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鍛彰趣義
-
2 # 鳳閣閣主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面是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而傳說中陰曹地府是由十殿閻羅王所掌控的了,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秦廣王--專管人間的長壽與夭折、出生與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生吉、兇。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黃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獄。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繩大地獄。
五官王--掌管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獄。
閻羅王--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喚大地獄。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獄。
轉輪王,殿居陰間沃焦石外,正東方,直對五濁世界的地方。
十殿閻王摩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
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在這些冥神的上面,還有一位地藏菩薩。
-
3 # 生財置道
與其說是罵鬼,不如說是責人,其實,冥冥之中安得有鬼?若真有鬼,要錢何用?魂已離身,何來痛感?仔細想想,這陰曹地府不過是人世間的變相。這種劣質司法不正是中世紀審判的變形寫照
□ 張建偉(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聊齋志異》乃談狐說鬼之書,狐並非都是害人精,鬼也不一定都是青面獠牙的惡鬼,正像人間各色人等,並非都好,也不都壞。按說在陰曹地府做官的,上至閻王下至牛頭馬面小鬼當差的,都是體面、有身份、有地位的角色,就算是鬼,也該個個正氣凜然才是;同樣,地府衙門號稱“無私”,理應是非分明。可是,讀了《席方平》一文,卻駭然發現:那裡的劣質司法,簡直無法無天。把卷讀來,脊背一陣陣發涼。敢情陰曹地府也不公不義,沒一點為陽間做個好榜樣的意思,讓人在紙面上游目一番之後,對死後“生活”一點都不向往。
陰曹地府也收賄賂
各位看官活著時都有個政府管理著,死後也一樣,要受冥府的拘管。陰曹地府扮演著死後鬼魂的政府角色。
那陰曹地府裡處理的是陰間的各種官司,判斷的是鬼魂在陽間做人時的所作所為,對來到此間的鬼魂來個秋後算總賬,西方所謂“最後的審判”是也。既然要依特定的善惡標準對人所作所為做出評判,上至閻王下至小鬼,是非總該有的,善惡標準應當瞭然於胸,否則閻王怎麼判斷別人的功過並有所獎懲呢。
話雖如此,冥府官吏無意以公道名世。席家這起案子就是試金石。
案件起因非常簡單:東安人席方平的父親名叫席廉,這名字中一個“廉”字,透露出他是個好人,而且與陰曹地府裡的不廉形成對比。席廉為人戇拙(意為“迂直誠實”),不用說,這種性格的人一般都是良善之輩,心眼實,口舌笨,一旦被人冤枉,不善言談,難以自清,通常屬於“理想的被害人”。其實,戇拙也不打緊,只要沒有仇人,一生也能平平安安。偏偏席廉就有一個仇人,這人姓羊是很有錢的富戶。姓羊的先死了幾年,等到席廉生病,垂危之時,出現了一件怪異而駭人之事。席廉突然對人說:“那姓羊的賄賂了冥府裡的官吏,對我杖打行刑啊。”光聽這話,還以為是臨死前的昏亂之言,大可不理,誰知道令人驚悚的一幕緊接著出現,只見席廉渾身突然又紅又腫,疼痛難忍,呼號而死。
他的兒子席方平見此情景,又驚又懼。父親嚥氣以後,他內心悽慘,吃不下東西,說:“我父樸實,嘴笨,現在遇到強鬼,被他凌虐;我必須赴地下,替他鳴冤。”說了這一句,就不再說什麼了;時坐時立,變得跟傻子一樣,原來魂已到陰間去了。席方平自己只覺得恍惚出了門,一路上沒有旅遊交通圖,也沒有GPS衛星定位導航系統,跌跌撞撞,不知所往。黃泉路上,只要見到行人,便打聽哪裡有城邑。不久,找到城邑,進城後得知他的父親已被關入監獄。來到獄門處,遠遠看見父親躺臥在簷下,樣子十分狼狽。席廉見到兒子,顧不上問因何而來,涕淚潸然,告訴他:“獄吏都接受了羊家賄賂,日夜對我榜掠,臀部腿部都打爛了。”席方平聽了大怒,大罵獄吏:“如果我父有罪,自有王法,豈是你們這些死鬼可以隨意殘虐的!”說完,轉身離開,找個地方,拿出筆來寫訴狀。寫完正趕上城隍一大早升堂,席方平一面喊冤一面將訴狀投上。
再說羊家,既然可以賄賂獄吏,當然可以一路賄賂下去。見席方平告狀,羊某害怕,內外打點,都用錢買通,這才上堂爭道理。既然金錢鋪好路,訴訟結果也不問可知——城隍以所告無根據為由,判決席方平誣告。席方平見冤枉得不到伸張,就在陰間行一百多里,到郡裡,向郡司再告,等了半個月,官府才開庭審理。這半個月有什麼貓膩,也就不用打聽了。上堂之後,席方平被用刑撲打,案件的審理結果是:發回城隍重審。隨著案件推進,後來知道,連冥王都受賄,在這陰間,到哪說理去哉?
席廉一案,冤在他死後遭牢獄之災。他的冤枉,原因很簡單,是冥間官吏收受羊家賄賂,接受賄賂後依羊家意願對席廉橫施暴虐,搞得他痛不欲“死”。這事甚奇,原來陰間也盛行賄賂,鬼官也十分貪墨,而羊某不但活著時家財萬貫,死後也有大把的錢財用於行賄。這證明了錢不但能通神,也可以馭鬼,可見“有錢能使鬼推磨”之言不虛也。陰間獄吏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盡心盡力,哪管什麼王法不王法,席方平一頓怒罵,不過如春風吹馬耳而已。
深究起來,也不奇怪。不要說地府,就是天堂也不乾淨哩。君不見吳承恩《西遊記》裡,唐三藏曆盡千辛萬苦來到西天,要取回真經還需要給阿儺、迦葉二位尊者賄賂,損失了唐王所贈紫金缽盂。連佛祖都說為趙長者誦經一遍,“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佛祖尚且愛錢,冥府怎不拜金?駕起一朵祥雲飛到天上看看,念出三遍咒語遁入地下走走,就會知道,這“上下交徵利”的局面,哪裡只是陰曹地府的獨特景觀呢。
獄吏之貴的制度原因
馮鎮巒評《席方平》曰:“目無王章,方知尊在獄吏。”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尊在獄吏”四個字大有來頭。此典故出自周勃。按《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的記載:周勃乃劉邦屬下有功之臣,當年叱吒疆場,屢立戰功。劉邦死後,周勃在孝惠帝六年被任命為太尉,後來與丞相陳平合謀將呂氏家族誅滅,擁立孝文皇帝,匡扶漢室,立下又一大功,升任右丞相,賜金五千金,食邑萬戶。後來有人上書告周勃想要謀反,周勃被捕入獄。周勃出於恐懼,不知如何辯解,獄吏漸漸侵凌侮辱他。周勃拿出千金給獄吏,獄吏在書牘背後寫字提醒他:“讓公主為你作證。”周勃將加封獲得的賞賜都送給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到了危急時刻,薄太后出面,告訴皇帝周勃並無謀反事實,文帝看了周勃的供詞之後,向薄太后謝罪說:“獄吏剛剛查清此事,就要放他出獄了。”於是派人持符節赦免了周勃,恢復他的爵位和食邑。周勃出獄後慨嘆:“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也?”真是不經一事,長不了這個見識。
周勃之嘆,並非虛言。獄吏之貴自有其制度原因,由於只將“嚴密”施於看守在囚之人,對於獄吏卻缺乏嚴密的制度加以限制,而且在囚之人無現代人權保障,任由獄吏侵凌、侮辱,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描寫的那種情景,就無足為怪了。司馬遷說:“猛虎活在深山,百獸都會震恐,等它落入陷阱和柵欄之中,只得搖尾乞求食物,這是人不斷使用威力和約束使它逐漸馴服的結果。因此,士子看見畫地為牢,決不進入;面對削木做成的獄吏,也決不同他對答,被殺之前就決計要自殺。你看我現在手腳交叉,木枷夾住,皮肉暴露於外,承受棍打鞭笞,關在牢獄裡。此時,一看見獄吏就叩頭觸地,一看見看守就心悸喘息。何以至此?這是獄吏的威力和約束造成的。事已至此,要談什麼不受侮辱,就是厚顏強說了,還有什麼尊貴可言?”真正尊貴的,是那些獄吏。
更重要的是,獄吏之貴還有其心理原因。在美國,1971年曾有一場著名的心理學試驗,名為“史丹福監獄實驗”。實驗是這樣展開的:將24名實驗的應徵者(有一些還是史丹福的大學生)隨機分為獄卒和囚犯兩種角色,每人每天5美元報酬,實驗的時間為14天,實驗完全按照真實的監獄情況進行。“獄卒”分為3組,看守9名“犯人”。實驗的結果令人吃驚,一位學生導演披露:“史丹福監獄是一個非常溫和的監獄環境,但是它仍然導致獄卒變得殘暴,犯人變得歇斯底里,幾乎都想逃脫。即使環境溫和寬厚,還是沒用。它仍然催化所有事物升級為真正監獄的樣子,獄卒角色變得殘忍病態,犯人的角色變得混亂又帶羞慚。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獄卒,但很難當一個可以抵抗那股成為虐待狂衝動的獄卒。”對於這一實驗,菲利普·金巴多指出:“經過時間的洗禮,實驗真正的意義開始浮現,它強而有力地刻畫出惡劣的系統與環境所產生的潛在毒害,能夠讓好人做出有違本性的病態行為。”獄吏角色很快使人開始濫用權力,“他們殘酷成性,日夜無休地貶低、鄙視、傷害‘囚犯’。”(菲利普·金巴多著:《法西路效應》)這一實驗表明:角色決定一個人的心理,正像查理·卓別林所說,當他一穿上興格爾(影片《大獨裁者》中以希特勒為原型的角色)的制服,就像靈魂附體,完全變了一個人,立即找到大獨裁者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所謂人性吧?
當獄吏這種狠角色既可以逞淫威,又可以收受賄賂,一舉兩得,而且沒有法制和制度加以限制時,當然就目無王章了,在他們眼中,隨意殘虐一個囚犯算得了什麼?
陰曹地府裡的種種酷刑
在《聊齋志異》裡,《席方平》是讓人不忍讀下去的篇什,把這故事讀完,回想一下,滿腦子都是陰曹地府裡奇慘無比的種種酷刑。
郡司審理席方平告狀一案,席方平“備受械梏,慘冤不能自舒”,案件由郡司發回城隍重審,城隍擔心席方平沒完沒了,一再告狀,就派遣衙役送他回家。差役到席家門口告辭而去。席方平到家門口卻不肯進去,逃遁到冥府,狀告郡邑貪酷。冥王立即拘來城隍、郡司與之對質,城隍、郡司偷偷派心腹與席方平做私下關說,答應給他千金。席方平不答應。過了幾天,客棧老闆透露給他一個壞訊息:“您負氣太甚,官府來求和你都執意不從,現在可好了,聽說城隍、郡司都向冥王遞了東西,恐怕你的案子要糟!”席方平還不相信,說這是道聽途說的話,未必確有其事。不久就升堂,那冥王面露怒色,不容置詞,命令笞他二十。席方平厲聲問:“小人何罪?”冥王冷漠以對,跟沒聽見一樣。笞完,席方平喊道:“我是該打,誰讓我沒錢呢!”這下彷彿踩了冥王的痛腳,冥王氣得不得了,命令上火床。上火床是啥?就是將鐵床用火燒紅,將人放在通紅的床上,按在上面,那結果實在恐怖,骨肉焦黑,備受慘苦,人又死不了。對席方平用刑後,冥王問:“還敢再告?”席方平回答:“大冤未申,寸心不死,要說不再告,是欺騙你冥王,一定要告!”冥王又被激怒,命令用鋸將席方平鋸為兩半。席方平被鋸時,覺得腦頂逐漸被鋸開,痛不可忍,席方平卻忍住不哭嚎。身體被鋸開後,兩片身體都倒下去,冥王命令合身來見,席方平身體被鋸處一道長縫兒痛欲復裂,走不上半步就跌倒。到堂上,他趴在地上,冥王再問,為免身體再受酷刑,席方平回答不再告了。冥王這才命令將他送還陽間。
讀書至此,各位看官都隨著席方平一道領略了陰間的酷刑。
陰曹地府有著許多讓人觸目驚心的殘酷刑罰,吾人在各種描繪地獄的圖畫和模擬地獄的雕刻、蠟像裡早有認知。近讀《地獄遊記》一書,印象更被強化。《地獄遊記》是陰間地府指南錄,那裡面羅列了地府裡諸多慘烈的刑罰,諸如糞尿泥、斷筋剔骨、毒蛇鑽孔等,光看這些種類繁多的名目,稍加想象,就令人魂飛魄散。這些叫人毛骨悚然的刑罰,作為給世人的恫嚇而在想象中存在,被無數信眾堅信不疑。
為何想象中、傳說中會有地獄,為何地獄中會有極其殘酷的刑罰?羅素解釋說:“恐懼是殘酷之父,因此,殘酷和恐懼攜手而行是不令人驚奇的,那是因為作為宗教和殘酷之基礎的是恐懼。”要是沒有地獄的想象,人們就失去了對於現世行為未來後果的恐懼,宗教就失去了基礎。宗教總是告誡人們,行善可入天堂,作惡必下地獄,進而勸人為善。但《席方平》卻告訴讀者,地獄也非公道之所在,陽間可以用錢買通的,陰間同樣暢行無礙。那一個比一個讓人痛苦難捱的刑罰,未必施於惡人,沒錢而堅持不懈告狀的,任你善良無比,也一樣給你點厲害瞧瞧。
得公道還得靠孝道
席方平慘遭冥王“修理”以後,由硬攻改為智取。冥王命令將其送還陽間,遣送他的兩名鬼隸返回之後,席方平想陰曹之闇昧比人間更甚,唯一辦法是使冤枉直達天聽,他想起世間傳說天帝有一勳戚叫灌口二郎,此神聰明正直,向他告狀應當會有靈驗,就轉身向南奔去。沒想到冥王早就預見其不歸,安排二鬼隸追上來,將其拽回去見冥王。席方平想那冥王更要暴跳如雷,他的下場將會更慘,沒想到見了冥王,冥王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安慰他說:“你實在孝順,我已經為你父親雪冤,現在已經投胎到富貴人家,不用你反覆奔波了,現在送你還陽,給你千金產業,期頤年齡,你滿意了吧?”席方平核實之後,答應還陽。
不料還陽路上,鬼隸心有怨氣,辱罵威脅席方平,又趁其不備,推入一戶人家,使他投胎成了嬰兒。席方平憤怒啼哭,拒絕受哺,三天後死了,又回到陰間。他的冤魂奔走數十里,遇到上帝殿下九王,告了狀,九王囑咐灌口二郎受理此案,為之剖決。二郎帶著席方平到一官廨,見席方平的父親、羊某和衙隸都在,冥王、郡司、城隍都伏在下面。原來冥王使詐,假說為席父雪冤,騙取席方平不再“纏訟”,要不是鬼隸忍不住辱罵威脅席方平,就讓他馬虎過去了。二郎審完此案下判,判決燒東壁之床,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冥王也來嚐嚐火床風味;郡司、城隍、隸役,各個依冥府酷刑得到嚴懲;羊某被籍沒家產,全都轉給席家,以獎賞席方平的孝義;席方平的父親席廉也得到三紀陽壽的恩賜。至此席家父子雙雙還陽復活,怨氣“方平”,席家過上了越來越富足的好日子。
我看席方平還真有個韌勁兒,按當下某些司法精神病醫師的相法,此人必是偏執狂、精神病無疑。但究其實,席方平並非喪失理性,他忍受常人之所不能忍,全出於至誠盡孝。對父親恩情的報效,成為席方平的勇氣和韌性之所在。在席方平的艱苦訴訟中,連下手施行鋸刑的鬼隸都感其至孝,敬其堅強,憫其無辜,不惜開閘放水,說:“此人大孝無辜,鋸的時候偏一點,別弄損了他的心。”鋸後合身見冥王,席方平鋸縫劇痛,一鬼贈一絲帶,也是因感其孝,道:“贈此以報汝孝。”席方平將絲帶束在身上,一身頓時輕健,毫無痛苦,得益於鬼隸的關照。不僅如此,那冥王雖然濫刑,並欺騙席方平,但也不得不對他讚道“汝志誠孝”。後來灌口二郎在判詞中也稱席方平“孝義”。小說末尾,連蒲松齡都忍不住評價:“忠孝志定,萬劫不復,異哉席生,何其偉也!”
席方平以孝義為精神支柱,終於大冤得雪,感動人心。《席方平》一文,通篇都是賄囑與孝義之衝突,而且一度孝義不敵賄囑,好人不得善待。席方平不畏烈日嚴霜,鍥而不捨,才最終以孝義壓倒賄囑。這裡神誇鬼讚的孝義,是中國古來十分珍重的價值。中國傳統社會尊重孝義,孝是家庭與社會和合之融合劑,也是老齡之人晚年安全之所繫,提倡孝道可以減少治理社會的成本。皇家倡導孝道,表彰孝廉,忠孝互通,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此,昔日裡這樣的故事就不足為怪了:有忤逆之子毆打老孃,被嚴厲治罪,地方官深以為恥,引咎自責,痛感自己教化不力,削去城垛以示與民共恥。讀《聊齋志異》,席方平的孝義使他獲得讀者認同,大家為之悲,為之怒,為之懼,最終為之破涕笑。心為之所屬,情為之所繫,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一個孝字。
法律人閒來讀書,當感興趣於這冥間的劣質司法。其特徵有二:一是官吏貪賄,為錢役使,顛倒是非,淆亂黑白,濫用權力,迫害無辜;二是刑罰之酷烈,猛於虎狼,火床冰匣,刀鋸斧砍,如同夢魘。蒲松齡借灌口二郎所下判詞,痛罵貪官“不當貪墨,以速官謗”,“惟受贓而枉法,真人面而獸心”,責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詐。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這與其說是罵鬼,不如說是責人,其實,冥冥之中安得有鬼?若真有鬼,要錢何用?魂已離身,何來痛感?仔細想想,這陰曹地府不過是人世間的變相。這種劣質司法不正是中世紀審判的變形寫照?蒲松齡痛斥官吏貪腐酷虐,對於將火床施之冥王,剁肢加之鬼隸,將郡司、城隍剔髓伐毛,視為大快人心,理所當然。畢竟,那時不能預見國際社會禁止酷刑公約這種事,就是預見了,對人、對鬼大概也不認為可以一視同仁吧。
-
4 # 妖怪博士潘神
東嶽大帝
中國地府的最高統領是東嶽大帝,或者稱為泰山府君,指的就是泰山山神。漢朝人相信,人死後魂和魄會分別去往泰山中的兩座山:梁父山和篙裡山。東漢詩人劉楨有詩曰:“常恐遊岱宗(即泰山),不復見故人。”所以泰山山神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死亡世界之君。
關於東嶽大帝的身份的說法有很多,有說他是盤古的後裔金虹氏,有說他是太昊,也有說他圓常龍,明代的小說《封神演義》則將他說成是黃飛虎,不過這些都是偽說。
【東嶽大帝】
五方鬼帝和酆(fēng)都大帝東晉時代的葛洪在《枕中書》中提到了五方鬼帝之說:“蔡鬱壘為東方鬼帝,治桃丘山。張衡、楊云為北方鬼帝,治羅酆山。杜子仁為南方鬼帝,治羅浮山,領羌蠻鬼。周乞、嵇康為中央鬼帝,治抱犢山。趙文和、王真人為西方鬼帝,治嶓冢山。”
鬱壘系《論衡·訂鬼》中提到的兩個看守鬼門的神之一,張衡為漢代的天文、地理學家,嵇康為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把這些神和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湊在一起,無疑說明了五方鬼帝之說乃生造之說。
南北朝陶弘景撰寫《真靈位業圖》時單獨將北方鬼帝提出來,奉為天下鬼的總帥,是為酆都北陰大帝,簡稱酆都大帝。後來四川平都山被比附為羅豐山,到了南宋時徹底取代了泰山作為地府的地位。
當然,天下的鬼那麼多,光憑一個東嶽大帝或酆都大帝肯定是管理不過來的,所以其手下又設有眾多官員協助其治理地府,有:五道將軍、十太保、十殿閻羅、七十二司、四值功曹等等,實在太龐雜,不能一一盡數,只能選擇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來談談。
【酆都大帝】
十殿閻羅閻羅一詞本是從印度傳入的,到唐末最終演化出十個分別掌管地府不同部門的閻王。
第一殿為秦廣王,專管人的壽命、出生和死亡時刻,生死簿就是由他掌管的。人死後首先來到第一殿,由秦廣王計算其一生功過,然後判斷是去往極樂世界,還是投胎轉世,又或者下地獄接受懲罰,不同的處理方式又決定了接下來要發配往哪個殿。
第二殿為活大地獄,楚江王管理。此殿專門負責懲罰忤逆父母、毀聖蔑道、姦淫殺戮者,以下分為九個小地獄,一說十六個。
第三殿為大黑繩大地獄,宋帝王掌管。專門懲治不忠不義者,包括對君王不忠、對百姓不義的官員,背信棄義之徒,以及夫妻彼此不忠誠者。以下分為八個小地獄。
其餘各殿閻王分別為: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獄;閻羅天子和卞城王,共司掌叫喚大地獄;泰山王,司掌熱惱地獄;都市王,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平等王,司掌阿鼻地獄;轉輪王司掌投胎轉世。
【秦廣王】
五道將軍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的直屬神,負責掌管人類的生死以及貧富榮辱。在東嶽地府信仰和閻王信仰合流以後,五道將軍的地位被置於閻王之上,是東嶽大帝派去協助閻王的神,負責監督閻王的審判,有權糾正閻王的判決結果。
另外有說法將五道將軍一拆為五,作為看守冥界東南西北中五條道路的神,不過既然位於中間,哪啦的什麼道路可以看守呢?也有講五道將軍訛傳為“五盜將軍”,說他們是五個死去的盜賊化成的神。
十太保又稱十元帥,是東嶽大帝的另一幫得力助手,分別為:溫、李、鐵、劉、楊、張、康、嶽、孟、韋十元帥。其中最有名的是溫元帥,他身兼數職,除了是地府的十太保之一,也是道教四大護法神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之一,還是北方真武大帝手下的三十六天將之一。
七十二司即地府裡面細分的執法部門,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再到僧人道士都有專門的司部對應管理,連動物、妖怪也設有專門的司,此外還有一些是根據功過以及只能設立的司。七十二司分別為:
天曹司、地獄司、官員司、隸事司、投生司、風雨司、僧道司、勾願司、醫藥司、舉意司、水府司、四生司、看經司、土地司、速報司、舉善司、長壽司、平等司、山神司、注福司、水造像司、子孫司、城隍司、孝順司、注生司、齋戒司、燒香司、照證司、注祿司、五道司、還魂司、忠孝司、修廟司、山林司、殺生司、推問司、六道司、陳狀司、鬼魅司、孤魂司、疾病司、昧心司、財帛司、注死司、惡報司、法杖司、曹吏司、精怪司、水怪司、鬼魅司、枉死司、索命司、校量司、功德司、五穀司、貴賤司、掠剩司、促壽司、毒藥司、奸邪司、姦淫司、注禍司、失魂司、驛客司、飛禽司、冤枉司、減福司、送病司、忠直司、放生司、墮胎司、貴賤司。
其實七十二也只是個大概的數字,另外又有七十五司、七十六司之說。
至於地府中還有黑白無常等一些小神,就不一一列舉了。
-
5 # 不開心44
分別是: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豐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面是羅豐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所以道家做超渡法事正堂主神有太乙救苦天尊、齊天仁聖大帝、北陰豐都大帝。
地藏王以下就是十殿閻王。分別是: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為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活大地獄,即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合大地獄,即血池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熱鬧地獄,即肉醬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熱鬧大地獄,即悶鍋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鐵網阿鼻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
說了那麼多還是在說領導,那麼我們馬上就來聊聊去到地府會遇到哪些當差的。大家就來個地府一日遊吧,省的哪天去了不知道怎麼辦好。
這是導遊圖我花了五毛錢做的。 第一關:鬼門關 人去世後,先由陰間快捕黑白無常帶走三魂六魄,交由牛頭馬面帶至鬼門關,鬼國的必經關卡。諺雲:「鬼門關,十人去,九人還。」鬼門關前有十六大鬼,閻羅王專門挑選了一批惡鬼來此鎮山把關,判官就是他們的頭,他們對劣跡斑斑、惡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盤查得格外苛刻、嚴格,不使一個矇混過關。生前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來到這裡都必須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路引,這是人死後到鬼國報到的依據。路引長3尺,寬2尺,是用黃色的軟紙印做的,上書「為豐都天予閻羅大帝發給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備此引,方能到地府轉世昇天」。同時,路引上面蓋有「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凡是人死後入殮或火化時燒掉它,就會隨靈魂來到地府。 第二關:黃泉路 過了鬼門關,接下來就是一條長長的黃泉路。人的魂魄到陰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因此,黃泉路可以是對這些關和路程的總稱,也可以單指這條名叫黃泉路的路。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過了這一關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另外,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只能再黃泉路上游蕩,等待陽壽到了後才能到陰間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落。第三關:三生石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它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迴,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芸芸眾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第四關:望鄉臺 望鄉臺,也就是孟婆和石頭所在的土高臺,是在橋以前的,而不是在橋之後。望鄉臺又稱「思鄉嶺」,在這裡,可登臺眺望陽世家中情況,於是這裡成了鬼魂遙望陽間的視窗和活人與死人聯絡感情的聖地。人死後,「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儘管鬼卒嚴催怒斥,還是強登望鄉臺,最後遙望家鄉,大哭一聲,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望鄉臺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望鄉臺是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 第五關:忘川河 又名三途河。 忘川河 橫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河水呈血黃色,裡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當然,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你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或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雖盼他不喝孟婆湯,卻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後,若你心念不減,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尋找前生最愛的人。 第六關: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 孟婆湯一喝便忘前世今生。孟婆在奈何橋頭髮放孟婆湯,而不是橋上給人發湯的。每個人都要走過奈何橋,孟婆都要問是否喝碗孟婆湯,要過奈何橋,就要喝孟婆湯,不喝孟婆湯,就過不得奈何橋,過不得奈何橋,就不得投生轉世。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一隻碗,碗裡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因為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愛……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孟婆會告訴他:你為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喝下湯,眼裡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喝過孟婆湯,能忘掉塵世間的苦與愁,哀與樂,只要喝了她的湯藥,前世今生的宿怨便會忘得乾乾淨淨,來世重新為人。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將形同陌路,這種讓人相見不識這湯就叫做孟婆湯。 第七關:奈何橋 「過奈河橋頭,一去不回頭」。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愈下層愈窄愈加兇險無比,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行惡的人就走下層。河裡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總是在橋樑上下或左右橋頭,為自己尋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夠託生而轉世。走下層的人就會被鬼魂攔住,拖入汙濁的波濤之中,為銅蛇鐵狗咬噬,受盡折磨不得解脫。過完奈何橋便可通往六個去處,即是進入六道輪迴:天人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也叫旁生道)、惡鬼道,地獄道。其中,天人、阿修羅、人道屬於上三道,而畜生、惡鬼、地獄則屬於下三道。
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百年千年以後在去逛逛吧最好大家都不去嘿嘿。
回覆列表
中國的地獄觀念是本土的泰山治鬼、道教的幽都和佛教的十八泥犁和輪迴說相結合產生的,所以格外複雜。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這七十二家經過漢朝的泰山治鬼之說的演化,就成了後來地獄中的七十二司,分別是:
1、掌教簽押司
2、掌生死司
3、掌生死勾押推勘司
4、掌齋僧道司
5、掌修功德司
6、掌看經司
7、掌注生貴賤司
8、掌三月長齋司
9、掌勾生死司
10、掌取人司
11、掌掠剩財物司
12、掌增福延壽司
13、掌職司
14、掌追取罪人照證司
15、掌詞狀司
16、掌曹吏司
17、掌行瘟疫司
18、掌飛禽司
19、掌山林鬼神
20、掌宿業疾病司
21、掌畜生司
22、掌水府司
23、掌地獄司
24、掌十五種善生司
25、掌十五種惡死司
26、掌無主孤魂司
27、掌行雨地分司
28、掌風伯司 各司其責
29、掌較量司
30、掌墮胎落子司
31、掌陰謀司
32、掌欺昧司
33、掌僧道司
34、掌城隍司
35、掌賊盜司
36、掌山神司
37、掌土地司
38、掌精怪司
39、掌魍魎司
40、掌門神司
41、掌枉死司
42、掌索命司
43、掌推勘司
44、掌行汙司
45、掌放生司
46、掌殺生司
47、掌施藥司
48、掌善報司
49、掌惡報司
50、掌忠孝司
51、掌忤逆司
52、掌所生貴賤
53、掌注福司
54、掌胎生司
55、掌卵生司
56、掌溼生司
57、掌化生司
58、掌水族司
59、掌長壽司
60、掌促壽司
61、掌催行司
62、掌黃病司
63、掌毒藥司
64、掌積財司
65、掌還魂司
66、掌見報司
67、掌正直司
68、掌子孫司
69、掌引路司
70、掌磨勘司
71、掌都察司
72、掌苦楚司
根據流傳地域不同,還有七十五司、七十六司的版本。司由判官執掌,而判官是不固定的,其中最著名的判官是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
賞善司:執掌善薄,身著綠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據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獎賞。
罰惡司:身著紫袍,怒目圓睜。雙唇緊閉。生前作惡的壞鬼全部由他處置,他根據閻羅王的“四不四無”原則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輕罪輕罰,重罪重罰。
察查司:和前兩位的職能幾乎重疊。
崔判官:《兩遊記》載,此公姓崔名鈺,在唐太宗李世民駕下為臣,官拜茲州縣令,後升至禮部侍郎,與丞相魏徵過從甚密結為至交。生前為官清正,死後當了閻羅王最親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賞善罰惡,管人生死,權冠古今,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筆。
這七十二司分屬於十殿閻羅,即: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為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活 大地獄,即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合大地獄,即血池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熱鬧地獄,即肉醬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熱鬧大地獄,即悶鍋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鐵網阿鼻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
十位閻羅王下面,還有十大陰帥,執掌鬼兵,分別是鬼王、日遊、夜遊、無常、牛頭、馬面、豹尾、鳥嘴、魚鰓、黃蜂。
這套體系,完全是道教東嶽大帝信仰和其他信仰體系融合後,在佛教十八泥犁獄體系中的體現。手握生死簿,座下有判官,執掌陰兵的,最早就是東嶽大帝。《三教搜神大全》稱漢明帝時,封泰山神為泰山元帥,掌人間居民貴賤高下之分,祿科長短之事,十八地獄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岱史》引道經曰:五嶽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屬。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職、生死、貴賤等事。《風俗通義·正失》稱:惜說岱宗上有金篋玉策,能知人壽命修短。《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曰: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經》稱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氣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嶽,懲奸罰惡,靈死注生,化形四嶽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群生。
而從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東嶽大帝的信仰體系逐漸與地獄體系相融合,就成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十八層地獄、七十二陰司和判官、十大陰帥、六案功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