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幾次都讀到李典為首的大將很不習慣張遼,到底為什麼?
8
回覆列表
  • 1 # 魚包同學

    張遼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一位三國時期的將領,他確實在曹操的陣營中持續被孤立,以下我來梳理一下這個問題。

    《三國志》原文記載:“進典遼皆素不睦。”

    合肥大戰之前,張遼與樂進、李典三位統帥的關係非常緊張。並且又有史料說,張遼與護軍武周也是不太和諧的。

    我們分析以下樂進、武周、李典三個人的特點。

    樂進,一員優秀的武將,跟曹操的時間很長,立下不少戰功。武周據有限資料載是豫州人,曾任下邳令,是當時的士人,可以說屬於文官範疇。而李典成分最複雜,既是武人,又好儒學,同時也是兗州豪族。

    這三人分別代表了武、文和豪族,都與張遼不睦,那是不是張遼有什麼問題呢?他為什麼跟大家的關係都不太好?以下我簡單羅列一下原因:

    第一,張遼身世及早期經歷問題造成的原因。

    張遼出身於幷州沒落富戶,幽並之地漢代離中原較遠,民風剽悍,文化素質整體上相對比較低。大多數幽並二州的人對中原儒家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並不多,因此中原地區士人士族對於幽並之人是有一種輕視的態度的。

    東漢末年對於為將的人品看的極重,而張遼先後跟隨了三個主公,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後又投降曹操,從這個角度上說,張遼才是“三姓家奴”,這一點也是他遭到同僚厭惡的原因之一。

    另外,張遼由於曾屬於呂布帳下,而李典和呂布是有世仇的,呂布兗州攻伐時,對於李氏家族傷害極大,李典的父親也死在此役,雖然不是張遼直接行為,但很可能李典因此遷怒於張遼。

    綜上所述,張遼的出身不太好,出身微寒加上政治站隊錯誤,必然不受到曹營世家大族和士人的見待。這就可以初步解釋好儒的李典和文官武周為何會與其不睦。

    第二,張遼晉升的太快,容易遭人妒忌

    張遼來到曹魏集團的晉升速度必須用“火箭升空”來形容,甚至超越了許多和曹操一起創業的將官。

    以五子良將為例,張遼被假節的時間最早(209年),是天柱山之戰後。

    再看一下五子良將的其他幾位,樂進為曹操第一次徵孫權結束後(213年),于禁為(216年),徐晃(218年),張郃則為夏侯淵戰死時(219年),而張遼於198年降曹,徐晃為196年,張郃為200年,樂進、于禁更是早年就更隨曹操艱苦創業的。

    可以看出,張遼在假節方面優於諸多將領。而假節代表著曹魏集團的權利、威望、信任三件事。

    另一方面,張遼很早就獨立領兵和參與鎮守一方,天柱山之戰張遼與于禁同時督率其餘將領(包括張郃)。

    赤壁後不久,張遼為主將,同樂進、李典守合肥。(張遼地位最高,有最終決策權)

    官職方面,合肥之戰時張遼為蕩寇將軍、樂進為折衝將軍,李典為破虜將軍,應該來說差距不大,而合肥之戰後,張遼直接提示為核心四徵將軍之一,是唯一一個外姓的四徵將軍,可以說這種火箭式提拔對於資深派將領(比如樂進、李典等)的打擊是很大的,所以才會引起不滿。

    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

  • 2 # 井正

    張遼是降將,其人品和忠誠都被人瞧不起。曹操手下多忠勇之士,如夏候兄弟,許儲,典韋,樂進,李典之輩,正可謂先入為主。看不起張遼就很自然。但是張遼也不是等閒之輩,投降曹操之後,透過滅袁紹,取荊州得到曹操的信任和提撥,特別是赤壁戰敗之後,獨守合肥,李典,樂進不服調遣,但張遼堅決執行曹操密計,調兵二遣將,擊敗孫權,使李,樂二將心說誠服。從此張遼地位一步步上升,成為曹操五子良將之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牙齒的說法,為什麼有的人的牙齒28顆?有的牙齒30顆?有的牙齒32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