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易道60452957
絕學無憂此話並沒有錯,是塵世俗人錯誤理解而已。
俗人誤解:杜絕學問學習則無憂慮憂愁,其意為無學習無知識則少思想則無憂慮。
很多學者指責這種思想消極,甚至認為此語錯誤,不是老子原話,是後人新增者有之。
絕學無憂正解:此語是從道家丹道修行的角度來說的,只有真正修行的人才能明白,非俗世學者能夠字義解釋的,此語和老子的另一句話非常相似: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裡的為學日益就是世俗正理,做學問日漸有收益。絕學無憂就和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意義基本接近,絕學的學乃大道之學,意指修行中與世人相反,人為的我不為,人慾的我不欲,世人六根六塵,七情六慾,一切反之,杜絕此類心中所想口中所說實際行動即乃絕學也。當放放下這一切,自然清靜,靜定至虛無,自然無中生妙有(無為而無不為也),自然可以洞徹大道之理,這種透過修行得來的絕對不是世俗學習所得可比,可以說更廣博更深邃。
所以說絕學無憂。
-
3 # 新風堂旗艦店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3-22 08:26:45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絕 學 無 憂,唯 之 與 阿 , 相 去 幾 何 ?善 之 與 惡 , 相 去 若 何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荒 兮 其 未 央 哉 !眾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臺 。我 獨 泊 兮 其 未 兆 , 如 嬰 兒 之 未 孩 ﹔儽 儽 兮 若 無 所 歸 。眾 人 皆 有 餘 , 而 我 獨 若 遺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沌 沌 兮 。俗 人 昭 昭 , 我 獨 昏 昏 ,俗 人 察 察 , 我 獨 悶 悶 。澹 兮 其 若 海 ,飂 兮 若 無 止 。眾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獨 頑 且 鄙 。我 獨 異 於 人 , 而 貴 食 母 。
前章“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緊接著此章又提出“絕學無憂”。很多的版本將“絕學無憂”歸在前一章。我覺得,如果放在前一章,好像“絕學無憂”是對前三者的一個總結似的,但是這個應該是平行的一個概念,所以放後面一章另起爐灶更適合。
也可以理解說,前面所提到的三個“絕棄”,是精神層面,或者理想狀態的。但是“絕學無憂”則是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士”的一個直觀理念倡導。所以單獨說,更合適。學透了,就不學了,丟開書本,不追求死板的教條。該懂的都懂了,也就不用學了,也就無憂無慮了。啥都不學,那是愚昧無知,跟大智若愚是兩碼事情,天上地下。
誠懇的接受意見,和阿諛奉承,看起來相差不大;看起來好像都是聽從,但是本質上是完全不同。在學習這個問題上,應該惟“唯”去“阿”。
善與惡,相差真的那麼明顯嗎?現實生活中,好心辦壞事的多了去了。世間萬物,相生相剋,互相依附,互相影響,就如善惡一般,沒有很絕對的判斷標準。
雖然沒有絕對的判斷標準,但是,“人之可畏,不可不畏”,大家都遵守的規範,還是必須遵守。
如荒野一般,無窮無盡。荒,是個形容詞,形容空曠、無邊無際。
無絕對標準,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後面便用非常華麗的文辭來描述普通大眾與“我”——得道之人(老子不會自大到說你們這些俗人如何,我這個得道之人如何的。我是一個代詞,指得道之人或者追求道的人)——的區別。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就像享受著牛頭貢品似的,就像登上花團錦簇的舞臺似的,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而“我”呢,平平淡淡,波瀾不興,“少思寡慾”。就像還沒長大成孩童的嬰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嬰兒天門未開,人之根還在,所以為道之象。天門閉合,長成孩童,則已離道遠去)。不歸於任何典型,不給自己貼上任何標籤,自由自在,隨性而為;人們都在拼命追求、佔有,想得到的更多,只有“我”無所謂,啥都可以有可無,哥們可以做到“遺世而獨立”。
我就像傻乎乎的一樣,無慾無求,你們愛咋咋地,我就這樣了,貌似暈暈乎乎,其實哥們心裡啥都清楚,只是懶得去爭而已。
所有人都看起來好聰明,只有我看起來傻乎乎;
所有看起來都是明察秋毫,只有我看起來懵懵懂懂,啥都不明白。
恬靜、平淡的就像波瀾不驚的大海,其實蘊藏的是波濤洶湧;娟狂、急暴的好像大風一樣看起來沒有止境、無休無止,其實風雨過後既是彩虹,更多的是風平浪靜,靜虛若谷。
眾人都有著自己的奮鬥目標(有以,有以……為目標、動力),只有我看起來又頑固又鄙陋,吊兒郎當,不修邊幅,隨遇而安,愛咋咋地。傳統文化或者傳說中,這個概念最明顯的,當屬濟公了。不過濟公是個和尚,卻把道家的有些思想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是中國文化中比較奇特的一部分。這也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展示出,道家文化對於華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多飽讀詩書的儒家學子,寫出來的非正統文章,都是道家形象佔據主要。
只有我異於常人,因為“吾以觀復……是謂覆命”。迴歸根本,瞭解自己的根本,向自己的生母——“清虛”——道的根本走去。
不爭,自然,歸根,在這一章更詳細的做了論述。
-
4 # 漢字在人間
“絕學無憂”語出老子道德經的第19章,因為版本眾多,也有在第20章的,還有學者研究發現這四個字甚至可以獨立成章。絕學無憂,僅從字面來理解意思就是,斷絕了知識和學問就沒有憂患了,所以這句話一直以來倍受爭議,甚至說老子是消極的退步的。老子曾經擔任過周朝的住下史(守藏史)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管理著典籍、祭祀、占卜等事宜,可以很方便的接觸眾典文籍,是知識的受益者,他怎麼可能鄙夷知識,那麼老子是在想剔除哪一部分知識呢?
文化有時會以文明的名義綁架人性,我們的人性光芒不得自在,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歧途。比如說:禮國之大事在戎在祀,這個李字很形象的概括了這層含義,左邊的“示”代表祭祀,右邊的“豆”作為祭祀禮器上面盛著滿滿的“曲”祭品,充滿著儀式,代表著人們的虔誠。簡化字的“禮”,右邊部分像一個魚鉤,有多少禮節、禮品背後是心甘情願的?甚至是心懷叵測的,那麼禮就變了味道。所以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想剔除的這部分知識,就是包裹在人性外面的這一層虛假、狡黠,是不符合天道自然的聰明,與善良、純樸相背道而馳,人心簡單了,世界就簡單了,所以老子主張:“復歸結繩”,少了誘惑或者不被誘惑,人性內在的至純至真至善才可能會被開啟,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大道至簡,迴歸之路甚難,所以老子才會發出“絕學無憂”的呼喚!
回覆列表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王弼本在第二十章首位置,不倫不類;實際應該在第十九章尾才協調。“學”是仿效的意思,古讀“笑”音。後面的“為學日益”和“學不學”(後一個)用法相同。
不可脫離整個文字孤立的解釋,下面是本人對該章內容的具體分析,有助於理解這句話。
第十九章
[原文]
[通釋]
棄絕玩弄心機摒棄巧言辯解,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棄絕弄虛作假摒棄誆騙欺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棄絕投機取巧摒棄謀取利益,盜賊就不會出現: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標準: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摒棄效仿的攀比就會沒有憂愁。
[註釋]
①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杜絕用智摒棄巧辯,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通行本此句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與老子一貫思想矛盾,據郭店簡本改。絕,杜絕,棄除。知,同“智”,智謀,用作動詞,用智慧,猶俗語“動心眼”。郭店簡本“知”為“智”,為使本書體例保持一致,一律用“知”。棄,拋棄,摒棄。辯,詭辯,巧辯。
②絕偽棄詐,民復孝慈:杜絕虛偽摒棄奸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通行本此句為“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與老子一貫思想矛盾,據郭店簡本改。偽,虛偽。詐,奸詐,欺詐。復,迴歸,歸向。孝慈,兒女孝順父母,父母庇護子女。子女愛父母叫孝,父母愛子女叫慈(參見前章註釋②)。
④此三者以為文不足:這三條用來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此,指上文的三個“絕~棄~”。文,文采,表面的裝飾。
⑤故令有所屬: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參照。故令,應該讓……,要讓……。《說文》:“故,使為之也。” “令”後省略了賓語。有所,有……操作的原則,有……遵循的模式,有……參照的標準。屬,音zhǔ,遵循,依循。
⑥見素抱樸: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見,音jiàn,看見。素,本義為白色,質樸純真。抱,持守。樸,未經過加工的原木,比喻純樸淳厚的民風(參見十五章註釋⑦)。
⑦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私,私利。欲,慾望,貪慾。寡,用作動詞,使……淡漠,使……少。
[意義歸納]
本章先破後立,從反面提出三個絕棄主張,又從正面提出因循的原則。
[考辨]
本章王弼本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知棄辯”,王弼通行本作“絕聖棄智”;“絕偽棄詐”,通行本作“絕仁棄義”,據郭店簡本予以改正。並據文意將“絕學無憂”挪至本章。
陳鼓應在他的《老子今注今譯》(2009年版)中說:“老子以‘聖’喻最高人格修養境界,而通行本‘絕聖’之詞則與全書積極肯定‘聖’之通例不合。‘絕聖棄智’見於莊子後學《胠篋》《在宥》篇,傳抄者據以妄改所致。”“《老子》八章主張人與人交往要尚仁(‘與善仁’),可見老子並無棄絕(仁)義之說。郭店簡本出土,始知為人妄改。《莊子·胠篋》有‘攘棄仁義’之說,由此可窺見原本‘絕偽棄詐’被臆改為‘絕仁棄義’,可能受莊子後學激烈派思想影響所致。”
通讀《道德經》王弼通行版時感覺這兩處明顯與《道德經》全篇相悖,互相沖突,不合邏輯,贊同陳鼓應對此的處理。 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篡改“絕知棄辯”“絕偽棄詐”,不但荒謬,而且惡毒;不但違背了老子的本意,還把老子變成倡導不仁不義的惡人。可以斷言,用“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取代“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惡意的篡改。
“絕學無憂”諸本均列為二十章的首句,結果使得這句話在二十章沒有著落,此乃後人初分章時形成的錯誤,帛書甲、乙本均不分章;然而郭店簡本已經把“絕學無憂”抄沒了。“絕學”與“見素”“少私”同類,且它與本章“此三者”緊密相連。“絕知棄辯”需要“絕學”,“絕學”就會“無憂”;要“絕偽棄詐”,就必須提倡“見素抱樸”;做到了“絕巧棄利”,就會促使人“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中的“學”究竟是什麼含義?學的本義就是效仿,《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由此可見,老子強調的“絕學”是棄絕攀比效仿。
[解讀與點評]
本章的三個“絕”與“棄”為互文形式,兩個字意思一致。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告誡。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指向明確,針對性強。為什麼要“絕知”?為了百姓的利益。因為“以知治國”是“國之賊”,不“以知治國”才是“國之福”(第六十五章)。為什麼要“棄辯”?因為辯就是“詭辯”,“狡辯”,就是強詞奪理。“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明明在愚弄、玩弄百姓,還要強詞奪理,冠冕堂皇地找出各種藉口。不跟百姓“玩兒花花心眼”,不去算計百姓,盤剝百姓;不用花言巧語唬弄百姓,百姓才得以休養生息,才會“我無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要明確,老子的“棄知”是摒棄玩心眼,摒棄算計百姓,並不摒棄“明智”。
“絕偽去詐,民復孝慈”態度鮮明,目的明確。為什麼要“絕偽棄詐”?因為“偽”是假象,“詐”是欺騙,“偽”與“詐”是邪惡的東西,是“大道廢”的根源,敗壞了官風與民風,淆亂了人際關係。“偽”與“詐”帶來的是世風不穀。“絕偽棄詐”才會“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
“孝慈”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是最樸素的品質,不孝不慈的產生正是源於“偽”“詐”。“復”是恢復,是道德的迴歸。
“絕巧棄利”導民向樸,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策略(第八十章)。為什麼要“絕巧棄利”?因為巧、利是吸引人的東西,是來自外界的誘惑,是“難得之貨”(第三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難得之貨”與“奇物”淆亂了人心,汙染了官風和民風。“絕巧棄利”才能達到“使民不為盜”(第三章),達到清靜無為。 一
從老子提出的“三絕三棄”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之時的社會狀態。 冠冕堂皇地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確立讓百姓能遵循的標準:弘揚樸素百姓就會走向淳厚,不鼓勵私利百姓就會淡泊慾望,杜絕有奢望的效仿攀比百姓就會沒有憂愁。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就是“只是把這三條放在口頭上談還不行”,應該怎麼辦呢?要讓人們有所遵循。三者指“絕知棄辯”“絕偽棄詐”“絕巧棄利”。 三個“絕~棄~”只是“破”,還要有所“立”,“故令有所屬”,應該讓人有所依循。屬,音zhǔ,連線,引申為跟隨,追隨,依循。棄絕了智辯、偽詐、巧利,還要用“樸”填補空白:見素就會抱朴,進而達到少私就會寡慾,絕學就會無憂的境界。 素,沒有染色的絲。樸,未經雕琢的木。見素抱樸——看見素淡就會懷想質樸;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消除慾望;絕學無憂——棄絕效仿的攀比就會遠離憂慮。 其實,“絕學無憂”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條參照標準。從語言結構和邏輯思維角度看,“見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慾”的前提,“絕學”是“無憂”的前提,在老子看來,只要“見素”“少私”“絕學”,就會“抱朴”“寡慾”“無憂”;而且只有“見素”“少私”“絕學”,才會“抱朴”“寡慾”“無憂”。它們的前後件之間是充要條件關係。“無憂”又總述“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五事,就是說,“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後,自然就會“無憂”。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提出“絕學無憂”似乎思想與行為不統一,好像老子雖然自己有廣博的學識,但他卻主張別人、主張百姓放棄效仿。根據“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來看,老子並不是主張放棄必要的學問,放棄必要知識的學習,而是放棄對身外之物的利益追求,放棄對獲取利益的效仿和攀比。絕的是玩心眼和巧言狡辯,是虛偽和姦詐,是投機取巧和貪財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