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除非課非常有趣,否則難以集中注意力。高中的時候老師講課我做聯絡,考研報了補習班也沒有去聽,有些考試音訊我也沒辦法聽進去。並非不想聽,而是聽了就走神,所以非常好奇那些從小到大認真聽課的人的體驗是怎樣的?是不是如果我能認真的聽成績會更好些?
回覆列表
-
1 # 網路難測
-
2 # 科技文化鄭軍
繪畫必須用眼睛看,音樂必須用耳朵聽,只有文字元號,既可以聽也可以看,所以就發生了哪種感官佔優勢的問題。
從資訊獲取角度講,視覺一般要比聽覺快。因為視覺物件是書本上已經印好的文字元號,如果你閱讀能力強,就能一目十行。聽覺物件是別人講的話,依賴他人口語的速度。生活中有人講話快,有人講話慢,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會取一個居中的速度,抑揚頓挫,字正腔圓,這個速度對於理解力強的學生就很慢,經常會走神。
但是,一個人的視覺針對文字元號比聽覺有優勢,前提是他已經訓練出良好的閱讀能力。經常不讀書的人,仍然主要靠聽覺來消化文字元號這些資訊。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閱讀比聽講更容易集中精力,那祝賀你,你已經有了良好的閱讀能力。
另外,當我們睜開眼時,視覺吸收將近80%的訊號,聽覺吸收將近20%的訊號,其它由嗅覺、觸覺來完成。所以視覺訊號總會干擾聽覺,但聽覺訊號難以干擾視覺。上課時你與一群人坐在一起。這個同學有小動作,那兩個同學交頭結耳,這些都會干擾你聽講過程。但在閱讀時,即使你在公共場所,也很容易對周圍的聲音聽而不聞。
不過,即使從不閱讀的人,現實中也不可能連續聽別人講幾小時話,即使是說相聲,聽評書,這些有吸引力的娛樂節目也都不會超過半小時,就是考慮到人們在聽覺方面集中注意力的極限。但經常有人連續讀幾小時的書,甚至讀得廢寢忘食。
所以,針對語言文字元號這種物件,閱讀總體來說是更好的吸收方式。
我也有這樣的時候,比如說看一部電視劇,耳朵裡聽到的聲音往往要反應一段時間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直接看字幕就輕鬆得多。我不懂醫,但是肯定會有合理的解釋。文字要比聲音入腦快,是不是跟光速大於聲速類似?上學時老師教我們認真聽講也不能說沒有道理,只要用心做,無論看還是聽都能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