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威
-
2 # 百年風雲錄
答主本人是一枚HR,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招聘企業的HR對面試者會有兩方面的顧慮:
首先,曾經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一般來說,都是有一定業務或管理方面特長的人,才會有創業的基礎和動力。企業在找這類人時,給出的崗位機會一般來說也都不是基層職位,可能是偏中高階的崗位。而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來說,企業是比較看重求職者穩定性的。
而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企業HR最擔的,或者說顧慮最大的地方就是穩定性的問題。
其次,是心態問題。創業者做為曾經的企業的負責人,是一名管理者,突然轉換為一名被管理者(無論職位多高,畢竟也是打工了),能否適應新公司的管理,能否調整好自己融入到新公司,心態能否轉變也是HR比較大的顧慮。
最後,說一下我認為的注意事項:
一個是創業者重新求職,大多數是創業失敗後才走的路,所以,不要把過去的創業經歷寫的牛B,讓HR感到類似於領導人來視察了,這就不好了。用簡短的話語把過去的事說清楚,自己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對工作的幫助是個什麼,對求職的工作有什麼價值表述清楚即可。
如果解決了前述的兩個顧慮,那麼,創業經驗是寶貴的經歷,並非人人都有的財富。如果HR過於執著問起這段經歷,可以認真分析失敗後,我是怎麼做的,包括怎麼走出失敗的陰影,以後自己的職業規劃等等,讓HR看到你不是止步於失敗,而是越戰越勇,是個充分正能量的人,我想信,您會成功的。
-
3 # 設計製造迷
正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年自己也走過一段彎路,當時的我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好的,但現在都過來了,也解決了,那就談談我自己創業後再求職的經歷,以及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吧。我創業之前一直在製造業公司做家電產品開發,當時自己參與創業的公司也是做家電設計、生產、銷售的,由於種種原因,創業一年多時間後,我選擇了退出,而其餘的幾個股東,還有一幫曾經一起奮鬥過的小夥伴還繼續留在公司,為了穩定“軍心”(主要是員工),我是對外以請長假的形式退出的。關於這段經歷就點到即止吧。接下來我共參加了三次面試,才得以找到滿意的工作,而前二次均以失敗告終,而第三次是在獵頭的幫助下找到的。好了,我先把這三次面試的經過講完,再總結一下創業後再求職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第一次面試,是一家做家電產品設計、擁有自有品牌和自有銷售渠道的小公司,公司成立兩年多,招聘的崗位是專案經理。當時面試我的就是公司的大老闆,今後彙報物件也是他,當時聊得挺好的,對我過往的大公司經歷也很看好,聊到上家公司的情況時,我也跟他坦白了創業的經歷,站在我的角度,有這份創業經歷對我個人的提升是很大的,有很多知識是打工者所不具備的,所以我就把這方面的優點也展示了出來,他看上去對我的創業經歷很感興趣,也問了很多這方面的話題,最後讓我回去等訊息,後來卻一直沒有等到他的答覆。
第二次面試,是應聘一家上市家電公司的分公司研發部部門經理,面試分三關,分別是HR、高階經理、總經理。跟HR面談的內容比較簡單,技術上的東西她也不懂,主要就聊聊近況、居住地點、家裡人員組成、小孩多大之類的問題,無非就是想了解我能為公司付出多少、穩定性情況如何。高階經理面試的內容就是純技術了,粗略看了下簡歷後,一上來就拿個產品出來問這問那,當然,這些問題都難不倒我,畢竟十多年經驗擺在那,後來,他還列印了份英文的技術檔案,讓我閱讀理解,不過這方面卻是我的短板,基本意思能夠翻譯出來,最後,他也說,這方面並不是最看重的,如果確實有不懂的地方,以後藉助一下翻譯工具就行,這一關我感覺也算通過了。最後一關,這一關是總經理面試我,總經理談的東西看似更簡單,主要了解一下以前任職過的公司、做過哪些業績,談到過往任職公司和業績,我還是如前一次一樣,包括創業的經歷也口述出來了,他也是非常感興趣的,而且他還認識我們之前創業公司的一些股東,所以關於這一塊的話題也聊得比較投機,但到了最後,他依然跟我說要跟HR和那個高階經理溝通一下,然後,就是沒有然後了。
第三次面試,這一次是獵頭推薦的職位,招聘的公司是一個美國品牌公司、大陸辦事處負責中國和亞太的研發、銷售業務,也就是大家所講的甲方吧,招聘的崗位是負責技術研發部的,老闆是一個美籍華人,這一次的面試我則嘗試改變政策,把創業經歷的股東身份給隱瞞了,但所負責的工作範圍和職位卻保留起來,想不到這一次效果還不錯,面試後據獵頭反應,那老闆對我的印象很好,包括談吐、見聞、為人處事、還有考慮問題的方式都比較滿意,但是,還是要再面談多幾位求職者,因為人家的合作獵頭公司有好向家,並且已經約好的應聘者還得繼續約談完。終於等待了一週多之後,如願收到了那家公司的offer,各方面都比較滿意。
背景資料有點長,但經過這三次面試後確實得到很深刻的經驗教訓。首先,需要肯定的一點是,有過創業經驗的人無論對個人知識的廣度、承責能力 ,還有考慮問題的高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有很多方面是打工者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哪怕是高層也無法與之相比。以上幾個優點,對職場人來說幫助非常之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些優點,只要利用好了,對於你以後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大助力。但是,在求職過程中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只有這樣,才能打消招聘單位的顧慮,並且還能給你帶來加分。
首先,簡歷上絕對不要提及你在創業公司的股東身份,包括跟HR、用人部門領導、老闆等人的面談過程中都不能提及,那樣做才能提高你求職的透過率,不過,面試過程中你可以大膽地把在創業公司中學到的知識、思考問題的高度、還有承擔責任的能力等等優勢展現出來,這樣對你的求職,甚至對你未來的職業生涯都有很大幫助。
為什麼不要提及在創業公司的股東身份?我試著站在HR、用人部門領導、公司老闆這三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HR角度:HR的任務除了負責招到所需的人員之外,還要考慮到所招到的人是否人崗匹配度高,日後是否能穩定下來,因為既然你之前曾經創過業,那麼一定是公司的高管了,一般都帶“總”字的,以這樣的身份再次進入打工生涯,難免會感到落差大,所以在HR看來,你是不會穩定的,認為你過一段時間後一定還會繼續東山再起,所以不能向HR提你的創業史。
用人部門領導角度:用人部門領導的角色就是招一個能做實事的人,能服從自己管理的人,如果你曾經創過業,做過老闆,那麼他一定認為你的能力不會低、你的見識會比他更廣、也養成愛做決策的習慣,以上幾點對於他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會不利於日常工作安排,還擔心日後你會功高蓋主從而把他替換掉,所以,沒有人會傻到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
公司老闆角度:作為公司的老闆,更看重的是利益與風險,只要能給公司帶來利益,並且對公司不會帶來大風險的,那麼他就可以接受。但如果你曾經創過業,他可能不會否定你的綜合能力,但他一定會認為你是個有野心的人,擔心有一日你會帶走公司的資源,出去東山再起,那樣對他的公司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
以上就是不同面試官的顧慮,所以說,創業後再求職,一定不要強調自己在創業公司的股東身份,無論對HR,還是用人部門領導,又或者是公司老闆都不能說,不過,你可以把你在創業公司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充分展現出來,這樣才是最好的做法。
-
4 #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一、這個要看企業的實際情況。
如果企業就喜歡循規蹈矩的員工,那麼對有過創業經歷的員工會有顧慮的。
如果企業是開放的心態,那麼企業可能更喜歡願意折騰事情員工,創業者最佳。
二、要看HR的偏好
如果HR是小白,你有創業經驗,可能他還真不敢把你招過來,怕你三天兩頭的又跑去創業了。
如果是成熟的HR,再洗洗問詢你的創業經歷後,如果感覺你沒有反骨,可能就好辦了。
三、面試的注意事項要跟面試官強調創業僅僅是你想尋找企業經營的感覺,而不是終極目標。你是為了體驗作為老闆的真實感受,將來在企業工作的時候能夠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以便更好的服務企業。
面試的時候一定要低調,但是不要不自信。
-
5 # 無良HR
企業當然會有很多顧慮
顧慮1:穩定性問題。
你會不會在我們這兒做了沒多久就又跑去創業了呢?
顧慮2:能力問題。
自己創業都失敗了,到我這裡來上班難道就能成功了?
顧慮3:團隊問題。
自己創過業的人,往往對著員工指手劃腳慣了,還能不能和團隊成員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呢?
顧慮4:成本問題。
有過創業經歷的人,往往都是對收入有要求的人,如果給的低了,不會來,給的高的成本太高而且其他員工可能會不服氣,畢竟創業帶給創業者的那些經驗技能,並不見得會給現公司帶來什麼好處。
顧慮5:資源風險。
你還想自己創業不要緊,到時候把我這裡的資源拐跑了我上哪兒喊冤去?
創業者如何消除企業顧慮?1、真誠。
要坦誠自己這段創業經歷,遮遮掩掩反而會讓招聘單位覺得你別有目的。不過是創業失敗成為了一個普通人罷了,普通人找份工作也是很正常的嘛。
2、親和。
千萬不要在HR面前擺領導範兒,這給HR的感覺就是這傢伙心高氣傲,不好融入團隊,那基本上流程就不會往後面走了。
3、展現能力。
一些創業者創業失敗後求職時有一個誤區,總覺得自己創業過有多牛逼,然後企業HR就應當過來抱大腿否則就是狗眼看人低。然而HR也是凡人,無法透過你虛弱的外表看到你牛逼的本質,如果牛逼請展現出來,告訴HR你牛逼在哪裡,對公司有什麼用,那自然會令人肅然起敬的。
4、做職業規劃。
中高階人士求職面試,問職業規劃問題應當是很常見了,如果一個創業者失敗後來求職,說自己沒有職業規劃,HR是不是應當認為這個人只是來企業過渡一段時間呢?所以就算你是去過渡的,也請做一個職業規劃,裝的你好像是要長期發展一樣,這樣會有效的提高你的面試成功率。
最後祝大家2018職場順利。
-
6 # 摩羯座小太陽
這個問題還是分人吧,有些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創業者身上的特質他們會覺的很可貴,非常欣賞,但也有的會覺得不夠穩定,領導也擔心hold不住,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即將去的單位是一個什麼特質的,根據這個前提條件進而判斷,不過總體來說,一家完全的陌生公司,不可能在進入之前就能夠了解很全面,有些甚至網上都查不到,更別提HR 的喜好了,有點看運氣的成分~下面說個真實的例子,希望對你有啟發
小張是學外語專業的,畢業後也找了一份特別好的工作,不管是工資待遇,還是個人興趣。而且因為個人能力真的很強,兩三年時間就在業內小有名氣了,再加上他也積累了一批自己的使用者粉絲,就辭職自己創業開培訓班。開了培訓班就不能單打獨鬥,找老師、場地、拉資源,被很多瑣事佔據了時間,也沒有精力放在教學上,而且聘請好老師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大概兩年時間,覺得太累了錢掙也不多,就打算找一份工作重新上班這時候真的特別有意思,其實他的個人能力真的挺好,本來以為找工作特別容易,結果居然費了好多功夫。總結一下,大概是這麼幾個方面
一、招聘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完全不一樣一開始小張也是向名氣比較大的公司投遞offer,但收到面試邀請的很少,即使有面試的後面也是沒有訊息。怎麼回事???還是一個人力資源的朋友一語道破天機:你敢拼、有想法有激情都是好事,但是大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不穩定因素不大敢要。的確是這樣,大公司中會比較看重你的專業能力,希望你有一技之長,每個人都是鋒利的刀,而小張創業的這兩年,在自身專業上鑽研的時間不多,也難怪收不到面試通知。於是小張只能向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投遞offer不過規模小不代表公司年輕化,將白了和創始人的胸懷、眼界、思維高度以及性情有關。尤其是一些XXX的辦事處啊,人不多卻也是條條框框的……所以面試也是一個很好的接觸過程,你透過面試官的提問,公司理念的感受,以及員工氛圍等等條件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家公司,或者講這個公司可符合自己。這很關鍵。小張最後選擇了一家年輕化的公司,有激情,敢想敢闖,重要的是這家公司考驗的一個人的多面性,小張經過兩年的磨練剛好具備這樣的能力,非常合適。
二、創業經歷是否一定要披露其實判斷標準也是很簡單,看你的收穫,如果你做的有一定規模,公司可能需要你這方面的能力,怎麼說都是加分項,那就不用怕。相反如果沒什麼成績,時間又短的,還是別說了。自媒體在過去的一年大熱,我身邊也有一批辭職的朋友,但是最後的結果都不一樣。有個朋友運營了一個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一個月粉絲破萬,然後他加入商品賣貨,流水做的也不錯,後來他收到一個單位的工作邀請,因為他創業這段時間有成績,這份成績也是公司看重的,甚至非常看重的。當然好運氣不是誰都有,有的朋友做了幾個月也沒啥粉絲,更別提掙到什麼錢,別扛著快去上班吧啊哈哈,至於這份經歷,就看你要不要說了,建議是隱去。如果時間短並且成績不大的時候,適當的隱去未見的是壞事。
回覆列表
我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說招聘有創業經驗的個體的話,主要看他具備哪一個方面能力吧,因為有創業經歷的歌,吉他譜便只是具備對於管理技能會有一定認識當時作為一個員工來說,他普遍需要的是一線的執行能力,所以在這個時候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會比較少,讓我在這個時候我們因為招募的是員工,所以說更多的情況下是看他員工的技能是否和公司的級別相匹配,如果說能夠非常好的與公司的技能相匹配,我們就可以給她相應的一些崗位,如果說不能夠去完全匹配的話,就很難給他一些比較好的崗位。
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公司的高層普遍還是更多的情況下是從下面往上面做提升,而不會去空降一個幹部,空降一個幹部的話,普遍不能夠讓下面的員工得到認同,所以在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從我們的團隊裡面學習吧,我們在提拔的過程中也會去完成,這個幹部的空降是為了更好的去完成專案的發展形勢,需要透過兩種手段的話,交替性的進行,空降一個幹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維持專案的發展,提拔一個專案的過程當中,也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人才的發展,所以說我們在完成著一個人才招募的時候,主要看它是否合我們的這個地方相匹配,一般來說對於應聘市,嗯,創業者的個體的化,我們會把它放在一個,嗯,管理者的角度,也就是作為一個後備儲備幹部去做培養,因為他實際的能力其實也許是不夠的,但是因為他的管理能力是夠的,所以說作為一個儲備幹部,我覺得其實還是可以取出來培養的。
當然,一般情況下,因為我們的幹部人員會比較多,所以說關鍵還是要能夠去找到那些能夠去做事情的人,所以其實在縣城來說,作為管理能力的話比較好培養,她只是需要一個宏觀建構的技能,而比較難培養的是一個單獨的一線的單兵作戰能力的個體,昨天這個時候的話需要根據公司不同的發展,去完成人才的匹配,這樣好像會比較好一點。
針對於用人單位說,對於面試者會不會有什麼顧慮,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顧慮,他來去做應聘的話,真沒說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認知了自己,我們在完成面試者面試的時候,更多情況下是要去諮詢她未來3到5年內一個人生髮展的職業方向,但他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很清晰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購買她的時間,支付他的薪酬,為他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的平臺,那麼在這個時候達到雙方滿意的過程當中,他就能夠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我們產生價值,同時也能為他自己產生價值,從而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最好是能夠諮詢我們的求職,還需要什麼東西,然後看一下我們的企業能否為他去做提供,在這個過程,他能夠為我們企業提供什麼,當他能夠提供和我們的提供,都能夠達到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點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去完成人才的錄用,這樣的話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價值,提高更大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