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撿撿
-
2 # 過府衝州
我是騎行愛好者,曾經多次短途騎行旅行,一天騎行多少公里算是長途騎行,根據我這些年的騎行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這些年來,雖然不是那種騎行的狂熱者,但至少也算是熱愛者,旅行是我的興趣,騎行旅行,是我的追求。這些我的騎行距離沒有仔細算過有多長,但是我所生活的地區附近的經典騎行路線,我都嘗試過。
我第一次騎行是大學期間騎行回家,從鄭州到平頂山大概160公里的路程,從早上六點從鄭州出發,下午四點左右到了平頂山汝州的縣城,沿途主要經過了207國道和和河南的316以及314 省道,從少林寺等景點經過,中途幾乎沒有休息,耗時9個小時,算下來每個小時18公里左右。
第一次騎行各種裝置都沒有準備,一輛鳳凰單車,一個書包就出發了,沿途因為是國道,所以吃了很多的灰塵。
後來我又多次騎行鄭州到開封的鄭開大道,沿途大概距離有50公里左右,還有一次跨省的騎行,是從鄭州到石家莊的。總體來說最遠的騎行距離差不多在300公里左右。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本身有一點問題,長途騎行指的是距離長、時間久,至於一天騎行多少公里,只是一個速度問題。
我也渴望去騎行川藏,我現在也在準備。其他的騎行我不知道算不算是長途騎行,但是川藏之旅絕對是。如果非要給出一個界定究竟一天騎行多少算是長途騎行的話,根據我的300公里以上的騎行經驗來說,速度可以這樣來劃定:
總得來說,騎行是很多人的夢想,至於一天騎行多少算是長途騎行,這個問題要區別對待了,騎行的途中開心就好!
-
3 # 老綠89
這問題不大妥當吧?
我知道本地有騎友一日可以從黃河口趕回煙臺,具體基本上是近25小時,四百多公里!八九人蔘與,七八人隨隊同時趕回!
知道其中有個夥計約伴在某個十一假期騎行杭州,約一千公里,準備每日二百多公里,路上去逛幾個景點,最後坐火車趕回來上班。
這些人的車子和速度,遠超普通人的基本水平!
更甭說前幾年,國內有高手可以用一日四百公里多的平均速度完成川藏線那兩千公里的長途騎行了!人家的車子不只是更追求速度的公路車!還是特意改裝哥加固加強過!
不說多有五七千以上價格的好車子,其中最差的也是某利達的挑戰者的中上水平,3.5k人民幣都未必拿的下來。
另外,這個暑假鬧的很有些動靜的山西朔州蘭會雲老師帶隊完成的騎行上海那1800公里,預期用時二十天,實際用時十八天!日均騎行里程也就一百公里,這還是他們精心挑選過之後留下來的部分高中畢業學生。沒有點耐力、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根本就無緣參與!他選擇的時候,有一個條件是啥,你看看“只要一日可以輕鬆完成40公里的騎行”就可參與!就這條件,就淘掉了很多人!那可是近二十歲的高中畢業生啊!
見過本地一個退休老人的騎行二千公里的故事,只在膠東,一開始買了個普通變速車子,沒騎多遠,就讓他非常懷疑自己的騎行能力和水平!後來,也就用了約一千元錢,另買了個好一點的——有人曾經說過,除了捷安特和美利達只在,所有自行車都簡直可謂廢鐵(當然其時喜德盛還不那麼有“出息”)——他買的那車子也不是這三兩個牌子的——這老人就可以很快樂的常常可以輕鬆完成一日百公里的騎行了!
還有,曾經見過某個騎行漠河的夥計的一個說法,初秋的東北,有時候風特別的大,順風的話,時速輕鬆二三十公里,逆風的時候,騎行個小十多公里也會把人累的夠嗆!
還知道,有人用普通非變速車子,騎行三四十公里就用時四五小時,往返一次,直接就累壞了……
而公路車的速度,我們早就聽說可以達到每小時88公里這種!對很多人來說,時速四五十都不難搞定!
很多人在算計長途騎行時,都是按照一日一百公里來算的!我們常常不難在一日完成二百公里多的騎行,但,很多人第二天直接就崩了!根本就無法繼續進行所謂的長途騎行!
自認自己是騎行愛好者中的中上水準,所用的車子也很說得過去!既有連續三五小時的競速性的時速20+長途騎行,拼過多個騎行愛好者,也有一日十小時二百公里的長距離……在路上,既曾經輕鬆趕超過騎了八九個小時的大金鹿強者,也曾一再被公路車輕鬆超越並很快就根本看不到人家項背……
這樣,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結論:結合著所用的車子種類、是否逆風、有多少爬坡上坎以及是否有搓板路紅綠燈阻拌等因素考慮,基本上,一日百公里左右就是長途騎行的評均水準!如果用大金鹿那種非變速車,走差一些的搓板路,又是逆風,那一日騎車六十公里都是蠻厲害的!都未必是可持續的。與這相對應,一般的,一日騎行百公里或者五六十都可以算的上長途騎行!只是,用公路車,這點距離一兩個小時都有可能輕鬆搞定!那,怎麼也得騎上四五個小時以上,距離,怎麼也要超過150公里啊!
-
4 # 大白騎行
所謂長途騎行,應該是多日遠距離騎行,比較常見的就是旅行場景,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一天多少公里算長距離騎行,剛好筆者都有長距離和長途騎行經歷,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距離是很容易迷惑人的標準說起長途或長距離騎行,很多人就會拿公里數來說話,但實際上不同的騎行場景對騎手來講影響很大,在平原上騎兩百公里與山區騎兩百公里是截然不同的,在瀝青路和水泥路、鋪裝路和非鋪裝路面騎行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些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爬升爬升是衡量騎行強度的一個重要標準,所謂爬升就是指騎行里程中累計上升的距離,通常以米為單位;很多人只講距離不講爬升,這很難預估騎行強度。同樣的距離爬長資料越大,代表上坡多或坡度陡,騎行難度更大。
下降下降是與爬升是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它代表在騎行里程中累計下降的距離,同樣以米為單位;下降資料越大,代表下坡多或坡度陡,騎行更輕鬆。
舉例說明以筆者在川藏線騎行經歷舉例,在翻米拉山和東達山時,雖然都是同樣翻越海拔五千米的高山,但累計爬升距離不一樣,結果就大不相同。
1、從鬆多到拉薩里程為180公里,爬升746米,下降1242米,也就是鬆多翻米拉山是上坡,後面一直平路或緩下坡,均速能達到18.7公里,騎行時間9.5小時。
2、而登巴村到左貢的里程只有68公里,爬升距離則為1459米,下降951米,從登巴村出發就是上坡一直到東達山埡口,後面才有下坡,但均速卻只有10.5公里,騎行時間6.5小時。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光以距離來衡量騎行強度,除了爬升、下降資料影響很大外,路況、車況、海拔高度都會影響到騎行強度,如果你非要在距離上較真,日常有100公里騎行距離就可以看作長距離拉練了!
-
5 # 鑫時空
本人今年六月份自己單人從哈爾濱騎行,一路經過天津、西安、成都、西藏、香格里拉。
期間經歷過被野狗追、中暑、凍傷、山體滑坡、閃電電擊(在折多山山頂差點被擊中)。行程6000公里,歷時58天。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首先長途騎行一般都不是按天算的,不過既然問了,那我就說下自己的看法。也請各路大神指正。
在平原上,個人覺得一天如果能騎行超過150公里,就可以說是長途騎行了(很累的)。
我覺得這個多少公里算長途,這個並沒有什麼具體標準,因人而異,就比如說你在平原一天能騎100公里,那你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一天能騎80公里我覺得就已經很厲害了,因為在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氣越稀薄,你的體力消耗就越大,所以可以說80公里就是一天中的長途騎行。
這是高原反應而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下面一一舉例:
1、騎行負重的重量
2、車子的質量
3、路線整體是上坡還是下坡
4、路況質量
這些都影響著你的發揮。
-
6 # 裡歌1
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涉及路況、自身體質、個人的毅力、騎行經驗、天氣及車輛狀況等等等…
你一般沒有騎行跑過長途的第一天會感到屁股疼的厲害,第二天開始會腿疼,屁股疼的更加難受,第三天會有所減輕,繼續堅持下來就可以過關了。
初騎者平坦的公路國道平均每天100到150公里就已經很不錯了。
另外跑長途還有許多具體問題需要解決:如準備好飲食,特別是飲用水,維修(主要是補胎帖、銼、膠、打氣筒)工具手電筒,雨衣…
-
7 # 品質生活Fan
看著你的車型,我瞬間就覺得:騎過長途的我,也不敢說用這車能騎多少公里!
像我上面這輛車,日常長途騎行,如果路況好,15公里/小時,沒問題,一天騎行時間6小時(中間可能休息、拍照、吹牛、吃飯花4-6小時),那麼一天也近90公里。如果路況更好的情況下(負重也不多)200公里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遇起伏路就很坑了!
簡單點來說,騎川藏的朋友,23+5天的行程,總公里數在2200公里左右,平均一天也差不多80-90公里,因為川藏線還是有幾天的大下坡,很爽!(但是下的坡都是欠下的債,要還的)
環海南時,10天行程,騎了1344公里,平常一天100+,因為有露營,所以中途會花費挺多時間找宿營地,遇到風景好的地方就不走了,加上海南路況還是可以的。
想長途騎行,整一輛靠的山地車吧,日常多練一練,騎行久了之後,發現好多新騎友都不注意保護膝蓋,等到了正式騎長途發現,原來膝蓋已經不行了。
-
8 # 遠方計劃ParkerGao
1.車況:題主並未說明山地車檔次,不同價位的山地車對於騎行的體驗也是不同的。幾百元的山地車連續騎行半小時就會痛苦。大品牌的山地車在車身結構,通過性方面讓你舒適一點。單從車的屬性來看,如果是平原地區騎公路車,那麼騎行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2.路況:筆者在成都,道路交通比較發達,城區基本都是瀝青路面,除部分路段由於城市施工導致路面破損,交通擁擠,這也會影響你的騎行體驗。如果題主騎行地區是平原的話,經常騎車,第一次騎行長距離,建議50公里就行。如果起伏路段,甚至需要攻克山區,那就視情況而定了。
3.題主自身:題主如果經常騎車,有過幾次20公里以上騎行經驗,想突破的話可以從50-100公里為目標開始,切記為了晒資料和別人攀比,得不償失。對膝蓋損害很大,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如果題主經常騎行出遊,有過50公里以上騎行,可以試著突破100公里,但最好不要超過太多。突破極限能騎的遠,但量力而行才能騎得久。
4.騎行時間:如果睡到大中午起來,不夜騎(建議不夜騎)的話。那麼騎行也就只有4.5個小時,除去休息,買水補給,找路看導航,剩下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想去一次單日騎行的話,做一隻早起的鳥兒是必須的。
5.突發情況保障:這個指的是針對一些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置能力。騎行者遇到最多的突發情況應該就是爆胎了。如果前期準備沒有帶備胎,或者沒有帶補胎工具,打氣筒之類配件。騎行到城區外,遇到爆胎這次計劃就只有GG了。
-
9 # 超級小妹
現在是2018年2月15日除夕夜,在前幾天,即10號晚到13號從廣州騎行回到廣西梧州老家。
第一晚,10號放假,10號晚上21:00左右廣州出發,騎行100公里,於凌晨4:20左右到廣東中山,共騎行約7.5小時。
第二天,11號上午11:30左右出發,騎行約95公里,於傍晚18:00左右到達廣東臺山的一個小鎮,共騎行約6.5小時。
第三天,12號早上7:30左右出發,騎行到晚上19:46分,到達廣東陽春市春灣鎮,騎行約130公里,時長12個小時多。
第四天,總里程共162公里,中間有70公里坐客車,騎行里程約90公里,騎行時間約7小時。
以下直接分享當時寫的日誌:
1、10號晚上21:00連夜出發,只是覺得夜長夢多,睡不著,有點不捨得離開呆了一年的窩。騎出去5公里後,才記起沒有拿kindle閱讀器,猶豫了一下還是騎回去拿了,其實要看書學習,家裡大把多的,完美主義的心不死。
2、出發前還擔心洛溪大橋上不去呢,要是上不去那就得兜很遠的路才能渡過珠江了,依稀記得大學那次騎回家是經過洛溪大橋的,網上查了一下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行;幸好是可以的,媽呀,三四公里的大橋,很小的一條人行道,雖然路上沒行人,但左邊超級多車,右邊卻是寒風凜冽的珠江面上,幾十米高,有恐高症肯定受不了,用不著這樣考驗老孃的車技呀!上坡時還好,慢,也穩,下坡時真hold不住了,風又大,還是走下機動車道,寧願被司機暗罵,也不要因車速太快摔死。總之,夥計們,洛溪大橋是可以通行自行車的,不用懷疑了,哈哈哈。
3、騎車出廣州城太難了,60多公里路走了四五個小時,大路小路高速路,國道省道縣道,每騎幾百米就要停下來看地圖,好幾次走錯了或繞遠路了,幸好一路上都有路燈,一直到中山都有,可以想見珠三角城市之間都是一直有路燈的,以後哪天晚上有興致,完全可以騎上小黃在珠三角兜個圈了。
4、橋多,媽呀!為什麼橋多會喊娘?因為每個一座橋就等於要爬坡呀,本來珠三角是平原地形,沒什麼坡的,但珠江支流多,大橋小橋過了幾十座,並且風又大,累死老孃了。
5、第一站目的地本來是到珠海的,並儘量沿著海邊公路起,但目前來看,一方面確實有點疲憊,想早點到家,也擔心在計劃的3天時間內趕不回去,即使趕回去也很累的;另外一方面,路途多有不順,主要是橋多,沒有心理準備,高中時騎出茂名,印象中廣東這邊平原多,很好騎行的,但廣州下來珠海,並沿海邊到茂名這段跑,很多橋,就意味著坡很多,還有風也大就算了,最蛋疼的是有隻過高速不能過自行車的橋。像崖門大橋如果不能直接過去,那得兜多100多公里,等於差不多一天的里程,明天開始也要偏離海邊,因為到陽江之前有一座鎮海灣大橋,也是過不了單車的,要繞幾十公里。
6、除了又冷又餓,另外一個讓人疲憊的因素是車,這車是兩年前買的山地車,400塊,平時騎行2公里上班還行,有點笨重的,騎這麼長的路,這兩天雖然都是隻騎了大半天,但也有7-8小時,才騎行了100公里 ,太慢了,之前在海南騎的車好一些,一天180公里 左右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行李太笨重,50L的大包裝得很滿,雖然之前幾次騎行都是裝著一堆行李的,但確實是不輕的負擔。
最後建議1,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儘量買好點的車,當然能租到也好,要不是專業,平時不騎,買好的車也浪費了。
建議2,行李提前快遞回去吧,我是擔心過年快遞送不到家,只好將就自己運回去,實踐證明那是不輕的負擔。
總之這兩天很擔心膝蓋報廢了,也擔心以後年老了會有什麼毛病!
-
10 # 不想上班丫
長途騎行的具體公里數可以是幾十到幾百不等,具體騎行距離根據樓主的騎行裝備、體能、以及騎行路線的難易程度相匹配。
裝備:樓主的這輛自行車輪胎寬,車架大小不合理,變速器不靈敏。會導致騎行過程中阻力大,騎行正確姿勢難以保證,做功與輸出不成正比。
體力:不知道樓主體力怎麼樣,只能從大學在自行車協會擔任外出拉練組織學生的經驗中得知了,普通不怎麼參加鍛鍊的學生騎價格2000以上的自行車一天大概能騎80-100km左右,鑑於樓主的車應該減少20-30km。
建議:如果樓主準備騎這輛車騎回家,建議合理安排自己的體能
騎行前花一週左右跑跑步
學會一點基本的修車技巧
用行者做個路書
購買騎行裝備,尤其是騎行頭盔,安全最重要
最後,騎行路上的風景很美麗,希望合理安排自己的體能,以最舒服的方式安全到家,祝你騎行愉快。
-
11 # 行者劉文
如果你的配圖就是你的車
我要明確告訴你:用它騎長途,會累死的!
原因:這種車叫沙灘車/雪地車(用途顧名思義),車架組材質為鉻鉬鋼,整車重量基本都大於25KG,輪胎寬度大於4.0(是正常山地車胎寬的兩倍多),試想一下騎這種車超過10KM會是什麼慘狀。
鑑於你是學生,給幾點建議:若決定了要騎車回家,先換臺正宗山地車(預算3000+ -即可,能選貴一點的話,會騎的更快,騎的更舒服)。
推薦品牌:GIANT、MERIDA、XDS、UCC,最好選整車。
必備裝備:頭盔、手套、手電、尾燈、碼錶(記錄騎行總里程、檢測瞬時速度)。
假設你的回鄉之路是1000KM(沒有山路,沿途有補給,吃喝住、維修),根據你提供的個人資訊,建議如下:
D1——D3天:每天騎行100KM,冬季的話,早9:00出發,晚17:00到站,中途休息吃飯安排3小時(平均每騎行一小時休息一次,喝水吃東西拍照等),純粹騎行時間為5小時,那麼每小時需要騎行20KM。
D4——D6:每天騎行120KM,早9:00出發,晚17:00到站,中途吃飯休息3小時,純粹騎行時間5小時,那麼每小時需要騎行24KM。
D7——D9:每天騎行110KM,早9:30出發,晚17:30到站,中途休息3小時,純粹騎行時間5小時,平均每小時需要騎行22KM。
建議結伴1——2人,祝一路順風圓滿。
-
12 # 0樹袋熊0
經過十多位摩友的反覆深討,每天騎行二百公里左右,騎行時速在五十公里左右,腰和手臂不累又安全鄉道空氣好,有特色的景點都看到了,一路下來很休閒又不要趕路,這就是真正的摩旅生活,風和自由!
回覆列表
【撿撿分享】既然是長途旅行就是要做好長遠打算,並不是一定要一天騎多少公里才算,具體要根據你的體能和路況去選擇。長途騎行,我覺得只要堅持,慢一點也可以。
首先要做好規劃:時間規劃,路線規劃,然後在行程中根據自己的體力去調整。比如1000公里你打算多少天騎完。你可以提前在周圍訓練下自己的時速,然後去制定合適的時間。長途騎行真的不要怕慢,重要的是堅持。
其次帶好裝備:選擇合適的自行車非常重要,帶上修車工具,簡單的故障要學會修理。合適的衣服,鞋子也很重要。一路上記得帶水和食物。
最後注意安全騎行過程中一定不要三心二意,東張西望,長途騎行大部分走的是國道,很多大貨車司機都開的很快。注意安全。
最好不要住帳篷,保證睡眠很重要,因為第二天還要繼續前行。
不要騎夜車,下坡時速度不要過快,只要是威脅到安全的事情都不要
最後溫馨提示:
任何一件事只要堅持都不難。我是一個業餘騎行愛好者,每次騎都很慢,一天最多120公里,目前騎的最遠是廣州到湖北某地,1200多公里。
所以只要騎,不要怕慢哈!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