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父母都知道要早期教育,為什麼卻沒有什麼成效?
7
回覆列表
  • 1 # 啟明星138717721

    育兒法是一個通則,不同版本的書籍會有不同的註解,不必過於糾結。育兒法貴在一個“法”字,意在告訴我們要教育得法,教育遵法,教育有方。不要僅僅依靠自己的意志來決定如何教育孩子,而要依據科學的育兒理念,在孩子身上不斷地踐行。

    所謂“不管用”,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沒有寫到育兒法的精髓,只是草草地敷衍了事;二是沒有完全依照育兒方法,其中摻雜了一些自己的主觀意志和外力作用;三是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不是所有的育兒法都被封為“育兒聖經”。同樣的方法,在不同孩子身上或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即便方法經過了詳細分類,仍然不足以概括出育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不能一本書以蔽之。還需要結合孩子的性格和自身發育狀況進行仔細甄別,做到切合孩子的育兒,這才是育兒的真諦。

  • 2 # 快樂慧媽育兒

    我也學了很多育兒方法,但是用上來是可以的,那麼您覺得不管用,我想應該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育兒方法是個基本上適合所有人的方法。這些方法很多人都有用過,而且用在大部分的孩子身上都是有效的,但這並不代表就適合您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有共性,同時也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方法也是不能全部適應所有的孩子的。那麼關鍵就在於作為父母要關注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發現孩子的特點,然後從這點出發,去尋找合適的方法。一個不適合可以多嘗試幾個。

    其次,方法不是特效藥。有了方法就要看我們怎麼去實踐。方法有沒有效果,並不是一次就能看出效果的。有的方法需要我們堅持下來,比如一些原則性的問題。這類的問題只有堅持下來,孩子才會明白有些事情吵鬧是行不通的。

    再次,方法的實施跟孩子的養育環境有關係。如果一個家庭裡,很多人一起對同一個問題教育孩子,並且方法都不一樣,那麼孩子不知道還聽誰的,有時他會選擇對他有利的一方。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是方法不管用,而是家裡教育方式的不同意導致的。

    最後,自己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該怎麼做,而是我們自己也要做到。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受到影響,逐漸改變他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的原因。

  • 3 # 葡萄老師讀書

    你學了那麼多育兒法,為什麼“不管用”?到底怎麼回事?

    這兩天我去幼兒園做培訓,被一些家長圍攻,也在說著這個問題,還不斷地細數自己家孩子的問題,紛紛尋求解答。這已經成為這些年比較常見的現象了。3~6歲孩子的問題,家長說起來那話題可多了,總是有說不完的,有的還尋找到了共性的問題,有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的問題,那他們都說什麼了?我們來聽聽:

    平時每天去幼兒園叫他早起,就不早起,我們又要上班,早晨起來就跟打仗一樣,好不容易週末休息了,想睡一睡懶覺吧,他卻很早就起來了,他起來,還要讓我們陪著玩,我們實在起不來,求他自己玩一會,他卻不是這邊出個大聲,就是那邊掉地上東西,要不還就問你這問那。沒辦法,只好起來,真是沒辦法。

    我家那個孩子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們讓他幹什麼,他卻偏不幹什麼。我們說現在不能吃零食了,一會該吃飯了,他會說我不吃飯,我不餓。我們說該上床睡覺了,他卻說我還想再玩一會。為了讓他吃飯前自己洗手,總是從訓斥他開始,最後變成了一場家庭戰爭。這可怎麼辦?

    我們那孩子,就沒有一刻停下來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動。在家起步就是跑。大家看電視,他不是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就是在地上爬來爬去。吃飯也是端著飯碗一會在那吃,一會在這吃。立什麼樣的規矩,都沒有用。

    我們家孩子簡直我沒辦法管了。我讓他跟我學數數,數一會就跑一邊去了,不願意數。教他背古詩,也沒有長性。讓他學著說幾個單詞吧,也老跟我們打岔,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可是看動畫片,卻可以堅持半天,您看看是不就不愛學習。

    真的就是這樣嗎?3~6歲這幾年,是孩子體力充沛、好模仿好動;經過一些研究發現,人在3歲時的精力比一生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更旺盛,當然比他們疲憊不堪的父母的精力更充沛。

    這個年齡段由於他們情感、認知和身體發育的本能,驅使著他們去探索周圍的世界,他們也正在習得並練習社會技能,從而自己悄悄地進入了備受呵護的家庭之外的世界。而且,這個年齡,對於世界如何運轉,對於周圍發生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的想法,連同他們的嘗試和探索的強烈慾望,常常與父母的期望不相吻合,甚至背道而馳。於是乎,就有了上述那麼多所謂的問題,那麼產生這些所謂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我想家長們應該知道了吧!因此,家長看問題要看本質,不 完全是孩子的錯。

    空杯方能再注:這個名字是常常提醒自己每天擁有空杯心態,並堅持不斷澆注。本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未經本人同意,謝絕轉載)

    幼兒園早期教育心理

  • 4 # 新爸媽成長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說一個小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以前是做家庭教育雜誌的,說起育兒理論時簡直是滔滔不絕。

    他有一個8歲的女兒,有一次,我和他聊到孩子是否應該進行體罰教育的時候,他說,當孩子實在調皮的時候,把孩子打一頓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我當時就懵了,這明顯違背絕大多數育兒常識啊。

    他說,雖然心裡他也不接受這種方式,但是他還是認為適當的打罵還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他還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連我心目中的育兒專家都有破例的時候,何況我們這些普通的家長呢?

    很多育兒法的原則其實都是在挑戰我們忍耐的底線和認知的底線,絕大多數家長除非經過長時間的刻意訓練,否則根本無法做到。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哭鬧的時候,你能夠像某些專家那樣把孩子放到地上,任由他哭個十幾分鍾?當孩子闖了大禍,需要你賠禮賠錢的時候,你能忍住暴脾氣,心平氣和地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

    很多時候,那些頭腦中的育兒知識在一瞬間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更危險的是,一旦我們成功地把孩子扭轉到我們舒服的位置時,我們可能就會對育兒法裡面的理論感到懷疑,進而發展出一套自以為是的理論,就像我那個朋友一樣。

    我並不是說所有育兒法都是正確的,畢竟不同的育兒專家的理念也並不完全相同。但我需要強調的是,一切育兒法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我們孩子的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讓孩子擁有更健全的心理和更高的生活質量,能夠擁有獨立面對世界所需要的必備技能。

    所以,無論你是育兒法的信奉者,還是自己育兒理論的踐行者。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基本的出發點不動搖,對照自己的育兒目標不斷反思、不斷修正,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快樂、健康的孩子。

  • 5 # 陪寶寶寫日記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 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聽話,那麼好,自己家卻是熊孩子,跟別人的沒法比?

    為什麼所有的育兒知識聽起來有那麼有道理,那麼受用,可是做起來卻壓根不是那麼回事,對自己家孩子一點作用都不起?

    事實上,所有的育兒知識,都是經過別人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產物,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長久的實踐過程,才得出這樣的結論。你一拿來就直接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想立馬見到效果,那也是不現實的事情,要知道這個世上任何病都沒有特效藥。

    而且需知道,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特點,也有每個孩子的差異化,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孩子根據性格不同,所要使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樣,哪怕是類似的方法,用在同一個人身上,語言表達的方式不同, 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面對不同的孩子,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每個父母都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子女的人,教育的好不好,並不在於孩子好不好,也不在於父母有沒有文化,而在於父母能不能用心對待。

  • 6 # 恩安媽媽

    你學了那麼多育兒法,為什麼“不管用”?我想: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對父母也是不同,所以,沒有一個方法是萬能,放之四海都管用的!

    我家二寶出生後,我深有體會,和大寶非常不同!以前在大寶身上用過的那些方法,在二寶身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我深深感受到,作為父母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試錯。而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你的態度,你對孩子的愛,理解包容!方法反而是其次的。所以,我現在會聽其他家長分享方法,但我會慎重選擇使用。

  • 7 # 青蛙成長社

    現在的人講究方法,以前的人講究心思,這是我外婆對我說的一句話,想來也是頗有些道理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中、生活中,還是在育兒中,都講究實效,都希望一下子就能夠把問題都搞定。其實我們發現,即使我們能夠把一個問題一下子都搞定了,我們還會生產出更多的問題。

    在育兒的道路上也是一樣的,家長們都想用一兩招馬上投制服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且不說這樣的一招兩招是不是有用,但就從時間上來說,你即使馬上治癒了眼前的問題,下一個問題又會等著你了。更何況,一招兩招又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子。

    “不管用”的問題就是出在了這個”多“字上面了。現在隨著網路和個人媒體發展起來,各種育兒的方法層出不窮,有的是官方的,有的則是偏方,還有很多是無從考證的,並沒有樣本資料的普遍性,僅僅是自家孩子這麼用了,也將其拿出來了。這就造成了育兒方法氾濫,其中不乏一些相互矛盾的論調。比如說一個觀點說,孩子小時候不能一哭就抱,長大後會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而另一種觀點則是:孩子小時候哭的時候要多抱一下,給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聽誰的?似乎誰說的都有一些道理。

    不論什麼樣子的育兒方法,都無法替代家長們的心思育兒,只有你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加以適當的育兒方法,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夠收穫”管用“兩個字。不信,你看看那些個專家們的教育哪個是三天兩頭變的,為會麼育兒的專家往往都會是年過半百,頭髮花白呢,正因為是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結果,正因為需要長時間等待一個結果的產生啊。

  • 8 # 碼字員小馬

    看到這個題目,想到韓寒《後會無期》裡那句: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哪兒學來的育兒法?

    資訊化時代,我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有很多,就育兒來說,除了一些書籍、雜誌,還有很多網站甚至微訊號也成為我們學習育兒知識的來源。知識的冗雜就需要我們能取精去糟,方法經過科學驗證嗎?不能什麼方法都拿來用,畢竟現在知識氾濫,很多所謂的育兒法並無出處,不一定是普適的。

    除了共性,注意個性了沒?

    育兒法多是經驗總結或實驗總結,是體現共性的方法論,而每個孩子有共性亦有個性,學了那麼多方法論,用到實踐中還是要理論聯絡實際,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比如早教,不能揠苗助長,要結合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進行階段性教育。

    對“管用”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效果分短期中期長期,對於教育的效果,我們會追求立即見效嗎?就像考試前的臨時抱拂腳,雖然一下考好了,效果立顯,但沒人會推崇這種方法。教育將求循序漸進,效果多是中長期的,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就會有所謂的不管用出現。還是要分清,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科學的早期教育,也許現在看不出效果,也許會在今後給你驚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以“我寧願你對我恨之入骨,也不要你對我禮貌以待”寫一篇耽美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