後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眾將均認為此舉可行。唐太宗正準備採納時,長孫無忌卻阻攔說:“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10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趨而進,此萬全之策也。”唐太宗被說服了,但鑑於遼東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以及此高麗蓋蘇文為挽救頹勢以厚禮唆使薛延陀攻唐,唐太宗乃決計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國。第二次東征隨遇而戰無重心自從唐太宗第一次東征無功而返,蓋蘇文更加驕狂,對唐使者倨傲,並且一再違抗唐太宗的敕令屢次侵犯新羅國。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詔不受其朝貢,準備再次討伐。次年三月唐太宗第二次舉兵東征,討伐高麗。出兵之前,唐太宗鑑於上次東征不勝而返的教訓,召集大臣商討對策。朝議認為,高麗依山而城,攻之不可猝拔。但經前次征討後,高麗國的農田水利遭到大面積破壞,土地未曾耕種;所攻克的城市,糧秣物資也被沒收殆盡;再加上其旱災嚴重,高麗國民大都處於半飢餓狀態。今若數遣偏師,更迭擇其疆場,使其疲於奔命,意在誤其農時,數年之間高麗便會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如此唐軍可不戰而勝。經朝議後,唐太宗李世民決定對高麗採取長期擾亂與破壞之戰法,令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總管,率陸軍3000人,會合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而進。令左武威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總管,領兵萬餘人,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進。水陸兩軍都編配有習水善戰計程車卒。李世績率軍渡遼水,焚燬南蘇(今新賓境)等數城,高麗守城者多背城拒戰,唐軍乃進行破壞戰,於五月而還。牛進達率水軍萬餘人攻入高麗境內,歷經大小戰鬥百餘次,皆戰無不捷。七月,攻破石城(今遼陽東北),深入積利城(今平壤西),高麗兵萬餘出戰,唐軍斬首敵軍約兩千餘而還。八月,唐太宗李世民敕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發江南宣、潤、常、蘇、湖、杭、越、臺、婺、括、江、洪12州的工匠,造大船數百艘以備擴充水軍徵用。此間西部邊境發生了征討龜茲、翠微、玉華、營繕等戰事。再加上12月,高麗王使其子莫支離任武來唐謝罪,唐太宗許之。就這樣在毫無戰略重心的情況下,隨遇而戰,第二次東征又不勝而返。第三次東征未竟遂亡續戰火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一月,新羅國王病死,唐太宗封其國王妹妹為樂浪郡王。唐太宗又命右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萬乘樓船戰艦,北渡北海灣再擊高麗,進破泊灼口(今新義州附近),俘獲甚眾,為翌年大規模進攻作戰作準備。六月,唐太宗欲乘高麗困疲之機,於來年發兵30萬一舉滅之。為此他再次召叢集臣商討對策。朝議認為,大規模進軍必須糧秣充足,僅依靠畜力車運滿足不了需求,必須造大船實施水運。七月,唐太宗命令右領左右府長史強偉於劍南道伐木造艦,艦大者長33米、寬17米。所造艦船沿江而下,自巫峽抵江州、揚州,向東出海集於萊州。八月,唐太宗又命越州督都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雙舫1100艘。“州縣督迫嚴急,民至賣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價踴貴,劍外騷然。”雅、邛、眉三州山僚群起反抗。唐太宗又命陝州刺史召募勇士,萊州刺史李道裕運貯糧食和器械於烏湖島(今蓬萊縣東北250公里外)以備東伐。對唐太宗大規模征伐高麗之舉,在病榻上的房玄齡對他的兒子說;“今天無事,惟東征未已,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餘責。”於是他抱病上書:“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矣;侵擾百姓,滅之可矣;它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矣。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內為前代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大乎?願陛下許高麗自新,焚陵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翌年春,唐太宗病,五月而崩,時年53歲。第三次東征未竟遂罷。唐太宗病崩後,其子唐高宗李治汲取了他的教訓,改取先滅百濟,再滅高麗的戰略,一則孤立較強大的高麗,二則拓寬了進高麗的通道,先後發兵50萬,征戰10餘年,最終取得了平定北韓半島的勝利。唐高宗將高麗劃分為九都督府,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由薛仁貴督兵2萬鎮守。

  • 2 # Crazy灬歷史

    唐太宗萬年三徵高麗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為了解決後世之憂,為什麼這樣說?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實力強大

    高麗一直雄踞北韓半島,公元5世紀以後,高麗經濟發展,政治形勢,軍事素養一直急劇成熟,公元6世紀末,高麗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專制皇權國家,國力強盛。這樣一個國家,如果任由發展下去,對大唐來說,就是臥榻之側有一隻猛虎盤據著,任誰都不會放心,如果李世民去世之後,後繼任者繼續放任高麗發展,那大唐隨時都出於危險之中。

    邊境不穩

    高句麗地處中原腹地,耕戰一體。高句麗和突厥等遊牧民族不同,遊牧民族缺乏穩固的政治體系,進攻中原多數以劫掠為主。高句麗要危險的多,他們耕戰一體的模式,很接近於秦國。其居於長城之內,隨時可以對唐朝發起進攻。

    狼子野心

    唐太宗征討高麗最直接的原因就有高麗對大唐的不敬重。當時的高句麗聯合百濟一直欺負著大唐的小弟——新羅,唐太宗派遣使者去警告過高句麗,然而對方依舊是不理睬唐太宗的話語,從而惹怒了李世民。由此可看出,高麗覬覦中原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不斷試探唐朝的底線,擴張地盤,掠奪人口,擴充實力。

    總之,隋唐兩朝四任帝王都對高麗進行征伐,必然都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高麗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其政體嚴密,國家較為穩定平和,且文化類似中原文化,每當中原地區發生混亂時,高句麗總會往中原的角逐戰中插一腳,期待著走入中原,其危險性不小,這是每一箇中原國家所不能允許的。

  • 3 # 文儒風

    導語: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北韓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

    唐自貞觀四年(630年)征服東突厥之後,一躍而為東亞之共主,遂相繼向西、北、東、西南各方面,展開擴張之攻勢。貞觀八、九年徵吐谷渾。十四年滅高昌。十八年滅焉耆;第一次徵高麗。二十年滅薛延陀。二十一年再徵高麗;滅龜茲。二十二年三徵高麗。二十三年太宗崩。    

    隋朝攻打高句麗慘敗後,國內發生民變而滅亡。高句麗對於繼起的中國王朝唐朝仍然敵視。631年,高句麗開始在遼東建千里長城以防止唐朝的進攻,並與突厥聯盟。    

    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北韓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但是唐對高句麗的進攻起初很不成功,在無數次的戰役中失守戰略要點。在擊敗高句麗的盟友突厥後,唐與新羅聯盟。  

     

    642年,淵蓋蘇文殺死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后立高寶藏為王並自封為“莫離支”攝政。為討淵蓋蘇文和保護唐的盟友新羅,唐太宗認為有必要對高句麗開戰。    

    644年,唐太宗帶著李世積、李道宗和長孫無忌率軍十萬親征高句麗。645年,唐太宗衝破高句麗的防線準備攻打平壤,似乎大功在即。 不料在安市受阻(今遼寧鞍山海城境內),再也無法前行。由於寒冬惡劣天氣和薛延陀入侵唐朝,唐軍被迫返回。在這之後,唐太宗對高句麗的進攻僅維持在一些小規模的突襲。646年,寶藏王獻給唐太宗兩個美女,表示善意,唐太宗沒有接受。唐太宗以弓服賜給蓋蘇文,蓋蘇文接受,但不遣使者答謝,唐太宗於是下詔削棄朝貢。唐與回紇等鐵勒諸族滅了薛延陀後,647年,唐太宗令牛進達率兵從海上、李世積率兵從陸路攻打遼東半島。648年,唐太宗再派薛萬徹率軍從海上攻打鴨綠江口。隨後,唐開始集結陸海部隊準備在649年再一次大規模攻高句麗。根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直至649年去世前也一直經營海軍以大舉攻伐高句麗。    

    第一次東征:貞觀十八年(644年)七月開始,至九月攻安市不能克,還軍。    

    第二次東征:此次東征,分為兩次進擾戰:

    (一)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三月自陸路進軍,七月進至平壤西境而還。

    (二)二十二年(648年)正月,自水道進軍,四月進至義州及平壤北而還。    

    第三次東征:二十二年(648年)六月,準備大舉徵高麗,大備水軍。翌年(649年)五月太宗崩,罷東征。      

    一、戰場地理形勢    

    唐代之高麗,其西北方面之國境,以遼水為界與唐相鄰接。西方瀕海,與唐之萊州(今山東掖縣)遙遙相對。其東北為靺鞨部。東瀕大海,南與新羅、百濟鄰境。高麗拒唐之險要地帶有三:    

    (一)遼水區域:貞觀五年(631年),高麗王建武懼唐入侵,曾舉國自扶余城(今遼北昌圖縣境)沿遼水東岸向西南至海“千餘里”築長城。    

    (二)鴨綠江與千山山脈間區域:有丸都城(今遼寧輯安縣)。此城乃高麗之故都城。杜佑《通典》載:城在丸都山下,沸流水之東。《唐書·地理志》載:自鴨綠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泝流,東北三十里至泊汋口(今義州)得渤海(國)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縣城,故高麗王都。    

    由以上列城之形勢觀之,自遼東進攻高麗都城——平壤,有三道:(一)自遼東城越千山山脈之連山關,經鳳城至咸興府(今義州),為主要道路,亦高麗入貢之道。(二)自蓋牟卑沙城,經扶余城(岫巖)至義州為西道。

    (三)自玄菟(新賓)越千山山脈至丸都為東道。此三道乃唐徵高麗陸軍必經之道路也。

        

    至於唐水軍攻高麗之海道亦有二:

    (一)自萊州(今山東掖縣)越過東北諸群島如大謝島(今蓬萊縣東北三十里)烏湖島(似今南、北城隍島),渡烏湖海(似今渤海海峽),然後自今旅順、大連或東趨鴨綠江口而至平壤,或北趨遼河口策應陸軍作戰。

    (二)自成山(今山東榮成縣),橫渡黃海趨平壤、熊津江口(今錦江),以攻百濟。  

    二、雙方作戰方略    

    唐朝方面:高麗自蓋蘇文政變後,北連靺鞨,南連百濟、倭國,隱然有西抗唐朝,主盟東方之志。唐太宗自滅東突厥後,既有主盟全亞之圖,於是對蓋蘇文之拒命,遂興撻伐之師。    

    唐太宗徵高麗之基地,亦如隋然,以幽州(今河北大興縣西南)、營州(今熱河朝陽縣)為陸軍策源地,以萊州為水軍策源地,又在烏湖島屯糧,以供東征軍之補給。同時,太宗鑑於隋徵高麗之失敗,有以下之重要措施:    

    (一)在國內後方諸重要戰略要點,如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定州(今河北定縣)等地作嚴密之部署與控制,以防後方之動亂。    

    (二)徵募天下驍勇之志願兵組成新軍,以免強徵致使地方騷動。    

    (三)水陸兩軍合勢,密切協同,故將軍之主力指向於安市(今遼寧蓋平縣東北)。    (四)採用大量釋俘,優俘政策,以瓦解高麗之軍心、人心。    

    (五)及久攻安市不下而退軍之後,知高麗善守城池,乃轉採分軍擾亂作戰,待其弊而取之。又大量造船於江淮擴充水軍,俾唐軍能直搗平壤而攻之。    

    (六)高宗仍繼承太宗之方略,繼續採擾亂作戰,及擴充水軍之政策,最後乃乘其內亂而擊滅之。    

    高麗方面:一仍過去敗隋之戰術,利用三條重疊縱深之國防線,及守城戰術與天候之利,以遲滯唐軍之入侵。待唐軍久頓兵堅城之下,糧盡、兵疲、天候(詳見上卷隋東征之戰章)又於唐軍不利時而反攻之。

    三、作戰經過    

    貞觀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唐太宗派閻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饒州(今江西上饒)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籌建400艘軍船,並將幽州(今北京)以及忠於唐的契丹和靺鞨部隊劃給營州的指揮官,讓其對高句麗進行探試性的攻擊。淵蓋蘇文馬上派特使到唐朝貢講和,以避免雙方戰爭的升級。不過唐太宗並沒有接受高句麗的朝貢,反倒將來使拘留起來,指控他們背叛榮留王,與弒君者同謀。    

    644年冬,唐太宗帶著大多數官員和皇太子李治離開長安開始緩慢向唐與高句麗的邊境進發。房玄齡和李大亮留守都城長安。李世民先是到了洛陽並在那又作了幾個月的進一步準備。    

    大概在645年的新年,唐太宗下令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常何、左難當為平壤道行軍副總管,冉仁德、劉英行、張文幹、龐孝泰、程名振為總管,率4萬3千部隊乘500艘戰船從萊州出發,渡黃海向平壤進發。與此同時以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遼東道行軍副總管,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姜行本、曲智盛、吳黑闥為行軍總管隸之,率6萬部隊從陸地向遼東進軍。    

    唐太宗對這場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他認為隋煬帝之所以沒能戰勝高句麗的原因是隋煬帝對自己的人民過於殘忍而高句麗則愛惜自己的人民。 隋煬帝用要反叛的部隊來打高句麗團結一心的軍隊,因此是不可能取勝的。現在這一切都已得到改變。首先這次戰爭是大國打小國。其次這場戰爭是正義之師討伐叛逆之賊。第三這場戰爭是組織有素的部隊攻打另一個混亂的部隊。第四這場戰爭是精力充沛的部隊攻打另一個疲憊不堪的部隊。最後這場戰爭是士氣高昂的部隊攻打另一個抱怨連天的部隊。因此唐這次攻打高句麗是勝券在握。    

    645年春,唐太宗開始離開洛陽攻打高句麗。蕭瑀被留下來看守洛陽。到了定州(今河北保定)後,唐太宗讓李治留在那負責部隊的後勤任務。與李治一齊留守定州還有高士廉、劉洎、馬周、張行成、高季輔。李世民這帶著長孫無忌、岑文字、楊師道、尉遲敬德、劉弘基、閻立德等大臣繼續前行。岑文字在幽州病逝。與此同時,李世績和李道宗已先與李世民越過遼河並在645年夏,攻下蓋牟(今遼寧撫順)。

        

    在海路,張亮已越過渤海並攻下卑沙(今遼寧大連)。為了震懾高句麗,張亮派先遣船隊到鴨綠江入海口,但並沒有按唐太宗最先要求進一步向平壤進發。很快,李世績和李道宗將隋煬帝曾久攻不下的遼東(今遼寧遼陽)包圍,並在唐太宗到來時拿下了遼東,白巖城城主孫代音請降。隨後李世民開始向安市城(今遼寧鞍山)進軍。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帥高句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唐軍在駐驊山大破之,高延壽、高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此戰中薛仁貴穿上異於眾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畫戟英勇作戰,自此得到太宗賞識,成為唐朝大將。安市城之戰在攻安市城前,唐太宗就得知安市城地勢難攻,安市城主楊萬春(中國及北韓史書中均失安市城城主的名字,北韓民間傳說此人名叫楊萬春。)機智勇敢有一支強大的守城部隊。淵蓋蘇文攝政高句麗後,楊萬春拒絕接受淵蘇蓋文攝政。淵蘇蓋文曾發兵攻打安市城,但沒有成功,因此只好讓楊萬春繼續擔任其職務。    

    唐太宗打算先攻打較為容易的建安城(今遼寧營口)。這樣拿下安市城南邊的建安城,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李世績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果唐太宗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會切斷唐從遼東的供給線使唐陷入被動。於是唐太宗決定還是先圍攻安市城。當唐太宗和李世績的部隊到達安市城後,安市城的守城者見到唐太宗的旗幟就在城牆上大聲漫罵,李世民大怒。李世績於是請求唐太宗拿下安市城後坑殺全城百姓。這使得安市城的守衛者更加奮力抵抗唐軍。就這樣李世績一時間拿不下安市城。    

    一天,唐太宗從安市城中傳出殺雞宰豬的聲音。於是告訴李世績說高句麗人可能在宴請守城部隊準備突襲。李世績於是作好了高句麗會在晚上突襲的準備。事不出所料,安市城當晚真的對唐進行了突襲。不過早有防備的李世民,親自率兵擊退了高句麗的進攻。與此同時,李道宗開始在安市城的東南構築一個用於進攻安市城的土山。為此,安市城也不斷加高東南邊的城牆。雙方這樣對峙了60天后,李道宗的土山已經高到可以看到安市城的裡面。李道宗和他的手下傅伏愛登上了土山頂。忽然,土山出現了倒塌,並倒在了安市城的城牆上。安市城的城牆也因此倒塌。傅伏愛這時卻擅離職守。高句麗趁亂髮動進攻佔領了土山,並使其成為安市城防守的武器。唐太宗一怒之下,公開處死了傅伏愛並下令對土山進行瘋狂攻擊。不過打了三天也沒拿下來。李道宗於是赤腳向李世民請罪。不過李世民寬恕了他。    

    隨著冬天的臨近,唐的供給也開始匱乏。645年九月十八癸未日(10月13日),唐太宗下令撤退。 李世民在從遼東撤退的時候,強迫遼東的居民遷往唐的地域內。據《資治通鑑》和《三國史記》記載,大約有7萬高句麗人被迫從遼東遷入唐。李世民在過遼河的時候,遇到了泥沼。動用了1萬人填平泥沼後,唐的大部隊才透過遼河。 一些士兵因此在寒冬等待時被凍死。唐太宗很後悔發動了這場戰爭,說要是魏徵還活著,魏徵一定會勸阻他不要發動這場戰爭。十二月,在定州到幷州(今山西太原)的路上,李世民病癰,在幷州修養了幾個月後才回到長安。回到長安後,唐太宗將一般政事交由了太子李治處理。北韓18世紀以後的詩文、筆記小說稱唐太宗眼部受到了箭傷。受傷說法於史無據。   

     

    唐太宗撤退後,淵蓋蘇文更加不把唐放在眼裡,並時常偷襲唐的邊境。唐太宗多次要他停止對新羅的攻擊,但淵蓋蘇文對此毫不理睬。646年,寶藏王獻給唐太宗兩個美女,表示善意,唐太宗沒有接受。唐太宗以弓服賜給淵蓋蘇文,淵蓋蘇文接受,但不遣使者答謝,於是當年冬,唐太宗下詔削棄高句麗的朝貢,不再承認高句麗的政治地位,考慮滅亡高句麗。    

    647年,唐的大臣指出雖然645年對高句麗的進攻不成功,但戰爭使高句麗進入饑荒。因此建議唐太宗小規模攻打高句麗使高句麗農民無法耕作加劇高句麗的饑荒。於是唐太宗令牛進達和李海岸從海上攻打遼東半島南部,李世績和孫貳朗從陸路穿過遼河襲擊高句麗。據說這兩支部隊的襲擊使高句麗蒙受損失。    

    648年,唐太宗派薛萬徹和裴行方再次從海上攻擊高句麗。古神感也在一邊接應。李世民相信這些對高句麗的小規模襲擊已消弱了高句麗的力量,於是準備在649年率30萬部隊摧毀高句麗。一些唐的官員指出發動這樣規模的戰爭需要有一年的糧食儲備,並需要建造更多的戰船。由於劍南道(今中國四川、雲南和重慶)一直沒有捲入從隋到唐的討高句麗戰爭,因此唐的官員建議在這一地區建造船隻。唐太宗對此表示同意並派強偉到劍南道籌建船隻,下令船造好後經長江、東海運到萊州。除此之外,越州(今浙江紹興),婺州(今浙江金華)和洪州也負責建造一些船隻。不過人們很快就意識到劍南道的人並不擅長建造船隻,因此劍南道最後只負者提供建船的木材。這些木材被運到潭州(今湖南長沙)造船。    

    649年,唐太宗去世,依照唐太宗的遺願攻打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    

    結語:高句麗不滅,宋明痛史要提前,從隋煬帝到唐高宗,偉大的君王為子孫免除了後患,即唐太宗所謂“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然而,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含章可貞,無成有終。唐對高句麗的用兵,沒有因為太宗之死而停下腳步,高句麗經過了太宗的三度征伐,已經式微,終於於668年,被唐高宗所滅。

  • 4 # 歷小史

    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口皆碑的一代明君,其統治的時代也被後世評價為貞觀之治,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和諧穩定,國泰民安。李世民在位期間一直在擴充疆土,勝仗無數,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影響的,尤其是在東亞地區更是名副其實的霸主。然而在他晚年時期,大肆舉兵東征,由於軍事上的失誤,三次東征都不勝而歸,未能征服一個區區小國——高麗,最終病歿。

    有著無數功績的他數次攻打高麗國卻沒能成功,到底為何會讓他視此國為眼中釘呢?

    背景:

    我們都知道,隋煬帝三徵高麗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誘因,各地諸侯在厭倦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後最終爆發了起義。到了唐朝之後唐高祖李淵奉行的是跟高麗國交好的政策,一方面是覺得彈丸小國不會弄出太大的么蛾子,另一方面則是覺得現在的大唐不適合大戰。等到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後,他依然是奉行這種政策,對高句麗不是剿而是撫。

    可為什麼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攻打高句麗呢?其實李世民早就有動高句麗的想法了,只是一直都缺少一個契機而已。這個契機就是經過“四次隋高大戰”隋軍大敗撤退之後,高麗人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骸堆積起來,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供其華人觀賞。此舉,足以看出高麗人的殘忍。唐太宗知道後,義憤填膺,於貞觀五年(631年)派人去高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但此舉卻引起了高麗人的萬分恐懼。高麗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高麗長城,自夫餘城(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渤海,修築了長達一千餘里的“長城”,十六年修成,“以資防禦”。此時唐太宗考慮到唐初經過連年戰爭,將士傷殘,國力衰弱,需要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所以遲遲沒有動手。隱忍勃發,是唐太宗的一大優點。向突厥稱臣納貢12年都過來了,何況現在?此刻,唐太宗需要的是積攢力量,等待時機。

    第一次東征:

    貞觀十八年(644年)十一月,高麗西部頭領蓋蘇文政變成功,自封莫支離(相當於唐朝兵部尚書兼中書令之職),專擅國政,並南聯百濟、倭國頻頻發兵進攻新羅國,企圖西抗唐朝,充當東方盟主。而唐太宗李世民自滅東突厥後便有主盟全亞之圖,於是乘新羅國抗拒唐廷之機,宣佈蓋蘇文罪狀,並欲舉兵討伐。

    644年冬,唐太宗帶著大多數官員和皇太子李治離開長安開始緩慢向唐與高句麗的邊境進發。房玄齡和李大亮留守都城長安。李世民先是到了洛陽並在那又作了幾個月的進一步準備。大概在645年的新年,唐太宗下令張亮率4萬3千部隊乘500艘戰船從萊州出發,過黃海向平壤進發。與此同時讓李世勣率6萬部隊從陸地向遼東進軍。

    大戰開始,由於戰略上的失誤和勞師遠征的緣故,以至於打了幾個勝仗之後就再也沒法繼續往前面推進了,最終大唐的大軍鎩羽而歸,讓淵蓋蘇文更加不把大唐放在眼裡了。

    第二次東征:

    第一次戰敗之後的李世民已經在思考第二次出征了,但此時的蓋蘇文更加驕狂,對唐使者倨傲,並且一再違抗唐太宗的敕令屢次侵犯新羅國。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詔不受其朝貢,準備再次討伐。次年三月唐太宗第二次舉兵東征,討伐高麗。

    唐太宗在有了上次不勝而返的教訓後,總結大臣商議對策時大臣們都認為高麗在經歷了上次的討伐之後農田水利遭到大面積破壞,土地未曾耕種;所攻克的城市,糧秣物資也被沒收殆盡;再加上其旱災嚴重,高麗國民大都處於半飢餓狀態。此時大舉進攻數年之間高麗就會因為糧荒為土崩瓦解。之後唐太宗就開始了對高麗採取長期擾亂與破壞之戰法,再大規模進攻前派出先行部隊進行侵擾,讓高麗國計程車兵們也無法出城。

    但此間西部邊境發生了征討龜茲、翠微、玉華、營繕等戰事。再加上12月,高麗王使其子莫支離任武來唐謝罪,唐太宗許之。就這樣在毫無戰略重心的情況下,隨遇而戰,第二次東征又不勝而返。

    第三次東征:

    李世民在計劃第三次東征身體已經不太好了,有野史傳說李世民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在戰場上受了傷,而北韓那邊的野史也說李世民是眼睛受傷,但實際上到底如何,沒人知道,史書上沒有記載。

    翌年春,唐太宗病,五月而崩,時年53歲。第三次東征也同時作罷。

    高麗最終結局:

    李世民死了之後,李治一直到六百八十八年才聯合新羅把高句麗給滅掉。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汲取了他的教訓,改取先滅百濟,再滅高麗的戰略,一則孤立較強大的高麗,二則拓寬了進高麗的通道,先後發兵50萬,征戰10餘年,最終取得了平定北韓半島的勝利。

  • 5 # Shuai為愛停留

    李世民攻打高麗的原因:

    第一,唐太宗是要收復失地。第二,唐太宗當時是說“為中國復子弟之仇”,隋朝時候幾次征討,中國很多人死在那裡,所以唐太宗發這樣的詔令。第三,就民族、文化上來說,唐王朝也不允許高句麗搞分裂。

    唐滅高麗之戰即唐滅高句麗之戰,是7世紀發生在高句麗、百濟和唐、新羅之間的戰爭。高句麗最終被唐擊敗。高句麗被滅後,唐朝建立安東都護府管理高句麗故地。

    羅唐戰爭後,新羅再次臣服於唐朝,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 6 # 科技小昆

    對於高麗,唐太宗一直用外交手段施壓,再做思想工作,儘量爭取。可是到了晚期,他畫風突變,把以前反對動兵的理由全部推翻。宣佈親自帶兵出征,攻打高麗。此言一出朝廷上下立刻炸了鍋,都提出反對,不明白為什麼非要親征高麗。

    原來唐太宗曾私底下跟身邊的人提到過,他說隋煬帝就是因為屢次打高麗,才把國家整到崩潰。我很擔心我後面的繼承人能不能掌控局面,如果掌控不了,很有可能重蹈隋煬帝的覆轍。所以趁我現在還有這個能力,我要親自把問題解決掉,不能把問題留給後人。

    這一次出征可謂是非常兇險,在出徵的路上,太宗就大病了一場差點就死在了路上。畢竟年紀太大不適合出征了。由此可見,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也不給後人留下後患,所以把老命給拼上了。

    另外還有一點出徵的部署非常奇怪,他出徵了,把太子一塊也帶走了,沒有留一個人在後方坐鎮,這種情況是歷史上從來沒有見過的。唐太宗之所以這麼做,應該是他故意留下這麼一個漏洞,去掃除外患的同時,他還想看看誰有企圖心趁機作亂,可見是用心良苦。李世民瞭解自己兒子的能力,所以才使出自己最後的力量,為李治的統治打下基礎,鋪平道路,這就是他親征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霧》的結局是算爛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