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麼識別?
6
回覆列表
  • 1 # 葉網米酒自釀黃酒技術

    用嘴巴品嚐,多次經驗積累。要不怎麼有品酒師的職業呢。普通新人還真不好判斷,其他外觀,酒標等等之類都是扯淡。另外高檔乾紅並不是大眾消費品,也是大部分華人不喜歡的濃重,苦澀口味的,然而華人還是覺的高檔有面子

  • 2 # 單寧日常

    來自哪個國家,是否有標註產區,分辨產區大小,產區越小品質越好。

    品種(大部分舊世界--歐洲國家,酒標上不標註品種,需要透過產區推測),這個國家或產區的旗艦品種和普通品種的品質還是有差異的。

    等級(不同國家葡萄酒等級不同),高等級產品整體來說品質穩定優於普通等級(不絕對,有個別例外,如不按當地法律要求釀製未列入等級體系中的精品酒莊,不過一是在常規渠道購買到的機率小,二是價格也不低)。

    其他輔助資訊如:是否貼有獲獎資訊,普通瓶子還是重型瓶(重型瓶並不都是好酒,好酒大部分都會用重型瓶或底部凹槽稍深的瓶中,還得看酒是否適合陳年);放在哪裡銷售,在酒櫃裡還是直立在酒架,傾斜放在酒架,品質上乘的酒商家都會更注重儲存環境條件,酒櫃是首選。

    開瓶後看顏色。

    酒體邊緣的色澤會透露他們的年齡,紅葡萄酒顏色越深(如紫色)酒齡越小,顏色越淺(如紅寶石,磚紅)酒齡越大,說明已經過一段時間的陳年,通常品質更高些價格也貴些。

    最後可以聞酒,品品酒,不管酒有多高檔,如果變質不能喝也白搭~

    外部包裝完好不代表酒質完全沒問題,開啟後酒是否有不好的變質的味道,或嘗起來是否有變質的被汙染的味道~

    僅此分享,還望各位指正~謝謝~

  • 3 # 四度酒話

    它們從頭到尾都有區別。

    土地不同

    哪怕都在同一個產區,也分個高低優劣的土地。好土地是好葡萄酒的基礎,而土地就是重要的成本。這個土地成本就不用說了,參考中國樓市。

    種植管理不同

    高品質的葡萄酒一般是低產量,透過種植修剪來控制產量,讓葡萄果更成熟帶來更多的風味。每公頃1萬多瓶和3000瓶的品質那是有很大區別的。價格當然有是很大區別的。

    採摘方式不同

    人工採摘可以得到更成熟更完整的葡萄果,有些特殊的葡萄園,比如山腰,甚至山頂的,必須人工採摘,而這種地形的葡萄往往更好。而機器採摘一般出採批次廉價的葡萄酒。

    工藝裝置的不同

    壓榨:好的葡萄酒一般會用自流汁,這樣的汁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口感更好,而壓榨出來的汁一般會有些不太好的味道出現。而葡萄產的自流汁並不多。你懂的,擠出來的總是不太好的。

    發酵:好的葡萄酒會增加發酵時間,讓葡萄發酵汁與果泥充分接觸,得到更多的物質更豐富的口感。這是時間成本。

    裝置:先不論橡木桶,還是水泥槽,不鏽鋼槽這些的成本,光這些裝置自己也有高低品質之分。更何況要做到科學控溫,清潔消毒這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的。

    發酵:有些氣候冷的酒莊喜歡用漫長的常溫下發酵,把葡萄酒交給時間。有些利用人工控溫,但這個溫控系統本身就貴,執行起來費用也高。而在溫度高的產區,如果不注意控溫,就會出產一些比較差的葡萄酒出來。

    人工投入:這個不說了,想要好的葡萄酒需要人工,更需要有頭腦的人。

    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如果不經這一工藝,出來的葡萄酒將會是刺激尖銳的蘋果酸,你喝起來會閉眼的。只有經此工藝將其轉化為柔和的乳酸,得到圓潤口感的葡萄酒,成本。好的葡萄酒,就是酸得舒服。

    陳年:便宜的葡萄酒釀造好就罐瓶,好的需要陳年,陳年的時間,陳年的容器,這些都是不同的成本。

    運輸、儲存、銷售

    我們都知道你去酒店喝一瓶可樂可能需要十元錢,而超市裡可能只要3元錢。道理我不用講了。只講一個儲存,因為高品質的葡萄酒,可以長時間的陳年存放,那這樣的倉儲成本是需要算入價格的。另外,越好的酒,投入成本越高,而資金流動回籠慢,所以需要更高的回報率。

    品牌

    我們知道,一個LV的人造革能賣上萬,其品牌價值是最重要的因素。葡萄酒的品牌價值因素有:產區品牌,酒莊品牌,歷史和人物等。當然,還有相關的市場推廣成本。

    以上大概這些,但只是簡要的說說。

    所以,我們是喝一瓶工廠生產的葡萄酒,還是喝一個知名酒莊的葡萄酒,感覺是不一樣的。

    結果不同

    好的葡萄酒是口感平衡的,濃郁的,複雜的,餘味長久的,讓人愉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唯品會服裝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