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覺得最靠譜的就是諮詢學校,有些學校會給安排寄宿家庭,也有一部分中介和學校是代理關係,這種情況下是隻能聽從代理機構的安排;如果學校不推薦寄宿家庭也沒有機構代理,那麼可以聯絡當地的寄宿家庭機構(強烈建議去美國當地找)
美國寄宿家庭網站推薦:www.homestayfinder.com和www.homestayone.com
說實話,國內現在各種中介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有些收費也是高的離譜。在必須要用住家中介的時候,我的建議還是貨比三家,瞭解清楚它們具體的服務內容,並且一定要自己面試住家。畢竟這是關係孩子未來幾年生活的事情,千萬別圖方便。
最後分享一篇今年我做的家長訪談,關於寄宿家庭的過來人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幫到您:
跟寄宿家庭相處是需要孩子有很大的忍耐力和包容心的。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我是感覺到有明顯的歧視的,孩子一開始也各種不適應和憤怒,我們鼓勵他當一個課題來做,不但學會包容,還要坦誠說出自己的不滿。
舉個例子:美華人對三餐很隨便,孩子週六也常餓肚子,幸好從小區走15分鐘就有餐廳,他常常一個人去吃飯。但是毎一次他都會完整打包一份給媽媽和住家孩子愛吃的食物,久而久之,媽媽就知道他中午要吃飯,也會給他準備食物了。
有些事情公事公辦是解決不了的,換一種方式可能就迎刃而解。雖然兒子只住了一年就選擇了新的住家,但是聖誕節、感恩節仍然不會忘記問候他們。兩個寄宿家庭也因為他而聯絡在一起,並且常常在中國的節日裡一起聚會。
我們現在每次去羅德島,他們都會免費提供房子給我們住,孩子的所有活動都會參加。當然也許是我們幸運,但是出國留學,住在寄宿家庭的孩子,真的要有超級高的情商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容易的事情。
孩子在富裕的白人家庭呆過,也在經濟條件沒那麼好的黑人家庭生活過,所以有那麼一點體會。今年孩子讀高中決定選擇了當地的寄宿學校,兩個住家相約一起參加他的開學典禮,並且都向學校申請作為孩子的家庭成員。
如果從這一點來看,住家對孩子的幫助是正面的,所以選擇走讀的家庭真的不需要太擔心,平常心看待,每次的矛盾其實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經歷過才會成長起來,這些小事情處理好以後就沒什麼事能難倒他們了。提醒一下走讀的家庭,送孩子上學時跟學校老師、家長多交流一下,你能看出有些全職媽媽特別和善的,保持郵件往來,儘量發展成朋友,讓孩子每次假期回去送媽媽些小禮物,不用貴的,小心意就行,中國的絲巾、扇子……萬一孩子跟住家矛盾什麼的,這個媽媽有機會幫助到你的。這是我的經驗。
別把美華人看得太壞,也別高估他們的所謂素質。都是人,跟我們沒兩樣。換位思考,這事自己能過就過,不能過也絕對不要忍著。做寄宿家庭的家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目的才會做的,不要奢望別人獻愛心。
讓孩子有尊嚴地住在別人家裡,身心健康成長很重要。我支援孩子有原則地表達不滿。我們孩子與他這個住家也因為矛盾鬧到學校,我們幫孩子分析了他的問題,孩子也毫不猶豫地向媽媽道歉,但是對於媽媽錯的地方,他也堅持讓她道歉。我覺的家有留學兒,家庭要讓他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所有的路都不通時,回家的路一定是通的。那麼孩子才有底氣,大不了我就回家!
我們努力工作賺錢培養孩子,就是希望他們能有尊嚴地學習和成長,即使出國也不能忘記這個初衷啊。身為人母,我能理解走讀學生媽媽的心情。
其次,我覺得最靠譜的就是諮詢學校,有些學校會給安排寄宿家庭,也有一部分中介和學校是代理關係,這種情況下是隻能聽從代理機構的安排;如果學校不推薦寄宿家庭也沒有機構代理,那麼可以聯絡當地的寄宿家庭機構(強烈建議去美國當地找)
美國寄宿家庭網站推薦:www.homestayfinder.com和www.homestayone.com
說實話,國內現在各種中介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有些收費也是高的離譜。在必須要用住家中介的時候,我的建議還是貨比三家,瞭解清楚它們具體的服務內容,並且一定要自己面試住家。畢竟這是關係孩子未來幾年生活的事情,千萬別圖方便。
最後分享一篇今年我做的家長訪談,關於寄宿家庭的過來人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幫到您:
跟寄宿家庭相處是需要孩子有很大的忍耐力和包容心的。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我是感覺到有明顯的歧視的,孩子一開始也各種不適應和憤怒,我們鼓勵他當一個課題來做,不但學會包容,還要坦誠說出自己的不滿。
舉個例子:美華人對三餐很隨便,孩子週六也常餓肚子,幸好從小區走15分鐘就有餐廳,他常常一個人去吃飯。但是毎一次他都會完整打包一份給媽媽和住家孩子愛吃的食物,久而久之,媽媽就知道他中午要吃飯,也會給他準備食物了。
有些事情公事公辦是解決不了的,換一種方式可能就迎刃而解。雖然兒子只住了一年就選擇了新的住家,但是聖誕節、感恩節仍然不會忘記問候他們。兩個寄宿家庭也因為他而聯絡在一起,並且常常在中國的節日裡一起聚會。
我們現在每次去羅德島,他們都會免費提供房子給我們住,孩子的所有活動都會參加。當然也許是我們幸運,但是出國留學,住在寄宿家庭的孩子,真的要有超級高的情商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容易的事情。
孩子在富裕的白人家庭呆過,也在經濟條件沒那麼好的黑人家庭生活過,所以有那麼一點體會。今年孩子讀高中決定選擇了當地的寄宿學校,兩個住家相約一起參加他的開學典禮,並且都向學校申請作為孩子的家庭成員。
如果從這一點來看,住家對孩子的幫助是正面的,所以選擇走讀的家庭真的不需要太擔心,平常心看待,每次的矛盾其實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經歷過才會成長起來,這些小事情處理好以後就沒什麼事能難倒他們了。提醒一下走讀的家庭,送孩子上學時跟學校老師、家長多交流一下,你能看出有些全職媽媽特別和善的,保持郵件往來,儘量發展成朋友,讓孩子每次假期回去送媽媽些小禮物,不用貴的,小心意就行,中國的絲巾、扇子……萬一孩子跟住家矛盾什麼的,這個媽媽有機會幫助到你的。這是我的經驗。
別把美華人看得太壞,也別高估他們的所謂素質。都是人,跟我們沒兩樣。換位思考,這事自己能過就過,不能過也絕對不要忍著。做寄宿家庭的家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目的才會做的,不要奢望別人獻愛心。
讓孩子有尊嚴地住在別人家裡,身心健康成長很重要。我支援孩子有原則地表達不滿。我們孩子與他這個住家也因為矛盾鬧到學校,我們幫孩子分析了他的問題,孩子也毫不猶豫地向媽媽道歉,但是對於媽媽錯的地方,他也堅持讓她道歉。我覺的家有留學兒,家庭要讓他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所有的路都不通時,回家的路一定是通的。那麼孩子才有底氣,大不了我就回家!
我們努力工作賺錢培養孩子,就是希望他們能有尊嚴地學習和成長,即使出國也不能忘記這個初衷啊。身為人母,我能理解走讀學生媽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