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非常道理

    俗話說:靜時常思己過,閒時莫論人非。這是人的基本修養和公共社會道德要求。

    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你不是一個方面的專家,卻憑著淺薄的專業知識橫加指責別人甚至妄自評判專業人員,這叫關公面前耍大刀,魯班門前弄板斧,不自量力,醜態百出卻自以為是,為智者所不齒。

  • 2 # lu040337703

    對待別人,應該做到尊重,而不是隨便評論。但並不代表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對於生活中,或者說生活周圍的大是大非,道德倫理都有缺陷的人,必須要有評判,有明確的態度,否則,就成了是非不分了。比方說,在我們農村老家,現在興清明祭祖,就是一個很好的家族傳承的教育。歷年下來,對於不孝子,也有了威懾力,因為在家族中,曾經有一個養子不孝,打罵父母親,當父親的就向當時的會長提出來,尋求幫助,會長把這件事提出評論,族裡的德高望重之人,是有權召開家族會議,來解訣這件事。當時,那個不孝子,也明白的確是自己做錯了,向在場的所有長輩下跪認錯。保證痛改前非。從此,族裡再也沒有出現過大逆不道之人。所以說,評論別人,還是被別人評論,都是很正常,是好,說不壞,是壞,說不好。怕被人評論,就好好做人。做個無愧於心的人!

  • 3 # 一念空明空不空

    作為修行人,隨著層次的不斷提高,從對俗世紅塵中持戒律,心中便會有對錯之分,哪些不合戒律,哪些是是非對錯,是善還是惡,我們應該取善舍惡,這是在俗世中必須堅持的正念,否則修行如何持戒,如何修定呢?但是隨著持戒修定的堅持,修行者的諸多習氣在慢慢減少或者暫時壓制,此時正念的指導下,修行者開始對一切事物幻而不實形成了認識,便有了出離心,想遠離這個幻而不實的世界,心中開始有了出世的正念,但是還是有虛實,真假等區別,但是休行者知道什麼是生命的本質,而不再對俗世的一些概念和束縛產生執著,這就是第二步,心欲離開萬法,即離相。修行者進一步體悟到離相也是不究竟,心仍在分別,進一步體悟到心境本為一體,萬法本無是非,本無對錯,是人的分別了別心遮蓋了你,讓你有了分別,本無是非,本就清淨,所以修行時心對鏡不採也不棄,只見心空無念,沒有任何做作,對境圓融無住,心此時無分別,突然覺知心境本為一體,心此時明明白白,清澈明透,覺悟到:心性與法性原本一空而已。阿彌陀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關心自己的朋友是不是真心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