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乾上離
-
2 # 哈大叔3
人有兩種病,一種是西醫“物形”的病,一種是中醫“象形”的病。
作為不懂醫的老百姓來說:看得見的病找西醫,“泛泛的說”:例如長了什麼東西?還有紅、腫、熱、痛,傷口、骨折……。看不見的病,就是中醫病,例如我疲勞、我睡不著覺,沒有物形變化的頭痛……。
還有很多病在兩者之間,例如中風(腦出血、腦梗)、感冒(病毒感染與外感)……原則:急病西醫,慢性病中醫。
如何選擇?記住:人不是人,物形之人不是象形之人,象形之人是找不到的,例如經脈……渾天太極之人是鬼神般的存在。
-
3 # 根源養生
中醫面臨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轉折時期,很有點兒醫學末世混亂不堪牛鬼蛇神紛紛登場的局面,所以在此時刻選擇中醫有點兒難。選擇中醫首先選擇的是“醫”,雜七雜八的這個醫那個醫都必須以醫為先~即效果為先。
醫療其實只有三大塊兒:救命救急問題、血液問題(栓塞,粘稠)、非藥物療法也叫外治法。不同疾病找好方向找好方法,迎刃而解。
多數時候採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長王國強的觀點極具高屋建瓴的層次。嚴謹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非藥物療法才是健康醫學的靈魂。救命救急的手術,靶向藥物組方藥物都必須慎用~副作用的原因,所以儘可能多用非藥物療法。
-
4 # 柔軟光潔
醫生的談吐氣質和你心意,開的方子於你有幫助,讓你信任他,就說明你們有醫緣,就可以拜託他為你診治大小諸病,無不藥到病除矣。
-
5 # 不良文化鬥士
為什麼要選擇陳舊落後含有糟粕的郎中文化所演變的中醫呢。我查閱了中國各醫院的醫療水平排行榜,高超的都是現代化醫院。有先進的不去,專去找落後的,腦子有病吧。
如何選擇中醫?關鍵在於療效。
對於患者來說能解除疾病的中醫就是好中醫,好中醫以治療效果為標準,而不是以年齡的大小,職務的高低為準。
現實生活中相當一部分人迷信老中醫,認為中醫師年齡越大職稱越高“武功”越高。
這種觀點相對來說有一定道理,一般情況下老醫師臨床經驗豐富見多識廣對疾病治療有獨到的見解,但也不盡然,特別是公立醫院的一些老中醫講起理論來頭頭是道,憑藉年齡的優勢混到不錯的職位,但在治療疾病時則效果欠佳。
好中醫在診療時除非是辯證清楚有一定把握,在立方時時往往先開一兩劑“投石問路”。
複診時根據病者的情況決定是否適用原方或在其基礎上加減或變更思路另外立方,好中醫用藥如用兵,對於一些輕微病證常常一劑藥後覆杯即安、效如浮楮,對於重大疾病一般一至兩劑藥即見效之後根據病情狀況對處方予以加減規化裁直至病癒。生活中如碰到第一次看病就開一大堆中藥的醫生得當心了。
“醫者父母心”。
好中醫在立方用藥時能用幾元錢治好疾病的中藥不會開出幾十上百元的處方。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患者節省錢財,二是貴重的中藥須用到刀刃上體現醫者的能力以及對貴重中藥材的保護。高明的中醫立方時用藥不會太多,充分體現了花小錢治大病的聖人憫恤眾生的理念。如中醫經方派稟承《傷寒雜病論》的宗旨,通常七八味藥就能治大病。對於高明的中醫來說立方時注重“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的觀點,所以其開出的處方不會有太多的藥。生活中如果碰到動輒就開幾十味的中藥的醫師,要麼其學藝不清,要麼其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
相信智慧的你讀過這篇文章後對如何選擇中醫會作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