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俊
-
2 # 一葉世界9
康熙有兒子三十五人,但很多早夭,成年的只有20個,那麼雍正就有19個兄弟。
因為康熙在位61年,所以子女有大有小,雍正即位的時候有的才幾歲。雍正有一些兄弟受到打擊,基本上都是九子奪嫡中有矛盾的,他對其他兄弟還是不錯的,即使是有矛盾,也沒有死刑,只是囚禁而已。
愛新覺羅·胤禔:皇長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世,享年六十三歲。雍正帝以固山貝子之禮殯葬。
愛新覺羅·胤礽:皇次子。經歷兩次太子位的廢立,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曆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
愛新覺羅·胤祉:皇三子。雍正即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祉,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胤祉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後,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於景山禁所。
康熙第四子就是雍正了。
愛新覺羅·胤祺:皇五子。史料記載較少,雍正十年(1732年)閏五月十九日醜刻故。諡曰“溫”。時年五十四歲。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應該沒受到什麼打擊,後面還得到立碑的待遇。
愛新覺羅·胤祐:皇七子。雍正元年四月(公元1723年)晉封和碩親王,仍號淳。後來,以疾解旗務。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卒,諡曰度。刻碑記功,詔褒其“敬謹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愛新覺羅·胤䄉:皇十子。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
愛新覺羅·胤祹:皇十二子。雍正即位後,雍正帝諭:“允裪著封為郡王。”冊為多羅履郡王。雍正二年,宗人府彈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從多羅郡王降至固山貝子。又因“將聖祖仁皇帝配亨儀注及封妃金冊遺漏舛錯”於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被奪貝子爵,“授奉恩鎮國公”。雍正八年年五月二十八日,恢復胤裪多羅履郡王爵。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胤裪奉命先回宮,負責辦理大行雍正帝喪儀。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胤裪薨世。活了77歲。
愛新覺羅·胤祥:皇十三子。胤祥與胤禛關係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曆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待遇最好。
愛新覺羅·胤禵:皇十四子。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公元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曆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乾隆二年(1737年),允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乾隆十二年(1748年)封多羅貝勒,乾隆十三年(1749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
愛新覺羅·胤禑:皇十五子。雍正四年五月,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晉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諡恪。
愛新覺羅·胤祿:皇十六子。雍正元年三月,奉命繼嗣皇太極孫、和碩莊靖親王博果鐸。歷官正藍旗、鑲白旗、正黃旗都統。
愛新覺羅·胤禮:皇十七子。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認為他實心報國,操守清廉,於雍正六年進親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管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回西藏,順路問視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還京師,辦理苗疆事務。雍正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
愛新覺羅·胤禕:皇二十子。雍正四年五月(公元1726年)封貝子。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晉貝勒。雍正十二年八月(公元1734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 雍正十三年九月(公元1735年)高宗即位,復封貝勒,守護泰陵。
愛新覺羅·胤禧:皇二十一子。雍正八年二月封貝子;五月,即諭以允禧立志向上,進貝勒,這年他只有19歲。雍正十三年進慎郡王,這年他24歲。允禧卒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日,終年48歲,諡靖。
愛新覺羅·胤禧:皇二十二子。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封貝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公元1734年)晉貝勒。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卒,諡曰恭勤。
愛新覺羅·胤祁:皇二十三子。雍正八年二月,封鎮國公。十三年十月,晉貝勒,以事降貝子。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日,病故。諡曰“誠”,享年七十三歲。
愛新覺羅·胤秘:皇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二月初七日,與弘曆、弘晝同時冊封,稱和碩諴親王,未及上冊。
-
3 # 純粹形而上
皇長子胤禔:康熙年間被削爵囚禁,雍正即位後也沒有放出來,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靜而死。比雍正早死一年而已。
老二胤礽,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子,康熙年間被禁錮於鹹安宮,雍正即為後第二年就死了。
老三胤祉,文學方面水準不錯,平安活到雍正即為,但雍正看他不爽,發配到遵化的為康熙守陵,但據說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老十三)的死不哀傷。雍正以此為藉口,奪爵幽禁,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死。
老四就是雍正,和他父親與兒子比起來,僅僅當了十三年皇帝。
老五胤祺,是恆親王,沒有參與奪嫡,平安活到雍正十年死去。
老六胤祚,夭折了。
老七胤祐,雍正元年封淳親王,雍正八年死。
老八胤禩,八賢王,雍正即為後封廉親王,雍正四年找藉口奪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過幾個月就死了,後來乾隆給他復爵。
老九胤禟,老八黨羽,雍正三年七月革爵,四年定二十八罪,改名塞思黑,最終乾隆給他複名。
老十䄉,熬過了雍正,乾隆年間才死。
十二胤裪,雍正二年曾經降爵,受到一定重用,後封為履親王,長壽,乾隆乾隆二十八年死。
十三胤祥,和雍正關係鐵,雍正即為後封為怡親王,多病,雍正八年死。乾隆年間,加封為世襲罔替鐵帽子親王。
十四胤禵,雍正同母的弟弟,雍正即為後就將其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圈禁,乾隆即為後恢復自由,乾隆二十年死。
十五胤禑,雍正四年五月,封貝勒,雍正九年死,只活三十幾歲。
十六胤祿,雍正即為不久就過繼了,後襲莊親王,受重用,乾隆三十二年死,長壽。
十七胤禮,雍正即位後封果郡王,後封果親王,乾隆三年死。
十八胤祄,夭折
十九胤禝,夭折
二十胤禕,雍正年間曾經被降爵,乾隆年間復,乾隆二十年死。
二十一胤禧,文人,畫家、書法家、詩人,雍正即為時年幼,後活到乾隆二十三年。
二十二胤祜,雍正即為時年幼,雍正年間相安無事,乾隆九年死。
二十三胤祁,雍正即為時年幼,雍正年間相安無事,乾隆五十年死。
二十四胤秘,雍正即為時才六歲,十七歲就封諴親王,可見雍正優待有加,乾隆三十八年死。
-
4 # 凱東70381776
九子奪嫡的史實被很多電視電影用來翻拍導演,事實上,真正有實力奪取皇權的也就三大勢力,以二皇子(被二度廢黜的皇太子)為首的正統勢力,皇四子(雍正)為首的低調勢力,皇八子(講真,史書上講老八是很有能力的一位親王,上能連線各方勢力,下能治軍有方,有可能是樹大招風,引來康熙的不滿),雍正是一個很腹黑的皇帝(我個人認為啊),說白了就是有危機意識的皇帝,繼位後,很多親王都被幽禁,奪權,。
回覆列表
康熙在位時的九王奪嫡流傳後世,為我們展現了一場驚心動魄,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康熙子女很多,據說有50多個,兒子就有20多個。先後參與奪嫡的有皇長子,太子,皇三子,皇四子(也就是雍正皇帝),皇五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
其中太子與皇長子在康熙時就倒下,皇長子被貶為庶民,太子被囚禁。此後,有八賢王美譽的皇八子一派成為了四爺爭奪大位的主要對手,雍正繼位後,八爺,九爺自然沒有好下場,十四爺作為雍正的同母胞弟,不至於太慘,但也被貶,遠離了權利中心。而和雍正一派的十三爺自然是恩寵有加 不過自古狡兔死,走狗烹,後續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