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翰墨書道

    筆畫和結體二者比較,筆畫難些,結體雖然也難,但因為直觀,透過描紅,不理解可比葫蘆畫瓢解決。初學筆畫難在技法,點畫形狀雖然也直觀,但運筆技法看不到,書上都是寫空心筆畫,然後在中間畫上路線圖如何如何。

    可能原因是,我小時候練字沒有專業書法家的親自現場直接指導,只是在農村看父親寫春聯,引發濃厚興趣,自己則更多是透過看書法的書瞎琢磨。由於對技法術語的理解無法深刻,走了不少的彎路,工作後,自費參加了幾期函授班,才逐步對技法掌握應用自如起來,期間也有曲折。時間是在1985年浙江杭州青年報社舉辦全國鋼筆書法大賽那前幾年,那幾年推出了象任平、王正良、顧仲安等鋼筆書法名家,掀起了全國的鋼筆書法熱。

    現在總結起來看,仍然感覺筆畫難些。駕馭用筆技法中還是感覺有不如意的方面。關於這種駕馭能力,去年在網路上看到一段盧中南大師的書法影片,盧中南稱讚啟功先生對書法技法的駕馭能力特別強,就是演示書寫“荊溪白石出”一首詩那段影片。結構方面,透過一個時期對一本字型的全面練習,基本上掌握了結體的規律。用筆不到位,運筆技法不能嫻熟駕馭,一直困擾著我至今,隨著書法影片的大量出現,諸如五十人名家臨帖技法影片在市場的出現,透過反覆觀看影片,加上讀技法書和練習及身邊中書協會員老師的現場書寫觀摩,才逐漸感覺筆畫用筆技法不難了。

    過程雖然曲折,但也鍛鍊了自己,對書法技法問題的理解也相對深刻豐富細膩起來。

    感覺筆畫難有幾點。

    一是筆畫的造型把握較難。因為每一家書體的點畫造型雖然有一個通用的規律在其內,由於形成各家書體自身風格特徵的經典和微妙,把握起來較難。原因在於筆畫造型不是幾何圖形,是有生命的生動的變化有機體的組成部分。很容易寫死了,寫僵化了。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書法的理解的日益加深,現在也感覺不十分難了。若說難的話,是發現中國書法的文化內涵太博大精深,太精美絕倫了,達到較高的水平難。

    二是筆畫技法難在做到駕馭嫻熟,心手雙暢。這需要一個相當時期持之以恆的刻苦的勤奮的嚴格的練習,從淺且直顯的提按頓挫技法到那些微妙到肉眼無法觀察入微,需要書寫者自己意識感覺到的那種無法言傳,那種對致廣大,盡精微的深層的內涵的體悟和精妙的意韻的把握駕馭。到了心手雙暢的階段,才能做到翰不虛動,下筆有由,任意揮灑而不逾越規矩,駕馭自如 。做為書法家,到了這一關,才能真正意義上說達到了用書法表現自己的性情的境界,在創作作品時也才能達到文字內容與書法字型風格的完全相容成為一體。這時對於結體而言,就可以根據書寫時的需要而發揮了。談到這裡,說到心手雙暢的技能境界問題,其實,書法是戴者腳鐐跳舞,是在一定規範下的揮灑自如,就像張旭的大草,也是建立在對楷書書法技法的高度掌控的基礎之上的。

    三是影響對各家書體自身風格特點形成的運筆技法的把握難。難在我們只能透過作品的閱讀和理解去學習把握,這也是學今人較易學古人難的一個原因。關鍵是這一難點,正是這一書家之所以形成這樣風格的關鍵所在,也是其最為出彩經典的部分。拿學習顏真卿的書法來說,學其形較易,而達到那種精氣神的境界非常難,在精氣神上能和其抗行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這些卻正是成就一位具有鮮明個性具有創新性的書法大家不可或缺的關鍵所在。

    如果我們對書法藝術的筆畫用筆技法,透過學習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也就是對書法技法的駕馭能力的水平達到了較高的境界,站在較高的地方往下看,結構技術的問題有也就不是個事了。

  • 2 # 冬梅書畫

    這是我最近的作品。

    其實結體和筆畫是分不開的。這裡是最能體現筆者悟性的高還是低。

    我這個作品中細心的朋友就會看出我臨過王羲之,毛澤東,張旭作品。我把這三個高人的結字和筆畫靈魂的運用到作品中。我透露一下自己的練字方法就是要經常進行單字的練習。這樣很可能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裡出成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 3 # 觀海于濤

    在練習書法中,筆畫是由某種字型的每一筆畫折出來練習的,筆畫主要是練習單一的形體線條,熟悉漢字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和掌握好毛筆的起落、收放、提按的控制,所以說首當重要。

    結體就是字的結構形體,也就說有了筆畫基礎以的書法入門,由簡單的筆畫來組合漢字,筆畫寫得好是基本功紮實,字型結構不協調就會影響美感,所以結體尤為重要。

    只要堅持不懈的練習,由基礎開始練習由簡至繁,就能夠克服練書法的各種難處。

  • 4 # 筆下春風

    你好,見字如面!

    我認為書法中“結體”和“筆畫”都不容易,倘若真要比較則“筆畫”更難之!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從趙孟頫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結字與用筆是書法重要的兩個方面,結字需要用功,且不同時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用筆不易且為上。也有一些書友不認可這個觀點,關於用筆與結體的關係可以從中辯證的看待。

    書法中形與神的關係

    書法中形與神的關係我認為就是結體與筆法的關係,學習書法:“先求其形,後求其神,形神兼備,渾然天成” 這句話很好的說明了學書法的一個過程,毛筆書法的學習首先是求其形似,這個過程是一個慢功夫,這裡的形不單單是字的間架結構,也包含一定的筆法,但是主要還是對結構把握的過程。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結構就像是蓋一個房子的鋼筋和腳架,而筆法好像是水泥和內部裝飾。我們蓋房子首先是求穩,不可能房子還沒蓋起來就去塗牆壁,每個房子的結構可能不同,有別墅有大廈,所以說結體因時而異,把握字的結體是需要一定功夫的,也是就蓋房子他的主體結構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的。但是想讓他精美,那就不單單是形的問題了,可能就是字的氣質字的神氣的層面了,大家都蓋三層小樓,有的外部裝飾美輪美奐,有的是直接刮大白,就是筆法的精妙程度關係著字的神。

    筆法結構相輔相成

    書法中的結體和筆法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字結體正確首先給人的感覺是穩,入門了,懂行了,一個字的筆法的精妙程度則是拔高階段,但是兩者又不能分開,沒有筆法,不動筆畫的穿插怎麼能寫好結構呢,所以本身也分不太開的。

    學習書法,取法乎上,多看一些古碑帖,我們可能發現很多作品很有神韻,更多的是指筆法的精湛,章法的美妙。就像高手過招,最後比的就是細節了。這個細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所以,我認為結體與筆法相輔相成,追求更高的階段時更要注意筆法,而這時的筆法要難於對結構的把握了。

  • 5 # 豫見哥

    在書法教學中,會存在幾種情況:

    一種是容易把握基本筆畫,卻不容易把握好結構;另一種是容易把握結構,卻遲遲寫不好筆畫。

    其他的中間情況也分兩類:

    一類是兩者上手都很快,屬於一點就通,手感還不錯!另一類就是兩者都普通,進步緩慢!對於有天賦的人和普通人來說,兩者難易程度都差不多!只需安排的練習順序合理即可!

    下面重點說說特殊情況的兩類。

    先說第一種,容易把握基本筆畫,對結構把握不準的情況!這類人群前期對基本筆畫學習容易上手,單個筆畫看起來也是有模有樣,但寫個字出來,就會發現結構是個大問題,就算後期加強間架結構練習,進步也遠不如基本筆畫快,寫字也遠不如寫筆畫麻溜!對這類人來說,基本筆畫簡單,結體就困難些!

    相反,對於那些結構容易上手的人來說,即使從未學過結構,寫出來的字就能做到基本合理,但細看基本筆畫,就會有些失望!而且,這類人大都不會有太大的耐心練習基本筆畫!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有基本筆畫大於結構的感受!

    綜上所述,難易因人而異,只能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去制定方案,揚長避短,才會有所突破,取得長足進步!

  • 6 # 素里布衣楊半

    “結體”“筆畫”,兩大難點。一樣重要,都很關鍵。相比之下,“結體”更難。“結體”宏觀,“筆畫”微觀。宏觀做好,全域性穩健。好比蓋房,模型已現。“結體”為骨,“筆畫”乃肉。有骨成形,無肉何患?先骨後肉,成績出現。抓住“結體”,使其就範。綱舉目張,越挫越戰。你不努力,筆怎能喚?朝秦暮楚,就成扯蛋。說難不難,關鍵是練。筆不離手,紙不離案。冥思苦想,棄眠不飯。“結體”“筆畫”,就怕百戰。加緊學習,大膽實踐。祝你成功,碩果早見。你若不練,我無法辦。照片作品。歐陽詢皇甫誕碑節臨。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初稿。

  • 7 # 子衿書法

    結體與筆畫,一個靠心,一個靠手。結構之方,避讓揖仰,上覆下載,則按部就班,照章行事。筆畫的練習,一天的懈怠,則雕疏散漫。

    筆畫的訓練,是以手的熟練來完成。結體的構築,靠的是心。心裡有形,筆下才能依形而動。所謂意在筆先,落筆之際方能如意。心手無間,智巧相和。如此說來,結體與筆畫,必須統一。側重於哪一方面都不行。

    孫過庭書譜雲:心不厭精,手不忘熟。二者高度的統一,是學習書法的必須條件。如同有精美的材料,沒有構築的藍圖,是不可能建造出壯麗的宮殿,而雖有巧妙的設計,給你一堆朽木破磚爛瓦,蓋間茅屋還湊合,宮殿就想想算了。寫字和建房的道理一樣。筆畫和結構,都不容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試的時候應該展示真實的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