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丹麥小人魚
-
2 # 萬歲1148858845
原因很簡單熱帶氣候導致多數英華人無法在印度長期生活此外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模式也導致他們無法大規模定居!根據留存下來的巨量的(至少一億件)東印度公司的人員的文書,書信顯示三分之二的英華人活不過兩個雨季,大量的從英國運來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中午兩個英華人還一起進餐,晚上的時候其中一個已經突然死於熱帶疾病(主要是瘧疾)於是英華人發明了金湯力酒但是由此導致大量英華人死於酗酒(據說死於此原因的英華人多於死在戰場的人)!此外英國對印度實際上是間接統治,北部主要還是地方土幫王公直接管理,南部實際多數行政工作也是印度本地人,所以英華人參與者很少,這最終導致直接居住在印度的英華人並不多
-
3 # 陝北漢子
首先英國在印度幫助他們完成了統一,歷史上的印度從未實現過真正的統一,就算莫臥兒帝國全盛時期也只是統治著印度的中部和北部,但統治力也是相當弱,英華人透過政治和軍事實力統一了印度半島,否則印度現在也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已。其次是英華人幫印度完成了語言的統一,印度原本四分五裂,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和語言,英華人來了之後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幫助他們統一了語言文字。再次是英華人給印度留下了2.2萬公里的鐵路和基礎工業建設,現在印度人的鐵路依然是當年英華人留下的底子,最後是印度人的獨立沒有經過戰爭,等於是英華人和平移交給了印度政黨.
-
4 # 大河東流奔騰入海
北美,加拿大,澳洲殖民前,幾乎無人居住(只有少數還未進入文明的土人)殖民者直接成了那裡主人。而印度本身是人口稠密的文明社會,殖民者進入如入人口汪洋大海,成不了主宰者,所以不願溶入。
有以下幾個原因:
氣候印度有一半位於熱帶地區,另一半位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在夏季,一半的印度受炎熱氣候的影響,而其他一半的地區則受到來自西北沙漠地區的熱風的影響,導致夏季氣溫極高。
印度大部分地區氣候溼熱。而北美與歐洲非常接近,而且總體氣候與歐洲相當。紐西蘭也是如此。只有澳洲的北部和西部地區非常熱,但澳洲的西南部地區氣候很好,與英國涼爽的海洋氣候相似,所以歐洲人選擇在這幾個地方定居。
英華人的主要居住地是北美。澳洲最初是作為一個驅逐流放犯的殖民地而建立的,到在19世紀50年代,由於淘金熱,移民數量才增加。
大部分南部地區有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印度有乾旱的亞熱帶沙漠和草原氣候,
疾病英華人起初試圖在熱帶加勒比海定居,導致許多人死於熱帶疾病。印度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氣候,有該地區特有的疾病(疾病往往在潮溼的熱帶地區廣泛傳播)因此不適合居住。另外,印第安人對落後地區的疾病有抵抗力,不像澳洲土著人和美洲原住民。
最重要的原因:人北美的大部分美洲土著部落以遊牧的作為主要生活方式。他們沒有固定的生活場所, 由於遊牧的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並不是很高,當歐洲人移民過來的時候,一些疾病也傳播到北美洲,印第安人原先的隔絕狀態被打破,許多人死於疾病。因此,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進一步減少。沒有固定的房子,武器不發達,移民不斷增加,醫療水平落後,當地居民被歐洲人驅趕進生存條件惡劣的地方。
在歐洲人移民的時候,土著澳洲人還生活在石器時代,他們可能被孤立了65000年。
他們既不從事農業,也不從事畜牧業。過著典型的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因此,在歐洲人出現的時候,他們的人口很少死亡,印第安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有莫臥兒,錫克教。他們有相對有組織的政治、相對固定經濟體系。
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在他的《世界經濟的輪廓》一書中所指出的,印度在古典到早期的中世紀時期,從公元前1年到公元1000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直到1600年,印度仍然是僅次於明朝的第二大經濟體。 在16-18世紀,這是印度在莫臥兒王朝統治內的經濟增長快速的一段時間,這莫臥兒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知道1700年,已經超過了清朝。從1世紀到18世紀,印度次大陸的經濟比西歐還要大。
政治、宗教、社會和經濟體系完善,使用火藥武器,紡織造船的工業相對發達,印度與因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科學進步而聞名的歐洲很相似。
此外,英國在北美和澳洲建立殖民地,目的是為了解決爭端,而印度則是為了貿易目的而被殖民。由於人口和氣候問題,印度並不是歐洲人永久定居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