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獅
-
2 # 指動濟南
看過金庸《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個“華黎”。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成吉思汗帳下有個“太師國王”叫木華黎。據傳,木華黎是鐵木真“梯己奴隸”(意指貼身奴隸),但從軍後深得鐵木真器重和賞識。那麼,他有生平是怎樣的呢?
1、手長過膝,射術超群,可拉二石弓
據《元史》記載,木華黎足智多謀,驍勇善戰,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並稱為鐵木真的“四傑”。他手長過膝(猶如當年的劉備),以挽弓兩石而著名,兩石弓是多少?根據宋元計量單位,換算今天的單位,相當於挽射120斤拉力的強弓。
作為“梯己奴隸”,木華黎的射術很快有了表現。一天,他隨鐵木真等30餘人,騎馬在溪谷遇到一夥強盜,“自林間突出,矢下如雨”。木華黎搭弓射箭,三箭三中,強盜頭子高喊:“小子留下姓名。”木華黎大叫:“我是木華黎。”強盜最終退去。
在與乃蠻的戰役中,木華黎、博爾術作為援軍殺盡乃蠻部落。隨後,克烈王可汗密謀叛亂,計劃突襲鐵木真,被下屬告密。鐵木真馬上派木華黎連夜挑選精兵騎士,夜襲克烈王可汗的軍營,克烈王可汗戰死,其部下點將全部歸降。
2、攻陷北京城後,曾想坑殺全部金軍降兵
鐵木真即位後,提升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鐵木真說:“國內平定,你們的功勞最多。我和你們的關係,如同戰車上的車轅,身體上的臂膀。”1212年,蒙古伐金,攻克雲中、九原,圍攻撫州。當時,金軍號稱40萬,列陣於野狐嶺。
鐵木真以木華黎為首,組成上百人敢死軍,縱馬衝殺,金軍陣角大亂,鐵木真見狀揮軍而進,大敗金軍。1213年,鐵木真兵臨居庸關,大敗金軍高琪部,攻克涿州。1214年,木華黎跟隨鐵木真兵臨北京,因金朝請和而撤軍。
次年,副將蕭也先計平東京,金將銀青率20萬人迎戰,大敗而逃。蒙軍隨後圍攻北京城,城中糧盡,守城軍士殺掉銀青而投降。木華黎因為惱怒金軍遲遲不降,準備全部坑殺降兵,因為蕭也先的勸阻而罷休。
3、與鐵木真相約,各自攻取半壁江山
1217年8月,木華黎為鐵木真封為太師、國王。同時二人約定,以太行山為線,以北地區由鐵木真打下來,以南地區由木華黎奪取下來。木華黎用5年時間,把太行山以南地區的金軍佔領城市多數攻陷。在這個過程中,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其一:蒙軍攻克真定後,木華黎採納史天倪的意見,禁止蒙軍搶劫和屠殺,釋放被俘的平民,一改之前先攻城、後屠城的做法。
其二:金兵曾派2萬人突襲濟南,木華黎率輕騎兵500人擊退,乘勝進軍黃陵岡,金軍20萬人在黃河列陣死戰。木華黎命騎兵下馬,以箭陣大敗金軍。其後全境平安山東,建立行省,禁止殺戮,安撫百姓。
4、54歲病死於軍中
此後,木華黎進軍陝西,又轉軍攻打洛州,二度攻克隰州。1222年率兵出秦隴,兵鋒直抵長安。金軍20萬人固守,木華黎留6000人圍城、3000人守潼關,親率大軍出擊鳳翔,圍攻月餘沒有攻下,就屯兵於渭水之南。
1223年春天,木華黎率兵攻下河西堡寨十多處,同年3月領軍至山西聞喜縣,身染重病,在病床前召來弟弟說:“我東征西討40年,沒有什麼遺憾的事。只是痛恨不能攻下汴京,這件事就交給你了。”當月病死,年僅54歲。
很多歷史愛好者、發燒友不願深究元朝歷史,原因很簡單:元朝把漢人、南人(南宋治下的江南地區民眾)列為下等人,殘酷對待。但作為蒙元歷史上的名將,木華黎有諸多良善之舉。也許,作為“梯己奴隸”出身的他,對普通民眾有更多的同情吧。
同時,被後世稱為“最忠誠於鐵木真”的木華黎一生忠心耿耿,終死疆場,馬革裹屍……這種忠勇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愛國是民族大義,在這一點上任何人都不能糊塗。
-
3 # 狼的影子319
“國王”是蒙古國對功臣的最高封爵,以此區別於“親王”(宗室王),木華黎雖然一生都獲得成吉思汗的信任,榮寵始終,但是其家族一直都沒有出現跟“黃金家族”聯姻的,雖然,史書上對此沒有任何說法,但是後人推測可能跟木華黎的奴隸出身有關,因為蒙古族是很注重血統的,成吉思汗雖然幼年時期窮困潦倒,但是他岳父依然不悔婚約,親自送女遣嫁,究其原因,除了欣賞鐵木真之外,跟鐵木真高貴的“黃金家族”血統不無關係。扎木合曾經是蒙古族中最強盛的部落,本人也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但是始終登不上蒙古可汗的位置,就是因為他本身不是黃金家族的血統,許多年以後,滿都海哈屯在丈夫死後,帶領軍隊,部眾嫁給年僅七歲的達延汗,就是因為這個孩子是“黃金家族唯”唯一的後代。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蒙古帝國,有賴於他擁有一大批既忠心耿耿,又才能卓著的部屬。木華黎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雖出生低微,本來只是個奴隸,但憑藉自己對鐵木真的赤膽忠心和不懈奮鬥,最終成長為“蒙古四駿”之一,被成吉思汗封為萬戶侯、太師、國王。也是成吉思汗的侍衛中,唯一被他封為“國王”的人。
(木華黎劇照)
那麼,一個奴隸侍衛,為什麼能被成吉思汗封為“國王”呢?
一、卑微出生,與人為奴。木華黎是札益忒札剌兒氏孔溫窟窪的第五子,並沒有高貴的出生和顯赫的部族勢力。他小時候是鐵木真堂兄撒察別乞的奴隸。25歲時,因過錯差點被處死。在其父的哀求下,木華黎和其弟才被轉送給鐵木真做“梯己奴隸”。
孔溫窟窪謙卑地對鐵木真說:“可令此二子為汝守國之奴。若其逃離汝門,則可割其踵,刃其肝而棄之。”
據說木華黎出生時,帳篷內有一團白氣升騰,盤旋於帳篷頂部,久久不散。神巫見到這一異象,斷言道:“此非常兒也。”果然,成人後的木華黎“身長七尺,虎首虯鬚黑麵,挽弓二石強”。
(鐵木真劇照)
二、才華卓著,深得鐵木真賞識。在跟隨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過程中,木華黎的才華得以完全施展,深得鐵木真的信任和賞識。
他沉穩老練,足智多謀,勇武善戰,和“四傑”之一的博爾術一道,被鐵木真稱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
在蒙金兩國具有決定意義的野狐嶺之戰中,鐵木真只有區區10萬騎兵,而金國卻擁有40萬之眾,面對兵力懸殊的局面,木華黎認為“彼眾我寡,弗致死力戰,未易破也”。
於是,他身先士卒,率領敢死隊,策馬揚刀,挽弓搭箭,對著金國的中軍大營發起猛攻,徹底打破了金軍大將完顏承裕的戰前部署,大敗金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在對金作戰中,木華黎不但將蒙古人擅長遠距離突襲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為鐵木真攻下了數十座城池。還一改蒙古兵掠奪燒殺的風格,利用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採取一些懷柔之法,對降將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們協助蒙古人守衛城池。
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得戰爭更具有持續性,節約了戰略成本,還緩和了民族矛盾,大大地改善了蒙古人的形象。
(征討金國)
三、忠心耿耿,謹遵為臣之道。在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時,因木華黎功勳顯赫,被封為萬戶長,官拜“太師國王”,賜只有鐵木真才配擁有的“九斿白纛”。史載木華黎“征伐大事,皆決於己,故曰權皇帝,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禮”。同時執掌蒙古精銳“怯薛軍”,掛徵金大元帥之職。
鐵木真曾對木華黎說:“太行之北,朕自經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
但權勢滔天的木華黎,沒有得意忘形,始終謹遵人臣之道。
在一次同塔塔兒部的戰爭中,鐵木真遭遇伏擊,不但丟失了牙帳後無處安身,而且恰逢天降大雪,木華黎和博爾術整夜為鐵木真撐氈遮雪,直至破曉。
還有一次,木華黎和鐵木真率數十騎,路遇敵兵數百人突襲。一時箭如雨下,情形危急。生死存亡之際,木華黎挺身而出,勇敢地擋在了鐵木真生前,為其擋箭。同時連發三箭,射死了敵軍首領,嚇退敵兵,力保鐵木真安然脫險。
即便後來鐵木真在西征時,將蒙古半壁江山“太行以南”託付給木華黎,他也沒有因鐵木真遠征而有絲毫不臣之心,仍然一心一意地幫助鐵木真征討金國。
1224年,木華黎身染重病,臨終時仍對最終沒能攻下汴京而耿耿於懷,囑咐其子孛魯務必領軍攻取。後來鐵木真親自率軍攻打時,還感慨道:“如木華黎還在世,就不用我出馬了。”
這年春天,木華黎病逝於班師途中,終年54歲。
洪武21年,朱元璋把木華黎作為蒙古名將配享太廟。順治年間,木華黎的牌位又被清朝帝王請進太廟,永享皇家祭祀。
由此,後人盛讚木華黎是關羽轉世,不愧為“蒙古忠誠第一人”。
(參考資料:《元史》)
-
5 # 聊以自娛2
木華黎(1170-1223年),札剌兒氏,又作木合裡,大蒙古(與現在蒙古不是一回事)開國名將、立國功臣,是孔溫窟窪第五子。木華黎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戰著稱,與博爾術等深受成吉思汗的器重,被鐵木真譽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輔佐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並稱大蒙古“四傑”。
木華黎出身蒙古札剌兒氏,生於斡難河(今鄂嫩河)東,自幼聰明,十幾歲就能拉起兩石大弓(指拉力約為240斤),長大後,史書說他 “身長七尺,虎首虯鬚,黑麵”,“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 鐵木真征戰主兒乞部後,殺了他們的首領。鐵木真需要幾個強壯的奴隸,因為木華黎長得很壯實,被其父送給了鐵木真當奴隸。從此木華黎跟隨鐵木真左右,兼任奴僕和貼身衛士。
有一次,鐵木真與塔塔兒部對作戰失利,因為撤退時匆忙,牙帳也弄丟失了,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鵝毛大雪。只能在草地上湊合一宿。木華黎整夜站著為成吉思汗撐帳篷讓他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又有一次,鐵木真、木華黎等十餘騎行經溪谷,遭到了偷襲,飛箭像雨點般落下。鐵木真回頭問木華黎:“怎麼辦”?木華黎答道:“以身擋之”。木華黎先用弓撥開了幾隻射來的箭,接著連發三箭射殺了敵人的三個首領、終於將第一撥進攻的敵人擊退。然後用馬鞍當做盾牌,保護著鐵木真逃離險地。此後,木華黎因戰功顯赫,成為成吉思汗麾下一員驍勇善戰的大將。蒙古克烈王部與乃蠻部有世仇,經常相互廝殺。克烈王部可汗王罕勢弱,向鐵木真求救。木華黎奉命救援,大敗乃蠻部,繳獲了大批兵仗、牛羊和馬匹。1202年秋,王罕背信棄義,聯合鐵木真的宿敵塔塔兒部。企圖謀襲鐵木真的乞顏部。鐵木真集中兵力,命木華黎做為前鋒,消滅了塔塔兒部。
1203年秋,克烈王部王罕與乃蠻等部聯合再次捲土重來,鐵木真倉促應戰,先敗一陣。鐵木真命木華黎精選勇士趁夜襲擊王罕的徹徹兒溫都爾營盤,攻入了王罕的金帳,王罕父子被打敗。王罕隻身一人投奔乃蠻部,在邊界被乃蠻邊將當作奸細殺掉了,其子桑昆則身死異鄉。蒙古強大的克烈部被消滅後,鐵木真佔據了水草豐美的蒙古東部呼倫貝爾草原。1204年,木華黎帶兵征服了乃蠻部。到了鐵木真統一草原時,木華黎已經成為戰功赫赫的大將軍,統領著一大片草原地區。不久,木華黎位列“四傑”,成為了帝國的開國元帥。元太祖元年(1206年)臘月,也就是蒙古帝國建立時,木華黎與博爾術分別被封為左、右萬戶長。成吉思汗曾評價木華黎:“國內平定,你等出力最多”!
元太祖三年(1208年),金國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派使臣通知鐵木真。金使臣態度傲慢、頤指氣使,受到成吉思汗的斥責。金使回到中都(今北京),添油加醋地報告給了衛紹王完顏永濟,打算等蒙古使臣到了殺了他。鐵木真得知後,便和金斷絕了關係,兩家從此互為仇敵。當時,成吉思汗正在為完成蒙古統一大業奮力拼殺,無暇南顧,金蒙暫時相安無事。在統一草原過程中,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等四人功勳卓著、又因忠勇輔佐鐵木真有大功,被成吉思汗稱為“掇裡班·曲律”,意為“四傑”。木華黎因此成為元初十大功臣之一。
成吉思汗在後來征戰中安置了不少金國叛逃過來的文臣武將,他們告訴成吉思汗金主荒淫無度、恣意殺戮、大失人心。鐵木真認為“師出有名”,決計伐金。元太祖六年(1211年),木華黎跟隨鐵木真徵金。木華黎策馬橫戈,縱橫馳騁,大破金軍,先在烏沙堡(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興和縣)擊敗金將獨吉思忠,引郭寶玉來降。後攻佔西京(今山西大同)、昌州(今河北九連城)、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撫州(今河北張北縣)等地。在野狐嶺(今張家口市西北)與金軍對峙。金兵號稱40萬,木華黎對諸位將領說:“敵眾我寡,如果不拚死作戰,恐怕很難擊潰他們”。得到大家的贊同。木華黎親率敢死隊率先衝入敵陣,蒙古各路大軍爭先恐後揮刀殺來,金軍大敗,橫屍百里,精兵良將失之大半,金軍傷失殆盡。這一仗,金軍大傷元氣。“野狐嶺之戰”徹底扭轉了蒙金雙方強弱形勢!
元太祖七年(1212年),木華黎率軍攻佔德興府(今河北涿鹿縣)。次年(1213年),木華黎跟隨成吉思汗攻破居庸關、紫荊關,在五回嶺大敗金軍,接著又攻佔涿州、易州(今河北易縣),由於中都城牆堅固,一時難以攻破,成吉思汗審時度勢,留下精兵一部繼續圍攻中都,其他兵分三路,攻佔金黃河以北之地。木華黎率中路軍先後攻佔河間(今屬河北滄州)、恩州(今山東平原縣西)、濟南、徐州。回師途中又攻陷了密州(今山東諸城)。元軍(蒙古軍,後同)打仗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喜歡屠城搶掠百姓,但對有一技之長的人網開一面。元太祖鐵木真採納了尚書右丞耶律楚材的建議,這以後基本杜絕了燒殺搶掠的惡習。重點開始收集圖書、藥材等資料、物質。對保護了一定數量中國古代典籍、文化和史料起到一定的作用。
元太祖九至十一年(1214-1216年),木華黎率軍在遼東從事消滅金國老巢的戰鬥,參加大小戰鬥無數,終於獲得了遼東、遼西的平定。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為擴大蒙古疆域,親自領兵西征,木華黎被鐵木真封為太師、國王、暫時掌管蒙古(元)全面行政事務,並全權指揮攻金作戰。期間(1217-1223年),木華黎指揮或親自領兵東征西討、攻下黃河以北大部疆域。在成吉思汗七年西征期間內,木華黎實際主持國事五年,任內政治清明、管理出眾、戰功顯赫。
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春末,元軍在東攻潼關、西打鳳翔受挫。木華黎生病,他說:“主上命我坐鎮漠北,平定中原,今河北(這裡泛指黃河以北)雖平,而河南(這裡泛指黃河以南)、秦(指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鞏(指甘肅以西)未定,難道不是我的命將盡了嗎”?木華黎因病日重,回師渡過黃河,在聞喜(今屬山西運城),木華黎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他對其弟弟帶孫和身邊的人說:“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披甲執銳達40年,東征西討無數,沒有什麼遺憾的,唯獨遺恨汴京(今河南開封)未下耳!汝等應該勉勵啊”!言罷不久去世,時年54歲。
木華黎英勇善戰,赤膽忠心,臨死不忘征服金國。因此,木華黎深受成吉思汗信任,後來鐵木真親自攻打鳳翔,並對諸將說:“要是木華黎還在,我就用不著親自來此督戰了”!言下之意對木華黎之死頗感惋惜!木華黎被蒙古族的人尊稱為金肯巴特爾(真正的英雄的意思)!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就有木華黎。
-
6 # 路之意
木華黎,蒙古族,屬札刺兒氐族,祖居斡難河之東,生於公元1170年,卒於公元1223年,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著名大將,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等同呼為四傑。
公元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由於中原的鐵器不斷流入蒙古各部落,促進了蒙古族社會生產的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蒙古社會進入了以掠奪戰爭為正當職業的社會發展階段。對內要求以戰爭實現各部落間的統一,對外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服。生於這一歷史時期的木華黎,以其沉毅多智,知兵善戰,忠勇過人,隨成吉思汗長期征戰,屢立戰功,成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事業的重要支柱。
成吉思汗在進行蒙古各部落間統一戰爭的最初時期,勢力並不十分強大,經常出現危險的局勢。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在一次部落間的戰爭中,曾經失利,部眾失散,又遇大雪,夜宿草澤之中。木華黎與博爾術架起裘氈,立於雪中,保護成吉思汗,一夜不移。另一次,成吉思汗率三十餘騎穿行於峽谷之間,突然,敵眾從林間猝出攔擊,矢如雨下,情勢十分危急。由於事前無備,眾皆大驚,獨木華黎位在成吉思汗之右,鎮定自若,以身掩護成吉思汗,且張弓射敵,三發中三人,敵眾遂退,從而獲得了成吉思汗的極大信任。
公元1198年,克列部遭到乃蠻部的攻擊,克列部勢孤力窮,共力不支,於是求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派遣木華黎及博爾術等率輕騎馳援克列部。木華黎馳至,首先採取集團突擊,將乃蠻部眾衝為幾段,然後分割斬殺,大敗乃蠻人,獲甲仗、馬牛無數,奏凱而還。公元1203年,克列部與成吉思汗敗盟,陰謀襲殺成吉思汗。因養馬人密告共事,成吉思汗派木華黎為先鋒,率數千精騎夜搗王汗營地,大破其軍,王汗逃走,諸部聞敗歸附。
在成吉思汗近二十年的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中,木華黎總是身負重任,衝擊在前,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賞識和器重。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為蒙古大汗時,首先任命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並讚譽說: “各部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公元1211年,木華黎從成吉思汗伐金,曾率師進逼宣德,攻克德興。公元1212年,木華黎奉命率師陷雲中、下九原,復又揮師配合成吉思汗的主力大軍進圍撫州。金主為解撫州之圍,派出援軍四十萬眾,結集於野狐嶺(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以北,在數量上處於優勢地位。為改變雙方態勢,木華黎建議說:“彼眾我寡,只有致死力戰,方可獲勝,”並主動請命,願率敢死戰土為先驅。成吉思汗壯共志,命木華黎率精騎數千,躍馬橫刀,突破金陣,左右衝殺,在氣勢上壓倒金軍。然後,成吉思汗乘金軍驚亂之際,抓住戰機,揮軍並進,大敗金軍,追至澮河,橫屍百里,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的又一次以少勝多的重大戰例。
公元1213年,木華黎率軍進攻居庸關,但因金軍防守嚴密,不得入,遂遣別將分軍間道從紫荊口入關,攻陷涿鹿,長驅南下,直逼霸州。從此,木華黎聲威遠震,成為蒙古軍戰將中之姣姣者。
公元1214年冬,木華黎奉命統帥諸軍往徵遼東。翌年,木華黎派遣部將肖也先用計平定東京(遼金時的五京之一,治所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自引主力進攻北京(故址在今內蒙古寧城縣),敗金二十萬守軍,斬首八萬餘級,城中糧盡,金將寅達虎殺其帥,率餘眾投降。木華黎怒共降,欲盡坑殺。肖也先勸阻說: “北京為遼西重鎮,如坑殺降將降卒,爾後誰還肯降?”木華黎於是改變初衷,奏請寅達虎留守。由於木華黎不殺降將降卒,駐守興中府的金軍舉城向木華黎投降,錦州金軍守將張鯨,也殺死節度使,聚眾十餘萬請降。
以後,木華黎奉詔命張鯨節制北京之兵隨同蒙軍南征未附州郡,派肖也先監共軍。行至平州,張鯨謊稱有病疾逗留,準備反叛,監軍肖也先知其謀,捕送至成吉思汗行在之處斬殺。張鯨之弟張致憤共兄被洙,在錦州發動叛亂,佔領了錦州、義州、廣寧、懿州、灤州、平州等地。木華黎聞變,立即率軍牧萬回師進討,進逼紅羅山,主將杜秀投降。翌年春,木華黎採用圍城打援的戰術,一面分軍進攻溜石山,一面派軍埋伏在永德地區。石溜山被圍告急,張致果然派步騎四萬出錦州往援,木華黎抓住達一有利戰機,自率主力乘夜疾馳,與張致出援之軍遇於神水,同原來設伏之兵,前後夾擊,大破張致之軍,斬殺將士一萬二千餘人,並乘勝合圍錦州。張致復遣部將張太平、高益出戰,又為木華黎所敗,死傷甚眾,月餘城破,除工匠優伶之外,盡被屠戮。
成吉思汗因木華黎戰功顯赫,智勇兼備,於公元1217年詔封為太師、國王,分蒙古弘吉刺等十軍及契丹、蕃、漢諸軍,並屬節制。於是,木華黎乃建行省於雲、燕以圖中原。
這年秋天,木華黎率軍南征,先拔遂城,破大名,繼而東定益都、淄博、登州,萊州、濰坊,高密諸州。公元1218年,木華黎率軍自西京出發,經由太和嶺,入河東,下代縣、忻定、汾陽、霍汾諸州,攻克太原,公元1219年,木華黎再次出兵雲、朔,攻降岢嵐金軍,直下離石,馳越呂梁,擊破絳州。公元1220年,木華黎復由燕地出兵至滿城。下令禁止諸軍剽掠,所獲老少,盡數遣還田裡,軍中肅然,吏民大悅,並在軍事上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所以,當蒙軍南至滏陽,金邢州節度使武貴遷降,另派別將分兵略定衛、孟諸州,嚴實亦攜彰德、大名.磁、洛、滑、浚地三十餘萬戶籍來歸。
是時,金軍在黃陵岡屯有重兵,號稱二十萬,派步兵二萬進襲濟南。木華黎以輕騎五百子以突然襲擊,然後會合主力進逼黃陵岡,大破金軍,復又乘勝攻下楚丘、單州,包圍東平。因東平城固,一時難下,木華黎遂留兵圍困,然後親自率主力他去。翌年四月,金兵因糧盡而棄城奔汴,東平乃不戰而下。
公元1221年冬,木華黎復率軍剛雲中,渡黃河,進取陝北。木華黎軍至葭縣,金軍守將王公佐不戰自逃,葭縣遂下,復又乘勝攻佔綏德,破馬蹄寨,共前鋒距延安漢三十餘里。是時,金京兆行省完顏哈達出兵三萬於城東嚴陣以待。木華黎夜半分軍之大部銜枚齊進,埋伏於延安城東十五吼處的夾谷之間。待天明,蒙古不花引軍挑戰,接戰不久,即棄旗敗走,金兵果然追擊不捨,至夾谷間鼓聲震天動地,伏兵四起,萬箭齊下,金兵大敗,退回延安城內,固守不出。蒙軍圍城數日不下,乃南下洛川,攻克鄘州。
公元1222年冬,木華黎雖然身體時有不適,仍引軍南下,拔同州,下蒲城,直趨長安。當時,金帥完顏哈達率軍二十萬固守長安,木華黎久攻不下,遂一面派軍東斷潼關,一面分軍西擊鳳翔,月餘不下,翌年春還師河東。春三月,木華黎至山西省聞喜,病情惡化。臨危前,召共弟帶孫說:
“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披甲執銳四十餘年,東征西討,攻取遼西遼東,往定山東河北,無復遺恨,唯恨汴京未下,汝應勉奮。”
不數日,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結語:木華黎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重要將領,在統一蒙古和往定中原的長期征戰中立有極大功勳。他不僅堅毅勇敢,而且善於謀劃。在戰爭中,他充分注意發揮蒙古騎兵的優勢,突出了勇猛、快速、靈活的特點。他在成吉思汗的整個事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成為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軍事活動家。
-
7 # 正史漫談
歷史上的木華黎並非出身奴隸,他能從鐵木真的親信,成長為大蒙古國、元朝的開國功臣,靠的是實打實的傑出能力;從他的身上,我們能見微知著,管窺那時的蒙古族能夠縱橫歐亞大陸的原因。
木華黎出自蒙古札剌兒部,他的父親孔溫窟哇就是鐵木真的部下,並在征討乃蠻部的過程中為保護鐵木真英勇赴死。
而木華黎則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他與博爾術、博爾忽、赤佬溫並稱“四傑”,成了鐵木真最可靠、忠心的那可兒(也就是貼身夥伴)。他為人冷靜沉穩而又胸懷智略,同時還是個力大無比、能挽強弓的神射手。
在統一蒙古部落的過程中,木華黎多次以身犯險,掩護鐵木真脫離困境;並且還時常作為奇兵、發動突然襲擊,給予敵人最致命的一擊。
由於功勳卓著,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國時,冊封木華黎為左手萬戶,掌管東邊直至大興安嶺地區的軍民(博爾術為右手萬戶);鐵木真當時充滿感情地將二人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國內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五年後,鐵木真大舉伐金,木華黎繼續作為部將隨其出征。野狐嶺之戰中,面對號稱四十萬的金國大軍,木華黎親率敢死隊衝鋒陷陣,直殺對方中軍;其後鐵木真指揮主力跟進,金軍兵敗如山倒、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殺,死者遍地。
隨後,木華黎先後率軍征討遼西、遼東,攻降金國的北京、興中府,並且還平定了張致叛亂。
到了公元1217年,木華黎被封為太師、國王、都行省承製行事。同時,鐵木真對二人進行了分工:太行以北由自己負責攻打,以南則由木華黎全權負責。也就是說,中原的戰事完全由木華黎主持,幾乎被視為大蒙古國的第二號人物。
在隨後的六年裡,木華黎指揮各族將士,轉戰於如今的山西、河北、山東、陝西等地,與金軍展開了鏖戰。在他於公元1223年去世時,蒙古已奪取了金朝的大部分地區。
木華黎從一位保鏢似的干將成長為主宰中原的一方統帥,並非僅僅依靠忠誠、勇猛和天賦,與鐵木真類似,他學習能力出色,能夠與時俱進、讓自己逐步成長為兼具軍事家、政治家素質的優秀人物。
首先,他作戰風格靈活多變,充分發揮出自己多謀善斷的特長。在討伐錦州張致叛亂時,他攻敵必救,以攻擊溜石山堡吸引對方出兵,隨後則率軍奇襲斷其後路,將對方圍殲在半路;
黃陵岡之戰中,面對擺出背水一戰架勢的金軍,木華黎靈機一動,下令將士下馬齊射,一時間箭如雨下,金軍支撐不住發生潰敗,不少人落水淹死;
在進攻延安之戰中,木華黎利用對方統帥完顏合達對自己兵力的輕視,以少量兵力出擊,其後將對方主力引入早已設下的包圍圈,一舉擊潰敵人。
木華黎的軍事才華誠然過人,但他之所以能被鐵木真任命為中原主帥,則在於他善於能聽取他人合理意見,並且能根據實際需要改變自己的風格,這是一種可貴的政治家素質。
比如,起初的木華黎跟鐵木真很像,在攻城略地時動輒屠城。在1215年攻打金國北京時,他嫌對方投降的太慢,準備坑殺全城:“怒其降緩,欲坑之”;但隨即在契丹人蕭也先的建議下,他打消了這一主意,以鼓勵後續的金人投降。
後來,在領軍攻佔中原時,木華黎甚至一改以往派兵抄掠、補充給養的做法,下令“禁無剽掠,所獲老稚,悉遣還田裡”,這麼一來,不僅蒙軍紀律面貌為之一新,所到之處也是“吏民大悅”,曾經的屠夫木華黎贏得了“仁者不殺”的名聲,越來越多的金人向他投降。
同時,在與金國的交手過程中,木華黎對中原的農耕文明、政治秩序經歷了陌生、認識、接受、學習的過程,在攻打金國城邑時,他曾叮囑手下官員,獲勝之後應當“即入城安輯之,勿苦郡縣,以敗事也”,即進城後就設定官員,以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全面拋棄以往蒙古人重抄掠、輕守土的方針,開始仿效中原制度鞏固佔領區。
此外,木華黎善於團結力量、吸納各族勢力加入蒙軍,以共同對抗金國。在中原地區,他大量招降那些不滿女真統治的漢族、契丹族武裝,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就有永清史天倪家族、長清嚴實、興中府石天應、原紅襖軍首領石珪、契丹人蕭也先等勢力。
根據以上轉變,蒙軍的後勤、兵員都得到了穩定而有力的補充;同時,藉助各地土豪、世家的支援,木華黎在對金國的作戰中不斷積累優勢。
從木華黎的特點與轉變過程,我們就能發現蒙古部落崛起的秘訣:不僅將遊牧民族的善戰驍勇發揮到極致,同時還能以務實的態度吸納更為先進的文化,促使自己逐漸從草原部落政權蛻變為兼具農耕定居特徵的混合多元體系,具備了強盛的綜合實力,從而不斷戰勝一個個敵人。
回覆列表
木華黎,蒙古帝國開國功臣,史書上記載其為人沉穩剛毅,足智多謀,臂長入猿,箭術僅在哲別之下,可挽二石(二百斤)強弓。在追隨鐵木真的歲月之中,忠心耿耿,危難之時,為主分憂;富貴之時,不驕不躁。持鐵木真所賜九斿大旗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並數次救鐵木真與危難之中。蒙古帝國建立之後,因其功勳卓著,成吉思汗封其國王。在蒙古帝國之中,木華黎是第一個受封王位之人,顯然他的殊榮超越了鐵木真的四個兒子。
木華黎出生於斡難河以東,史載他出生時,有一團祥瑞的白氣從氈房中冒出。草原上的一位薩滿看到這番景象,驚訝地說:“這個孩子長大後,必定非同尋常。”
出生之後,木華黎的人生看上去並不那麼平坦,首先他的父親就是主兒乞人的門戶奴隸。在木華黎幼年之時,被父親送給乞顏部做“梯己奴隸”,但就在乞顏部首領也速該死後,他被主兒乞人擄走。成年之後,他成了主兒乞首領撒察別乞的門戶奴隸。木華黎自幼兇悍,且有勇有謀,刀術和箭術都屬上乘,可眼拙的撒察別乞並沒有重用他。
與泰赤烏部的塔裡忽臺一樣,撒察別乞雖然與鐵木真擁有同一個祖先,但是卻貌合神離。在乞顏部首領也速該被塔塔爾人毒死之後,主兒乞人選擇與泰赤烏人站在一起,將乞顏部的牧民全部搶走,將也速該的遺孀和孩子們丟棄在大草原上,而不管不顧。在長生天的眷顧之下,鐵木真幾次死裡逃生,終於在成年後,鐵木真憑藉自身的魅力和英雄氣概找尋回那些失散的牧民,並且有許多草原英雄投奔其麾下,甘願為鐵木真奉獻自己的熱血。
最終,鐵木真將那些背叛自己和傷害自己的人全部剷除,在與主兒乞人的衝突之中,木華黎為了保護撒察別乞,差點用手中的彎刀要了鐵木真的性命。在被俘之後,木華黎認為鐵木真會將自己處死,但是鐵木真非但沒有殺他,反倒讓他做了自己的“那可兒”(伴當、夥伴),並且允許他可以攜帶彎刀自由出入於自己的大帳之中。木華黎從一個門戶奴隸變成了草原霸主的夥伴,他怎麼能不一心一意的去效忠這位器重並信任自己的人。
有一年,鐵木真作戰失利,失去了牙帳。因此只能在草澤中安歇,當夜下起大雪,木華黎和博爾術張開毛氈,為大汗遮擋風雪,從傍晚一直到次日早上,竟然連腳步都沒有移動過。鐵木真被二人的忠義所感動,對長生天發誓,自己將來必定不會忘記二人對自己的忠義之情。
還有一次,鐵木真與三十多名騎兵行經一處山谷間。觀察到周圍地勢之後,鐵木真對木華黎說:“我們的敵人就在兩側埋伏,我們要如何應對?”木華黎說:“我就以身護主,只要我的彎刀還在,我就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我的主人!”
話音剛落,果然一群敵寇就從附近的叢林中突然冒出來,木華黎立即張弓搭箭,連射三箭,射中三人。敵軍首領問他:“你是何人?”他回答:“我是木華黎。”隨後木華黎解下馬鞍,拿在手中作盾牌,保護成吉思汗撤離。其餘騎兵反擊,敵人逃散。
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諸部,並被長生天賜名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國建立,木華黎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被並稱為“掇裡班‧曲律”(四傑)。
成吉思汗沒有忘記這些草原英雄們的功勞,他說:
“現在國內平定,多是你們的功勞。你們對我來說,就像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一般不可或缺,你們應當瞭解我的這個想法,不要改變當初輔佐我的初心。”隨即,封賞諸將。木華黎與博爾術得到了最高榮譽,分別被封為左、右萬戶長,給他們配備相應的侍衛及儀仗,賜與他們諸侯王的待遇。
成吉思汗十二年八月(1217年),又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下賜誓券和黃金印信給他,並允諾這個“丹書鐵券”可以讓他“子孫傳國,世世不絕”,犯三罪而不罰。
不但賞賜“丹書鐵券”,成吉思汗還將弘吉剌部、亦乞烈思部、兀魯兀部、汪古部等十支軍隊,以及吾也、契丹、漢軍等軍隊,都劃歸木華黎麾下。成吉思汗發上諭說:“太行之北,由朕來管理;太行以南,由木華黎國王來治理。將九斿大旗賜予木華黎國王,木華黎國王立此旗發號施令,如我親臨!”
木華黎所得到的榮譽連鐵木真的兒子們都感到嫉妒。從此,木華黎全權指揮對金國的戰事,成吉思汗則率領主力大軍返回蒙古,準備西征。木華黎作為徵金大元帥,代成吉思汗發號施令。經過六年征戰,先後征服了金朝統轄之下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大部分土地。伐金大軍所到之處,如摧枯拉朽之勢蕩平金軍的所有軍力。木華黎在此期間收服了很多金朝降將和漢大臣,讓他們幫助治理中原,為成吉思汗開疆闢土。《新元史》曾說,他知人善任,有成吉思汗的風範。
成吉思汗十七年(1222年),木華黎圍攻京兆府失敗,導致怒火攻心,加之西夏人出爾反爾,背信棄義,不但沒有派兵協助,反倒偷襲了木華黎的後軍。木華黎盛怒之下,吐血而倒。1223年,這位草原巴特爾結束了自己輝煌且榮耀的一生。
當他的死訊傳至成吉思汗的耳中之時,大汗聞言昏厥不醒,醒來之後,大放悲聲,誓言要誅滅西夏,為木華黎國王復仇。
在木華黎死後,成吉思汗履行諾言,不但自己善待他的後代子孫,還下口諭讓自己的兒子們依舊善待木華黎國王的子孫後代。英雄之後,必出英雄,木華黎的後代子孫中也是人才輩出,像孛魯、速渾察、霸都魯、相威、安童等,均是官居顯赫的國之棟樑。自古以來,功臣貴胄之家,也有可以長保富貴的,但還沒有像木華黎家族這樣高官貴胄如此繁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