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孫的火器工坊

    不一樣的共和國

    首先要明確一點,羅馬共和國和今天的憲法共和國意義是不一樣的,羅馬共和國是建立在寡頭制度上,及貴族之間的民主制度。而今天的憲法共和國是以憲法為保障的全民民主。羅馬共和國形成的原因比較簡單,曾經,羅馬是一個王國,然而它的最後一任國王是個暴君,於是在貴族的憤怒下,末代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公元前510年,羅馬廢除王政,建立共和國,由貴族組成元老院,選出兩個執政官相互制衡。在共和國初期,十二銅表法確立之後,羅馬法治增強,公民的愛國之心猶然而起,羅馬共和國國力蒸蒸日上,開啟了擴張之旅。

    向帝國的轉變

    進入公元前三世紀,羅馬的擴張力度大大增強,從亞平寧半島出發,羅馬四處征伐。先吞併了內高盧地區,然後沿著地中海,向西擴張到伊比利亞半島,向東進軍巴爾幹半島,南下解決了迦太基,然後從迦太基城開始東西擴張,到了共和國末期,羅馬已經南壓埃及,西抵高盧,東並敘利亞,北接蘇維匯。持續擴大的領土給羅馬帶來了無盡的財富,但是被征服地的居民和戰敗軍人被俘獲淪為奴隸,大量的奴隸人口被供給貴族勞動和享樂,奴隸制度發展迅速。之前羅馬還是城邦國的時候,實行的是公民義兵制度,而且只有有資產的高等公民才能參軍,第一高等公民受教育水平高,安定意識強;第二,高等公民的國家意識強烈,高漲的愛國情懷可以使軍隊絕對忠於國家。而領土擴大之後,軍隊分散,各地軍隊數量不足,而對於非拉丁文化的被征服地,治安的維持需要大量軍隊。另外,伴隨著漢尼拔對羅馬的入侵,羅馬的自耕農要麼死於戰火,要麼常年征戰在外,土地荒廢而這些失主的土地就被奴隸主所佔有。失去土地的自耕農越來越多,兩個因素一疊加,羅馬的公民兵制陷入危機。因此公元前 2世紀末,著名軍事家G.馬略實行了軍事改革,實行了高福利的募兵制,失去了土地的公民成了職業軍人,他們的軍餉則主要由奴隸主支出,這一下,軍人成了社會職業,而奴隸主為了爭奪權力,也開始收攬兵權。於是就出現了像凱撒、龐貝、安東尼這樣的大軍閥,而兵權意味著至高的權利,擁有最高兵權的執政者將所有的奴隸主的兵權收歸國家,這樣會有利於國家的穩定,但曾經那個自由度過高的寡頭制會使得兵權分散、諸侯割據,最後龐大的共和國會瓦解,因此,走向獨裁的帝制,是羅馬的必經之路,這也是西方社會自己在進步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導給員工佈置工作時,員工認為思路不夠具體落地,這是領導的問題還是員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