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甲艦時代(以外購為主,樣式老舊)
1853年美國佩裡艦隊開啟日本國門後,日本進入開國時代,與近代世界開始發生接觸。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政權以及日本的一些強藩,都開始試圖獲得西式的蒸汽動力軍艦。1869年1月,德川幕府從美國轉購了法國建造的原美國海軍二等鐵甲艦“石牆”(Stonewall),命名為“東”,由此開啟了日本擁有鐵甲艦的歷史。由於19世紀的鐵甲艦事實上就是後來近現代戰列艦的前身、鼻祖,1869年的“甲鐵”艦,也可以視作是日本進入戰列艦時代的開始。
(日本第一艘鐵甲艦“甲鐵”,後更名“東”)
(熊本藩訂造的鐵甲艦“龍驤”,後上繳給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戰勝幕府政權、平定日本全國後,“甲鐵”被收入明治政府海軍麾下,1871年更名“東”。除了原德川幕府的“甲鐵”以外,原熊本藩也有一艘二等鐵甲艦,即從英國訂造的“龍驤”號,1870年也歸入明治政府海軍。
(日本明治政府訂造的第一艘鐵甲艦“扶桑”)
因為有兩艘二等鐵甲艦,日本是當時東亞海上實力最強的國家,隨後二艘日本鐵甲艦都參加到了1874年侵略中國臺灣的戰爭中。由於侵略臺灣並沒有成功,事後日本為了進一步壯大海軍力量,從英國訂造了“扶桑”“金剛”“比睿”三艘二等鐵甲艦(也有將“金剛”“比睿”視作是裝甲護衛艦、裝甲炮艦的)。
(日本海軍的第一代“金剛”艦。)
(甲午戰爭中參加過黃海海戰的“比睿”艦。)
上述就是日本海軍最早擁有的鐵甲艦的基本情況,這些鐵甲艦全部屬於外購,其中除了“扶桑”的排水量達到3000噸級外,其餘“龍驤”“金剛”“比睿”的排水量都為2000噸級,“東”則只是千噸級軍艦,總體規模較小。而且在形式上也相對陳舊,“扶桑”屬於船腰炮房式,其他3艦多屬於船旁列炮、換炮門炮架式,且都同時帶有帆裝。
(編入日本海軍後的原中國鐵甲艦“鎮遠”)
(編入日本海軍後的原中國海防鐵甲艦“平遠”)
19世紀80年代,世界海軍的鐵甲艦發展進入旋轉炮塔時代,而這一時期日本海軍突然停止了對鐵甲艦的追求,而是傾心於以大型巡洋艦作為海軍主力,最終在1894-95年的甲午戰爭中,戰勝了中國北洋海軍。戰爭結束時,日本繳獲了北洋海軍的一等鐵甲艦“鎮遠”,編入日本海軍,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一等鐵甲艦,同時還繳獲了北洋海軍的“平遠”艦,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鋼甲軍艦,也是第一艘海防鐵甲艦。
二、戰艦時代到來(從外購到自造的轉變)
(日本脫離鐵甲艦時代,擁有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富士”,正常排水量12533噸,主要裝備2座雙聯裝305毫米口徑主炮,10門6英寸口徑副炮。)
(“富士”的姊妹艦“八島”。)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海軍擔心中國和英國結盟,於是以中英聯合艦隊為假想敵(中國北洋海軍加上英國海軍中國艦隊),從1888年開始提出大規模的海軍擴張計劃,但是因日本政治開始採取議會制,預算屢遭議會駁回,甚至發生了海軍大臣之眾議員當場破口大罵,導致海軍大臣下野、眾議院集體辭職的風波,最終在1893年因明治天皇親自過問,預算才得以透過。其中購造的主力軍艦,是以英國海軍“皇家主權”(Royal Sovereign)為設計母型的改進型軍艦“富士”“八島”,其排水量超過萬噸,設計新穎,已經脫離了鐵甲艦的窠臼,屬於一級戰列艦,事實上可以算為前無畏艦,是當時東亞海域最強大的軍艦,在日本海軍稱為戰艦。
(一等戰艦“初瀨”,)
(一等戰艦“朝日”,正常排水量152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主炮2座,6寸口徑炮14門。)
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將從中國獲得的鉅額戰爭賠款大部分用於發展海軍。根據以英國中國艦隊和任一其他列強亞洲艦隊的聯合艦隊作為假想敵, 日本一口氣又從英國訂造了4艘萬噸級的一等戰列艦,即“敷島”“初瀨”“朝日”“三笠”。1903年又追加從英國訂造了一等戰列艦“香取”“鹿島”。
(日俄戰爭前一年日本在英國訂造的一等戰列艦“香取”,正常排水量1595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2座,254毫米口徑炮4門,152毫米口徑炮12門。)
(“香取”的姊妹艦“鹿島”)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除了還沒有建成的“香取”“鹿島”外,在役的日本戰艦群齊數上陣作戰,雖然“八島”“初瀨”“平遠”都死在水雷的爆炸中,但是日本海軍最終獲得了對俄作戰的勝利。而明治時代自侵略臺灣、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來,日本透過侵略擴張而崛起的國策日益明顯和確定,也註定了日本和日本海軍必然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由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軍艦重新命名的戰艦“周防”)
(由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軍艦重新命名的戰艦“肥前”)
日俄戰爭中,日本繳獲了一批俄羅斯的戰列艦,被編入日本海軍,成為日本戰列艦史上的一筆異數,計有一等戰艦“波爾塔瓦”“勝利”“佩列斯韋特”“列特維尊”“鷹”,分別改名“丹後”“周防”“相模”“肥前”“石見”,二等戰艦“尼古拉一世”(更名“壱岐”)。
(以巡洋艦之名建造的“筑波”級戰艦,正常排水量1375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主炮2座,152毫米口徑炮12門,120毫米口徑炮12門。)
因為日本海軍在1904年損失了戰艦“八島”“初瀨”,為彌補戰力損失,1905年以“子號裝甲巡洋艦”“醜號裝甲巡洋艦”的名義,在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兩艘替補軍艦,即“筑波”“生駒”。雖然是稱為“巡洋艦”,事實上二艦和一等戰列艦沒有什麼區別,成為日本國造戰列艦的開始,此後又追加建造了同型的仍然稱為巡洋艦的“伊吹”“鞍馬”。
(日本自造的“安藝”號一等戰列艦,排水量198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2座,254毫米口徑炮6門,152毫米口徑炮8門。)
在建造“筑波”級“巡洋艦”的同時,由日本橫須賀海軍工廠、吳海軍工廠又先後開工名為“甲號甲鐵戰艦”“乙號甲鐵戰艦”的巨無霸戰列艦,建成後命名“薩摩”“安藝”,單艦排水量高達19372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
經歷了從明治初期以來造艦技術、兵器技術的幾十年學習積累,再加上透過甲午戰爭獲得的鉅額海軍建設費,日本海軍從明治末年開始進入了裝備不依賴進口,主要自造的時代。
三、無畏艦時代
(日本第一型無畏艦,一等戰艦“河內”,正常排水量208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6座,152毫米口徑炮10門,120毫米口徑炮8門。)
(“河內”的姊妹艦“攝津”。)
1906年,英國海軍的新式戰列艦“無畏”(Dreadnought)問世,其設計理念新穎,火力猛烈,很快變成戰列艦設計的通行思想,世界海軍由此進入了無畏艦時代,日本海軍稱為“弩”級戰艦。1909年,日本的第一型無畏艦開工,即日本自造的“河內”“攝津”,從此日本海軍也緊追西方主流海軍, 邁入了無畏艦時代。
(巡洋戰艦“金剛”,正常排水量26330噸,主要裝備356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4座,152毫米口徑炮16門。)
1909年,日本向英國訂造2萬噸級的戰列巡洋艦(日本稱為巡洋戰艦)“金剛”,成為日本從國外訂造主戰軍艦的絕唱。隨後,仿照“金剛”的設計,在日本本國自造了同型的“比睿”“榛名”“霧島”,其中“霧島”是日本民營造船廠承建的第一艘主戰軍艦。
(超弩級戰艦“山城”,正常排水量29330噸,主要裝備356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6座,152毫米口徑炮16門。)
(超弩級戰艦“伊勢”)
在明治時代的最後一年,即1912年,日本吳海軍工廠著手建造第五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由於設計改動,諸如採取了14英寸口徑巨炮,該艦事實上成為了日本第一艘第二代無畏艦,日本海軍稱為“超弩級”,後來命名為“扶桑”“山城”。隨後又建造了改進型的“伊勢”“日向”。
(公試狀態“長門”艦,排水量32720噸,主要裝備410毫米口徑雙聯主炮4座,140毫米口徑炮20門)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日德蘭海戰爆發,各主要海軍國家吸取此戰中戰列艦、巡洋戰艦的表現,對各自的主戰軍艦設計進行改進,日本也不例外,1917年開工汲取日德蘭海戰教訓的第三代無畏艦“長門”“陸奧”,二艦也是世界上最早安裝406毫米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後改為410毫米)。
四、最後的日本戰列艦
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後又簽訂《倫敦海軍條約》。這些以軍縮為內容的國際條約,規定日本、英國、美國等十年內停止建造新戰列艦,各強國海軍進入假日時期,原已經開工的日本一等戰列艦“土佐”終止建造。
(現代化改造後的“金剛”,外觀和初始狀態相比,顯得面目全非)
(現代化改造後的“扶桑”,層層疊疊魔幻般的艦橋,顯示出了在舊艦基礎上不斷改造的不易)
此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建造進入休眠期,主要是在原有的“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長門”級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的現代化改裝。另外開始在條約允許的條條框框內設法投機取巧,發展大型巡洋艦。
(日本戰列艦發展的極致和絕唱,“大和”級戰艦,標準排水量64000噸,主要裝備460毫米口徑三聯裝主炮3座,155毫米口徑三聯裝炮4座,127毫米口徑雙聯裝高角炮6座。)
1936年,日本退出《倫敦海軍條約》,重啟戰列艦建造,自造了超級戰列艦“大和”“武藏”。
伴隨這兩艘戰列艦的誕生,日本也走上了自明治維新以來擴張政策的極點,挑起太平洋戰爭,最終徹底失敗。在太平洋戰爭中,世界海戰的樣式從鉅艦大炮對抗轉向了航空作戰的新模式,戰列艦在海上稱王的歲月不再,日本的戰列艦也在日本侵略的國策走向末路的同時走向末路。
一、鐵甲艦時代(以外購為主,樣式老舊)
1853年美國佩裡艦隊開啟日本國門後,日本進入開國時代,與近代世界開始發生接觸。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政權以及日本的一些強藩,都開始試圖獲得西式的蒸汽動力軍艦。1869年1月,德川幕府從美國轉購了法國建造的原美國海軍二等鐵甲艦“石牆”(Stonewall),命名為“東”,由此開啟了日本擁有鐵甲艦的歷史。由於19世紀的鐵甲艦事實上就是後來近現代戰列艦的前身、鼻祖,1869年的“甲鐵”艦,也可以視作是日本進入戰列艦時代的開始。
(日本第一艘鐵甲艦“甲鐵”,後更名“東”)
(熊本藩訂造的鐵甲艦“龍驤”,後上繳給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戰勝幕府政權、平定日本全國後,“甲鐵”被收入明治政府海軍麾下,1871年更名“東”。除了原德川幕府的“甲鐵”以外,原熊本藩也有一艘二等鐵甲艦,即從英國訂造的“龍驤”號,1870年也歸入明治政府海軍。
(日本明治政府訂造的第一艘鐵甲艦“扶桑”)
因為有兩艘二等鐵甲艦,日本是當時東亞海上實力最強的國家,隨後二艘日本鐵甲艦都參加到了1874年侵略中國臺灣的戰爭中。由於侵略臺灣並沒有成功,事後日本為了進一步壯大海軍力量,從英國訂造了“扶桑”“金剛”“比睿”三艘二等鐵甲艦(也有將“金剛”“比睿”視作是裝甲護衛艦、裝甲炮艦的)。
(日本海軍的第一代“金剛”艦。)
(甲午戰爭中參加過黃海海戰的“比睿”艦。)
上述就是日本海軍最早擁有的鐵甲艦的基本情況,這些鐵甲艦全部屬於外購,其中除了“扶桑”的排水量達到3000噸級外,其餘“龍驤”“金剛”“比睿”的排水量都為2000噸級,“東”則只是千噸級軍艦,總體規模較小。而且在形式上也相對陳舊,“扶桑”屬於船腰炮房式,其他3艦多屬於船旁列炮、換炮門炮架式,且都同時帶有帆裝。
(編入日本海軍後的原中國鐵甲艦“鎮遠”)
(編入日本海軍後的原中國海防鐵甲艦“平遠”)
19世紀80年代,世界海軍的鐵甲艦發展進入旋轉炮塔時代,而這一時期日本海軍突然停止了對鐵甲艦的追求,而是傾心於以大型巡洋艦作為海軍主力,最終在1894-95年的甲午戰爭中,戰勝了中國北洋海軍。戰爭結束時,日本繳獲了北洋海軍的一等鐵甲艦“鎮遠”,編入日本海軍,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一等鐵甲艦,同時還繳獲了北洋海軍的“平遠”艦,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鋼甲軍艦,也是第一艘海防鐵甲艦。
二、戰艦時代到來(從外購到自造的轉變)
(日本脫離鐵甲艦時代,擁有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富士”,正常排水量12533噸,主要裝備2座雙聯裝305毫米口徑主炮,10門6英寸口徑副炮。)
(“富士”的姊妹艦“八島”。)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海軍擔心中國和英國結盟,於是以中英聯合艦隊為假想敵(中國北洋海軍加上英國海軍中國艦隊),從1888年開始提出大規模的海軍擴張計劃,但是因日本政治開始採取議會制,預算屢遭議會駁回,甚至發生了海軍大臣之眾議員當場破口大罵,導致海軍大臣下野、眾議院集體辭職的風波,最終在1893年因明治天皇親自過問,預算才得以透過。其中購造的主力軍艦,是以英國海軍“皇家主權”(Royal Sovereign)為設計母型的改進型軍艦“富士”“八島”,其排水量超過萬噸,設計新穎,已經脫離了鐵甲艦的窠臼,屬於一級戰列艦,事實上可以算為前無畏艦,是當時東亞海域最強大的軍艦,在日本海軍稱為戰艦。
(一等戰艦“初瀨”,)
(一等戰艦“朝日”,正常排水量152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主炮2座,6寸口徑炮14門。)
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將從中國獲得的鉅額戰爭賠款大部分用於發展海軍。根據以英國中國艦隊和任一其他列強亞洲艦隊的聯合艦隊作為假想敵, 日本一口氣又從英國訂造了4艘萬噸級的一等戰列艦,即“敷島”“初瀨”“朝日”“三笠”。1903年又追加從英國訂造了一等戰列艦“香取”“鹿島”。
(日俄戰爭前一年日本在英國訂造的一等戰列艦“香取”,正常排水量1595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2座,254毫米口徑炮4門,152毫米口徑炮12門。)
(“香取”的姊妹艦“鹿島”)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除了還沒有建成的“香取”“鹿島”外,在役的日本戰艦群齊數上陣作戰,雖然“八島”“初瀨”“平遠”都死在水雷的爆炸中,但是日本海軍最終獲得了對俄作戰的勝利。而明治時代自侵略臺灣、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來,日本透過侵略擴張而崛起的國策日益明顯和確定,也註定了日本和日本海軍必然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由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軍艦重新命名的戰艦“周防”)
(由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軍艦重新命名的戰艦“肥前”)
日俄戰爭中,日本繳獲了一批俄羅斯的戰列艦,被編入日本海軍,成為日本戰列艦史上的一筆異數,計有一等戰艦“波爾塔瓦”“勝利”“佩列斯韋特”“列特維尊”“鷹”,分別改名“丹後”“周防”“相模”“肥前”“石見”,二等戰艦“尼古拉一世”(更名“壱岐”)。
(以巡洋艦之名建造的“筑波”級戰艦,正常排水量1375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主炮2座,152毫米口徑炮12門,120毫米口徑炮12門。)
因為日本海軍在1904年損失了戰艦“八島”“初瀨”,為彌補戰力損失,1905年以“子號裝甲巡洋艦”“醜號裝甲巡洋艦”的名義,在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兩艘替補軍艦,即“筑波”“生駒”。雖然是稱為“巡洋艦”,事實上二艦和一等戰列艦沒有什麼區別,成為日本國造戰列艦的開始,此後又追加建造了同型的仍然稱為巡洋艦的“伊吹”“鞍馬”。
(日本自造的“安藝”號一等戰列艦,排水量198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2座,254毫米口徑炮6門,152毫米口徑炮8門。)
在建造“筑波”級“巡洋艦”的同時,由日本橫須賀海軍工廠、吳海軍工廠又先後開工名為“甲號甲鐵戰艦”“乙號甲鐵戰艦”的巨無霸戰列艦,建成後命名“薩摩”“安藝”,單艦排水量高達19372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
經歷了從明治初期以來造艦技術、兵器技術的幾十年學習積累,再加上透過甲午戰爭獲得的鉅額海軍建設費,日本海軍從明治末年開始進入了裝備不依賴進口,主要自造的時代。
三、無畏艦時代
(日本第一型無畏艦,一等戰艦“河內”,正常排水量20800噸,主要裝備305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6座,152毫米口徑炮10門,120毫米口徑炮8門。)
(“河內”的姊妹艦“攝津”。)
1906年,英國海軍的新式戰列艦“無畏”(Dreadnought)問世,其設計理念新穎,火力猛烈,很快變成戰列艦設計的通行思想,世界海軍由此進入了無畏艦時代,日本海軍稱為“弩”級戰艦。1909年,日本的第一型無畏艦開工,即日本自造的“河內”“攝津”,從此日本海軍也緊追西方主流海軍, 邁入了無畏艦時代。
(巡洋戰艦“金剛”,正常排水量26330噸,主要裝備356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4座,152毫米口徑炮16門。)
1909年,日本向英國訂造2萬噸級的戰列巡洋艦(日本稱為巡洋戰艦)“金剛”,成為日本從國外訂造主戰軍艦的絕唱。隨後,仿照“金剛”的設計,在日本本國自造了同型的“比睿”“榛名”“霧島”,其中“霧島”是日本民營造船廠承建的第一艘主戰軍艦。
(超弩級戰艦“山城”,正常排水量29330噸,主要裝備356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6座,152毫米口徑炮16門。)
(超弩級戰艦“伊勢”)
在明治時代的最後一年,即1912年,日本吳海軍工廠著手建造第五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由於設計改動,諸如採取了14英寸口徑巨炮,該艦事實上成為了日本第一艘第二代無畏艦,日本海軍稱為“超弩級”,後來命名為“扶桑”“山城”。隨後又建造了改進型的“伊勢”“日向”。
(公試狀態“長門”艦,排水量32720噸,主要裝備410毫米口徑雙聯主炮4座,140毫米口徑炮20門)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日德蘭海戰爆發,各主要海軍國家吸取此戰中戰列艦、巡洋戰艦的表現,對各自的主戰軍艦設計進行改進,日本也不例外,1917年開工汲取日德蘭海戰教訓的第三代無畏艦“長門”“陸奧”,二艦也是世界上最早安裝406毫米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後改為410毫米)。
四、最後的日本戰列艦
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後又簽訂《倫敦海軍條約》。這些以軍縮為內容的國際條約,規定日本、英國、美國等十年內停止建造新戰列艦,各強國海軍進入假日時期,原已經開工的日本一等戰列艦“土佐”終止建造。
(現代化改造後的“金剛”,外觀和初始狀態相比,顯得面目全非)
(現代化改造後的“扶桑”,層層疊疊魔幻般的艦橋,顯示出了在舊艦基礎上不斷改造的不易)
此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建造進入休眠期,主要是在原有的“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長門”級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的現代化改裝。另外開始在條約允許的條條框框內設法投機取巧,發展大型巡洋艦。
(日本戰列艦發展的極致和絕唱,“大和”級戰艦,標準排水量64000噸,主要裝備460毫米口徑三聯裝主炮3座,155毫米口徑三聯裝炮4座,127毫米口徑雙聯裝高角炮6座。)
1936年,日本退出《倫敦海軍條約》,重啟戰列艦建造,自造了超級戰列艦“大和”“武藏”。
伴隨這兩艘戰列艦的誕生,日本也走上了自明治維新以來擴張政策的極點,挑起太平洋戰爭,最終徹底失敗。在太平洋戰爭中,世界海戰的樣式從鉅艦大炮對抗轉向了航空作戰的新模式,戰列艦在海上稱王的歲月不再,日本的戰列艦也在日本侵略的國策走向末路的同時走向末路。