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門迷
-
2 # 國家人文歷史
作為一個歷史問答賬號,簡單說一說印度總統府的歷史吧。
在市中心的頓西納小山上,聳立著一座豪華雄壯的宮殿,原名“維多利亞宮”,曾是殖民時代的英國駐印度的總督府。現在,這裡是印度政治和國家權力的中心——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
印度總統府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杜爾巴”會議。會上決定將英屬印度殖民地的首都從加爾各答遷往德里,這樣,興建新德里的計劃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新首都選址確定在德里的西南方,緊挨古城。隨後,大規模的建設工程旋即展開。
伴隨著新德里一起誕生的,還有總督府“維多利亞宮”。在新德里的城市規劃中,為維多利亞宮預留了足夠的空間——總計超過16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國建築師愛德華?蘭德斯爾?拉提恩茲負責整個新城市的設計與規劃,因此,新德里也往往稱作“拉提恩茲的德里”。
作為英國最傑出的建築設計師,拉提恩茲最擅長將建築所在地的傳統風格融入到時代需求中。在新德里的設計與規劃過程中,拉提恩茲逐步創立了他的古典建築新美學,即“德里秩序”。修建總督府,是新德里城市規劃中的重中之重,這項任務自然也落到了拉提恩茲的肩頭。
拉提恩茲最擅長的就是從傳統建築中尋找靈感,為此,在營建新德里的20年間,拉提恩茲幾乎每年都得往返於英印兩地。今日,人們在總統府中,處處可見拉提恩茲為儲存印度文明而彰顯的努力。總統府的頂部鼓出的穹頂結構,用拉提恩茲自己的話來說,靈感直接來源於萬神廟,同時又融入了一定的佛教色彩。與此同時,莫臥兒和歐洲殖民時代的建築色彩,在這裡也隨處可見。
1929年,維多利亞宮正式竣工;1931年,人們在裡面召開了盛大的落成慶典。為了修建這棟富麗堂皇的建築,印度人整整花費了17年;巧的是,在總統府完工後的第18年,印度終於獨立了。而彼時,大英帝國的總督依然佔據在這棟建築裡。直到1950年,印度確立了共和制,並任命了第一任總統後,大英的總督終於被印度的總統取代,總督府也隨著更名總統府。
回覆列表
印度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Rajpath大道,位置28°36′51.63″N77°11′59.29″E。它的總面積130公頃,包括後面的莫臥兒花園、340個房間的總統府主建築區域和前面的內政部、國防部等國家部委和廣大區域。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Rajpath)從總統府延伸出來,經過一個長長的下坡出總統府,一直延伸到3公里外的印度門。
印度總統府1911年底決定興建,當時英國殖民者決定把首都由加爾各答遷到新德里,要為印度總督修建官邸。1912年開始修建,1929年完工。印度獨立後,成為總統的官邸。
總統府主建築區有個巨大的鐵門,禁止入內,但每週有幾個早上會進行衛兵換崗儀式,幾乎是個表演。前面是軍樂隊,後面是騎著高頭大馬的馬隊和各兵種,從總統府鐵門內魚貫而出,直到接近總統府出口處舉行儀式,很有意思。
總統府出口處在印度電影裡經常可以看到,兩側是紅色的高臺,高臺上有國家各部委,包括國防部、內政部等。
每年春,秋兩季,總統府後的莫臥兒花園向民眾短暫開放10幾天(免費,外華人也可以憑證件參觀),筆者有幸參觀過,裡面繁花似錦,有各種奇花異草,水道,噴泉,十分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