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金書屋
-
2 # 淺味
我個人認為 高智商是相對的 諾貝爾獎的種類分的很多 涉及學科也很多 獲獎者在某一學科的認知高於同等學科的 有可能獲獎 但不可否認的是 他們的平均智商應該都高於普通人
-
3 # 美女集中贏
只是在某一方面高而巳,這些獲獎者總不能在任何領域都獲獎吧。他在這方面獲了獎,在其它方面有時都不如三歲玩童。咱國內有個作家寫小說很在行,除了這一項,其它方面一無是處,生活都不能自理,這種人比比皆是。
-
4 # 分享那點事兒
諾貝爾獎是件大事兒。怎麼知道的?因為諾貝爾總是被用來表現其他獎項有多重要:圖靈獎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是“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而“地理學界的諾貝爾獎”則是瓦特林•路德獎——是這傢伙用亞美利哥•韋斯普奇之名命名了一個大洲。在數學界,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總在為誰更襯得上諾貝爾級別而較勁。諾貝爾獎也許該被稱為“諾貝爾映襯其他獎項獎”。但它是怎麼擁有這個地位的呢?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撰寫了一本關於諾貝爾獎歷史的著作《科學精英》(Scientific Elite),他認為,和十項全能的冠軍一樣,諾貝爾獎的優勢來自多種因素的結合,首先就是它獨特的起源。從一開始,諾貝爾獎就以其他科學獎所沒有的方式,吸引了公眾的注意。
這一切都源於一則錯誤的新聞報道。1888年,一家法國報紙錯誤地刊登了炸藥的發明人阿爾佛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去世的訊息。其實去世的是他哥哥,路德維格•諾貝爾(Ludvig Nobel)。但是這家報紙不但在事實核對上不怎麼用心,還火上澆油來了篇詆譭:“阿爾佛雷德•諾貝爾博士,因找到了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殺死更多人的方法而發財的人,昨天去世了。”據說,諾貝爾想到自己可能要以“死亡商人”的稱號被後人銘記,十分痛心;為了重新掌控他的名聲流傳,他決心用自己的財產設立一個獎項,頒發給那些對人類作出積極貢獻的人。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個名人,其名聲不光來自他毀滅性的發明,還來自他的孤僻。諾貝爾的遺囑直到去世一年之後才公諸於眾。這份令人驚訝的宣告從一開始就引發了大量的外界興趣,諾貝爾博物館的館長古斯塔夫•凱爾斯特蘭德(Gustav Källstrand)說。“發明炸藥的人竟然把他的錢用來創立一個和平獎,這一事實——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讓大批人對這個獎項產生了興趣。“他說。
諾貝爾獎也因鉅額獎金而引發了大批關注。至少自文藝復興早期起,科學家們就被授予勳章、金錢乃至貴族頭銜(來個爵位怎麼樣啊,艾薩克先生?)作為獎勵。但這些獎勵跟諾貝爾獎的獎金比起來都差遠了。在早期,一份諾貝爾獎獎金相當於學者20年的薪水。這份獎金是 “天才獎”的原型——能讓學者自由地追尋自己的研究興趣。
獎金也可以給公眾提供一種具體的方式,幫助他們理解那些艱深難懂的科學發現,凱爾斯特蘭德說。他曾寫過一篇論文,討論諾貝爾獎怎樣變成了溝通科學和社會的橋樑。這些錢告訴公眾們這些獎項十分重要,他說,那麼獎項的得主也一定是舉足輕重並且值得關注的。”
黃金光環為它帶來最初的口碑,但諾獎最終也因選出了著名的得獎者而獲得了聲望。這種聲望是由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項評審團建立的方法取得的。凱爾斯特蘭德說,當時學院成員對於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而感到緊張。1897年,諾貝爾的遺囑公佈之後,紐約時報曾預言這個獎項給瑞典帶來的麻煩遠多於榮譽——一定會陷入各種偏心的指責中。為了避免選出錯誤的人選遭嘲笑,評審團決定從國際科學界徵集推薦。
那一年,以及接下來的每一年,每個獎項都有一個五人委員會,徵求並評審數千份提名。“非常清楚的是,他們會做出仔細的調查,並從給出提名的人那裡獲得大量資訊,”祖克曼說。經過嚴密刪減,委員會將一小批甄選結果移交給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化學獎和物理學獎)或者卡羅林斯卡學院(負責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他們最終決定這一年的獎項歸屬。
這個系統讓委員會能夠清楚地感受到科學界的想法,同時也允許委員會成員在設立選擇標準時儘可能誠實。“評估結果保密50年,所以他們可以放心寫下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擔心別人看到。”nobelprize.org網站總編阿格尼塔·瓦林·列文諾維茨(Agneta Wallin Levinovitz)這麼說。
顯然,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弄對。就算不管那些學科裡的小爭論,委員會也犯過一些事後看來相當明顯的錯誤——比如有一次醫學獎頒給了發明腦葉切除術的人,另一次物理獎委員會不知怎麼覺得改良了燈塔設計就足以獲得科學界最高獎。
但是,大多數時候,獲得諾獎的發現還是堪當科學界的標杆。“早先做出的出色選擇讓獎項本身也帶上了光彩,所以這些宣告也可以傳遞到後來那些本身名氣不大的人身上。”祖克曼說。另一個因素是,評選委員會通常會在發現做出很久之後才頒獎,唯一的限制是獎項只能給活著的人。這讓委員會有時間觀察一項發現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是否在起初的浪潮過去後還能保留價值。
祖克曼和凱爾斯特蘭德指出,也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科學獎項是與和平獎、文學獎聯絡在一起的。以及,獎項是由挪威和瑞典辦法,這兩個國家總的來說並不處在科學發現的中心地位。
“如果你審視那些讓獎項重要的因素,我想傳統已經取代了金錢,而這一傳統是基於過去百年來優秀的選擇。”凱爾斯特蘭德說。但這不意味著諾獎委員會選擇貨真價實贏家的壓力就變小了。“在過去,委員會成員把獎頒給了愛因斯坦和海森堡。而今,他們必須擔起責任,把獎項授予同樣值得獲獎的人。”凱爾斯特蘭德說。
回覆列表
對於拿諾貝爾多的,亞洲人平均智商105左右,而德國那些國家的人,注意是國家,平均智商高達110,而猶太民族的平均智商是126,這差距就拉開了,而且在某方面有極高的成就,沒有哪些亞洲國家出來過像歐美國家那樣多的科學家。但拿獎研究這些東西不是有智商就能辦到的。
諾貝爾獎得主大都是高智商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勤奮踏實的精神,記得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靠百分之99的勤奮和百分之一的靈感。他們都是天才,但天才的定義卻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