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來藏4
-
2 # 居士人生
要想知道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不是虛空的,首先我們要了解虛空的定義。虛空:真正的什麼都不存在的狀態,就是“無”的狀態。這是對虛空的解釋。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一切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也就是不會長久存在的,都是在不停變化的,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任何東西都是從形成再到壞滅。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一直不變的!
所有存在的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凡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都是變化的,都是無法永恆的!小到夸克,大到宇宙,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都是處於生滅狀態。
我們無法捕捉到昨天的一切,也無法捕捉到明天的一切,更無法捕捉到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因為昨天的一切已經發生變化,早已不是昨天的一切了!明天的一切還未到來,我們也只能預想一下而已。至於今天,也就是當下的一切,也是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在我們用意識去捕捉的那一瞬間,早已不是原有的狀態了。只是我們平時沒有仔細觀察而已。就連我們的意識,都是剎那生滅的。
因為一切都不能長久存在,是生滅法!那我們就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認真仔細的尋找一下,到底有哪樣事物是可以長久不變的。你會發現,無論怎麼努力去找,都無法找到永久不變的事物。
就用我們自身來做例子,看看能不能找到長久不變的東西,眼、耳、鼻、舌、身、意,組成了我們的身體,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六根,我們看看,是不是無法找到那個,我們一直尋找的,長久不變的東西。
既然一切都是無常的,是生滅法,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空”。特別要提示的是:這個“空”不是斷滅空。現在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知道了,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不是虛空的!
-
3 # 洋蔥圈之體
現實如夢!一覺不醒的夢就是現實啊!哈哈哈哈,你的人生什麼時候開始的?夢又是何時開始的呢?你我都在誰的夢裡呢?哈哈哈哈
-
4 # 19271120
我的認知:是實在的。如果是虛空的話,你、我、他(她)的存在做何解釋?我們能認知感覺領悟到的對話又如何解釋呢?一句話,如果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空的,就連這次問題都不存在,亦沒有任何意義了。那麼,為何有虛空一說呢?我的理解是:它是指物質存在的多樣性,或對立性,或未知性。例如:空氣相對於石塊,往往被相對定義為虛空的,但我們知道,空氣是由氧和氫原子組成的實物;又如,人們常把開會提出問題,分折關係,討論對策,作出結論說成是務虛。這也是相對於管理和操作行為而說的。開會要說話,動腦,寫東西,這也需要能量,也是人的智力和體力的付出,誰說這些智力和體力是虛空的呢?再如,人們會將那些早已存在但當時沒發現探索到的物質當做虛空。例如:發現原子之前,人們認為它是虛空的;發現銀河系之前,認為它是虛空的;現在,人們正在宇宙空間探索暗物質和暗能量,實證之前,也可以說它是虛空的。所謂虛空,就是物質很多,多到數不盡,也很大,大到量不出,距離也特遠,遠到測不見……,人類的未達未知而已,實物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和表現出來而已。我這麼說,多少也有點虛空了_玄。
-
5 # 解千愁
首先感謝邀答。從辨證唯物的觀點來說,我們所處的世界絕對不是虛空的。因為世間萬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看得見,摸得著的。如果說是虛空,那隻能說是一種心態或者是信仰,比如佛說一切皆可為空;一個人已徹底絕望,把整個世界都看成虛無的了等等。個人認為,即使是佛教裡所說的虛空,亦或當今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其實質都是建立在世界物質基礎之上的,一切思想認識和觀點,都應該有它的物質淵源,因此世界不是虛空的,我們要腳踏實地地來認識這個世界,從而好好生活。
回覆列表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 這段經文吶!佛要把這個‘空大’迴歸我們的一念真心!佛對阿難說“空性無形”,大家都知道這個大虛空是沒有規則無形無相,空性本身是無形狀數量,虛空看上去給人空曠通達之相。佛在講經當中啊,經常用這個虛空來比喻真空,真空就是我們真心本來面目啊!雖然佛經常用虛空比作真空;但是大家要明白,這個虛空啊並不是我們的真正的本來面目!因為虛空也是有相的,是什麼相啊?是空曠通達之相,只不過虛空的這種相吶,與有形有相的萬法比起來,它是一種特殊的有相。所以有的修行人啊就區分不開,認為虛空啊是無相的。其實呢在第一義諦法上來講,虛空仍是有相的;虛空是我們一念真心變現出來的!虛空是真空變現出來的,虛空仍是色法。佛選虛空來比喻真空,是因為除了虛空之外,沒有其他的更能合適的來比喻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了。這個虛空它最靠近真空!虛空就如同我們的內衣啊,緊緊地貼著我們這個肉身。所以虛空來比喻真空呢比較形象,容易被人家理解。佛在講經的過程中,經常用這個虛空比作真空!在後面《楞嚴經》第四卷,就會講這個虛空是什麼?在這裡大家還要注一下!我剛才講這個虛空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虛空是真空變出來的;我這樣講其實是方便引導你,認識這個虛空也是有形有相的。如果在第一義諦法上來講,虛空是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啊?法界當中啊沒有一個東西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虛空也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一點一定要明白。通教最終的明心見性的境界,是要達到虛空粉碎一絲不掛的這個境界;通教修行的這個難度非常大!這種修行的方法呢?是無量百千萬億年,無量的人也難有一個人能夠達到這種最終的虛空粉碎。所以這個通教是非常難修的。有極個別的人,他能夠達到虛空粉碎,也是古佛來示現而已!成就的人寥寥無幾。「因色顯發」這個虛空本身是無形無相,那麼有形有相的色法與這個無形無相的虛空,是相對比的,虛空必須要和這個有形有相的色法相互對顯,才能夠顯出虛空。如果沒有 有形有相的色法啊,就不能顯出虛空。反過來呢?如果沒有虛空呢,也不能顯出有形有相的色法。就像我們現在站在房間裡向外望,如果沒有遠處的山河大地,你就不能感到虛空的存在;它必須要有有形有相的這個萬法來襯托,你才知道啊這是山;啊那是河;這裡呢是無形無相的什麼也沒有這是虛空。所以呢虛空本身就是對待法;虛空與有形有相的萬法相對待!所以說虛空不是真空。真空是絕待法,沒有對待的。「如室羅城去河遙處」“室羅城”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室羅伐城,是佛的在家弟子波斯匿王的一個都城。「去河遙處」“去河”是指離開河的距離。佛當年的道場離舍衛大城很近,後來呢搬到了這個室羅伐城內。「諸剎利種」“剎利”呢,是指印度的第二個高貴的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呢一般來講都是去做官的人,集中在這個階層就相當於我們當今的這個公務員之類,他們呢比較有才幹、有能力、也比較富裕。「婆羅門」是印度最高的一個貴族階層,他們自己呢不做官;做官的人必須要透過婆羅門貴族的同意,你才能去做官。婆羅門貴族啊直接地掌握印度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大權;他們既是財富貴族,也是精神貴族,他們自己不做官,這是為了顯示他們高貴。「毗舍」是在印度專門從事經商的,掌握大量的財富,就相當於現在的老總啊董事長啊等等。這個階層呢,還有一個名字叫吠舍。「首陀」是指農民階層,這個階層的人一般都能夠自給自足。「頗羅墮」是指各種製作手工藝產品的人,例如木工啊,理髮呀,裁縫啊等等。「旃陀羅」這是印度最低層的一個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啊沒有身分,沒有人身自由,就相當於奴隸、傭人一樣,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啊被人家買賣,在這個階層內一般是犯罪分子居多。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 像剎利種啊婆羅門啊,毗舍,首陀,頗羅墮,旃陀羅啊等等;這各各階層的人啊,都需要用水的,無論是高貴的階層,還是貧賤的階層,他們在搬到一個新的地方,新建了住房以後啊,都必須要在這個新的住處附近去鑿井求水。大家注意一下!其實那鑿井求水,也是眾生的同分妄見。如果大家一開始的時候,都認為鑿井啊不是水冒出來;而是火冒出來!那麼現在我們鑿出井,就一定是火冒出來;這就是眾生的同分妄見。就看我們自己怎麼樣用的心!繼續往下看經文
【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意思就是說啊,你挖出一尺的土出來,於是呢同時則有一尺的虛空現出來。那麼你挖兩尺土呢?你就能見到兩尺大的虛空;依此類推如是乃至啊,你挖出一仗的土,同時呢就會有一丈的虛空在這裡。「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意思就是說,你挖出多少土,就會就與這個土等量大小的虛空與之相對應。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這裡是三處提問? 「因土所出?」阿難你來想一想,這個虛空是怎麼來的呢?虛空是因挖出的這個泥土而有的呢?「因鑿所有?」還是虛空是因為你‘挖鑿’這個動作而有的呢?大家來看一下,佛的心是非常細,把虛空是土生的還是鑿這個動作生的,分別開來!啊佛的這個心非常細。再往下看「無因自生?」還是你覺得這個虛空是‘無因自生’自然而有的?在這句經文裡,大家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虛空是‘挖鑿’這個動作而有的。其實呢根本就不是。我來打個比方!比方說你的口袋裡如果一分錢都沒有的話,你能不能掏出錢了呀?你想一想呀?你掏的這個動作,只是一個緣而已。因為這個虛空本身就是我們的真心變現的,它本身就存在。所以虛空隨著你鑿土啊它就出來現。同理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當中,本來就具備這個性具的虛空存在;因此呢才能透過你挖鑿這個動作這個緣,從而顯現出事造的這個虛空出來。後面這個“無因自生?”其實就是外道的自然法理論;外道總認為太陽啊、月亮啊、虛空啊、山河大地啊,這都是自然形成的;他們自己呢也不知道太陽、月亮、虛空是從哪裡來的?所以呢,他固執地認為太陽月亮虛空就是這麼存在的;自己解釋不了的,就認為別人也解釋不了,非常固執的把太陽月亮虛空說成是自然形成的。所以真法就是講科學,講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哲學中的哲學,是真正的科學,真正的哲學;這就是如來正法!外道在幾千以前,就迷惑於這個自然法當中。而三藏十二部經典呢,就像世間法的資源產業一樣;不管他怎麼講、怎麼分析,只要他沒有講出真實義,他講出來這個東西與《楞嚴經》的真實義對不上號,就不能被《楞嚴經》認可!不能被《楞嚴經》認可的理論,那就不叫正法。《楞嚴經》就是試金石!《楞嚴經》就是降魔杵!《楞嚴經》就是一把尺,你千經萬論講的是不是正法?就看他講的與《楞嚴經》的真實義相不相符合?這是唯一的標準,大家一定要記住!《楞嚴經》就是正法代表。正法不是叫我們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不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那都是有為法,都是生滅法。正法就是叫我們開悟的,就是叫我們認識自己的!要明白!再往下看經文,下面經文呢佛要展開的對上面所提出的這三個問號?這三處進行駁斥!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這段經文是講:阿難啊,如果說這個虛空是無因自有,也就是你認為虛空是外道認為的那種自然法,自然而有的話,叫若復此空無因自生;再往下著「未鑿土前,何不無礙?」既然你說虛空是無因自有的,那麼在沒有鑿土之前,你不需要動手去挖這個土就應該能看到虛空,才對!因為你說虛空是無因自生啊;那麼不用你挖,當下就應該是一口井現在這裡,才對!誰也沒有去鑿去挖的時候,就應該呈現一個空出來,這個井就應該存在在這裡,啊這才叫無因自生。「何不無礙?」大家想一想,虛空是不是通達無礙之相啊?虛空是通達無礙的!“何不無礙?”就是說:你不是說虛空是無因自有的嗎?那麼在你沒有挖土之前,為什麼這個虛空它有礙啊?為什麼這時你看到的不是一口井,而是這個大地不通達之相呢?啊為何它不是無礙的虛空之相啊?還要人在這鑿啊,對不對啊?「迥」,迥是感慨的語氣!表普遍真實就是這麼樣!這一句經文大家仔細看一下!已經把外道的這種~認為虛空是自然而有的理論,破掉!我們再往下看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 這裡是說,阿難啊,如果你認為虛空是因為挖出的這個泥土而有的,叫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那麼,在你把這個土挖出去的時候,你這時應該同時的看到虛空進入才對啊!而事實上呢,當這個泥土被搬到井外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虛空入到這個井裡啊?沒有看到虛空的進入!
【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 你怎麼能說虛空是因泥土挖出而有的呢?沒有虛空進入這個井,而我們那卻明明白白地看到了這個井中的虛空存在;這說明什麼道理啊?這說明虛空本來就存在於這裡!啊並不是你挖出來的。我們再往下看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 這句經文「若無出入」應該改為“若無空入”,比較貼切!這句經文意思就是說:如果挖出泥土之後,沒有這個虛空進入到這個井裡,也沒有虛空從這個井裡往外出,並沒有這種虛空的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說明這個虛空不是挖出來的,是本來存在於這裡是現出來的。外面呢沒有虛空進到這個井裡,可是那你在井中卻看到了這個虛空啊,這個虛空卻產生了。比如我們在這個牆上掏一個洞,在沒有掏這個洞之前,這個虛空啊它就存在於牆壁裡,這個洞並不是你掏出來的,如果是你掏出來的虛空的話,你把這個牆壁中的泥土掏出來的時候,你應該能看到虛空進入到這個牆壁中,才對!而事實上呢,你是根本看不見虛空的出和入的。這就說明這個虛空啊,在你沒掏洞之前它就存在於這個牆體裡面。這是什麼道理啊,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告訴我們‘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啊!就是這個道理;空有不二;‘空如來藏’當下就是‘不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當下就是‘空如來藏’;你在不在牆壁上掏這個洞,這個虛空都存在在牆體裡,你挖呢這個洞也在;你不挖呢這個洞還在;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則應空土元無異因」這裡就已經證明了這個虛空與土啊,其實那是一個本體的,空與土是一樣的!「元」這裡的‘元’理解為根本上,「元無異因」“無異”,無異呢就是指相同,也就是指這個泥土與虛空是一個東西,一個本體;虛空呢當下就是泥土,泥土當下就是虛空。再往下看
【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既然這個泥土與虛空是一個本體,沒有什麼不同的,也就是說這兩者是相同的,那麼當這個泥土從井中被運出去的時候,叫‘則土出時’,「空何不出?」那為什麼虛空不跟著這個泥土一起出去呢?啊這裡是讓大家開動智慧呀!你想一想啊,這個虛空宛然現出在這個井中,虛空是怎麼來的呢?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 這句經文呢,佛又來分析第三種可能,如果說虛空是因為鑿的這個動作才生出來的話,叫‘若因鑿出’,那麼就應該是你挖出的這個虛空了,而不是你挖出泥土;叫‘則鑿出空,應非出土’。而且大家仔細想一下,如果虛空是鑿的這個動作生出來的話,那麼這一敲下去啊,我在這個土旁邊輕輕的鑿了幾下,也沒有看見土出來,就應該有這個虛空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你鑿了這個土還要把土運出來,這個虛空才呈現在這裡。再往下看
【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不因鑿出」就是說:不是因為鑿的這個動作,而產生出的這個虛空。如果是鑿的這個動作產生的虛空,那麼應該我們不必去鑿這個泥土也應該能生出這個虛空出來,才對!我們輕輕地敲擊這個鑿子,也沒有鑿這個土,這也是鑿的動作,對吧!那為何不見虛空出來呢?所以啊,如果你說是鑿的這個動作才有的虛空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與這個泥土沒有關係,虛空也應該呈現出來,才對!「鑿自出土,云何見空?」這是讓你來觀照,那麼為什麼非要去挖出這個泥土,就能見到這個虛空呢?必須要出土,你才能見到這個虛空。而不是鑿幾下這個動作,就能有這個虛空呈現出來。而如果說鑿就可以把虛空現出來的話,那麼我們不去鑿土就應該見到虛空 才對!這說明了什麼道理啊?就是告訴我們其實那就是因為透過鑿土這種因緣,是我們一念心變現出來的這個虛空;是這樣一種關係!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 阿難啊,好好的來看一看啊,好好的用智慧來觀照一下呀!大家聽了《楞嚴經》這麼長時間的法,是不是覺得這個法非常的難講清楚啊?是非常難講清楚的!《楞嚴經》是非常難講的,繞來繞去立了破,破了立,就是為了把你引到這個第一義諦法上來。如來藏的真實義,諸佛出世出來講,都是講的非常的困難,很難講明白!都是講的前言不搭後語,語無倫次的,但是呢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這個東西,我們本來就是真心本來面目!所以,雖然諸佛講的這個法啊繞來繞去,我們能夠憑自己的這個智慧,能夠聽明白!所以這個真法呀是唯知乃至的。講圓頓大法難就難在這裡,第一義諦法,必須要靠第二義諦法來方便地引導,你才能聽懂。直接跟你講第一義諦法啊,你根本就摸不到頭腦,根本聽不懂!大家現在《楞嚴經》第三卷也快要學習完了,聽了這麼長時間的《楞嚴經》大家心裡一定也有所悟!大家有沒有感到這個真法是很難用語言文字表述清楚的呀?人人有這種感覺!但是雖然講的語無倫次啊繞來繞去,但是呢你能夠悟到裡面的真實義,這就達到了目的。所以啊這個出世間法呀,是不可以用世間的語言文字來表述清楚的!只能表示個大概,憑你的智慧,哦一下悟到原來他是講的這個意思!所以這個真法它是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思維相,叫三離。雖然你講得顛三倒四,但是人家憑智慧能夠悟到,你所講的其中的真實含義!那如果你不講呢,那就根本沒有人會明白。所以還得需要我們來講,來承擔如來家業!希望我們在座的已經聽懂了《楞嚴經》真實義的菩薩,能夠發大心弘揚《楞嚴經》,都出來講法!讓更多的人啊當下成佛!這實際上不是別人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再繼續往下看經文
【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 這是佛在幫阿難分析吶,讓阿難仔細的用智慧來觀照,這個鑿子呢是人拿在手裡,手拿著它在鑿土,鑿子隨人的手在不停地轉移啊在鑿土,想鑿那塊土就鑿那塊土,叫隨方運轉;「土因地移」那麼泥土呢,在原地隨著鑿子而離開它原來的地方,「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那麼這個虛空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的一念心變現出來的。如果這個道理你真的理解了!你就不需要再去看三藏十二部經典了,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成廢話了。要明白大道至簡至易,越是真理越簡單!真理沒有那麼多複雜的。世間人認為真理是複雜的,是用世間人的那種思維邏輯去想象所謂的佛法真理,應該是啊比較複雜的。就像世間人想要去學技能去學知識,他認為自己學的這個知識越多越好,技能掌握的越多越好,他會覺得心裡越充實,覺得越能成功!就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可是如來正法!並不是世間的那種知識啊理論啊技能啊?往往真理只有幾句話、幾個字!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講的是不是正法,就用《楞嚴經》來衡量來鑑定!其實每一個眾生啊,當初都是原始佛;在當初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一念妄動,從而呢有了無明;然後自己的這個心向外攀緣,可以觀照做夢來加深理解,夢中變現出的萬事萬物啊,自己還以為是真的;其實都是自己在跟自己捉迷藏!為什麼不知道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就是自己呢?還不是你不明白一心三藏法理嗎?才造成迷路嘛!當然這是情有可原,是在我們當初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一念妄動,從而呢自己變現出來的這些森羅萬相,把自己給迷住了!不知道對面的這個森羅萬相啊、你 我 他都是自己!從而呢分別啊這是我,那是你,這個是桌子,那個是檯燈,那個是香爐;在這裡面執著來執著去,忘記了回家的路,找不到自己了,不認識真正的自己了;自己就是跟著這一念的妄動,變化來變化去,變著變著呢,最後呢自己就變不回去了,於是呢自己就沉迷在自己所變現的這個夢境當中,不能醒來;啊!這就是輪迴。而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從夢中醒來!我們現在當下就在這個夢境當中啊,我們現在當下這就叫一級夢;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做的那個夢,叫二級夢;後面的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就是做夢的人!往生是什麼?就是夢中的人與做夢的人會合在一起,啊你的夢醒了!當下回到佛土,這叫往生。不是說你嚥氣了死了誰來接你,叫往生,那是邪法,還分出個你 我 他了;我是凡夫,阿彌陀佛是佛!阿彌陀佛得接我去極樂世界;你這不是典型的著相嗎?那你自己是誰呀?你是不是阿彌陀佛呀?那麼你再想一想,你怎麼才能從夢中醒來啊?佛出世是做什麼呀?佛出世就是潛入我們的夢中來叫醒我們!怎麼叫醒我們啊?就要告訴你,你是什麼東西啊!這個法界的萬法與你什麼關係啊?你從哪裡來啊?你的鼻子、眼睛、都是什麼東西?你的真心怎麼樣存在;就講這個問題啊!不是讓我們去行多少有為的法,你今天要持多少遍咒,明天得放多少生,後天呢你得跑多少個法會……,那些只能作為助緣啊,都是有為法;而不是成佛的正因!成佛的這個正因是什麼?就是《楞嚴經》真實義!你明白瞭如來藏一心三藏的法理,你就隨著這個金剛種子,去做佛做菩薩!這個就是你成佛的正因!其他的善事那些都是助緣;只有你明白了一心三藏,你才能從夢中醒來,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我原來現在 在這個“不空如來藏”裡面啊,自己做夢 跟自己在這玩呢,你才能醒來!這個時候你才能變出來,還能變回去,得大自在!而不明白一心三藏的人啊,他從原始佛啊下到凡夫以後,他變不回去了,他變出來變不回去了;因為他不明理啊?啊這法界怎麼回事?他不懂啊!他怎麼那麼能往生啊?
【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鑿子呢是一把鐵器,拿著這個堅實的東西啊去挖。而空呢?本身是虛的。鑿和空這兩者是一實一虛,不能相互為用。鑿子本身有形有相,是堅固物。虛空呢?是無形無相,是虛的。所以兩者呢,也不能和合在一起產生什麼東西出來!叫‘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那你也不能說,這個虛空啊是憑白無故的,憑空而出來的!這裡大家要注意一下!講虛空不是泥土生出來的,也不是鑿出來的,其實這就是在講‘非因緣’。虛空也好,泥土也好,鑿子也好,都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它們之間呢沒有誰生誰,是平等的,本來就這樣存在!後面呢又講這個虛空也不是外道所認為的那種虛空啊是自然就有的,這就是在講‘非自然性’。但是呢虛空如果離開了鑿子,離開了泥土,離開了你鑿的這個動作,離開了這些緣,它也不能出來顯現。也就是說虛空的出現和鑿子,泥土和你的鑿的這個動作啊,有一定的關係;這叫什麼呀?這叫虛空隨著鑿子鑿土這種因緣而出來顯現。啊注意!是出來顯現。而不是鑿子啊和土啊或鑿的這個動作,生出來的東西;這叫非不因緣。再往下看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這裡的「若」呢,你可以理解為如此,這樣。如此看來「虛空性圓周遍」這是來總結這個‘空大’它的本性,虛空之相本來就是我們的妙真如性,就是本來面目;因此呢遍一切處!我們的這個真心啊,是佛性啊,菩薩性啊,天人性啊,畜生性啊等等等等,都是一個東西在這裡變現。「性圓周遍」其實就是在講圓融圓滿圓通。什麼是圓融啊?一切的法,一個念,叫圓融。一切的法,沒有哪一個法,不是另外哪一個法,叫圓通。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念萬法,萬法一念;這叫圓滿。周遍的「周」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時間都包括在內。周遍的「遍」呢?是指這個法界東南西北上下十方,以十方代替無量方;一切的萬法都是這樣存在的,周遍一切的時間與空間。這個真心的特徵,如來藏為總,萬法呢為別,互為總別;總就是別,別就是總,而且呢是互別為別,萬法當中沒有哪一法不是另外的一法!一根針當下就是八百萬噸的酒,八百萬噸的這個酒,當下就是三盞檯燈,三盞檯燈當下就是二萬五千裡,二萬五千裡當下就是二兩重,這是一種觀照!另外一種觀照,觀世音菩薩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現在外面這個房子,外面是這個房子就是你夢中夢見的那隻小狗,你夢見的那隻小狗當下就是你桌子上的這個新華字典,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性圓周遍,本不動搖’,這些都是對我們真心特徵的描述,因為虛空啊也是有形有相的萬法;在這句經文呢是以虛空以點帶面,來講這個十法界裡一切的有形有相的萬法,都是這個道理;都如同虛空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虛空本身就是我們自己本來面目,本來就存在,只要你能看到的這個虛空,就是在你的真心裡,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虛空不會存在你的真心之外,如果虛空在你的真心之外,你也看不到。就像這個水它流到哪裡,其實那它根本沒有動,因為它不會流到你的心外面去!所以說這個水周遍整個十方法界!那麼水當下是不是就是虛空啊?虛空當下是不是就是大地啊?是同樣的道理!這個十法界啊就是水的本體,就是虛空的本體;叫本無動搖!到哪裡都是不動而至,動的當下就是不動,不動的當下就是動,「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虛空是這個道理,地水火風呢?同樣都是一個道理!以這五大呢,來代替十法界的一切萬法來說明!所以大家要學會擴充套件來思維!這句經文是把前面的地水火風,又重新提了一下,讓你加深來觀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是講一切的萬法呀都是我們的一念心變現出來的!都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沒有跑到我們的心外去,當下就是這個真心本來面目的本體;「本無生滅」可以對照觀照為現代科學所講的物質不滅定律,但是現代科學呢,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非他也聞法明心見性,他知道為什麼是這樣?我們的這個真心啊,從來都沒有生過,從來也沒有死過;它就是這樣存在。比如說這個火呀,把水燒乾了,火滅了水;那你觀想一下,水滅了沒有啊?水是不是當下變成氣體了呀!變成了水蒸氣,那麼這個氣生了沒有啊?水滅了沒有啊?是不是 都是我們自己在這裡變化呀?沒有生沒有滅!那麼反過來,水把這個火澆滅了,火有沒有被滅掉啊?火沒有被滅掉,火變成了水的溫度!那麼水的溫度生了沒有啊?火滅了沒有啊?是不是沒有生沒有滅啊!這叫不動搖。同理我們生生世世誰也沒有生過,誰也沒有死過,只不過是隨著自己的造作執著妄想,去冤枉的受輪迴,受這個果報!什麼時候你遇見了正法,明白了一心三藏,知道這裡是怎麼回事了!這時你才能解脫!所以說《楞嚴經》重不重要啊?非常重要!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這裡又是二處問號?這句經文佛對阿難非常感嘆地說啊,你們啊如此的迷惑顛倒,還執迷不悟!不明白這四大呀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你眼前看到的書啊本啊,門外的貓啊狗啊,你夢中夢到的爺爺奶奶啊,哪個不是妙真如性啊?都是啊!一切的萬法呢都是四大組成的,而四大呢?都是我們的心變現的,我講是心變現的其實也是方便說,四大就是我們的心!不存在誰變現誰!就是一個東西;但是如果你不用‘變現’這個詞的話,你連口都開不了,啊你怎麼講呢? 「元如來藏」就是說根本上呢四大即心變現,「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所以阿難,你來看一下這個虛空,你是怎麼認為的呢?你是把這個虛空看成是~虛空能出能入呢?還是把這個虛空當成虛空不能出不能入呢?這句經文是接著前面講這個挖土現空,繼續來講解,如果認為虛空是能出的,那就等於說啊你認為挖井的時候,這個虛空能夠被挖出來,它能出嘛是不是?就意味著能被挖出來;那麼如果你認為虛空能入呢?也就意味著挖井的時候呢,你應該看到這個虛空能進入到這個井坑之內,如果你把虛空當成能出能入,那就變成了因緣戲論法了;因為這個因緣法他強調永不停止的在生滅變化著,總在動在變化。那麼如果你把虛空當成沒有出沒有入呢?那變成了什麼呀?就變成了外道的那種所謂的自然法;叫自然戲論法。所謂外道的自然法,就是指他認為啊就是這樣存在的,永恆不會改變的。而我們的真心呢是非因緣,非外道自然;不是總在變化著,也不是一成不變固定在這裡;我們的真心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可以觀照為我們做夢的時候,變出許多境界出來,這就叫不變隨緣;那麼無量的夢境呢當下就是做夢的一個人,這叫隨緣不變。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這段經文又反覆出現,來看一下「性覺真空」就是說虛空當下就是真空!「性空真覺」正好反過來,是講:真空當下就是這個虛空!每個人的境界不一樣,心量各不相同,虛空所現的大小也不一樣。第二層天的天人把須彌山,當成須彌山;而第三層的天人啊他看須彌山都沒有了。還有像修行這個觀空法門穿牆術的,他可以把地球這個位置觀成空,把地球變成虛空。《楞嚴經》在後面啊還會講到能從肚子裡取東西啊,就是那個人啊他已經把肚皮看成了虛空,所以呢能把肚子裡的東西拿出來,而肚皮呢卻一點也沒有破;既可以把自己觀為虛空,也可以把周邊的外境觀為虛空,因為內外都是我!體現出這個心法不可思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清淨本然」“清淨”是什麼意思啊?汙穢是不是清淨的?汙穢也是清淨的!汙穢也是我們的性具功德,啊這個清淨呢不是你世間人理解的那種乾淨!世間人所認為的這個是清淨的,乾淨的;那個是汙穢的;那個是對待法中所講的清淨。清淨與汙穢,是不是都是我們心隨緣變現出來的呀?都是我們一念變現,都是我們的性具功德,啊不要分別。這裡的「清靜」是指沒有清淨,沒有不清淨,才叫真正的清淨。當你感到有一樣東西不是清淨的,那麼你的這個清淨還不是真正的清淨。你這時的這個清淨,就變成了不夠不淨之淨,那就成了世間凡夫所看到的那種不乾淨!要明白世間人認為的這個乾淨啊,那個是汙穢啊,都是世間人的同分妄見。「清淨本然」這裡的“本然”就是指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啊不是後來才是這樣的!自來就是這樣的,不是別人告訴我這樣,才這樣的。他告訴我呢我也是佛;不告訴我呢我還是佛;別人告訴我是佛的時候,我明白以後我能夠得到佛的妙用。別人不告訴我的時候呢,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佛;那麼我就相當於聾子的擺設,起不到妙用。但要明白起不到妙用,本身也是一種妙用!因為我們的真心能夠現出自在相啊;也能現出不自在相啊;妙就妙在這裡。大家想一下,如果只能示現自在相;不能示現不自在相;你的心還妙不妙啊?就不妙了!所以呢我們真正的這個本來面目,它又能現出佛菩薩的形相;又能顯出凡夫的形相,又能現出天人的形相,仙人的形相;鬼神啊、畜生等等等等;只不過我們認為佛菩薩啊是自在相!所以呢,我們透過明心見性以後,我們去成就佛菩薩的這種果位;現自在相。不自在相 本身就是一種特種意義的自在相。我們現出自在相,是為了自立。我們現出不自在相呢?是為了和光同塵,為了示現成和眾生一樣好去教化眾生,你必須要和眾生打成一片吶!眾生現在是不自在相啊,你為了到眾生中去教化眾生,你也要現出這種不自在相,人家才不會覺得你很奇怪,才能接受你。大家想一下,當一個明心見性的菩薩,如果呢他只圖自己明理,丟下教化眾生的任務;即使他自己已經在佛土上能夠千變萬化,得到十方法界的供養也好,那是不是非常無聊的一件事情啊?是一點意思也沒有的。你叫他不去度眾生,只自己享受這種自在、快樂啊,他會非常難受;所以說沒有哪一尊佛不是地藏王菩薩。只有這個凡夫他才去追求享樂,在追求的同時必然會得到沉重的果報;當果報來臨的時候,已經無可挽回,後悔啊、哭啊,都已經來不及。「周遍法界」是指法界當中啊,沒有哪一處不是空,沒有哪樣東西不是空,我們這個真心它不是虛空,它可以現虛空相,現水相,現風雲雨霧,現出山河大地,樹木花草……。我講這個「真心」不是虛空,意思是說:我們真心可以現出這麼多相,你不能用真心所現的其中一相,來代表整個的這個真心。比如說我們這個手掌吧!它可以現出剪子相,他也可以現出拳頭相,他也可以現出這個八這個手勢,對吧!現出無量的手勢!你不能用手掌所現的這無量相當中的其中一相,來代表這個手掌!因為它還可以現這個拳頭相啊,現出一呀、現出二啊、現出三啊等等。「周遍法界」沒有哪一樣東西,不是哪一樣東西!叫周遍法界;空當下就是水,水當下就是土,土當下就是風,風當下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下就是西瓜蘋果,啊這樣觀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裡還是在講應供,自己應自己的供養。法界中一切萬法都是隨著眾生的‘同分妄見’,‘別業妄見’來顯現!‘同分妄見’與‘別業妄見’中間呢沒有絕對的界限;法界能現出什麼?就看我們怎麼樣用心!
【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 這句經文呢,其實呢就是以一個井空的例子,來比喻無量的井空,擴大到十方的法界,都是同樣的道理;一多不二!這是以點帶面從而放大講到了十方的虛空,都是同樣的道理!「寧有方所?」這個虛空哪有什麼方向處所啊?以此擴充套件為這十方的法界,聯想到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哪有什麼方向處所啊?要明白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沒有一方一所,但是呢它可以現一方、現一所,也可以現兩方現兩所,也可以現無量方、現無量所!那麼大家用智慧再深入地觀照一下《金剛經》啊,《六百部般若》啊,是不是都在講有方所呀?為什麼這麼說啊?《金剛經》《六百部般若》都是通教的經典;引導修行人入空性,觀空啊!因為他講空他肯定要排斥有相,因為他依偏空為涅槃;因此呢他排斥一切有形有相的萬法;他只認可「空」不認可「有」;執著在一頭。因為他講空啊,空與有本身是相對的!這就叫有方所。你不要認為這個空性這個空相啊那就是沒有方向了,它仍然是有方所的;因為空的這個方所呀,它的體現與有相體現的這個有方有所,還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特殊的有方所。如果真的沒有方所,你還要一個「空」幹什麼?你還執著這個空幹什麼呀?所以他的這個空是相對於有而說,並不是真空!那麼再來看《華嚴經》,《華嚴經》是別教境界的經典,他不執著於空也不執著有,他亦空亦有;講一切萬法唯心所造,他能生所生,能造所造;大家想一下呀,這個能生所生,能造所造,本身就是對待法,有次第性的;必須要先有能生才能有所生,必須要先有能造,後來才能有所造;正因為這一個次第性,他與圓教所講的一念變現,就有了非常大的層次的差別!在《楞嚴經》後面,會詳細的講解這個別教徹底差在哪裡?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循業發現」 其實就是在解釋上面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自己隨著自己的行為造作,以及自己怎麼樣用的心,而得到自己所應得到的果報。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間沒有智慧的凡夫啊,卻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知道空大是遍佈整個十方法界存在的。所以他們迷惑地認為~這個空啊是因緣和合而生出來的,或者認為空啊是外道所談及的那種自然法,外道認為這個空是自然而有的;這些認識都是不對的!「皆是識心分別計度」“計度”就是考慮思量的意思;這些呢,都是眾生用意識心在妄想分別,純屬戲論之說。由於眾生沒有認識到萬法的真實本來面目,所以呢也說不出第一義諦的道理!叫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