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多了,不會有什麼全人類感謝你。更不會有什麼驚為天人的操作。
先不考慮現實要怎麼樣才能讓今天5G的CPU超頻到10G,反正你就是能讓CPU主頻高了一倍。你以為歷史上短期內CPU主頻提高1倍的情況少出現過麼?這裡只說一下Intel家的情況。
初代升級到286:
8086:最高10MHz;80286:最高25MHz,光主頻就提升了1.5倍,更不用說指令執行效率的提升。
368升級到486:
80386:最高33MHz;80486 DX2:最高66MHz;80486 DX4:最高100MHz,提升了2倍。
486升級到初代奔騰:
80486 DX4:100MHz;奔騰200:200MHz,提升1倍。
奔騰MMX升級到奔騰2:
奔騰MMX:最高233MHz(不算後來的筆記本型號);奔騰2:最高450MHz,離翻倍的466MHz之差16MHz。
奔騰2升級到奔騰3:
奔騰2:最高450MHz;奔騰3:最高1.13GHz,提升1.5倍;後期的圖拉丁有1.4GHz的型號,提升2.1倍。
奔騰3升級到奔騰4:
奔騰3:最高1.4GHz;奔騰4 571:3.8GHz,提升1.7倍。不過這貨高頻低能。
當然,奔4已經跑到3.8GHz了,再翻倍就要7.6GHz,除了曇花一現而且毫不實用的液氮超頻,即便包括超頻圈,至今還沒出見過有實用意義的5.5GHz以上頻率。頻率翻倍這遊戲算是玩到頭了,除非將來出現常溫超導的電晶體技術或者其它技術。
除了286升386這一代,幾乎每一代升級都是頻率翻倍。出現過什麼全人類感謝Intel,驚為天人之類的操作麼?也就是奔3那代,和AMD的頻率大戰以及突破1GHz,還有1.13GHz的奔3釋出後因為有缺陷召回新聞多了點外,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奔4提升1.7倍更是因為高頻低能,發熱嚴重,以及競爭對手K8的優秀表現,整個奔4的生命期間是一直被媒體和消費者罵著嘲笑著過來的,甚至當年Intel的CEO Barrett當眾下跪請求合作伙伴和消費者原諒(雖然當時是有點開玩笑的意思,而且也只是單膝下跪):
現在還能搜到這張圖片
CPU效能固然很重要,頻率提升帶來的單核效能提高也是重中之重,但畢竟電腦是一個整體,除了CPU還有很多其它配件搭配起來才能工作。光一個CPU頻率提升並不能給使用者提供多大的體驗提升。
你想多了,不會有什麼全人類感謝你。更不會有什麼驚為天人的操作。
先不考慮現實要怎麼樣才能讓今天5G的CPU超頻到10G,反正你就是能讓CPU主頻高了一倍。你以為歷史上短期內CPU主頻提高1倍的情況少出現過麼?這裡只說一下Intel家的情況。
初代升級到286:
8086:最高10MHz;80286:最高25MHz,光主頻就提升了1.5倍,更不用說指令執行效率的提升。
368升級到486:
80386:最高33MHz;80486 DX2:最高66MHz;80486 DX4:最高100MHz,提升了2倍。
486升級到初代奔騰:
80486 DX4:100MHz;奔騰200:200MHz,提升1倍。
奔騰MMX升級到奔騰2:
奔騰MMX:最高233MHz(不算後來的筆記本型號);奔騰2:最高450MHz,離翻倍的466MHz之差16MHz。
奔騰2升級到奔騰3:
奔騰2:最高450MHz;奔騰3:最高1.13GHz,提升1.5倍;後期的圖拉丁有1.4GHz的型號,提升2.1倍。
奔騰3升級到奔騰4:
奔騰3:最高1.4GHz;奔騰4 571:3.8GHz,提升1.7倍。不過這貨高頻低能。
當然,奔4已經跑到3.8GHz了,再翻倍就要7.6GHz,除了曇花一現而且毫不實用的液氮超頻,即便包括超頻圈,至今還沒出見過有實用意義的5.5GHz以上頻率。頻率翻倍這遊戲算是玩到頭了,除非將來出現常溫超導的電晶體技術或者其它技術。
除了286升386這一代,幾乎每一代升級都是頻率翻倍。出現過什麼全人類感謝Intel,驚為天人之類的操作麼?也就是奔3那代,和AMD的頻率大戰以及突破1GHz,還有1.13GHz的奔3釋出後因為有缺陷召回新聞多了點外,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奔4提升1.7倍更是因為高頻低能,發熱嚴重,以及競爭對手K8的優秀表現,整個奔4的生命期間是一直被媒體和消費者罵著嘲笑著過來的,甚至當年Intel的CEO Barrett當眾下跪請求合作伙伴和消費者原諒(雖然當時是有點開玩笑的意思,而且也只是單膝下跪):
現在還能搜到這張圖片
CPU效能固然很重要,頻率提升帶來的單核效能提高也是重中之重,但畢竟電腦是一個整體,除了CPU還有很多其它配件搭配起來才能工作。光一個CPU頻率提升並不能給使用者提供多大的體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