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當然是孫權了,因為南京離我老家近啊!)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我的答確實是孫權。

    用易中天教授的話來說,曹操的政府像沙龍,劉備的政府像幫會,孫權的政府像家庭,只有諸葛亮的政府才是真正的政府。

    什麼是沙龍?沙龍就是一群高階知識分子天天坐在那喝下午茶的感覺。曹操自己本人也是一個極有文化的領導者。因此在曹操的政府裡面,感覺就像中科院天天搞學術活動一樣的感覺。我本事不夠,興趣不高,碰到這樣的領導,就只能溜了溜了。

    劉備的政府不但像幫會,而且像丐幫。因為劉備出身相對比較貧寒,所以對於他而言來的都是客,都是儘可能團結的物件。他的政府裡,也主要以“義”字當頭。這種義字當頭的環境雖然比較寬鬆,但是其現實卻是人才嚴重缺乏,競爭性不強,所以在劉備那幹也不是特別讓我開心。

    而孫權則是一個非常講“情”的人,無論是對周瑜、張昭等孫策舊部,還是呂蒙、周泰等自己提拔起來的新幹部,他的舉措都是充滿溫情的。整個江東集團的格調就是比較講情面,領導對大家也夠意思的那種感覺,自然我喜歡在孫權那裡幹。

    順便說一句,雖然我最敬重諸葛亮,但是諸葛亮那樣的領導雖然治國有道,但是卻很難讓人喜歡。因為他太嚴於律己,也太嚴肅,史書上沒留下來過他的一些充滿諧趣的記錄。在這樣一個領導手下幹,只怕容易過勞死。

  • 2 # 影視分享168

    其實關鍵不在曹操,劉備,孫權身上,而是該反過來說,我最喜歡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當我的上司,只要分析一下他們性格跟管理下屬的能力跟方式方法,還要看她們三人從以前穿越到現代,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方式是不是還是停留在他們那個年代,應為時代在進步,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進步沒有,瞭解清楚他們三個人的詳細資料後對症下藥,這三個人都會是下屬最受歡迎的。

  • 3 # 勇戰王聊歷史

    如果劉備處於創業階段,可以選劉備。曹操的公司是絕對不去的,老子是為了掙錢,不想整天提心吊膽的。其他情況,請選擇孫權。

    把這三人建立的國家看成公司,我們來分析下。

    曹操,性多疑,且殘暴。雖然,勢力最大,但是殺死了太多謀臣!楊修,荀彧,禰衡,荀攸等人。還有很多忠於上屆領導的漢室老臣!所以,這種人當領導,我肯定不去。稍有不合他的心意,就會被幹掉!當然,這裡只是辭退,不是殺頭。但是,被公司辭退,對於員工開始損失太大。不僅是金錢,還有名聲。

    劉備,名義上仁義。其實,派系觀念很重。幸好劉關張先後都死了。跟這樣的領導混,講究根紅苗正,要是半路入夥的,建議慎重考慮。但是,對於事業追求不大,可以選擇劉備。畢竟,劉備仁義,不會隨意裁員。

    孫權,親賢Quest!我建議選擇孫權。雖然孫權沒什麼大的作為,也是當時局勢所限。個人只要肯努力,在這樣的公司還是有前途的。

  • 4 # 君說歷史

    謝邀,自古以來,英明的君王能知人善用,而有對於有才幹的人來說,同樣再挑選自己的主子,這個道理放在今天一樣適用,對初出茅廬的應屆生來說沒有資格挑自己的東家,有人要就不錯了,需要歷練的經驗,而對於行業職場的大咖來說,更重要的是關心自己的boss是什麼樣的人,如題一起分析一下三國時期的三個Boss吧

    劉備

    劉備白手起家,一直奔波創業,直到遇見了職業經理人諸葛亮,他告訴劉備,公司要想上市一定要有專業的管理,最重要的還是長期的戰略目標。劉備手下缺人,一直人才短缺,就人事任用來說,劉備真的不怎麼樣,就荊州事件來說,那麼重要的戰略要地,三面受敵,安排自己的大舅哥卻臨陣背叛投降東吳,乾兒子就不說了,還有孟達這貨,還有龐統的死包括馬謖,就因為這件事陳壽的父親還被剃光了頭。

    劉備一直缺人,但是本錢太小,難成匡扶天下的志向,所以,才幹一般般的人適合到劉備集團,矮子裡面選大個嘛,那是真正有大才乾的人基本不會選劉備,諸葛亮是因為自己頂尖是職業經理人,曹魏和東吳都不缺,只能選劉備,如果去了曹魏和東吳集團不會像在劉備集團中如此地位的,同樣的諸葛亮的位置一樣會影響到其他人的。

    孫權

    孫權是個不錯的老闆,知人善用,虛懷若谷,用周瑜赤壁大勝不說了,用魯肅聯合抗曹,還要回了荊州三郡(客觀因素不囉嗦了),劉備伐吳時能起用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並且夷陵大勝,就用人來說沒得說,但是,三國時期,劉備好歹頂個皇叔的頭銜,而曹魏是接受大漢朝廷的,東吳就有點今天“暴發戶”“盜版”的意思,就好比曹操集團相當於“國企”,劉備集團也有編制,孫權集團就是自主創業(不太恰當見諒),而當時士子之心都認為大漢是正統,進入大漢才是公務員,有能力才幹且不在乎正統不正統的可以去東吳,但是打卡混日子是夠嗆了,還有一個張昭管著呢。

    曹操

    最後說曹操,是因為小編更傾向曹操,為什麼這麼說呢?曹操知人善用,不管出身背景,量才而用,這是大boss最重要的一點,而且曹操掌權之後,一直在削弱士族的利益,這對於寒門出身的人來說絕對是個福利,就相當於,今天的體制中,你可以憑藉能力升官了,不需要熬資格,不需上面有人,而且是絕對的正統朝廷,這也是曹操從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天下想建功立業的人才紛紛投入曹魏集團的原因,曹操手下的很多將軍和文臣都不是士族子弟,薪資待遇絕對的公務員,又可以憑藉能力升官,又不在乎出身背景,又是天下老大絕對的正統!

    其實,不用分析人品,身為君王來說,哪個背後能沒有黑暗的一面?說曹操生性多疑等人品問題,對於老闆來講,這不是什麼壞事,生活在亂世不得已而已,劉備孫權都一樣的,所以生活在三國時期肯定進曹魏集團,跟著曹操幹才最有前途!

  • 5 # 綠竹聽音

    個人認為是孫權,原因有三。

    其一,曹操和劉備都是自己創業,所以集團裡面有一些元老重臣,這些人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比如曹操手下的曹仁、夏侯惇,還有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所以,你很難發現,曹操和劉備會委任新人去做大事情,所以博望坡之戰,即使最清醒的是李典,但是夏侯惇和于禁這種元老重臣,才是真正的指揮者。而劉備一方也一樣,荊州關羽守,漢中張飛守。而孫權一方就不同,赤壁之戰,沒有選擇程普做主將,而是選擇周瑜。夷陵之戰,選擇陸遜。周瑜和陸遜都是當時的少壯派,而且戰前,還沒有天下知名。但是孫權就敢起用他們,對他們這些資歷不是最好,但是能力最強的人,做集團最關鍵的競爭事宜,不可謂不睿智。

    其二,孫權雖然也親自攻打過合肥,但是關鍵性的大戰,他都是交給得力的下屬去做。比如赤壁之戰交給周瑜打,偷襲荊州交給呂蒙,夷陵之戰交給陸遜,自己則坐鎮後方,做後勤工作,這真是兵家追求的“將能而君不御”的原則。而曹操和劉備打大仗,總是親力親為,雖然這樣容易與部下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但是不利於培養下屬的帥才。

    其三,孫權有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也就是孫權多次勸部下呂蒙讀書學習,甚至不惜用自己作為範本來教育呂蒙。最後,終於說服了呂蒙,讓呂蒙從一個野而無文的粗人,變成了一個粗通經史的文化人。可見,孫權早就意識到了,員工的個人發展,就是公司的發展。這種認識,很高明。雖然曹操也曾精心培養兒子曹丕等人和義子曹休等人,劉備臨終也曾讓自己的兒子們好好學習,但是都是對親屬的意思多一點,對於部屬,就不如孫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歌單裡有沒有一首聽完會讓自己感到難過,孤獨的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