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印月居

    薛定諤的貓在生活中比喻“待證實的未知”,在科學上指“疊加態”。也就是說,一個物體當你不去觀測它時,它是處於“疊加態”當中的。

    比如在觀測前,“貓即是死的又是活的”,“胎兒即是男孩又是女孩”,“回答者即是胖子又是瘦子”。

    以下敘述可能有些難以理解,但是我還是希望提供有價值的資訊,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廢話。

    所謂的觀測分為兩部分,即“觀”與“測”。

    測需要“工具”,這裡工具不止是我們說的尺子、顯微鏡、天文望遠鏡,它指向的其實是用以定位事物的“附加條件”。

    譬如,我們每藉助一種工具,就相當於新增一重假設,用科學的話來講,就是“維度上升一重(維度不只有空間、時間)”。

    “測”其實很容易理解,但是“觀”就很難理解了。觀是一個量子理論中非常曖昧的話題,也就是說從什麼“角度”去測的問題。

    換而言之,就是誰才是“真正的觀測者”的問題。

    到底誰看到貓,貓就被確定生死?到底誰說的話算數?

    這裡顯然涉及到了形而上學的層面,也會牽扯出一系列科學史。當年玻爾被愛因斯坦詬病也是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他一直態度曖昧。

    其實這就是暗指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背後那個被稱作“神”的“主觀”視角。

    所以當玻爾一屁股坐在神壇上不下來時,愛因斯坦就非常不爽了。畢竟,他認為自己的公式應當是最後一個物理學公式,玻爾的位置應該是自己的。

    換而言之,愛因斯坦只是認為不應該有一個“自己以外的人格化的神”在擲骰子,這個“神”應該是自己,自己在擲骰子,而對別人來說,這個世界應該看上去是符合因果律或者命定論的。

    愛因斯坦不是不承認量子理論的正確性,他只是不願意承認玻爾自封為“神”(因為這個理論是他提出的)。

    薛定諤的貓,乍一看上去只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名詞”,好像只是代表了“實踐精神”,而事實上,它背後牽扯的是形而上學,是神學,是信仰之爭。

    當然,現在我要用最大的聲音喊出,我相信量子理論,但是我支援愛因斯坦,因為我支援我自己才是“主”(開個玩笑)。

    以上不代表作者觀點,也不涉及違禁內容,請對作者手下留情。

  • 2 # 兩三點可愛

    薛定諤的貓,在生活中比喻,一件事情有兩面性,如果你不去做,永遠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他會一直有兩種可能。如果你去做,那麼你的參與就會干預結果,結果就會變成一種可能。

    這告訴我們不要憑空想象,不要憑空捏造,要真正去做,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到底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