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鴻哥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面對這樣的問題。劉秀雖然是開創但實際是繼承自漢,所以史稱光武中興。劉秀是漢景帝兒子長沙王劉發之後,劉秀的父親也只是縣令。跟後來後劉備也非常之像。估計劉秀也常對人講:孝景帝玄孫、長沙王之後。雖然也是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一脈。按照禮法來講排隊也輪不到劉秀當皇帝,必竟隔的太遠了。一開始劉秀在洛陽設宗廟供俸西漢諸帝,後又立親廟供俸他父親以上幾代先祖。這樣做法受到群臣反對紛紛上書:實同創革,而名為中興,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就是要認西漢皇帝為父)舂陵四世,君臣並列,以卑廁尊,不合禮意(春陵四世指的是劉秀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等。他們是臣,西漢諸帝是君。把他們同列,不合禮)劉秀很矛盾,也想保留親廟。大臣再上書: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親廟,宣、元皇帝尊為祖、父,可親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就是說劉秀應以宣帝—平帝為親。認宣帝為祖父、元帝為父親。逢年過節劉秀要親自去拜,成帝以下的皇帝讓大臣去拜。對於劉秀的直系先祖就立皇考廟(改了名字),供奉劉秀父親—劉買,由大臣去拜。劉秀也不得不妥協,必竟直親的廟保留了。從宗法禮法劉秀就是宣帝孫子、元帝兒子。

  • 2 # 青史匯

    公元前91年八月的某一天,這個帶著光環出生,當了31年的太子劉據,在這一天結束了他37歲的生命。 太子一家,除了幾個月大的曾黃孫(太子的孫子)劉病之外,全家不留活口。漢武帝時期浩大巫盅案,最後隨著太子和皇后相聚自殺身亡,慢慢的謝了幕。

    而在襁褓中的劉病,被養在收系郡邸獄。其實和監獄差不多。在公元前87年,漢武帝的小兒子劉弗陵被立為太子,這一年漢武帝駕崩,漢昭帝登基為帝。所以大赦天下的時候,虛歲五歲的劉病也得到了赦免,終於出了郡邸獄,被接到了他外祖母史家扶養。

    公元前74年,年僅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以大將軍為首的霍光擁立18歲的劉病為帝。漢宣帝劉病登記以追封了曾祖母衛子夫“思皇后” ,而衛子夫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自己獨立諡號的皇后。什麼追封他的爺爺為“戾太子”,而不是皇帝呢?

    一,因為他的爺爺太子劉據確實謀反

    漢宣帝劉病的爺爺劉據,當時因為受人陷害,陷入巫盅案中,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最後憤恨氣怒之下殺被迫反抗。漢武帝本身就是一個疑心比較重的人,尤其是漢武帝,已經到暮年,而太子劉據是正當壯年。雖然早早的立太子劉據為他下一任的繼承人。隨著太子手中權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以衛霍集團的外戚。使得太子劉據的勢力越來越壯大。經威脅到了漢武帝的權利,激起了漢武帝對太子的防備之心。所以在漢武帝的有意和無意之下,默認了大臣對太子的誣陷,其實是想以此來削弱太子的勢力。然而沒想到的是,巫盅案牽連太多,鬧得越來越大,最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雖然廢太子劉據是被迫反抗,但是已經挑戰了皇權就是謀反。而且當時已經被漢武帝廢除了太子之位。所以即使他的孫子最後劉病當上皇帝以後,也沒辦法更改西漢的制度。已經廢除而且謀反的太子是沒辦法追封為皇帝。

    這個追封是符合當時廢太子劉病的情況

    東漢著作《說文》:“戾。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應取蒙冤受屈之意。劉據諡“戾”,死在湖,“戾”字加上“水(氵)”就是“淚”(“淚”的繁體字寫法)。

    “戾”也只戾氣,在這裡並不是不好的意思,也是有冤屈蒙冤的意思。因為太子當時陷入巫盅案中被廢,確實是被冤枉的。再後來漢武帝知道錯怪了太子劉據,建立了“思子宮”,用來追憶思念冤屈的兒子劉據。

    所以在劉病上臺之後,追封他的祖父“戾太子” 。並不是怨恨,恰恰相反其實是為他的祖父喊冤。

  • 3 # 四川達州

    漢宣帝這麼追諡,是無奈。

    第一,不能追封皇帝。

    漢宣帝當皇帝是以昭帝嗣子身份。就是說漢宣帝過繼給漢昭帝當兒子。漢昭帝(叔祖父)是禮法上的爹,劉據(祖父)是伯父,劉進(父親)只是堂兄。所以,漢宣帝沒有追封伯父劉據當皇帝的理由。

    第二,劉據是叛逆

    不管怎麼說冤屈,劉據巫蠱於前,偽詔斬大臣於中,公開叛亂於後,然後自殺是事實。

    就算漢武帝也沒有給劉據平反,作為侄兒的漢宣帝更不能昧著良心說話。畢竟劉據造反令長安百姓死傷數萬人才過去20年時間。

    第三,禮法不允許

    掌權的霍光等人都是劉據造反的得益者。他們是強大勢力集團。就如漢宣帝一直以漢昭帝嗣子自居,常夜謁昭帝廟至天明,以佔據道德制高點也是有關的。

    第四,有諡號比沒有好

    戾者,過而不改。這對於巫蠱爆發後沒有悔改行動的劉據來說也是非常貼切的。

  • 4 # 喵喵趣見

    劉病已本是漢武帝嫡系曾孫,如果漢朝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製,那麼皇位也遲早是他的。只可惜,命運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一出生,祖父就深陷巫蠱之禍,滿門盡斬,只剩下他一個人流落民間。不過,兜兜轉轉,皇位最終還是回到了他這裡。

    劉病已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曾遭到廣陵王的質疑,他只有用自己是漢武帝嫡系一脈的事實,來強調自己的正統與合法,這樣一來,祖父衛太子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為祖父正名。

    “宣帝繼位,胥曰:‘太子孫何以反得立?’”(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但是,漢武帝后期雖然已隱約意識到衛太子是被冤枉的,畢竟最終沒有下詔平反,誰也不敢質疑漢武帝的決定。況且,這麼多年過去了,證據早已丟失,要證明衛太子的清白,十分困難。

    其次,按繼承製的規定,後繼者繼承的是前人的基業,劉病已只能被視作是漢昭帝的正統繼承人,繼承的是漢昭帝的基業,朝臣絕不允許他以衛太子為正統。

    再次,劉病已得以繼承皇位,是霍光擁立的。霍光的外孫女上官小妹是漢昭帝的皇后,劉病已一上位,就尊上官小妹為太皇太后。如果此時劉病已尊奉衛太子,那正統的太皇太后則應該是劉病已的奶奶史良娣,這種情形不是霍光樂意看到的。

    因此,基於以上種種困難,劉病已無法幫衛太子平反,恢復其正統身份,只能儘量弱化衛太子的罪名。由於衛太子的確曾與漢武帝有過兵戎相見,這是怎麼也無法隱瞞的事實,因此最終定名為“戾太子”。戾,意思是知而不改,也有違反的含義。

    “不悔前過曰戾”(史記正義-諡法解)

    一方面,衛太子沒有完全服從漢武帝,難以幫他開脫;另一方面,衛太子當時的情形,並非主觀,也實屬迫不得已。因此劉病已最終接受了這個諡號,這已經是他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 5 # 歷史應該有趣

    漢宣帝劉病已繼位之後,為何不敢追封自己的爺爺劉據為帝而是稱為戾太子呢?是因為不能這樣做也不敢這樣做。

    漢宣帝為何追諡自己的爺爺劉據為戾太子呢?

    公元前74年,劉據之孫劉病已在權臣霍光的擁護下繼位為帝。公元前73年,漢宣帝劉病已下詔追諡自己的爺爺劉據曰:“戾”,所以劉據稱為“戾太子”的由來來自於漢宣帝的追諡。

    根據《逸周書 諡法解》: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顯然這裡的“戾”的意思是指不思順受的意思。是指劉據不順受,起兵殺江充,子弄父兵的事實。所以這個“戾”的意思還算是中性的,因為劉據起兵反抗雖非不得已,但是這確是事實,而且在古代儒家思想盛行的時代,最為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關係。

    所以就算漢宣帝有心,但是基於這個起兵反抗,子弄父兵的事實,追諡為“戾”已經是漢宣帝能為祖父劉據平反的最大程度了。

    漢宣帝為何不能追封爺爺劉據為帝

    漢宣帝不能追封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客觀因素決定的。

    1.因為漢宣帝的皇位並不是從自己的爺爺這一脈的手中繼承的,而是從自己的叔祖父劉弗陵手中繼承的。

    所以按照禮法,漢宣帝既然繼承了劉弗陵的皇位,就相當於過繼給劉弗陵這一支脈,只能認劉弗陵為祖,因此就算要追封也只能追封劉弗陵,不能給自己的祖父追封的。

    歷史上也有過類似於漢宣帝這樣的皇帝,唯一敢於突破禮教,封自己的父親為帝的只有明朝的嘉慶皇帝,而且當時嘉慶皇帝還是想盡各種辦法,折騰了三年多才終於勉為其難的把這件事情做成功。當時嘉慶帝能做成功這件事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費時費力,還讓自己的權威受損,通過和權臣的利益交換才得以實現。

    漢宣帝當時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為當時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關係已經深深的影響了帝國的方方面面,就算漢武帝晚年有心為劉據平反,也不敢這樣做,更何況是漢宣帝。而且當時漢宣帝可以說是沒有一點根基,如果他敢於這樣子做,就會得罪一大批儒家官員,這樣離被廢棄就不遠了。

    2.劉據當時起兵已經是事實,而且天下人皆知,不能不考慮時局影響。

    當時劉據雖然是因為江充等一幫人借巫蠱之案,逼得不得不起兵自保,但是他起兵的事情弄得天下人皆知,而且這種違背君臣父子的倫理綱常的行為是受天下人所不認同的。

    如果強行為其平反的話,這不僅在朝中會得罪一大批權臣,而且會動搖帝國的根本。試問如果起兵反抗這種行為都被平反的話,那麼皇帝的權威將不復存在。

    當時的朝廷還是把持在霍光等一幫深受儒家思想的大臣手中,你敢於這樣子做,那麼皇帝是不想幹了嗎?

    所以不管是為了自身利益著想還是為了帝國江山穩定著想,漢宣帝都不能這樣子幹。

    漢宣帝為什麼不敢追封自己的爺爺為帝

    漢宣帝的主觀思維中為何不敢呢?

    因為漢宣帝心中有一個理想,就是能獨自掌權,施展自己的治國理念。

    總所周知,漢宣帝來自於民間,體會到了底層百姓的疾苦,所以當他有機會登上皇位的時候,他最想做就是當一個為民為國的好皇帝。

    要想當一個為民為國的好皇帝首先就要能大權在握。但是縱觀當時的朝堂,權臣隻手遮天,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傀儡。所以他只能隱忍,只能不斷的獲取霍光的信任,這時候去追封自己的爺爺為帝,這不是個好主意。

    那麼為了實現自己為民服務的理想,漢宣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證明自己權力來源的合法性和正當性,而不是憑藉權臣的關係。所以當漢宣帝繼位第二年,他就為漢武帝立廟,以此來顯示自己權力來源的合法性,並藉此來說明自己才是漢武帝的嫡系遺脈,提高自己的威望。

    所以漢宣帝當時不敢追封自己的爺爺為帝,是因為他有著深遠的考慮。他想為天下蒼生著想,為百姓著想,所以當時他由於根基淺薄,為了贏得霍光的支援,不得不也不敢這樣做。

    從漢宣帝后面的一系列所作所為中興了漢室江山,也可以佐證當時漢宣帝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敢主觀的這樣做。

  • 6 # 藤樹先生

    漢宣帝的身世

    漢宣帝劉病已,是中國歷史上經歷較為傳奇的帝王。

    “巫蠱之禍”後不久,漢武帝也去世了。漢武帝去世前,立劉弗陵為繼承人——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漢昭帝。漢昭帝在位期間,並沒有兒子。漢昭帝死後,權臣霍光擁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不料,劉賀在位只有二十七天,就因為觸怒霍光而霍光廢黜。

    劉賀被廢以後,大漢帝國需要選擇一個新的天子,這時候,霍光想起了劉病已。

    因為巫蠱之禍的衝擊,劉病已打小在民間流落。或許是霍光需要一個沒有政治根基的人來做皇帝,於是,霍光以劉病已為漢武帝的嫡長子之孫的名義,擁立劉病已為皇帝。

    漢宣帝的帝王心術

    漢宣帝繼位後,並沒有尊自己的祖父劉據為皇帝,而是將自己的爺爺上諡號為“戾太子”,那麼,漢宣帝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漢宣帝后的若干年,一個叫劉秀的人復興了已經滅亡的漢王朝,但是,劉秀登基後,將素未謀面的漢元帝尊為自己的父親,從而獲得了做皇帝的法理依據——因為按照宗法制,不將自己過繼給西漢君王,自己是無權繼承帝位的。

    漢宣帝也面臨這樣的問題。根據漢武帝的意志,漢昭帝是漢朝合法繼承人。漢昭帝沒有後人,新的漢朝天子需要將自己過繼給漢昭帝,才能獲得稱帝合法性。

    因此,漢宣帝沒有理由更沒有依據將劉據尊為皇帝。

  • 7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如果沒有巫蠱之禍,衛太子順利繼位,皇位就會在衛太子一脈傳下去。巫蠱之禍後,皇位傳承拐彎了,到了劉弗陵。

    一切冥冥中自有天意。漢昭帝早逝無子,經過漢廢帝劉賀這個波折後,皇位重新回到衛太子一脈。劉病已因為是漢武帝的曾孫,因為身單力孤無任何勢力而被霍光選中,成為新君。

    權臣霍光的實力讓新君劉病已如芒在背。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他繼位之初就讓大臣商討給漢武帝上諡號。他這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他是偉大漢武帝的嫡系長孫。

    漢宣帝除了漢武帝嫡曾孫這個身份外,沒有任何政治資本。所以,他以尊崇漢武帝來提高自己的合法性。那麼,畢竟衛太子是起兵的。作為兒子、作為臣子,都是不對的。漢武帝雖然後來也知道衛太子是被冤枉的,建了思子臺,這是他作為父親對於兒子的思念。但作為君主,他也不能無視太子起兵的事實,這件事也只好模糊處理。

    到了漢宣帝這裡,他如何評價自己的祖父衛太子必定涉及到如何評價漢武帝。而漢武帝是他唯一的政治資本。要樹立漢武帝的“光榮正確”,也就不得不委屈自己的祖父。

    漢宣帝給自己祖父的諡號為“戾太子”。這“戾”字現在看來不是好字眼,暴戾、乖張。但古代諡法中“戾”的解釋是:“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由此可見,戾倒是對衛太子客觀評價。畢竟他動兵了,沒有“順受”。

    漢宣帝不是一般的政治智慧,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對抗權臣,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的策略。

  • 8 # 棲鴻看紅樓

    劉據是漢宣帝劉詢(當了皇帝以後,他就改名為劉詢,不再叫劉病已了)的祖父,但也是漢武帝的兒子。

    而作為漢武帝的兒子、漢武帝的太子,不管有多麼充足的理由,不管有多少為難和不得已,劉據曾經造反,這是不爭的事實。

    給劉據一個好的諡號,甚至追封為帝,等於是給天下人一個導向:如果有理由,造反是可以的。

    作為新一任的皇帝,怎麼可能給天下人一個“可以造反”的印象!那不是直接動搖自己的統治嗎?至於說造反的理由,笑話!有理由可以,沒理由創造理由又有什麼不可以?

    至於說到個人感情,劉詢恐怕對祖父劉據,並沒有太深的好感或者惡感。

    他出生幾個月就進了牢房了(也有說他是在牢房裡出生的),連自己的父親母親也未必記得,更不用說祖父了。

    連記都不記得,又何談感恩、怨恨這各種感情呢?

  • 9 # 織蓆販履者

    因為戾太子確實起兵反漢武帝了,不管是不是冤枉,你身為兒子反老子,你身為人臣,反君主。不管你多冤枉,都是站不住腳的。況且那時候宣帝已經當了皇帝,所以他給戾太子取稱號的時候。一定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以及政治影響上面的。不是因為他是你爺爺就給一個反君主反父親的人一個好的諡號。宣帝是皇帝,站在皇帝的角度考慮!而不是單純的孫子的角度,宣帝也有兒子孫子,也有臣子,不能開這個頭!鼓勵某些事情!

  • 10 # 劉禹錫遊玄都觀

    漢武帝駕崩,餘威尚在,衛太子之歷史定位並沒有隨著劉屈氂,李廣利集團的覆滅而平反,武帝傳位劉弗陵,劉弗陵傳劉賀,劉賀被廢,位傳劉病已,試問,劉病已怎敢改變武帝對劉據的定位,如此一來,隨時有被其他宗室皇脈所取代

  • 11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漢宣帝的祖父劉據公開起兵造反,失敗後畏罪自殺身亡,被追諡為“戾太子”也十分符合禮制。雖然漢宣帝是漢朝的最高統治者,但是漢宣帝在給祖父劉據上諡號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漢朝的禮制。如果漢宣帝違背禮制給劉據加上一個美諡,那麼天下讀書人肯定會嘲笑漢宣帝,漢宣帝的名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劉據的生平

    劉據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漢武帝晚年寵信奸臣江充,劉據和江充素來不和。因為漢武帝年事已高,江充知道在漢武帝去世之後,劉據肯定會除掉自己。於是江充便先下手為強汙衊太子劉據詛咒漢武帝,劉據無法向漢武帝解釋,被迫殺死江充起兵造反。

    劉據起兵造反後,漢武帝調遣精兵圍攻劉據,雙方在長安城大戰數日,死傷計程車卒數以萬計。最終劉據兵敗自殺,劉據的兒子也都在戰亂中遇害,只有尚且襁褓中的劉病已僥倖活了下來。

    劉病已幸運繼位

    漢武帝去世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年幼的漢昭帝,命令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輔佐朝政。漢昭帝只活了20歲就英年早逝,由於漢昭帝沒有後代,漢昭帝去世之後,霍光請漢武帝的孫子海昏侯劉賀繼承了漢昭帝的皇位。

    劉賀繼位後胡作非為,引起了霍光等人的不滿。霍光聯合群臣廢黜了劉賀,將流落民間的劉病已請來做了皇帝。劉病已繼位後,給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追加了諡號,其中劉病已的爺爺劉據被追諡為“戾太子”。(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衛子夫家族對霍光有恩,因此霍光才會扶持劉病已登基)

    劉病已為什麼給爺爺惡諡

    “戾”在諡號中屬於惡諡,劉病已作為劉據的孫子,肯定想要給爺爺上一個好的諡號。然而漢朝時期有一套完整的諡號制度,即使是皇帝去世後,也要按照諡號制度的規定安排諡號。

    劉據是漢武帝的兒子,也是漢武帝的臣子。劉據作為漢武帝的兒子,起兵反抗父親是不孝。劉據作為漢武帝的臣子,起兵造反是不忠。不管劉據造反的原因如何,劉據起兵造反都是一種不忠不孝的行為。雖然漢宣帝很想給劉據上一個好的諡號,但是劉據的行為嚴重違背了漢代禮法,漢宣帝為了維護漢朝的諡號規則,只能給劉據上一個惡諡。

    劉病已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劉病已給劉據上諡號,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身份。雖然“戾太子”是一個惡諡,但是“戾太子”也是漢武帝的太子。劉病己是“戾太子”的後人,也就是漢武帝的合法繼承人。劉病已透過給劉據上諡號的方法,證明了自己是漢武帝的合法繼承人。雖然劉據的諡號並不是美諡,但是有諡號總比沒有諡號強得多,至少“戾太子”的諡號證明了劉據是漢武帝太子的身份。

  • 12 # 看日落吖

    因為他的祖父因為巫蠱之禍被逼慘死,而劉病已當時在危機中被救出來,最後因為昌邑王荒唐被廢,才被霍光推上皇位!

  • 13 # 紀元的尾聲

    追封劉據為“戾太子”,這根本就不是漢宣帝的本意,乃是禮官及其能力的實際掌權者霍光的意思。

    公元前74年,因為劉賀的昏庸無度,被霍光等人聯合廢掉了帝位,隨即他們找來了已經淪為“平民”多年的劉據之孫劉病已來當皇帝,這一年劉病已十八歲,絲毫沒有根基,他當上這個皇帝,暫時就只能被霍光“擺佈”。

    漢宣帝剛登基的時候,他就詢問禮官,自己的父親劉進該如何追封,誰知道禮官回答他,他所繼承的乃是漢昭帝劉弗陵的正統,所以他的親生父親劉進不允許追封為皇,最多追封為“王”,而且漢宣帝以後不可以經常說劉進是他的父親,這不符合禮制。

    除了劉進以外,禮官還直接一言定性了劉據的諡號,乃是“戾”,因為漢武帝、漢昭帝都沒有進行對劉據追封諡號的工作,那麼到了漢宣帝這裡,他就應該做這件事情了,所以漢宣帝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爺爺被追封為“戾太子”,並且這頂帽子還扣在他的頭上,他卻沒有反抗的餘地。

    這一切,在《漢書》之中乃是有非常明確的記載的:

    帝初即位,下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諡,歲時祠,其議諡,置園邑。”有司奏請;“《禮》‘為人後者,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義也。陛下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禮不逾閒。

    禮官在漢宣帝出口詢問了關於劉進、劉據的“追封”問題後,首先就拿出了《周禮》來給漢宣帝講道理,比如周禮規定了,“為人後者,為之子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繼承了誰的東西,那就是誰名義上的兒子,這個說法在後世也統稱為“嗣子”。

    既然繼承了別人的遺產,在名義上成為了別人的兒子,那麼自己的親生父母就一定要降低規格來祭祀了,甚至不能以“子”之禮來祭祀,禮官這些話就是告訴漢宣帝,你的親生父母,一定要降低規格來祭祀,這才是正統,你不能壞了規矩。

    雖說西漢皇帝也比較尊重文人,但就這個禮官所說的話,再好脾氣的皇帝都忍不住要砍他的腦袋,那麼這個禮官如此“有恃無恐”的底氣來自於哪裡?

    其實,就是來自於當時的攝政者,霍光。

    禮官的話至於此還沒有完,他順勢“指導”漢宣帝,應該如何祭祀自己的親生父親和祖父:

    諡法曰‘諡者,行之跡也’,愚以為親諡宜曰悼,母曰悼後,比諸侯王國,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諡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

    在《漢書》的記載中,指導漢宣帝的禮官自述“愚以為”,那麼這便意味著,給劉據夫婦、劉進夫婦所安排的“諡號”,都是他自己所認定的,並不是和漢宣帝進行討論,再深層次地來講,即便是漢宣帝登基再示弱,一個禮官也不可能如此主觀,這個所謂的“愚以為”,只能是霍光在背後的安排。

    只不過有一點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朝廷給予劉進和劉據的“陵寢”規格中,劉進顯然要比劉據還要高,劉進的周圍安排“三百戶”人家守衛劉進的陵寢,而劉據只能有兩百戶,這就意味著,在朝廷的安排中,劉進的祭祀規格比劉據還要高。

    既然朝廷已經有了安排,漢宣帝就無法插手此事了,而之所以在漢宣帝登基的時候要派出一個禮官鬧這麼一出,很有可能是霍光等一系列大臣們的“試探”,假如漢宣帝因為不滿而反對,那麼就意味著他不好控制,他的下場,也將和劉賀是一樣的。

    這也側面反映了漢宣帝登基早期的無奈,他看似是皇帝,可此前霍光等人對劉賀的廢黜,對他來講無疑是“殺雞儆猴”,所以漢宣帝事事都要受到霍光的牽制,甚至於霍光的妻子毒殺了與漢宣帝共患難的髮妻許平君,漢宣帝都沒有表示任何憤怒。

    可表面無風無雨,卻不意味著漢宣帝並不記仇。

    在位期間,漢宣帝把自己和霍家的恩怨與朝堂政治分得很開,霍光教導他的事情,他會學,霍光的意見他會聽,所以在漢宣帝登基後的六年時間裡,漢宣帝成長得非常迅速,當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時,漢宣帝已經是一個羽翼豐滿的皇者了。

    霍光去世,此乃大事,漢宣帝給予霍光葬禮的規格很高,甚至是高於諸侯王,僅次於天子,而這種高規格的“葬禮”,卻是漢宣帝留給霍家的一個陷阱。

    霍家看到了霍光去世後,漢宣帝還如此敬重霍光,於是乎開始飄飄然了起來,霍光在臨終前也有私心,他讓漢宣帝立他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這就意味著,霍光想讓自己的這種權力“世襲”,而也是這個行為,下定了漢宣帝對霍家連根拔除的決心。

    發現了霍家的目中無人後,漢宣帝開始對霍家動手,他將霍家在京城所有掌握著實權的成員紛紛調官,調離京城,這個舉動引起了霍家的不安,最終霍家決定造反,而他們造反,就是漢宣帝所等的機會。

    霍家造反,霍家自己都還沒有開始組織完畢,就被漢宣帝直接出手鎮壓了,漢宣帝以霍家人毒害當年的許平君皇后,還有太子劉驁為罪名,把霍家一鍋端了,霍家的主要成員幾乎被斬殺殆盡,就連死去的霍光,從此朝堂都不能說起他的名字,只能用“大司馬”代稱。

    對霍家的雷霆手段,徹底奠定了漢宣帝在朝堂中的地位,眾人發現,漢宣帝不是草包皇帝,更不是一個引頸就戮的笨蛋,反而是他多年的隱忍,才做到了這一步,光從者一點來說,漢宣帝也是值得朝廷眾臣敬畏的。

    公元前65年,又有禮官提出,既然漢宣帝貴為皇帝,那麼他的親生父親劉進就應該被追封為“皇考”(當時追封沒有皇帝的說法,只能是“皇”),這個時候,禮官的說法和漢宣帝剛登基的時候又完全不同了,同樣也借用了《周禮》的意思,卻又變成了可以漢宣帝可以追封親生父親為天子的說法,前後的差距可見十分巨大:

    後八歲,有司復言:“《禮》‘父為士,子為天子,祭以天子’。悼園宜稱尊號曰皇考,立廟,因園為寢,以時薦享焉。益奉園民滿千六百家,以為奉明縣。

    之所以發生這種改變,那就是因為在霍光去世、霍家被剷除後,朝堂的唯一話事人就是漢宣帝了,關於他的父親劉進,他想怎麼追封都是可以的,即便他沒有這種想法,想要升官發財的禮官也會為了“討好”漢宣帝而這樣去做。

    就這樣,劉進的陵墓祭祀規格,就從諸侯王的標準升格為皇帝的標準,從三百戶的奉邑提升到了一千六百戶。

    既然在霍光去世後,朝堂中就沒有人再能壓制漢宣帝了,而漢宣帝也成功追封了父親劉進的祭祀標準為皇帝,那麼是不是應該將自己的祖父劉據也追封為皇帝才算合情合理,為何漢宣帝沒有對劉據進行皇帝的追封?

    其實追封父親簡單,但追封祖父這個說法,在當時是沒有的。

    雖然禮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可他們再怎麼虛偽,都要有“禮法”作為依據才能把話說出來。

    比如一開始他們說漢宣帝不可以追封劉進為皇帝,理由是《禮》中有所記載,繼承了誰的遺產,就是誰的兒子,又比如他們說漢宣帝理應追封劉進為皇帝,理由是《禮》中有記載,兒子當了皇帝,那麼就要追封父親為皇帝。

    這些理由都是能夠拿得出來的,至於《禮》有沒有考慮過這些矛盾,並不重要。

    可關於追封“祖父”這種事情,《禮》之中沒有說,這也就意味著,在後世歷朝歷代開國皇帝追封自己祖輩往上五代的這種行為,在西漢是沒有的,比如漢高祖皇帝劉邦,他就沒有追封自己的祖父為皇帝,而他的父親劉煓當時還在世,被尊為了太上皇,在去世後也仍舊帶著這個尊號。

    所以就連漢宣帝自己的祖宗劉邦都沒有跨代追封,他自己能夠自創禮法僭越嗎?

    這必然是不行的。

    這也說明了,即便漢宣帝剛即位的時候,沒有禮官出來對漢宣帝父祖的追封“指手畫腳”,漢宣帝也是不可以追封自己的祖父劉據為皇帝的,他最多可以追封劉據為皇帝。

    而且在漢宣帝時期,嚴格來講是沒有追封為“皇帝”的說法的,這前面所提到對劉進的追封,不管是諸侯王還是皇帝,指的只是“祭祀規格”,這個皇考只有漢宣帝能叫,朝堂的其他人稱呼劉進,也並不是稱呼為皇帝。

    不過追封劉據的祭祀規格為皇帝不可以,那麼把劉據的“諡號”中的“戾”改掉總可以吧,為何漢宣帝對劉據的諡號也還是無動於衷呢?

    其實劉據的“諡號”問題,要比劉據的祭祀規格更加敏感,那就是因為,導致劉據自刎的“巫蠱之禍”,他不是漢武帝單方面猜忌造成的悲劇,其背後還有大量的政治個體參與,具體有誰在其中,一直都還是歷史謎團,但對歷史來說是謎團,對於當時的漢宣帝來說,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漢武帝當年為了給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報仇,發動了大清算,將在“誣陷太子”的事件中有參與的所有人都進行了連坐,殺了數萬人不止,堪稱是“彌天大禍”。

    後來漢武帝還建造了“歸來望思臺”、“思後園”來紀念自己的太子和皇后,但問題是,就連做到這種程度的漢武帝,也沒有對太子劉據的事件進行定性,也就是說,漢武帝都沒有給劉據平反。

    這一切都是因為巫蠱之禍所涉及的人,真的是太多了,不僅多,而且是非常複雜,漢武帝都知道不能全部拔除,因為他的各個皇子外戚家族中都有人參與,比如劉髆的外戚李家,貳師將軍李廣利就涉及了謀立劉髆的陰謀。

    再比如漢武帝在臨終前,一度面臨無子可立的窘境,只能立年幼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即便是立了劉弗陵,那都是漢武帝處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為前提的,為何漢武帝要處死鉤弋夫人,這背後的原因就耐人尋味了。

    所以巫蠱之禍的“涉案人員”之多,在漢武帝時代是個大問題,在漢宣帝時代,也不可能變成一個小問題,因為那些在巫蠱之禍中有“嫌疑”的人,他們還有還有後人在朝堂中當官,當貴族,這些人對於朝堂而言,還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歷史遺留問題以外,諡號這種東西,在追封了之後,也是不能夠隨意更改的,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這也就是說,在當年禮官給出了“戾”的時候,這件事情其實就等於塵埃落定了,劉據的身後名聲,也只能根據“戾”來展開。

    不得不說,這是漢宣帝的無奈,其實劉據的死因,冤屈大過罪過,可以說劉據之死,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陰謀,所以為他平反,這其實是漢宣帝該做的事情,只是平反的代價太大了,這不是漢宣帝首要該做的事情。

    也是因為漢宣帝后期對劉據的諡號沒有任何改動,讓劉據的“戾太子”之名一直傳到後世,其實這個“戾”,並不意味著劉據在當年巫蠱之禍中就是真的有謀反之心的,這個戾,根據“諡法”所給出的解釋,也有可能是是暗示劉據的“冤屈”:

    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比如其中所提到的不思順,就是指劉據當時沒有按照江充的誣陷而順從,假如劉據一開始被江充所誣陷,他沒有否認,而是順從,那便不會有這些慘禍了,可事實上,正常人都知道劉據不可能去承認一件誣陷自己的事情。

    因此戾的這個諡號,也有一些反諷的意味在其中,更多的乃是暗諷漢武帝識人不明,任用奸臣。

    結語:

    漢宣帝得到皇位並不容易,在登基之初,他必須活得百般小心,不然的話,一切的權力都會變成泡沫,所以對於禮官對自己父親、祖父的定性,漢宣帝沒有辦法去立即推翻,這個困境,只是委屈了劉進幾年,卻委屈了劉據往後數千年。

    而劉據也成為了古代皇權和儲君“矛盾”的一個鮮明的例子,劉據的隕落,象徵著儲君並不是穩如泰山的,一個不小心,也會掉落高位。

    至於後來漢宣帝的繼位,可以說是一場“預謀”,霍光為了找一個更好控制的皇帝的預謀,這不是對劉據的彌補,純粹是霍光為了自己更好掌控權力所做的選擇罷了,而戾太子劉據,則是隨著“戾”的諡號,和過去一起沉入了歷史的無言之中。

  • 14 # 江湖小曉生

    公元前74年,霍光將身在民間的劉病已弄到宮中,立為皇帝。這便是大漢王朝第十位皇帝漢宣帝劉詢。

    到了公元前73年,劉詢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劉據還沒有諡號,因此就找大家商量了一番,結果給爺爺劉據的諡號為“戾太子”。

    戾,很顯然是個惡諡,都不用去翻字典,我們就能明白,戶下之犬,能有什麼好寓意呢?按照諡法的解釋,戾字的意思是:

    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不管哪種說法,都有點兒說不過去。這就奇了怪了,劉詢都做了皇帝了,為啥還要給自己的爺爺,搞一個惡諡呢?直接追封為皇帝,難道不香嗎?這事兒,你要問問霍光了。

    一、與其說是劉詢給的諡號,倒不如說是霍光定的。

    劉詢登基才1年,你覺得他有什麼權力嗎?上一個不聽話的皇帝劉賀,在位才不過27天,就被霍光給廢了,這是赤裸裸的前車之鑑好不?

    你還真以為劉賀是在27天裡幹了若干荒唐事才被廢掉的嗎?其實劉賀被廢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從昌邑國帶來的200多名親信。他打算把這些親信都安插在朝堂中,架空大將軍霍光,從而奪取權力。

    霍光是什麼人?那是從漢武帝朝走過來的老人了,這點伎倆他能看不清?所以說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劉賀給拿下了。

    劉詢之所以能上臺,主要是因為劉詢自幼生活在大牢和民間,他可沒什麼靠得住的親信,非常好掌控。霍光對劉詢的背調十分滿意。當然了,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這一點也很重要。在霍光看來,不是漢武帝的子孫,不配做大漢朝的皇帝。

    由此可見,劉詢上臺以後,也只能是個傀儡,只能看著霍光的臉色行事。稍有不慎,就會丟掉皇位,乃至性命。

    所以說,劉詢上臺後的第二年,提起給自己的爺爺上諡號這件事,實際上也必須要得到霍光的首肯才行。

    二、那麼霍光為啥要給劉據諡號為戾太子呢?

    這事兒從感情上來說,似乎有點兒說不過去。我們先來捋一捋霍光和劉據之間比較悠遠的親屬關係吧。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二姐。而劉據是衛子夫和漢武帝的兒子。

    所以說,霍去病和劉據,是姨表兄弟的關係,他們都要喊衛青一聲舅舅。至於霍光,按道理來說,和他們一大家子沒什麼血緣關係,可他畢竟和霍去病有同一個父親,而且霍光是霍去病一手帶入宮中的,所以或多或少,都算得上是衛氏集團的成員之一。

    由此可見,按道理霍光應該站在劉據這一邊才對,畢竟從法理上來說,劉據也算得上是霍光的表哥。

    可從政治家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愚蠢的判斷。

    霍光是靠什麼起家的?他在漢武帝時期,不過就是個奉車都尉,屬於皇帝身邊的近臣,但是在朝中沒什麼實權。

    可漢武帝去世之前,將漢昭帝劉弗陵託付給了霍光,霍光搖身一變,就成了輔政大臣,權傾朝野。這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說,霍光是憑藉輔佐漢昭帝劉弗陵的機會,成為了漢朝的實際掌權人。這一切,都要感謝漢昭帝,漢昭帝才是霍光的立身之本。

    而漢昭帝劉弗陵是劉據同父異母的弟弟,換句話說,他們倆包括他們的後代,實際上有既得利益上的衝突,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帝。

    由此可見,在漢昭帝和劉據之間,霍光肯定是要站隊的。維護漢昭帝的正統性,才能維護住霍光自身地位的合法性。如果他跑去把劉據扶正了,那麼請問,霍光憑什麼繼續霸佔那個位置呢?

    由此可見,事情有輕重緩急之說,感情始終幹不過法理,霍光不可能因為自己曾經是衛氏集團的成員,就放棄了漢昭帝輔政大臣的身份。所以說,只要霍光活著一天,劉據就不可能扶正,只能得到一個戾太子的諡號。

    三、劉詢是漢昭帝的嗣子。

    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劉詢的爺爺是劉據,父親是劉據的兒子劉進。而劉據是漢昭帝劉弗陵的哥哥,因此從輩分上來說,劉詢應該喊劉弗陵叔爺才對。

    可如果劉詢頂著這個身份跑來,早就被霍光給一腳踹開了。很顯然,漢昭帝侄孫的身份,壓根不足以讓劉詢登上皇位。那該怎麼辦呢?

    霍光找到劉詢的時候,其實已經把事情都攤牌了,劉詢要想繼承大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拋棄自己過去的身份,去給漢昭帝劉弗陵當兒子!

    這還有啥可說的?不就是給人家當兒子嘛!能換來皇位,當孫子都沒事兒!所以說,劉詢就這樣,提高了一個輩分,成為了漢昭帝劉弗陵的嗣子。換句話說,劉詢一不小心,就和他爹劉進成了堂兄弟。

    有了這層身份以後,劉詢的既得利益,也跟霍光一樣,全都繫結在了漢昭帝劉弗陵的身上。只要漢宣帝劉詢,想要合法做皇帝,就必須要先保證漢昭帝劉弗陵的合法地位。

    沒法子啊,誰讓漢武帝把大位傳給了漢昭帝劉弗陵呢?就算劉弗陵沒有實權,就算劉弗陵英年早逝沒留下子嗣,他也是大漢朝唯一的合法天子。在他面前,劉據啥也不是。

    所以說,漢宣帝劉詢繼位以後,根本就沒有辦法為自己的爺爺劉據翻案,甚至追封為帝。如果追封劉據為帝,那麼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因此,從劉詢的角度來說,也只能給他爺爺一個戾太子的諡號。

    總結:劉詢掌權後,事情還是隻能這麼辦。

    霍光去世以後,劉詢滅了霍光全家,終於掌握了漢朝的軍政大權。這個時候按道理劉詢可以為自己的爺爺恢復名譽,並且追封為帝了吧?

    不好意思,我們現代人不太理解古代的過繼制度。一旦你過繼給了某一家,那你就跟原來的家庭一刀兩斷了,從此你就是別人家的小孩了。

    過繼制度在漢朝是非常重要且合法的制度。

    袁紹本來是老袁家的庶子,只配給弟弟袁術提鞋,可他過繼給了他的伯父袁成以後,瞬間就成了袁成的嫡子,也就成了袁術的堂兄,地位就不一樣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很多猜測認為他是夏侯家的人,但是他過繼給了宦官曹騰以後,就成了曹家人了。即使後來曹操權傾天下,依舊還是隻能稱自己為曹家人。哪怕曹丕稱帝了,也沒有恢復原來祖上的姓氏,這就是過繼的力量。劉備過去沒有兒子,所以過繼了一個兒子劉封到自己身邊。其實劉封本身就有繼承權了,可惜劉備後來生了劉禪,他自然更偏袒自己的親兒子。為了讓劉禪獲得繼承權,劉備只能將劉封除掉,沒有關羽的事情,劉封也不能繼續活下去,因為劉備的事業做大了,這麼大的家產,沒理由留給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漢朝的過繼制度就是這麼嚴格,你繼承了人家的家產,還想回去孝順自己的親爹親孃,這世上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嗎?

    漢宣帝憑藉漢昭帝嗣子的身份,奪取了皇位。等他掌權了,也沒有理由跑去把自己的親爺爺、親爹追封為皇帝,那是吃飯砸鍋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如何教會五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