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思維方法
7
回覆列表
  • 1 # 星哥愛設計

    我們常說的建築學中的構思並非平常的思考方式,當然也不是為玩弄手法的胡思亂想。

    建築的構思是緊扣立意,以獨特的、富有表現力的建築語言達到設計新穎而展開的發揮想象力過程。

    而且,這個思考過程必須貫徹設計的始終,以保證建築創作構思的整體性。

    那麼,什麼是一個真正好的構思呢?

    構思的重點在於創新,也就是說應該這種構思在實施可行基礎上具有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的品格。

    在做方案時,很多同學更偏重於玩手法,誤以為在建築形式上標新立異,就是一個好的構思。

    老實講,建築形式確實最能引起人們的直觀反映和評價,也很容易讓外行的人讚歎這是一個牛逼的建築。所以很多建築師將追求形式作為一種簡單粗暴的構思手段。

    但我認為光是這是不可取的。

    如果一個建築師僅僅是追求形式,那麼他的設計就很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甚至堵塞更廣闊的構思渠道。

    因為建築創作不單限於形式處理,現代創作已有了新的概念和含義。

    建築學已經集各種學科之大成全面地反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的變化,在學科上它已跨越生態學、社會學、行為學、心理學、美學以及技術科學等寬廣的領域。

    這些方方面面既是進行建築創作的構思源泉,又對設計起著限制與約束的作用。

    因此,好的構思是建築師對創作物件的環境、功能、形式、技術、經濟等方面最深人的綜合提煉成果,而不僅是憑空的單純形式的標新立異。

    形式是否美觀不是建築設計的絕對評價標準,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加分項。

    所以,形式應當是追隨其功能的。

    1 | 環境構思

    建築物總是存在於某一特定環境中,所以環境就成為了一種構思源泉。但如果建築的構思一旦離開了對建築周圍環境的研究和分析,建築創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因此,許多有成就的建築師歷來十分重視建築與環境的結合,把環境作為創作的首要出發點。

    在現代主義風格形成早期,正值一戰結束,歐洲百廢待興,建築發展中久已存在的各種矛盾開始激化。在當時的形勢下,柯布提出了新建築五點,力求解決的當下的主要問題,方便擴大生產。

    但隨後由於現代風格建築存在著沒有結合環境,以及未能滿足人的情感等問題,在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第十次的會議中被提出,隨後便有了更多元的建築形式。

    ▲薩伏伊別墅

    比如世界著名建築師貝律銘的三個設計傑作:美國波士頓的約翰漢考克大樓,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和巴黎羅浮宮改建,都是如何將環境中新舊建築的有機結合作為建築創作構思的主要矛盾。只是每個建築的表現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約翰漢考克大樓位於教堂旁,貝老爺子為了消除兩棟不同時期的建築在形象上的對立雨突兀,所以將大樓全部覆蓋反射鏡面玻璃。

    這個構思在於透過反射天空使大樓達到消隱的狀態。而面對教堂一面的玻璃幕牆又因反射作用,使得與古典教堂虛實相映,從而達到新舊建築相容並存的目的。

    ▲美國波士頓的約翰漢考克大樓

    國家美術館東館是建在一梯形地段上,貝老根據這個特殊的環境,結合功能,將建築分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銳角三角形的體量組合。

    新館與舊館在軸線上對位,又透過材料呼應使新舊建築在建築形式對比中求得整體的有機統一。

    ▲國家美術館東館

    ▲國家美術館新老建築間的對位與呼應

    而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在新舊建築如何在環境中形成有機整體更是一個難題。

    因此,老爺子別出心裁地將擴建部分的5萬m²內容全部設計在地下,僅在原有建築群中心廣場上建一個32m見方20m高的玻璃金字塔,作為地下部分的入口。

    這種設計手法完美地解決了功能問題,而且這種基於環境的處理還給舊建築群增添了許多光輝。

    ▲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

    建築與環境的依存關係是多元的。

    因此,環境構思要解決好建築與天際呼應,建築與周邊對話,建築與地下銜接三大有機結合的關係,上述貝老爺子的三個傑作可稱得上是環境構思的楷模了。

    2 | 平面構思

    建築平面的設計實質上是建築功能的圖示表達方式,每一個建築都有其自身特定功能所決定的平面形式。

    建築創作就是要妥善解決各種功能問題,所以如果能透過這種方式來設計建築,使得傳統平面設計模式被打破,應該算得上是一條重要的創作之路了。

    比如,在旅館建築平面設計中,門廳在構思上通常都是作為交通樞紐來處理。因此,旅館平面在滿足功能條件下,門廳的面積一般都不大,而且功能內容也不多,空間尺度比較適中。

    ▲北京和平賓館門廳

    但是波特曼 (John Portman) 卻反其道而行,在旅館建築平面構思上就做了另類的嘗試。

    於是風靡世界的共享大廳就這樣被創造了出來。這次嘗試不但振興了旅館業,還開創了旅館建築平而設計的新模式。

    ▲亞特蘭大海特攝政旅館首層平面

    ▲亞特蘭大海特攝政旅館共享空間

    這時候小夥伴們要問了,要做出有意思的空間了是不是學會了這一點就夠了?

    事實上,以功能發展平面並不是平面構思創新的唯一出發點,在大量各類公共建築中,哪怕是你早就熟知的功能關係,也有一個突破固有模式的平面構思問題。

    它往往就是使你的方案與眾不同的觸發點。

    例如,在學校建築中,教室通常都是長方形平面。然而北京四中教室的平面卻採用了六邊形平面構思(儘管現在這種平面構圖方式已經不太常用,但在當時,這種手法可謂是相當創新的)。

    之所以建築師會以六邊形作為基本平面模型,主要是考慮到學生觀看黑板的視角、視距來決定最佳平面形式的。

    也就是教室後部的三條邊和視距所控制的弧形相順應,教室前面的兩條斜邊與視線基本吻合。

    因此,六邊形比矩形更接近有效功能空間,面積也能得以更充分的利用,變寬的走道在教室門口還留出供人流緩衝的角落。

    同時多個六邊形組成的教學樓還創造了豐富多變的形體和新穎活潑的外觀。

    ▲北京四中教學樓及教室平面

    ▲北京四中教學樓走廊

    ▲北京四中教室

    所以,平面構思一旦在科學的基礎上突破傳統模式,必定帶來新穎的設計成果。

    而流線是公共建築平面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

    特別是對於交通類,博覽類建築而言,如何巧妙組織流線、根據流線合理組織空間,從而獲得富有個性的建築設計是平面構思的重要渠道。

    如昆明汽車站從合理組織人流、貨流,妥善安排進站流線與出站流線的創作構思出發,採用半圓形候車大廳。

    比起一般的矩形大廳模式有以下這些優點:

    1.在同等面寬的情況下,弧線長度大,可獲得更多的停車位。

    2.旅客的步行距離均勻且較短。

    3.旅客在入口處可一目瞭然地看到各班次候車位置,行進路線與視線一致,方便旅客找到等候位置。

    4.放射形座椅排列使中間過道形成頭寬尾窄,符合人流交通的特點,為進站口提供了緩衝餘地。

    5.發車位呈放射狀,車輛進出、轉彎較為方便。

    6.行李沿弧形廊道輸送,比矩形直角轉彎方便、簡捷。

    ▲昆明汽車站平面圖

    博覽建築結合流線處理的平面構思最典型例項莫過於古根海姆美術館,賴特以“組織最佳展覽路線”的立意,採用外圍直徑為30一39m的圍繞中庭佈置的螺旋形坡道展廊。

    先將觀眾用電梯送至頂層,然後順著坡道步行而下,展覽路線從上而下一氣呵成,使觀眾保持連續的觀賞情緒和注意力,並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建築外貌。

    ▲古根海姆美術館內部空間

    ▲古根海姆美術館外部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建築的空間形體更是千變萬化,但凡是成功之作都不是建築師的憑空臆造,而是根據功能分析所進行的獨特平面構思。

    例如,觀演建築在功能上既要解決好聽的問題,又要解決好看的問題。因此,音質與視線設計尤為重要。這是觀演建築突出的設計矛盾,也是進行平面構思的源泉之一。

    西柏林音樂廳為了使聲能均勻地分佈到整個觀眾廳,不但頂棚採用兩片下凸形,而且側牆長短不一,佈局似乎毫無規則,同時設計者還利用短牆把聽眾席分成若千不規則的區域,透過短牆的反射使聽眾獲得一次反射聲,取得了不對稱的空間擴散效應。

    這種奇特的平面不受傳統觀演類建築三段式的固有模式約束,利用獨特的平面構思完善地解決了視聽問題。

    ▲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音樂廳

    綜上所述,對於單一功能型別的建築,建築師不能被傳統模式束縛手腳,結合特定條件進行平面構懇,從而創造出富有個性的成功之作是完全可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行青蛙》為你帶來了哪些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