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歡公子

    郭松齡,叫電視劇美化了,其實他有很大的野心,他利用張學良的單純無知加愚蠢,妄想推翻張作霖,獨霸東北,自建獨立王國,然後推行所謂的理想國。後來實踐證明了,郭松齡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電視劇裡面的姜登選是個糊塗蟲。真實的姜登選文武全才,極具軍事才幹,為人忠厚善良,愛惜士兵,深得民心。對張作霖忠心耿耿,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郭松齡非要殺姜登選,

    主要是姜登選反對郭松齡謀權篡位,陰謀推翻張作霖。

    其次才是姜登選深愛士兵愛戴。不殺姜登選,誰敢跟郭松齡造反。郭松齡也不可能煽得動士兵起義。

  • 2 # 孤客尊

    郭松齡是張學良仗之以韓信的軍事奇才,他對張學良有著韓信輔助劉邦的功勞,但卻生出了韓信一直沒有生出來的反心,他帶領著張作霖交由他掌管的東北軍三分之一兵力,舉起了渲天的反旗,拉響了反叛張作霖的戰爭。

    他將自己立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揚言為了消彌軍閥的混戰才不得不做出此舉,但實際上卻是因為自己氣量不夠所進行的反叛。

    郭松齡最終因為三個原因失敗了:第一個原因就是他手下計程車兵雖然聽從他的命令,但卻是張作霖花了大價錢供養起來計程車兵,張作霖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在他們的心目中也非常有威信,所以他們才會在後來打仗中暗中的放水,高喊著張家糧,不打張家人的口號,導致原本應該很強大的軍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實力,這是最大的失敗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郭松齡和馮玉祥等人的聯盟破裂,馮玉祥違背了和郭松齡之間的約定,最終使郭松林只能獨自一人面對張作霖,之前打好的小算盤全盤崩潰,使郭松齡埋下了失敗的伏筆。第三個原因就是當時張作霖藉助了日本軍隊的幫助,當時日本在東北境內駐紮著一支軍隊,在他們的飛機轟炸下郭松齡等人方寸盡失,在他們滿天撒下的傳單下,郭松齡手下同樣軍心渙散,所以也成為了失敗原因。郭松林的早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後他回到了東北老家

    郭松齡是陸軍大學的高材生,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畢業後投靠過四川的軍閥,只不過後來四川軍閥採用“川人治川”的方略,所以郭松齡和其他的外省軍官一起被驅逐出川,在被趕出四川之後郭松齡過上了一段平淡的日子。

    他後來聽說自己的老上司正在孫中山的手下擔任著重要職位,所以他向南來到了廣州,投奔了孫中山,其實郭松齡在早年學校生涯中就已經接觸到了孫中山的同盟會,並早已經成為了同盟會的會員,此刻來到孫中山的身邊他的情緒越發激昂,正準備展開一場雄心勃勃的奮鬥時,事情又發生了改變。

    命運總是如此坎坷,1917年孫中山的護法運動失敗了,很多跟隨孫中山的軍官們都被軍閥趕出了廣東,失望、無奈、惆悵佔據了郭松齡的內心,所以他失落的回到了他的東北老家,在東北他成為了張學霖東北講武堂的講師,並在這裡接觸到了學生張學良,慢慢成為了張學良最信用的得力干將。郭松齡受到自己學生張學良的信任,因此有了在奉軍中發跡的機會

    由此郭松齡開始走上了他人生的巔峰,張作霖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在軍中的威信,所以也重用起了郭松齡,他將郭松齡和張學良分配到了一起,雖然分有兩支部隊管理,一支歸張學良管,一支歸郭松齡管,但實際上兩支軍隊的真正領導者還是郭松齡。

    這兩支部隊原本頗有匪氣,有著很多舊軍閥部隊所帶來的不良習氣,在郭松齡採用新式的訓練方法下,這兩支部隊開始變得精銳了起來,在後來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同時因為託著張學良的名頭,所以張學良在軍中的地位也越發水漲船高起來,也帶著郭松齡的地位在張作霖的心目中越來越高。

    在張作霖和直係軍閥吳佩孚作戰的時候,手下的各支部隊一和吳佩孚接觸就瞬間崩潰了起來,這個時候只有郭松齡帶領著的部隊安穩了下來,為張作霖保留了最後一絲體面。

    郭松齡的傲氣以及他因為沒有獲得對等的賞賜而進行的造反

    再加上後來的數次大戰功,因此導致了郭松齡心高氣傲了起來,他覺得他自己是東北軍中真正會打的人,其他的人不過是掌握著權勢、沒什麼能力的軍閥罷了,連帶著,他在心裡也有些看不起張作霖了。

    在他的內心真正奉行的是孫中山的救國理論,他覺得只有孫中山那樣的人才能給整個國家帶來希望,而張作霖這樣的軍閥只能起到阻礙國家統一的作用,所以就在心裡埋下了反張作霖的種子。

    最終迫使郭松齡內心反叛種子瘋狂生長的原因是:

    張作霖並沒有給自己所想要的地盤。

    當時的郭松齡為張作霖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但是張作霖知道郭松齡的傲氣,所以一直沒有給郭松齡太高的職權,以防他膨脹起來以後張學良控制不了,所以他一直將郭松齡留在張學良的身邊想好好的打磨他一番。

    但是郭松齡在看到張作霖將沒有立下太大戰功的楊宇霆、張宗昌、姜登選分別封為江蘇、山東、安徽督軍,而沒有給自己這個最大的功臣賜予封地的時候,他內心的反意越加膨脹了起來,最終在張作霖向日本購買武器準備引兵向南爭奪天下的時候,郭松齡反了。奉軍五虎將的姜登選之死以及郭松齡的氣量

    姜登選就是在去勸郭松齡放棄造反的時被郭松齡所殺的,姜登選和郭松林、楊宇霆一樣是張作霖手下的五虎將之一,姜登選和郭松齡早年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樑子,當時正是行軍打仗時,姜登選因為害怕郭松齡搶了自己的頭功,所以就在開過一次軍事會議之後,陰裡陰氣的調侃了一句郭松齡。

    沒曾想郭松齡這麼經不起刺激,在被調侃過後,直接帶著手下幾個團的部隊離開了戰場,後來是在張學良的苦苦勸說下,才重新回到了戰場中,但也正因此他將姜登選記在了心裡。

    雖然之前兩人偶有摩擦,但沒有太大的衝突,但自此之後,摩擦更加激烈了起來,他後來借一次機會想殺掉姜登選的好兄弟,在姜登選苦苦勸說無果後,是求到了張作霖那裡郭松齡才不得不作罷的。

    正因為早前郭松齡對姜登選埋下的仇恨,所以才在造反後,姜登選奉張作霖之命來勸說郭松林的過程中,因為誰也說服不了誰,在姜登選罵了郭松齡不忠不義之後,被郭松齡拿了下來,將其殺死了。

    郭松齡口號的變化以及他的最後敗亡郭松齡一開始打張作霖用的名號是“除掉張作霖、扶助張學良”。在他的宣傳中,張作霖成為了一個害國軍閥,而張學良才是東北真正的希望,只有扶張學良上位才是真正對國家有益的,正因為在他的鼓動下,郭松齡在開始的時候才能帶領著張作霖的手下士兵們反叛張作霖。

    後來在準備兵臨瀋陽的時候,郭松齡的口號又變了,他感覺時機成熟了,所以他撕下了自己的偽裝,不在家託著張學良的名號,直接對張學良本人宣起了戰,他也因此失去了名義上的正統,成為了一個人眾所皆知的不忠不義之徒。

    這個時候士兵們才真正得知了郭松齡的野心,然後在張作霖借日本人的飛機在郭松齡的部隊上方發放討伐郭松齡以及諒解士兵軍官們的宣傳單下,郭松齡手下的部隊這才全部拒絕了郭松齡的命令。

    甚至準備打算兵變除掉郭松齡,幸虧郭松齡機敏,帶領著自己手下的衛隊接走了自己的妻子,最終和他的妻子二人化裝躲到了鄉下,但很快又被張作霖的部隊追尋到了,夫妻二人直接在押解回瀋陽的時候被處死了。

    張學良與郭松齡之間特殊的情感

    當時的張學良有感於郭松齡曾經對自己的幫助,所以他覺得郭松齡只是一時的迷途,他在當時甚至想保下郭松齡一命,但當時押解郭松齡的楊宇霆深知張作霖的意思,所以在半路處死了郭松齡。

    郭松齡的死對張學良打擊很大,因為他以前的所有意氣風發都是郭松齡一個人為他撐起來的,他深知自己沒有什麼領兵能力,所以在郭松齡死後身體中彷彿失去了一根支撐著自己的柱子,精神崩潰了起來,在他的晚年,每每跟人談起郭松齡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了非常的感嘆,稱如果當時郭松齡沒有被處死,那日本人就絕對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這就是張學良與郭松齡之間的特殊情感,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即便郭松背叛了他的父親、背叛了他,他都可以既往不咎。

    所以說郭松齡之所以會殺掉姜登選,原因就是他的氣量不夠寬廣,姜登選因為調侃了郭松齡一句,最終導致了禍從口出,也為自己後來的殺身之禍埋下了深深的伏筆,也就是從那一件事情起,姜登選成為了郭松齡的眼中釘、肉中刺,這才鑄就了他後來的死亡,正所謂是得罪誰,也不要得罪氣量短淺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往往很可怕,即便沒有當場發洩出自己的怒火,但也絕對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倒打你一耙,讓你防不勝防,躲不勝躲,歷史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訓。

  • 3 # 小小嬴政

    郭松齡與姜登選皆為奉系軍閥張作霖麾下干將,此二人與李景林、韓麟春、張宗昌並稱五虎上將。郭松齡反奉的時候,姜登選勸說懸崖勒馬,然而面對曾經的老同事,郭松齡反綁著姜登選的雙手將其殺害!

    兩人作為東北軍的高層幹部,究竟有哪些恩怨,郭松齡為什麼一定要殺掉姜登選呢?

    二人雖皆為五虎上將,但性情各異。郭松齡機敏狡詐而城府頗深,而姜登選能與士兵同甘苦,和藹可親,重義而輕利。性格的差異也決定了二人素來不和,在一定程度也為他們倆的結仇埋下隱患。

    姜登選在1903時受到黃興、宋教仁的影響,在日本留學時,參加了孫中山在日本舉辦的“中國同盟會”。1908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後在奉天巡防朱慶瀾手下任職,官至四川軍政府參謀總長。

    1922年,歸順奉系軍閥張作霖,任奉軍總參議。同年4月直系奉系軍閥混戰,奉系吃了敗仗,張作霖任命姜登選為副統監,主抓部隊建設。

    奉系內部素有“老派”和“新派”的說法,“老派”就是那幫張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基本上都是實力派,主要包括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吳俊升。“新派”又包括“士官派”和“陸大派”。

    關鍵點來了,“士官派”大多數是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以楊宇霆為首,成員包括姜登選、韓麟春、於珍、常陰槐、王樹常、於國翰、邢士廉等人;“陸大派”大多數是在中國陸軍大學和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的,以郭松齡為首。

    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郭松齡擅自改變戰鬥計劃,姜登選派韓麟春到張學良那兒告了郭松齡一狀。後來姜登選當了安徽督軍,搶了郭松齡的位子,種種事件埋下了郭松齡仇恨姜登選的種子。

    姜登選乘車欲與郭松齡面談時,進城後遭到扣押。1925年11月26日,姜登選被槍斃時,雙手仍被捆綁著。

    後來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遷墳至原籍厚葬,當開棺時,只見姜登選雙手的綁繩已經鬆開,棺內木板遍佈爪痕。原來姜登選被槍斃,沒有擊中要害,被活活悶死在棺材中,見者無不垂淚!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郭松齡與姜登選之間的恩怨,應該歸咎於郭鬼子機敏而狡詐,小才而無大德!

  • 4 # 天邊256165386

    某些政治勢力不是為了民族,而是為了一己之私,將對民族幹了好事的張作霖閻錫山極盡醜化,而將賣國賊張學良、朝三暮四跟誰反誰的馮玉祥當做好人。其實杜月笙吳佩孚這些人人品超過很多人,對國家對民族做過很多好事!

  • 5 # 民國年間那些事

    郭松齡和姜登選同為奉系軍閥張作霖部下,同為奉系“五虎上將”之一,並且他們都屬於東北軍的新派軍人。但在郭松齡反奉戰爭中,姜登選卻被郭殺掉。郭松齡為什麼一定要殺姜登選呢?

    郭松齡

    說起來郭松齡和姜登選很有淵源,他們都是清廷奉天巡防營統領朱慶瀾的部下,後來朱慶瀾調四川任職,兩人又同時跟隨入川。只不過當時姜登選職務高於郭松齡,武昌起義爆發後,朱慶瀾擔任四川軍政府副都督,姜登選任軍政府總參謀長,郭松齡在他們手下擔任營長。後來朱慶瀾遭排擠離開四川,姜和郭先後回到東北,又一起在張作霖手下當差。

    當時奉系軍官中有老派和新派之分,所謂老派指的是張作霖的那幫老弟兄張作相、吳俊升、湯玉霖等人,原來大都是鬍子出身,後來跟隨張作霖發跡;新派指的是學堂出身的年輕軍官,按照畢業學校,新派又分為士官派(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大派(中國陸軍大學)、保定派(保定軍校)和講武堂派(東北講武堂),郭松齡和姜登選就分屬陸大派和日本士官派。

    郭和姜資歷、年齡、能力和學歷相當,互相不服。第二次直奉大戰後,姜登選受張作霖重用,擔任了安徽督辦,而郭松齡卻受了冷落。1925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州通電,要張作霖息兵下野,將政權交給張學良。第二天,在安徽遭孫傳芳攻擊的姜登選撤回東北,經過灤州時被郭松齡扣留。

    23日,郭軍向山海關發起攻擊,但遭到山海關守將張作相攔截,郭軍吃了大虧。郭松齡隨即回擊,攻克山海關。郭松齡對遭張作相截擊一事耿耿於懷,於是將姜登選槍斃作為報復。幾天後郭松齡幕僚齊世英才知道此事,大驚失色,連忙去問郭松齡,郭恨恨地說:“他們打我的人,我就幹他們。”所以說,張作相在山海關伏擊郭松齡是姜登選致死的主要原因。姜登選為人正派,深受官兵擁戴,郭松齡與其雖然主張不同,但畢竟有多年的袍澤之誼,完全沒必要將其置於死地。齊世英後來也在回憶錄中說,殺害姜登選是郭松齡失策的地方。

    郭松齡被張作霖暴屍三日

    不久,郭松齡兵敗。1925年12月24日,郭松齡夫婦被奉軍逮捕,就地槍決——此事距姜登選之死不足一月。

  • 6 # 月圓君

    張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後,痛定思痛,深感部隊暮氣沉沉銳意改革,於是軍中出現了以楊宇霆為首計程車官派和郭松齡李景林為首的陸大派,張是靠舊巡防營起家的,老一輩的張作相,吳俊升,孫烈臣也是一樣,這些人不更動。

    楊宇霆為首計程車官派在奉軍改革後佔主流地位,這一派人物有姜登選,韓麟春,戢翼翹,等人,他們一色為日本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楊又是張的軍事智囊,張對楊幾乎是言聽計從。郭松齡是在奉天講武堂當教官時結識的張學良,小張是郭的學生,小張十分敬佩郭,結為至交,可以說是奉軍中的太子派。

    二次直奉戰爭中,姜登選因排擠郭,郭險些撂挑子不幹了,小張把郭追回來,苦勸,郭才繼續幹。這是姜郭二人不睦主因之一。戰爭後,李景林,姜登選,甚至楊宇霆都有了一省地盤,郭出力最大,最關鍵,毫無獎掖,豈不搓火。尤其是姜,郭認為他能力於己不足十一,居然忝佔一省,尤其搓火。

    郭在奉軍中比較受孤立,因為他器量狹窄,雖然有能力但人際關係打理不好,有點恃才傲物的感覺。唯有小張能駕馭得了。

    郭殺姜是在郭反奉初期的時候,姜丟了江蘇地盤迴奉天正好路過郭的防地,姜當時還不知道郭已經反了,郭在姜途徑的車站把他攔了下來,兩天後殺了。

    後來郭兵敗被俘,老張的本意是讓郭回來當面對質一下,楊宇霆怕夜長夢多,郭回來老張沒準還饒他一命,就跟老張說萬一日本人使壞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郭就被殺了,一同罹難的還有郭的妻子。民初政客林長民附郭,也死於戰敗逃難途中。

    可以說姜的仇楊宇霆替他報了。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的為新疆王,盛世才是郭的老鄉,起初也在奉軍中供職,因郭的推薦赴日本陸大留學,歸國後在南京政府上班,金樹人主政新疆時,問南京要軍事人才,就把盛派去了,盛有權謀,幾年間,就成為了新疆王。沒有郭的話,盛難以有此成就。

  • 7 # 史論縱橫

    郭松齡和姜登選都是張作霖座下奉系五虎大將,是張作霖在軍閥混戰期間極為信任的人,然而從品行上來說,都不咋地,尤其是張宗昌,那更是一個混世魔王,對於郭松齡,大部分人的印象都來自張學良的評價,縱橫查了很多資料,實際上郭松齡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郭松齡機敏狡詐而城府深,還自視清高,狹隘偏執,因此奉軍裡面都管郭松齡叫郭鬼子。在電視劇《少帥》中的郭松齡的形象,也是以張學良為視角刻畫的,主觀性太強,張學良這個人心眼好,識人能力差。

    姜登選與郭松齡的為人恰恰相反,是一個為人豪爽,和藹可親的將領,在奉系將領中口碑很好,再加上奉系內部派系林立,郭松齡是陸大派,姜登選是士官派,所以雙方誰也看不上誰。

    實際上這兩個人的淵源還挺深,當年在四川保路的時候,兩個人都在朱慶瀾將軍手下共過事,而姜登選的資歷明顯高於郭松齡,到了奉系之後姜登選又為張作霖所倚重,先後擔任奉軍總參議,奉軍懸鏈總監,在第二次直奉大戰期間,奉軍兵分五路,姜登選是其中第一軍的軍長。

    郭松齡在四川的時候就不如姜登選資歷高,託人找關係才到奉系謀了個差事,結果還是坐冷板凳,但是郭松齡這個人也很有一套,那就是拉攏張學良,前面已經說了,張學良識人能力差,當然,駕馭能力也差,給了郭松齡一飛沖天的機會。

    論資歷、能力、戰績郭松齡可能都不如姜登選,但架不住張學良說你好啊,經過張學良的推薦,在第二次郭松齡擔任第三軍的副軍長,如果不是張學良當正軍長,還真就不知道這個副軍長會是誰。

    然而正是山海關大戰,讓郭松齡開始對姜登選恨之入骨,在山海關大戰中,張學良和郭松齡的第三軍負責正面進攻,陷入苦戰,姜登選與韓麟春率第一軍從側面進攻,並且率先傳出捷報,在隨後的作戰會議中,張學良認為從正面戰場抽調精銳部隊讓郭松齡去增援姜登選,從側面突過去。

    姜登選本來不希望郭松齡來搶功,但是作戰計劃是少帥下達的,並且十分有道理,也表示同意,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姜登選說了一句風涼話,意思是郭松齡跟著他們第一軍沾了光,結果郭松齡就說了一句“我郭某從來不沾別人的光,我還是從山海關正面打過去!”說完掉頭就走。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郭松齡作為副軍長,竟然不聽從軍事指揮,除了說明張學良駕馭人的能力不夠外,也說明郭松齡心胸太狹隘。

    如此大事,姜登選必然要上報張作霖,隨後二人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打贏了直系後,奉系迅速佔領了山東、安徽、江蘇等地,原來張作霖打算讓郭松齡去安徽,姜登選去江蘇,結果楊宇霆也想要當個督軍,張作霖就把江蘇給了楊宇霆,把姜登選安排到了安徽,郭松齡啥也沒撈著,自然心生怨恨。

    1925年郭松齡倒戈反奉,姜登選前去勸阻,新仇舊恨加一塊,郭松齡立馬將其扣押,郭松齡先是勸姜登選和他一塊反奉,姜登選不同意,於是郭松齡就下來槍殺姜登選。

    由此可見,郭松齡殺姜登選是因為前面結下很多矛盾,而姜登選在軍中威望甚高,如果郭松齡不殺姜登選,很可能引起軍心大亂,說到底是姜登選阻擋了郭松齡反奉的道路,郭松齡這個人本來不講什麼江湖道義,所以莫說是姜登選跟他有那麼多的矛盾,就是沒有矛盾,阻礙他上位,他也依然會痛下殺手,這就是小人的本質。

    在殺完姜登選後,草草就給埋了,據說後來韓麟春給姜登選遷墳的時候,開啟棺材發現棺材內木板上全是爪印,原來姜登選沒有被打死,而是活活悶死在棺材中。

    現在研究民國曆史的很多學者都認為,郭松齡殺姜登選是造成他失去軍心,並且最終覆滅的重要因素之一。

  • 8 # 史不知味

    郭松齡槍斃姜登選,是因為私憤,也是因為公仇,當然也怪姜登選自己送人頭。

    郭松齡之所以反奉,一則是因為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張作霖讓自己坐了冷板凳;二則受到了張作霖與日本的“曖昧關係”的刺激;三則是郭松齡性格中的弱點,他氣量不夠。

    張學良與郭松齡的關係一直很好,郭松齡早年經歷坎坷,當然,也是因為早年的經歷造就了他。

    1905郭松齡年考入奉天陸軍小學堂,後來又被報送奉天陸軍速成學堂,速成學堂畢業後入盛京將軍衙門任職,得到了朱慶瀾的賞識,曾隨朱慶瀾入川,1912年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1913年又入中國當時的最高軍事學府——陸軍大學深造。從陸軍大學畢業後,郭松齡曾在北京講武堂任教官,後赴廣東投奔孫中山,在孫中山“護法”失敗後返回了奉天,然後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任戰術教官。

    郭松齡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迎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這裡,他結識了張學良,更得到了張學良的信任和賞識,對於張學良而言,郭松齡是一個亦師亦友的人。

    張學良為什麼能夠帶出一支奉軍精銳部隊?因為是郭松齡幫他練出來的,張學良在晚年也承認了這個事實。張學良也給予了郭松齡足夠的信任,一句“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便將幾乎所有的事務甩給了郭松齡。

    但是,張學良對於郭松齡這個人的評價卻算不上好,他說郭松齡性情暴躁、猜忌心重,說他比女人還小器。

    郭松齡是奉系“太子爺”張學良的得力助手,是智囊和軍師,可是奉系“皇帝”張作霖的得力助手和智囊卻是楊宇霆。

    張作霖重用楊宇霆,可是對於郭松齡卻似乎在有意打壓。第二次直奉戰爭的時候,郭松齡的功勞可不小,可是張作霖在戰後分封的時候卻故意漏掉了郭松齡,給了楊宇霆一個江蘇督辦,給了李景林一個直隸督辦,給了姜登選一個安徽督辦,唯獨郭松齡什麼好處也沒撈到!

    憑什麼?郭松齡心裡很不爽。

    奉系是一個軍閥派系,可是在奉系內部卻也有著不同的派系,郭松齡是“陸大派”,楊宇霆和姜登選則是“士官派”,在政見上也存在著矛盾和衝突。

    這也是郭松齡看楊宇霆、姜登選不順眼,後來反奉的原因。

    郭松齡之所以槍斃姜登選,未嘗沒有報復“士官派”壓制他的原因。

    實際上,姜登選的經歷與郭松齡有不少相似之處,他也曾經在朱慶瀾部任職,也跟著朱慶瀾去過四川,他跟朱慶瀾的時間比郭松齡要長不少,但是郭松齡投奉的時間稍早於姜登選。只是遺憾的是,郭松齡雖然得到了張學良的賞識,可是張作霖重用的卻是“士官派”。

    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後,張作霖有心整頓奉軍,所以在1922年7月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孫烈臣任總監,張作相和姜登選任副監,張學良任參謀長,但是實際負責整頓軍務的是姜登選。姜登選走到這一步,已經進入了奉系的核心層,可是郭松齡卻仍然只是張學良的副手。

    第二次直奉戰爭的時候,郭松齡帶著第三軍打山海關,姜登選帶著第一軍打九門口。但是,姜登選在九門口開啟局面的時候,山海關這邊不僅進展不順,死傷也不小,所以張學良便將郭松齡調去九門口協助姜登選,這一調,出問題了。郭松齡認為張學良不信任自己了,自己沒有打下山海關,心裡也覺得丟人和慚愧,所以老老實實去了九門口。可是,他帶著第三軍到了九門口後,很快便和姜登選吵了起來,吵完了以後拉著部隊連夜離開了九門口。

    張學良聽到訊息後,也愣了,郭茂宸你又怎麼了?因為這事,張學良還被韓麟春奚落了一句,你看你,把這個郭松齡慣的!

    張學良臉上有點掛不住,然後也連夜去追趕郭松齡,最後用了朋友、學生和長官這三個身份終於將郭松齡連勸帶壓地給帶回九門口去了。這裡又發生了一件趣事,郭松齡在白天帶著人到了九門口,直軍說奉軍增兵了;等到晚上,郭松齡一聲不吭地帶著人走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又帶著人返回了九門口,直軍一看,奉軍又一次增兵了,可把直軍給嚇壞了。直軍被嚇住了,可是郭松齡卻憋著一口氣想要發洩,所以越大越猛,直軍也就越打越怕。

    此外,在九門口戰役時,郭松齡認為姜登選所部將領陳琛不聽調遣,所以想要處決陳琛。姜登選當然不幹了,所以去找郭松齡理論,可是郭沒理他,執意要處決陳琛。姜沒有辦法,只好跑去找張學良,最後在張學良的勸說下,郭松齡才沒有殺陳琛。誰都知道,郭松齡要處決陳琛,實則意在姜登選。

    張學良將自己視為調和郭、姜矛盾的中間人,可是他始終沒有調和成功。

    郭松齡打著張學良的旗號反奉後,姜登選從灤州返回奉天,途徑灤州時,竟然跑去見郭松齡,這一見,郭松齡還能讓他走?畢竟姜登選可是一員猛將,讓他反過頭來對付自己?郭松齡沒這麼傻,所以果斷將他扣了下來。

    姜登選也是看不清狀況,郭松齡一直看他不順眼,他不會不知道,居然還敢跑去灤州見郭松齡。別說是你姜登選,即便是後來張學良親自去見郭松齡,也被郭松齡吊著。

    郭松齡當時想拉他入夥,他沒答應,然後還對郭一頓臭罵。郭松齡怒了,既然你姜登選不識相,我只好新仇舊恨一塊跟你算了。

    1925年11月26日,郭松齡下令槍斃了姜登選。

    郭松齡以為他能夠反奉成功,事實上如果沒有日本人的突然介入的話,當年的奉系應該也會變天,只是郭松齡選擇了一個專門坑隊友的馮玉祥作為合作伙伴,又沒有對日本人作好相應的防備措施,最終導致反奉失敗。

    郭松齡也沒有想到的是,他槍斃姜登選以後,只過了一個月,他也被楊宇霆給槍斃了。

  • 9 # 黑句本

    郭松齡反奉,來勢洶洶,崩潰而亡,許多人都講,他的失敗是因為掛羊頭賣狗肉,不得奉系人心。

    郭松齡不得奉系人心,最顯著的有兩條:一條是他利用了張學良,用張家兵打張家人,反軍越朝奉天走,軍心越不穩,以至於最後崩盤;另一條是他心胸不寬厚,私怨太重,舉大事繞不開派系爭鬥,進軍途中本該標榜正義,凝聚人心,但他卻因陳年舊怨,在灤州殺了奉系士官派重要將領,在奉系很有口碑的姜登選,如此濫殺,大事怎能不失敗。

    說到郭松齡與姜登選的恩怨,其實他們之間並無深仇大恨,有的只是北洋軍閥內部常見的派系矛盾。

    在奉系軍閥內部,郭松齡是陸大派,也是太子黨,主要靠少帥張學良上位。作為陸大派的首領,郭松齡性格孤傲,不善經營人際關係,也有一些亂世理想,但他的亂世理想中包含著狼子野心。

    論人數、勢力,陸大派都是奉系軍閥內部的少數派,士官派是後起的多數派。奉系軍閥內部,張作霖那幫一起打天下的老弟兄,也就是元老派,原先最得勢,但隨著張作霖野心膨脹,劍指中原,這幫老弟兄因為土匪作風,安於享樂,漸漸的也就不堪重用,讓士官派取而代之了。

    奉系軍閥內部計程車官派,楊宇霆是首領,姜登選是核心將領。他們這一幫人,在軍事業務上有兩把刷子,但根上還是軍閥做派。他們是張作霖提拔起來的,一切以張作霖馬首是瞻,因為張作霖有野心,重擴張殺伐,他們充當的也就是搖旗吶喊、衝鋒陷陣的角色。當然,奉系做大之後,他們也就成了第一批摘桃子的人。陸大派作為太子黨,張作霖本意是一邊栽培,一邊重用,為少帥張學良儲備人才,但郭松齡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自己是奉系衝殺的闖將,但因為士官派的存在,到了論功行賞時,好處都讓他們拿去了,自己則坐上了只有畫餅,沒有現實利益的冷板凳。

    這是他們之間恩怨的根本。

    除了利益之爭,日常做派上,郭松齡與姜登選等人也格格不入,形同陌路。郭松齡身上沒有舊軍閥陋習,不抽、不賭、不貪、不嫖,但士官派這些傢伙就不同了,作風很腐敗,張學良抽上大煙,染上毒癮,就是被他們帶的。在郭松齡看來,奉系壞就壞在這幫人手裡,他們既是障礙,也是毒瘤。

    具體來說郭松齡與姜登選的恩怨矛盾,主要有兩項:一是戰場上兩人結過樑子,二次直奉大戰時,郭松齡認為姜登選所部陳琛不聽調遣,要將其法辦,姜登選認為郭松齡行事太過強橫,並不買賬;二是二次直奉大戰後,奉系入關,安徽、江蘇的地盤都讓功勞不如自己計程車官派搶走了,對這一點,郭松齡深惡痛絕。因此,他反奉首先針對的就是楊宇霆、姜登選等士官派。對楊宇霆,他是喊殺,對姜登選,他是有機會,不放走。

    然而,北洋時期的紛爭,落到歷史上有個特點,看似離我們不遠,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其實有時候過於複雜的解讀未必就是真相。

    簡單說,離我們近的歷史,我們未必真瞭解。

    就說郭松齡殺姜登選,就曾有兩位親歷者講述過,不妨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第一位親歷者名叫齊世英,遼寧鐵嶺人,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德國海臺山大學畢業。齊世英的父親是郭松齡的同學,齊世英本人與郭松齡也有著密切的交往。1925年,齊世英海外留學回國後,受郭松齡委託籌辦過同澤中學。年底,郭松齡不滿張作霖屢次進關作戰,發動兵變,自灤州回師東北。齊世英應邀出任郭松齡總司令部的外交處主任。

    作為郭松齡兵變的親歷者,齊世英曾這樣講述說郭松齡殺害姜登選的過程——

    1925年11月23日,姜登選從平津坐專車回奉天途中,路徑灤州時,已是夜晚時分。此時郭松齡已經入睡,副官長馬陟夫來報告,問是否要見姜登選?

    郭松齡說,請他下車。

    馬陟夫得令後,登上姜登選專車,要求其下車。

    姜登選說,郭軍長既然已經休息了,我就不下車了,還是奉天見吧。

    馬陟夫不好強行要求,只好轉頭再報郭松齡。

    郭松齡顯得很強硬,命令馬陟夫務必將姜登選請下車。

    再登姜登選專車,馬陟夫便不那麼客氣,強行將姜登選請下了車,然後將其安置在一間民宅中。

    姜登選很生氣。次日,他寫信質問郭松齡,為何不讓他走?又說無煙可抽,生活不便,十分難受。

    看到姜登選的信,郭松齡倒顯得很客氣,即刻命人送去了鴉片煙,並且囑咐要善加招待,過幾日即送回平津。

    起初,齊世英以為這事就算完了。哪知道幾天後,齊世英翻閱電報稿,方知道姜登選已經被槍斃。

    事關重大,想不明白,齊世英便跑去問郭松齡,為什麼要槍斃姜登選?

    郭松齡回到說,他們打我的人,我就幹他們。

    郭松齡所說的“他們打我的人”,指的是他的部隊在山海關遭到了張作相的截擊。為此,齊世英暗自感慨,想不到這事竟成了姜登選致死的直接原因。大事當前,軍心最重要,不管怎樣,都沒有必要把姜置於死地。稍有怒氣,便殺昔日同僚,郭先生未免太意氣用事,這是他失策的地方。

    第二位親歷者名叫戢冀翹,此人早年留學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1922年、1924年兩次直奉戰爭中,分別擔任興綏軍參謀長、奉軍第一軍參謀長,後來擔任第45旅旅長、第十軍副軍長,是張學良好友。

    戢冀翹講,二次直奉大戰後,張作霖任命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但姜登選因為沒有自己的部隊,沒有立即去安徽,而是叫他和陳琛二人在徐州、德州招兵兩旅。當時在關內第三軍的勢力很大,姜登選所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練兵,於是便將部隊開到關外在奉天北鎮縣訓練。

    在此期間,姜登選沒有隨部隊走,而是到北京天津一帶看形勢,大概是看出了問題,覺得要出事,1925年11月22日,他便從天津緊急乘專車出關。

    那天,郭松齡正在灤州準備開會,得知姜登選輕車簡從過站,便說,把他請下車來。

    姜登選到了灤州,聽說郭松齡請他下車,他以為郭還不敢怎樣,便下了車。哪知道,郭松齡竟避不見面,而他的行李也被郭的部下任意取走了。

    姜登選不滿,問請他的人,我的東西呢?

    請他的人說,沒見到。

    姜登選說,什麼一回事!軍隊像土匪,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之後,姜登選提出要見郭松齡,郭松齡不理。

    這時候,郭的參謀顧浩說,這個人不能讓他到奉天。

    原來,顧浩拿了姜登選的行李,找到姜在北京麥加利銀行10萬元的存摺,他想獨吞這筆款子,便極力慫恿郭殺姜,而郭既扣了姜,立即發動倒戈,當然不會放走姜,當天晚上兩點鐘就在灤州中學把姜捆著槍斃,用薄板隨便埋了。

    正是這天,郭松齡通電請張老將(張作霖)下野,以政權交張學良,聲言要班師出關。24日,郭松齡又通電攻擊楊宇霆,擁護張學良統制全遼,25日,馮玉祥通電勸張老將下野,李景林也有同樣表示。

    姜登選在北京天津發現了危機,可惜他首當其衝,最先遇害。姜登選遇害那天,戢冀翹等派人去車站接他,去的人不久回來說,關內出了事,車都被截在灤州。

    戢冀翹等又命人去聯絡打探,回報說,姜督辦在灤州被截住了,郭松齡要獨立。

    當天晚上,戢冀翹等幾個旅長都在司令部,何柱國等五六個團長前來探聽訊息,這時候一顆星從天上落下來,戢冀翹說,危險!姜先生怕沒有了。

    據說,姜登選當場沒被打死,是活活悶死在薄棺材裡的。

    他的死是遇到了冤家,也是遇到了小鬼。

  • 10 # 不沉的經遠

    姜登選被殺,主要是因為被郭松齡和楊宇霆的個人恩怨連累。不過也有人回憶是被人挑撥所致。

    1925年11月23日,時任奉軍京榆駐軍副司令的郭松齡在灤州起兵反奉。此時奉系大將姜登選正好乘坐火車經過灤州,隨即被郭松齡手下扣押。11月26日,姜登選被郭松齡處決。

    郭松齡這一次痛下殺手,主要是因為個人恩怨所致。

    郭松齡

    郭松齡是軍校出身,早年參加過革命黨,並隨著朱慶瀾在廣東從事革命活動。後來朱慶瀾被迫離職,郭松齡隨即返回東北,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擔任戰術教官。

    郭松齡在教學中對學員管教甚嚴,張學良當時在這裡讀書,郭松齡也是照樣毫不寬容,加上他軍事知識淵博,因此張學良對郭松齡頗為賞識,畢業以後就把郭松齡調到身邊擔任助手。

    此後郭松齡幫助張學良練兵打仗,立下了不少戰功。特別是第一次直奉大戰時,奉軍被直軍殺了一個落花流水。好在張學良指揮的的第二梯隊各部大多是郭松齡一手編練,戰鬥力比較強勁,在山海關硬是擋住了直軍追兵,給了奉軍喘息之機,穩住了陣腳。迫使直系同意以山海關為界停戰,保住了東北地盤。

    此戰郭松齡固然是一戰成名,而張作霖也意識到了早年自己倚重的那幫綠林兄弟對於現代戰爭實在不在行,因此大力提拔軍校出身的軍校出身的軍官,讓他們訓練部隊,以提高奉軍的戰鬥力。除了郭松齡外,還有李景林、姜登選、韓麟春等人都被委以重任。

    為了和張作相、湯玉麟等老將們的老派加以區分,郭松齡、李景林、姜登選、韓麟春等人一般被稱為新派。不過新派中也分派系,郭松齡、李景林因為是國內軍校畢業,被稱為土派,而姜登選、韓麟春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因此被稱為洋派。

    郭松齡的崛起,讓張作霖的心腹楊宇霆很是不滿,因此他在很多事情上故意針對郭松齡,兩人關係勢如水火。而楊宇霆為了打擊郭松齡,還利用自己也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便利,拉攏姜登選、韓麟春等人,這就造成了郭松齡和姜登選、韓麟春的關係也不怎麼融洽。

    姜登選

    第二次直奉大戰時,郭松齡擔任第三軍副軍長,姜登選則是第一軍軍長,兩軍由張學良統一指揮,在山海關一線和直軍作戰。根據張學良回憶,在戰鬥期間郭松齡和姜登選兩人因為作戰方案再次發生爭執,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

    第二次直奉大戰奉系獲勝以後,奉軍大舉入關搶佔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張作霖事後論功行賞,有意讓在戰鬥中表現出色的奉系大將出任各省軍務督辦。

    郭松齡在此戰中立功頗多,因此有意競爭江蘇軍務督辦一職。不想楊宇霆搶先一步,搶走了江蘇軍務督辦的位子。郭松齡於是轉而想去安徽,可是楊宇霆故意和他作對,在張作霖面前保舉姜登選出任安徽軍務督辦,再次讓郭松齡的打算落空。

    這就導致郭松齡在痛恨楊宇霆的同時,就連姜登選一起恨上了。而姜登選到了安徽以後,又把郭松齡派去的彭振國排擠了出去,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

    而此後郭松齡因為功高不賞,加上不願意打內戰,因此在張作霖想和馮玉祥開戰時,一再推託。郭松齡此舉引起了張作霖的猜忌和懷疑,傳言要把他撤職查辦,讓姜登選接替京榆駐軍副司令一職,也正是因為如此,郭松齡最後決定鋌而走險,起兵反奉。

    而姜登選在這個節骨眼上自投羅網,新仇舊恨加一起,加上郭松齡擔心姜登選會發現異常,導致訊息洩露,自然不能讓他走了,就將姜登選扣押,並最終將他槍決。

    所以郭松齡殺死姜登選,主要還是因為他和楊宇霆的矛盾極深,而姜登選親近楊宇霆,導致兩人的關係也不好。可以說姜登選是被楊宇霆連累了。

    不過按照郭松齡屬下,時任第四軍軍法處處長高問樵回憶,在扣押了姜登選之後,郭松齡雖然和他關係不好,但是大家同僚一場,因此開始並沒有打算將他殺死,而是有意勸他和自己合作,如果姜登選不同意,那麼就關押起來,在事成以後再行釋放。

    只是彭振國被姜登選從安徽趕回來以後,對姜登選頗為不滿。因此對郭松齡說姜登選不肯合作,而且還勸說自己和他一起反對郭松齡。此外軍需官的張振鷺和姜登選也有矛盾,因此也來勸說郭松齡殺死姜登選,最終郭松齡才改變了主意。

    所以姜登選之死,也可能是彭振國和張振鷺挑撥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母相關故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