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澗細流
-
2 # 谷君茶行-沈世偉
最好喝的茶分兩種,一種個人喜好的茶,適口為好茶,另一種標準茶,每一種茶應該都有標準,達到標準為好茶。標準指特有產地,特有工藝。
-
3 # 文物樑子
美好的回憶不一而足。
1987年我從大學畢業,分配到法門寺博物館工作。因為這裡出土了一套唐代皇帝的御用茶器。研究文物需要了解中國茶文化
唐代長安詞典
便開始最初的學習。1988年5月初在結束“法門寺地宮珍寶赴京彙報展”後,5月5日在省博物館舉行“法門寺地宮珍寶首次展出。”彙報展,僅接待兩會代表及行內大家。在碑林(省館)看了展覽後,我的大學老師張永祿教授邀我參加編寫《唐代長安詞典》有關法門寺條目。我自然踴躍答應。對茶進行初步學習。
此後就去南方拜訪陳文華等大家。
第一次在龍井路中國茶葉博物館喝龍井茶,我依舊能記得龍井茶在杯中的姿態與滋味,30了,依舊記憶猶新 那是周文棠同志招待我們。這個很好喝。
此後我們又到了婺源,經陳文華先生介紹,認識了總經理洪鵬。他招呼我們喝“婺綠”,我認識理解了“雋永”的含義。
後來又去武夷山,在福建省博物館,接觸中國第一個 茶館。在武夷山,林治先生招待我們喝鐵觀音。
法門寺出土鎏金銀鹽臺
在陝西茶葉流通協會成立大會上後來又去過雲南,記得那裡茶葉子特別長。
直到2004年,陝西茶人聯誼會在寧強開會,蔡如桂老先生專門給我送了一黑鐵盒裝的“秦巴霧毫”,那珍貴的感覺,就像是一款皇后之璽。
其實,這些茶都好,印象極深。但再漂亮的女子,都是人家的媳婦。
我的口糧茶,只能是陝茶。
記憶最深的還是在紫陽茶葉研究所,程良斌、梅子青二位招呼我們喝的紫陽富硒茶。以後每年我都要透過程良斌先生買一大麻袋紫陽富硒茶。回來,我們分配。偶爾,也會給市上省上主管分送一些。
至今紫陽富硒茶,還是我的最主要飲品。
我1988年對茶的知識初步學習
因為我喜歡以紫陽富硒茶為代表的綠茶的那縷甜甜溫潤的清香。那是春天的溫暖,是茶鄉文友的關愛,那是中國茶文化的博大與樸素,是中國文人的矜持、清高、自強與高遠情懷。
紫陽富硒茶——我的口糧茶
在紫陽縣
已故的茶文化旗幟人物——陳文華先生
餘悅先生
紫陽雙橋康硒天韻茶園
在安化
元代茶末罐
大唐煎茶
法門寺出土世界最早玻璃茶盞
河北宣化遼墓
漢陽陵茶樣
程良斌先生在紀念于若木同志大會上發言
-
4 # 丁姨
我們夫妻自駕游去過福建的龍巖,去看老公的一位老班長,老公是當過兵的人,年紀大了總是想著年輕的時候在一起當兵的夥伴們。
有幸遇見和老班長一起的老朋友,並且去他的朋友家裡做客。吃完飯以後;朋友拿出一包宣紙小包包的茶葉,緊壓茶;7公分方包,開啟是濃綠色的葉底。
取蓋碗;
頭一泡;洗淨凡塵,葉底有些潤。
第二泡;舒緩的葉子逐漸展開,湯色清淡。入口有些潤滑。
第三泡;湯色開始醇厚,感覺到一股清爽的花香湧入舌尖。
第四泡;葉底在水中飛舞,瑩潤的茶湯衝入口中,入口柔一線入喉。
第五泡;茶與水交融,茶不再是茶,夢裡的水仙花潔白無瑕,單純的就如一位非凡出塵的仙子,飄渺而去。
這是一款福建漳州有名的漳州水仙,烏龍茶。葉底色澤純綠,湯色瑩潤。入口柔一線喉,直到現在還記得那口茶的味道。
下一次去福建一定去漳平找那款心中的水仙。
-
5 # 與鈞同樂專注鈞瓷茶器
最好喝的茶,不一定很貴,也不一定很好。最好喝的茶是茶藝兼心情的恰到時機。曾經在一古剎和有人閒悟,得寺廟師傅炒制綠茶,那份淡香,難以忘懷
-
6 # 虞卿古樹普洱茶
我喝過最好喝的茶,還是我們老家農村自己家的普洱古樹茶純料,喝茶就是養生之道,喝茶就是一個習慣,習慣了就好了。
古時候的茶全天下都是一樣的生態,環保,天然無汙染,這個時代不一樣了,喝茶養生還是要了解清楚茶葉的種植環境,種植方式?從健康喝茶養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茶友越來越多,都只選擇自然生長的茶樹,傳統手工製作的茶葉。都在避開嚴重傷身體的人為因素操作使用特殊商業化種植生產茶葉,高科技植物助長激素數不勝數,除草劑農藥化肥殘留物,新增劑香精色素催芽激素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太多。
眾所周知,傳統的,自然的,天然的才是我們想要的,建議大家喜歡喝茶養生的茶友?儘量購買茶葉的時候選擇自然生長的古樹茶純料品質,不要盲目追求商業化投資種植生產的臺地茶和漂亮好看又香還高大上的茶葉。
回覆列表
記得95年早春去浙江泰順遊玩,在一鄉鎮清早起來去農貿集市轉轉,看到一長溜都是賣自產茶葉的,多的一大袋,少的一籃子,走走停停,看到一個村婦手中一小籃茶葉,感覺很不錯,碧綠噴香,問了一下價格100元一斤,討價還價80元全包,一稱總共就2斤多。貨款兩訖。吃了早餐回到旅館,打了開水(都是山溪水),迫不及待泡了一杯,稍等片刻,一口下去,那種鮮爽,回甘。至今再無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