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用什麼態度對待?尊重還是矯正?
13
回覆列表
  • 1 # 魚快快u

    儘管已經嘗試了幾年的“雙性化教育”,但面對“芭比”時,我起初還是有點猶豫。而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芭比”抱回去之後,兒子既當爸又當媽,給她講故事、唱歌、餵奶、洗澡,忙得不亦樂乎。他沒有去學女孩子嬌滴滴撒嬌的樣子,只是在細心呵護“寶寶”的過程中尋找樂趣。其實,孩子的性別取向,關鍵還要靠家長正確的引導,玩具本身是沒有性別的,只是成人為其附加了各種性別標籤。何況,玩具的多樣性可以彌補孩子自身性別中的不足,這與我嘗試的“雙性化教育”並不矛盾。我很慶幸滿足了孩子的願望,使他在成長中多了一份責任,更多了幾分歡樂,而我也因為孩子的快樂而感到快樂。

      如今兒子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是一個活潑開朗、大方勇敢、細心溫和的好孩子,常常受到老師及鄰里的交口稱讚。雖不敢說這全是“雙性化教育”的功勞,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種種雙性化教育的嘗試都曾給他的性格養成留下養分,引導他一路向前。

  • 2 # 林花昨夜開

    不談那麼多大道理。我家閨女現在很喜歡變形汽車,看的動畫片都是救援汽車人,迷你特工隊一類的,可能因為總是和表哥在一起,對這些也很喜歡。不過她也喜歡看芭比,朵拉,小馬寶莉。小表哥也很喜歡閨女的過家家的玩具,也會玩一些小女孩換衣服的玩偶。

    男孩喜歡芭比其實是一個過程,作父母的應該尊重,也不要可以去告訴孩子,你是男孩子不要去玩這些,給孩子造成心理暗示,可能會讓孩子更好奇。孩子喜歡就買一個,也許玩了一段就會換其他,不要太慌張了。

  • 3 # 張龍江

    一提到芭比娃娃,我們下意識會聯想到的一定是金髮、碧眼、給小女孩的玩具。然而在2015年的芭比廣告中,男孩子也玩起了芭比娃娃。

    “2015年,芭比娃娃的公司美泰第一次在廣告中呈現了一個小男孩玩芭比娃娃的畫面。

    對此我想說,幹得漂亮!”

    我們可能會經常下意識地對孩子們說這樣的話:

    “你是男子漢,不能哭。”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男孩子就該喜歡藍色,女孩子應該喜歡粉色。”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兒子熱衷於玩洋娃娃,該如何應對呢?

    小男孩偷偷玩芭比娃娃被發現~↑↑↑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兩千餘名幼兒園兒童作過調查,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他們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展一般較為片面,智商、情商均相對較低。

    “雙性化”教育在美國日益流行,就是強調了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摒棄傳統性別固化思維,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包容的成長。

    /01/

    雙性化教育不影響性別教育

    聽到“雙性化”這三個字,有些家長可能會下意識牴觸,害怕自己的孩子會不會變得不男不女,尤其在流行文化影響下,從早期的超女快男中性風,到最近的韓式美男。很多人誤解“雙性化”即中性化,男孩子越來越娘娘腔,女孩子越來越假小子。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搞清楚“雙性化”的概念。

    “雙性化”是美國心理學家桑德拉貝姆提出的一個心理概念,又叫做性別角色雙性化、雙性化人格、男女兼性等,它強調的是一種人格型別,而這種人格型別的人同時具備了男女兩性的能力、性格、興趣等。

    因此,“雙性化”並不是我們會腦補到的異裝癖、中性風、金剛芭比、暴力蘿莉等等流於表明的性別現象,同時它也無關生理性別,而是一種同時建有男女兩性的跨性別人格。

    “雙性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自由地選擇發展道路,集合兩性優點,更加全面地發展。在孩子沒有形成愛好之前,如果家長強制為他們塑造了一個可見的形象,便會阻礙了他們個性的自由發展。“雙性化”的性別教育是基於孩子性別認同後,個性發展上的教育,並非基於生理因素的性別。

    /02/

    雙性化教育拒絕貼標籤

    正如艾瑪沃森特在聯合國倡導性別平等的演講中說道: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很敏感,也都可以強壯。我們是時候將兩性一視同仁,而不是看作對立的兩個面了。

    如果我們不再用性別刻板印象來定義自己,而是用以我們本來的自我來定義自己,所有人都會更自由。這便是HeForShe的意義,即“自由”。

    在演講中,艾瑪提到一個觀點,女權主義的實質是男女平等。我們都不該被性別刻板印象所定義,每個人都擁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自由,無論男女。

    1.他會對成功有更好的理解。

    很明顯,並不是所有的男孩長大都會成為強壯的運動員,男模或是加入軍隊。但是,男孩子所接觸到的玩具形象都是關於這些的英雄人物。”

    2.他會在玩中學會欣賞女性的成功。

    當男孩子玩娃娃時,他會學到男女同樣都可以成為英雄,他會透過自己的玩耍來理解女性的成功。”

    3.長大後他會對女性更具有吸引力。

    大家普遍認為具有陽剛氣質的男性更具異性吸引力。但對女性而言,這也同時意味著大男子主義,難以合作、絕情、玩弄感情、咄咄逼人以及不願意照顧孩子。”

    4、他能夠更好地理解性別平等。

    偶爾玩娃娃的男孩子對女性持有更積極的觀點,他們不會厭惡女性,也不太會認為女性必須要履行傳統責任即做飯照顧孩子等。”

    避免走極端研究者認為,在教育幼兒時,過於絕對的性別定型(即男孩只培養其粗獷、剛強等男性氣質,女孩只培養其溫柔、細緻等女性特點),會限制他們智力、個性健康全面的發展,進而可能令男孩過於粗獷、勇猛而缺少平和、細膩氣質,無法學會關心體貼他人及擁有細膩的情感世界;令女孩過於柔弱、內斂而缺少勇氣、自立精神,缺乏競爭心及剛強的心理素質。最終在社會適應、情緒調控、壓力化解以及處理包括家庭在內的各種人際關係上,都劣於那些“雙性化”的男女女孩。

    在男孩子探索廚房、玩洋娃娃時,在女孩子玩汽車,練武術時,不要過分干預和制止。遊戲和玩具都沒有性別標籤,要鼓勵孩子多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

    美國教育專家對此向家長們提供了5點建議:

    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

    增加孩子與異性自然接觸機會

    不宜過分強調性別

    順其自然

    避免極端

    正如美國專家所說的順其自然,雙性化教育就在於摒棄性別歧視,和去性別化和去種族化、去地域化一樣,都是還個體以本來面目以及追求自我的自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對我不錯,但彼此三觀不合應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