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書生中泉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實際上史書對此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因為此事哪怕是在當時的人看來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董仲舒是如何對奏漢武帝的呢?

    據漢書董仲舒傳記載,武帝即位之後,詔令郡國舉薦賢良文學以輔助治國。第一條詔令是對所有賢良文學發出的,要求奏對者根據古來政治興衰之理,提供治理國家的建議,並且明言哪怕是說錯了,也不會追究責任。董仲舒因此上奏。

    其第一次奏對的主要內容有:一,根據《春秋》記載,國家興衰之際都會有怪異天象出現,因此,國家的治理與否與天象有一定的關聯:“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二,國家治理的興衰,主要在於王者,在於人的主觀努力,“治亂廢興在於己,非天降命不得可反,其所操持誖謬失其統也”,其關鍵在於王者要實施禮樂教化,化治其民。三,王者乃是上承天命者,王者有天命之德,就可以教化民眾。四,天命任德,因而,王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承天順意,“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五,王者要追求大一統,要以人君統帥下民,以人君之德統領天下。六,必須廢黜仍然存在的瀾刑濫殺的政治,採用周朝的政治制度,才能實現天下大治。

    董仲舒的這份奏對令漢武帝感到非常驚訝,於是下詔策問董仲舒,“為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帝王,勤勉程度不同,卻都能實現大治?你提出的建議中,有沒有過於重視文治,而忽略了其他的內容?”董仲舒因此上了第二份奏對。

    在第二份奏對中,他提到,採用仁德的人治理天下,聖王就可以垂拱而治,採用暴虐的人治理天下,即便勞神苦思,也治不好天下。所以關鍵在於要選用有德性的人。而有德性的人又是從學習先王的典籍開始培養的。那些不學先王典籍,而只學習申商刑法的人,不是有德行的人,因此必需被罷黜。否則百姓就會變得無恥無禮。他建議武帝選官要選用有德性的人,要制定教育制度,引導民眾學習儒學經典,最終實現德披天下。

    武帝接到仲舒的奏對之後,再次下詔,提出疑問,治理國家之道是永久不變的麼?還是有所變化的?仲舒因之進行了第三次奏對。

    在第三次奏對中,仲舒再一次系統地論述了自己的天人感應理論,他提出,天是萬物的始祖,天決定著人世間的一切,所以治理國家也要順應天命。人君的關鍵任務就是要知天命,根據天命來治理國家,“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如果不順承天命,國家就會敗亡,儘管這種敗亡不是一日之事。之所以上古聖王治理國家的方式不同,但都是本乎天命,他們“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其餘盡循堯道”,所以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王者有改制之名,亡變道之實”。天道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朝代,都是不變的,“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所以他建議,漢在秦的大亂之後,應該採納古聖王治理天下的經驗,修德、化民,退刑罰,倡文治,以實現天下大治。最後,他明確建議,根據《春秋》大一統的要求,應該罷黜除了孔子學問以外的其他一切學說,使他們不能進入朝廷,影響國家治理。只有這些與孔子學說相牴觸的學問被廢黜之後,國腳埃的法紀、思想才能統一,法度才能明確,百姓才會有所遵循,國家才能實現像上古一樣的治理。

    仲舒的三次奏對完成之後,武帝感到很滿意,但是並沒有選他進入帝國中央,而是派他去做了江都相,專門為武帝的哥哥易王講學謀劃。那麼武帝對仲舒的政治態度,由此可以看得微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周最初分封出了哪些國家,分別由哪些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