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中國
-
2 # 華夏燈塔
北方凍寒區的遊牧民族,之所以要屢屢的南下入侵中央帝國,根本不是什麼小冰河這種原因。而是,他們要做貿易。他們可以透過壟斷中國和歐洲的貿易通道,而賺取中間的差價。再用差價利潤,買中國的糧食。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生存得更有保障。因為草原的經濟生態,太過於脆弱,一遇到嚴寒或者瘟疫,牛羊都死光了,馬上很多人就要餓死。統一遊牧民族,靠的並不是武力,而是毛皮和糧食。哪個部落手裡的糧食多,它就可以統一其他民族。因為糧食,就意味著生存。對於脆弱的草原遊牧經濟來說,貿易是他們的命。
當遊牧民族沒錢的時候,手裡沒黃金,也沒毛皮,中國就會關閉貿易通道和交易市場。那麼餓瘋了的遊牧民族,就會到處去搶糧食。要麼就是展開草原民族內部的血腥兼併。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從人類歷史上的幾次社會大分工說起。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影響深遠的社會大分工。其中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就是原始畜牧業從原始農業中分化出來。人類文明的出現首先得益於農業的革命性突破,早期的農業部落大多都在自然條件相對優越的河流地區誕生,比如黃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等等。隨著農業的進步,人們逐漸有了剩餘產品,於是就為畜牧業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在原始農業誕生後,人們並不是單一依靠農業生產,狩獵依然是一種重要的生產方式。人們在狩獵過程中所得到的獵物並不一定都能吃完,吃不完的獵物往往都是拋棄掉了。後來隨著農業生產的進步,人們在狩獵過程中捕獲的小動物,在吃不完的情況下,可能就被人們飼養起來。於是原始的畜牧業就出現了。早期的畜牧業並不是獨立的。最早被人們馴化的動物,也都是雜食性動物,比如豬。豬對於農耕民族而言非常重要,漢字“家”就是房子裡面一頭豬,說明了在漢字被髮明的時候,人是和豬住在一起的。不對!應該說,豬是和人住在一起的!
大約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後幾百年,或者千年以後,隨著人們對馬的馴化,原始畜牧業就已經開始突破原始農業的範圍了。人類社會開始出現了第一次大的社會分工,原始畜牧業從原始農業之中獨立出來,開始出現了以遊牧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遊牧民族。
但是從遊牧民族獨立之後,並沒有遠離農耕民族。先秦時期,中原地區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呈現出一種雜居的局面。比如在洛陽周圍就有陸渾之戎。他們與農耕民族聯絡密切,也經常發生各種衝突,比如西周王朝就被犬戎所滅。當時人們判斷華夷界限的標誌不是血統,而是生產生活方式。凡是採取了農耕生產方式的,就是華夏。而採取了遊牧生產方式的就是夷狄。比如春秋時期在山西就有驪戎,他們被認為夷狄,但是他們姓姬,與周天子是同姓。晉獻公曾經討伐驪戎,收穫了美女驪姬。
到了戰國時期,遊牧民族還一度建立過一箇中山國。但是到了戰國後期,中原地區的遊牧民族就已經被融合於華夏族之中,或者被趕到更遠的地方。中原各國為了防範遊牧民族,紛紛修起了長城。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燕國都在北方修起了長城。至此,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才開始分離。
此前,遊牧民族沒有與農耕民族遠離的情況下,雖然有衝突,不過這些衝突都是區域性的,並不大。有些遊牧民族也與中原諸侯國保持了友好的關係,比如姜氏之戎就與晉國關係密切,曾經與晉國一起截擊秦國的軍隊,秦軍全軍覆沒!但是,在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徹底分離以後,雙方的衝突呈現出加劇之勢。
為什麼分開了,衝突反而加劇了呢?這是因為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他們的生產並不能滿足其生活的全部所需。人不能總是吃肉而不吃穀物和蔬菜。比如洛陽人愛喝羊肉湯,但很少見人只是喝湯,至少要放餅子進去。人也不能總穿獸皮,也需要布匹。縱然冬天穿獸皮很暖和,但是夏天呢?再說了,就算是冬天,總不能貼身也穿皮子吧?這些東西,都需要他們用自己的生產所得與農耕民族進行交換。
但是,從一開始,交換的雙方就是不對等的。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他們從農耕民族那裡交換得來的物資是生活必需品。而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從遊牧民族那裡交換來的就是生活的點綴。有羊肉吃也行,沒有羊肉,豬圈裡的豬也快長大了。有羊皮棉襖可穿挺好,沒有的話,自己織出來的布也挺暖和。所以,農耕民族對於這樣的產品交換並不是很積極。
當這樣的交換不能順利進行的時候,對於農耕民族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影響就是致命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遊牧民族只有搶劫一條路可供選擇!所以馬克思會說劫掠也是一種生產方式。雖說,劫掠從道義上是必須被否定的,但是它有其歷史合理性的一面。而且劫掠的方式一旦出現,成功者的收穫會對其他人形成一種鼓勵,從而擴大了劫掠的規模。
當農耕與遊牧之間的產品交換以劫掠的形式發生的時候,農耕民族的優勢盡失。農耕民族天生具有保守性,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他們的野性早就消失的乾乾淨淨。這個道理大家是可想而知的,一天到晚拿鋤頭修理地球的人和一個成天騎在馬上賓士於曠野之上的人,要是打起來,誰更有勝算。因而我們看到在農耕與遊牧的戰爭中,失利的總是農耕的一方,只有在極個別時間才會出現如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這樣的戰例。這就如同自然界裡,肉食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的差距。
面對草原民族的劫掠,農耕民族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抗,而是以一定程度的妥協和忍讓來換取暫時的安寧。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接到了一封冒頓單于寫來的求愛信,他說道:“你現在是一個人,我現在也是一個人,不如結合了算球!”呂后接到這封信當然不會覺著很幸福,自己這麼大歲數還有人追,這其實是對她的羞辱。一開始,呂后也勃然大怒,她的妹夫樊噲更是怒不可遏地說:“臣願意提兵十萬橫掃匈奴!”當時陳平正好在旁邊,陳平說:“樊噲欺君可誅!”呂后很納悶,樊噲為主分憂,怎麼能事欺君呢?陳平說道:“別急,您聽我慢慢說,我想先問太后一個問題,到底是樊噲本事大,還是先帝本事大?”呂后說道:“這還用問?當然是先帝了!”陳平說:“先帝當年帶了三十萬大軍還被匈奴困在白登山,樊噲要提兵十萬橫行匈奴,可能嗎?”一盆冷水澆下來,呂后也冷靜了,她低聲下氣地給冒頓單于寫了封回信:我現在已經很老了,單于可能聽信了傳言,我現在發禿齒危,走路都走不穩當了,已經不能嫁人。而且我自己想了想,最經我們也沒惹你,你也不會平白無故就打我們。我派人給你送上一些車馬衣服,希望你能饒了我!
西漢初年的和親,其性質等同於向遊牧民族交保護費。唐朝中期,名義上回鶻人每年都會向唐朝賣馬,實際上,唐朝所付出的遠遠大於馬價!後世,北宋對遼朝的歲幣,南宋對金朝的歲貢性質也與此類似。一直到明朝的時候,在所謂的朝貢貿易中,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也是吃虧的一方。即便是這樣,蒙古人還是一再南下,明英宗皇帝還一度成了蒙古人的俘虜!
尤其是當草原上的環境趨於惡劣的時候,草原民族為了生存更是大規模南下。但是當草原民族南下以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將草原上的生產方式推廣到平原。蒙古人南下之後一開始也試圖在中原推廣遊牧。但是中原地區的自然環境更適合於農耕,草原民族南下以後,往往經不住農耕的誘惑,最終都走上了農耕的生產方式。而他們在轉化為農耕生產方式以後,其草原民族的野性也在鋤頭的揮舞中逐漸消失。他們離開草原之後,草原並沒有成為一片空地,很快就有新的遊牧民族去填補了這一真空。於是,我們看到北方的草原民族不斷南下,然後又有新的遊牧民族在草原上形成,不久以後新的草原民族也踏上南下之路。
這種迴圈一直到清朝入關以後才得以改變。滿清入關之後,之所以沒有從新出現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斷南下。首先清軍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對漠南蒙古的征服,確立了雙方的聯盟,有清一代蒙古地方的事務一直由理藩院管轄,漢人不得參與。其次,清軍入關以後,尤其是在完成對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的征服以後,蒙古草原與中原地區的商貿往來始終是順暢的。走西口的哥哥們,確保了草原民族在正常的產品交換中滿足了日常所需,也確保了北方二百年的安寧!對於大清朝來說,他們成功地解決了馬背上的威脅,但是卻無力面對來自海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