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日益複雜和微妙。各種社交圈、朋友圈越來越多了,人們不得不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人際關係。這些圈子給人們帶來安全與保護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困擾和傷害。
11
回覆列表
  • 1 # 知心堂主人

    人類的社會總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圈子組成,比如娛樂圈、藝術圈、文化圈,等等。圈內的是專業或主流人士,圈外的則是非專業或非主流人士。一般來說圈內人士的專業素養和人格修養都要高於圈外人士。然而現實中也常有例外,有些圈內人士的水平就不如圈外人士,而且差距不是一點點。

    這和圈子的功能很有關係。首先圈子具有保護功能,它能夠賦予圈內的人一種身份認同和特權意識。有的人把加入圈子當作重要的人生目標。在沒有進入圈子之前他們都能奮發向上,努力拼搏,一旦進了圈子就馬上變得慵懶、懈怠起來,再也拿不出像樣的作品了。就好比籠子裡的寵物,因為不用獨立謀生,其生存能力一定比不上野外的同類。不過它們毛色漂亮,體態優雅,能討主人歡心,所以生活還是非常舒適,令圈外的同類羨慕不已。

    為了保持圈子的穩定,圈內的首領們通常會制訂一些條條框框的規章制度要求所有成員共同遵守,如果有人違反就會受到嚴厲的責罰,輕則警告,重則逐出圈子。因為有制度約束,圈子裡的人不敢創新求異,只能老老實實地默守陳規,這就限制了他們的能力發展。

    而圈外人士一來沒有太多依靠,只能苦心孤詣練好本領,憑真本事吃飯,二來也沒有太多束縛,可以自由發揮任意創造,所以他們的能力和業績反而比圈內的主流人士更勝一籌。

    這讓圈內人士感到焦慮而且尷尬,但他們別無他法,只能拿一些專業之外的標準——比如道德或倫理去否定那些對他們的行業地位造成威脅的同行,試圖在道義上戰勝他們。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只是並不能讓他們而變得更優秀,反而暴露了他們的狹隘與淺薄。

    圈子就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呆膩了想出去,城外的人覺得好奇想進來。這一出一進就形成了人間百態:有的忠誠,有的背叛;有的高尚,有的卑微;有的親密,有的疏遠;有的鐵骨錚錚,有的阿諛獻媚;有的以德報怨,有的以怨報德……所有人性的善與惡,美與醜全都暴露無遺。

    圈子還是秩序和規則的根據地。人類社會到處都有秩序,到處都有規則,所以到處都有圈子,所以人終究離不開圈子,終究要在各個圈子之間進進出出。出去不過是從這個圈子去往另一個圈子,進來也不過是從另一個圈子來到這個圈子。總之每個人都生活在圈子裡。不在這個圈子就在那個圈子。就算有人不佔任何圈子,那他自己就是一個獨立的圈子——他畫地為牢,把自己圈起來了。

    圈子有大小,有圓有方,但是沒有好壞。只要適合自己的,自己覺著舒服的就好。有的人在哪個圈子裡都不舒服,那不是圈子有問題,而是他的人格有問題——或扭曲,或變態,或不成熟。他需要的不是改變圈子,而是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人格成熟的人無論在哪個圈子都不會不舒服,他可以進來,也以出去,也可以待在自己的圈子裡。他永遠是自由的。反之,人格不成熟的人在哪個圈子裡都不舒服,跟誰都難以相處,包括自己。

    所以,與其費盡心力選擇圈子,不如完善人格讓自己能夠適應更多的圈子。而一個由人格成熟的人組成的圈子是包容的,它善待圈內的每個成員,也不排斥任何圈外人士。成員之間相互平等,相互扶持,相互包容,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所有人在圈子內都能得到成長,就算有一天離開了圈子也能各自發展,絕無怨隙。

    這不就是大同世界麼?但願我們的社會能多一些這樣的圈子。

    作者簡介:關心,知心堂創始人,首席心理諮詢師,心理成長學創立者,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潛心研究心理成長學二十餘年,善於解析各種心理問題,化解各種心理矛盾,著有心理雜文集《生命在於成長》。

    如果你在心理或教育方面有什麼困擾,或者對現狀不滿,或者對心理成長學感興趣,請關注或聯絡知心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油、天然氣對於地球的作用是什麼?開採後會造成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